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锦逸良缘 > 第53章 朝堂论辩,力护革新

锦逸良缘 第53章 朝堂论辩,力护革新

    萧逸尘和苏锦听闻朝中大臣对 “民生研讨社” 和实地考察计划的担忧后,深知此事关乎联合学府变革的走向,容不得半点马虎。两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在朝堂上与反对的大臣们展开一场公开辩论,以正视听。

    辩论当日,朝堂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各怀心思。反对的大臣们早早地站在一起,交头接耳,似乎在商量着如何应对萧逸尘和苏锦。而萧逸尘和苏锦则神色坚定,并肩站在朝堂中央,准备迎接这场挑战。

    率先发难的是礼部侍郎孙大人,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萧侯爷和苏夫人所提议的‘民生研讨社’以及实地考察活动,看似为了培养学子,实则暗藏隐患。学子们涉世未深,若在研讨和考察中对朝廷政策产生误解,随意发表不当言论,恐会扰乱民心,影响朝廷威严。”

    萧逸尘微微皱眉,上前一步回应道:“孙大人此言差矣。联合学府的变革旨在培养能为国家和百姓真正做事的人才。‘民生研讨社’能让学子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朝廷完善政策大有裨益。而实地考察,更是让学子们亲身体验民生疾苦,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怎么会是隐患呢?”

    这时,工部尚书赵大人也站出来说道:“话虽如此,但学子们一旦走出学府,进入民间,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万一有人借机煽动学子,制造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苏锦微微一笑,轻声却有力地说道:“赵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也并非毫无准备。在筹备这些活动时,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全程陪同,引导学子正确看待问题。而且,学子们对国家和朝廷满怀热忱,他们渴望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又怎会轻易被他人利用?”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加入讨论,有的支持萧逸尘和苏锦,认为这是培养人才的创新之举;有的则站在反对者一边,担心会引发不稳定因素。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皇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辩论,神色凝重。他深知这不仅关乎联合学府的变革,更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

    眼见辩论陷入僵局,萧逸尘决定从实际案例入手。他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就拿之前我们与西域的贸易合作来说。起初,许多人也担心会带来各种问题,但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最终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增进了文化交流。如今联合学府的变革也是如此,虽然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必然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苏锦接着补充道:“陛下,我们设立‘民生研讨社’和组织实地考察,并非要让学子们去质疑朝廷政策,而是希望他们能从实际出发,为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造福百姓。”

    皇帝听了萧逸尘和苏锦的话,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开口说道:“萧爱卿和苏夫人所言有理。联合学府的变革是为了国家的未来,朕相信你们的初衷是好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务必做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得到皇帝的支持,萧逸尘和苏锦心中一喜,连忙谢恩。那些原本反对的大臣们见皇帝表态,也不好再继续反对,但他们仍提醒萧逸尘和苏锦要谨慎行事。

    这场朝堂论辩以萧逸尘和苏锦的胜利告终。然而,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如何将 “民生研讨社” 和实地考察活动顺利开展起来,才是真正的挑战。回到侯府后,萧逸尘和苏锦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相关事宜,他们精心挑选陪同的老师,制定详细的考察路线和研讨主题,力求让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而在联合学府,学子们得知朝堂论辩的结果后,也都兴奋不已,对即将到来的 “民生研讨社” 和实地考察充满了期待。联合学府的变革在波折中继续前行,未来等待着萧逸尘和苏锦的,又会是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