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锦逸良缘 > 第75章 战后余波,朝堂暗涌

锦逸良缘 第75章 战后余波,朝堂暗涌

    边境的硝烟终于散去,这场艰难的破局之战以萧逸尘和苏锦的胜利告终。战场上,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萧逸尘和苏锦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深知,战后的重建工作同样艰巨。

    萧逸尘和苏锦迅速投入到战后重建中。他们组织士兵和百姓清理战场,掩埋尸体,避免疫病的发生。苏锦亲自带领医官,为受伤的百姓和士兵治疗伤痛。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家庭,他们给予了物资和精神上的双重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经济重建方面,萧逸尘重新规划了边境的贸易路线,鼓励商人们恢复贸易。他还拿出自己的积蓄,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那些因战争受损的商户和农民。苏锦则致力于恢复农业生产,她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分发种子和农具,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在他们的努力下,边境的经济逐渐复苏,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回到正轨。

    与此同时,皇帝在京城收到了边境胜利的捷报。他对萧逸尘和苏锦的表现十分满意,决定对他们进行嘉奖。朝堂之上,皇帝满脸笑意地说道:“萧逸尘和苏锦在边境奋勇抗敌,保家卫国,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朕决定赐予他们黄金千两,良田百顷,封萧逸尘为镇边大将军,苏锦为一品诰命夫人。”

    然而,朝堂上并非所有人都为萧逸尘和苏锦的荣耀感到高兴。一些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虽然表面上对皇帝的决定表示赞同,心中却充满了嫉妒和怨恨。他们不甘心看到萧逸尘和苏锦如此风光,于是在暗中谋划着新的阴谋。

    一位名叫周权的大臣,是旧贵族势力的余党。他在散朝后,偷偷召集了几个同党,在密室中商议对策。周权阴沉着脸说:“萧逸尘和苏锦如今风头正盛,若不加以遏制,我们日后恐怕再无翻身之日。” 另一位官员附和道:“是啊,可如今他们深受皇帝信任,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周权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政绩入手,找些人在边境散布谣言,说他们在战后重建中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然后再买通几个御史,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弹劾萧逸尘和苏锦。”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很快,谣言便在边境地区传开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萧逸尘和苏锦产生了怀疑。萧逸尘和苏锦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愤怒。苏锦气愤地说:“这些人真是无耻至极,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诋毁我们。” 萧逸尘则冷静地说:“别着急,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把重建工作做好,让百姓们看到我们的诚意,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为了消除百姓的疑虑,萧逸尘和苏锦决定将重建工作的账目公开,接受百姓的监督。他们还组织了一场公开的听证会,邀请百姓们前来提问,详细解释每一项重建措施的目的和实施情况。在听证会上,萧逸尘诚恳地说:“各位乡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边境重新繁荣起来,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百姓们看到萧逸尘和苏锦如此坦诚,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们纷纷表示,相信萧逸尘和苏锦的为人,那些谣言肯定是有人故意编造的。

    然而,朝堂上的弹劾却如期而至。几位御史在周权等人的指使下,在皇帝面前弹劾萧逸尘和苏锦贪污腐败,请求皇帝彻查。皇帝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对萧逸尘和苏锦的信任虽然深厚,但御史们言辞凿凿,也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皇帝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乎重大,朕定会派人彻查。若萧逸尘和苏锦真有贪污腐败之事,朕绝不姑息;若有人故意诬陷,朕也绝不轻饶。” 萧逸尘和苏锦得知皇帝的决定后,心中虽然担忧,但他们相信,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他们决定一边继续推进边境的重建工作,一边配合朝廷的调查,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