下书看 > 深山逃荒躲战乱,全家顿顿有肉吃 > 第17章 老百姓还是有点良心的

深山逃荒躲战乱,全家顿顿有肉吃 第17章 老百姓还是有点良心的

    收完御膳房。

    司九月去了御花园。

    没想到狗皇帝御花园里面的花啊,树啊,草啊也都很漂亮。

    有牡丹,芍药,月季,凌霄,菊花,梅花,还有各种奇花异草。  她心一横。

    把御花园的花花草草全给搬走。

    就连御花园的长廊,还有八角亭,凉亭什么的她都给搬走了。

    这后面安家落户的时候正好拿来用。

    另外皇宫好多地方都是琉璃屋顶,她也没客气,全搬走,还有什么金丝楠木的栋梁,也给搬走。

    在她离开的那一刻。

    皇宫爆炸了!

    皇帝知道后差点气疯!

    她才不管那么多。

    转身悠闲地离开了皇宫。

    自己回到牢房中。

    狱卒们知道司九月不在了,一个个紧张的很,时不时地看向门外,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心里是又害怕又有点期待,这样的神人她们可从来没见过。

    在众狱卒的期盼下。

    司九月慢悠悠回到自己的牢房。

    收了隐身衣。

    沉沉地进入睡眠中。

    狱卒们见时间一到,赶忙去查看她的情况,一看,她真的又出现了。

    这下把狱卒们吓得不轻。

    一个个脚步声放慢,都不敢惊动了司九月。

    次日清晨。

    负责押送的官差有十个。

    已经就位。

    狱卒给她们的早饭只有已经发酸的米汤。

    大部分人喝了几口忍不住全吐了。

    至于发的窝窝头,又冷又硬,一咬差点把牙给咬碎。

    司九月这时终于回到司家队伍。

    她悄悄和司老夫人说让她不要吃这些,一个传一个,司伯言家的女眷都没吃这些东西,她们都听九月的,九月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司云瑾才把话传给了自己的祖父。

    司老爹点了点头,看见母亲和儿媳还有九月都没什么问题才松了一口气。

    出了大牢就是游街。

    司家人都以为会迎来百姓的唾沫和土疙瘩。

    没想到。

    百姓们自发站在两边,眼睛都是红红的,手里拿着自己弄的各种蔬菜馒头包子等等。

    “我觉得司丞相是冤枉的,司家人满门忠烈,怎么可能造反?”

    “就是就是,听说是皇上不满意司北望将军,说他军功太大,怕震不了他,才找理由说他造反。”

    “哎,真是可怜啊!”

    “咱老百姓的眼睛可是亮堂堂的,他皇帝老儿骗不了我们。”

    “.......”

    围观的百姓开始朝司伯言等人手里丢蔬菜,有的丢苹果,有的丢李子,还有的丢煮熟的饭团。

    负责押解的官差很震惊。

    没想到司家人在民间的民望如此之高,难怪不得皇帝非要灭了司家。

    再这样下去,整个大吴都只认司家人不认皇上。

    司伯言不轻易流眼泪。

    可是看见这些百姓他却忍不住哽咽,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司老夫人更是泪流满面。

    她的手里堆满了各种干粮,窝窝头等等。

    司家其他女眷等人也收了各种干粮饭团的投喂。

    一时间。

    万众齐悲!

    司家人一个个感动地稀里哗啦的,百姓们还相信他们,也只有百姓相信他们,尤其是司北书和司北行,他们顿时觉得自己的牺牲值得。

    大吴的百姓值得他们付出。

    两个大男人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三百多人就这样在百姓的一路护送下出了城门。

    哪怕有几个想闹事的刁民也都被其他百姓压了下去。

    司家众人平日里并非养尊处优,一路上的带着枷锁也觉得累得很,一个个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哭得最严重的还是司伯言的姐姐妹妹,要不是有官差拦着她们,她们恨不得把司家主家的一家老小当场给打死算了。

    走了半个时辰。

    众人来到了十里坡。

    这是流放犯人最后一次能见到亲人的地方。  司家大宗的族人几乎全到了。

    只有司家小宗的族人们才有亲戚过来送东西。

    司九月的三个嫂嫂看着来人的方向望眼欲穿,却依旧没有等来家人消息,三个嫂嫂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司九月想了想后安慰道:

    “嫂嫂别伤心,许是他们都在路上呢。”

    司北书找了一把干草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坐下去,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知鸳,你别担心,许是岳父门出得晚,等会儿说不定就来了呢。”

    “二哥说的对,裳儿,我相信岳父和岳母怎么都会来看你和儿子。”

    司北行也极力安慰自己的媳妇。

    只有方氏很淡定。

    她知道她自己在家里不受待见,早就不指望娘家会来人。

    司老夫人也跟着安慰自己的两个孙媳妇。

    “没事的,许是忙呢,没事的!”

    “亲家们一定会来的。”

    就在大家翘首以盼的时候。

    一辆豪华的马车滴答滴答的靠近了司九月这一家。

    马车刚一停下。

    司九月见马车停下后,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

    马车上下来三个丫鬟。

    分别是方氏、乔氏以及林氏三个嫂嫂的娘家人。

    都只有一个大丫鬟下来。

    三个丫鬟手里拿着一封书信,昂着头,一脸不屑地走到自方氏等人身边。

    大声说道:

    “三位小姐,三府的老爷让奴婢告诉三位小姐一声,虽然你们曾经是府里的人,但是你们都已经嫁了人,和府上也就没了关系。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们有今天的遭遇也是你们自己的选择。

    但是万万不能连累府上。

    从今天开始,你们三人和府上再也没有任何关系,族谱也都除名,以后不准说自己是府里的人。”

    说完后丫鬟们分别把断亲书扔给曾经的小姐。

    司家其他人纷纷看向方府、乔府、以及林府的三个丫鬟,他们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如此绝情,说断亲就断亲,一点活路也不给。

    方氏咬着牙道:

    “好,你回去告诉他们,本夫人以后永远都是司家的人,绝不会和方家扯上关系,哪怕要饭也绝不要到方府的门前。”

    司九月的二嫂和三嫂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司北书和司北行只能不停地安慰自己的媳妇。

    司九月叹了口气,朝着司老爹和司老夫人说道,“爹,祖母,嫂嫂们的娘家真是没良心,怎么说不管就不管了,还不如京城的老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