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 第23章 探马军司成立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第23章 探马军司成立

    东汉,192年,初平三年。

    出征两个多月的刘协终于率军返回长安城。

    长安周边所辖县望风而降,李傕、郭汜、樊绸为首的西凉叛军攻略长安的计划,以他们三人身首异处为告终。

    三辅之地避免了乱兵的兵灾,人口没有过多的流失。

    汉军进入长安城时,城中百姓夹道欢迎。

    刘协安坐于马上享受着百姓们的爱戴。

    “看,这是我们的大汉天子。”

    “好帅!”

    “骑在白马上的天子高大威猛,帅气多金,要是能娶了我家翠姑该有多好!”

    马上的刘协听着百姓的话语感慨,两个月前自己还是朝不保夕的大汉天子呢。

    刘协径直来到未央宫,百官高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座上的刘协第一次感受到君王的魅力,这一刻内心无比的激动与自豪,这种感觉让他看到了权利的美好。

    “众卿平身。”

    左文右武的汉朝大员们起身,刘协身后的小黄门拿出早早就准备好的圣旨进行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奸贼董卓乱政以来,朕夜不能寐,终日惶惶不安,幸得大汉忠臣用心辅佐,铲除国贼董卓。

    后又有李傕、郭汜等董卓部将纵兵意图攻略长安,幸关中士族团结,全军将士用命,剿灭了西凉乱军……”

    圣旨上褒奖了关中士族与全军的将士们,并对朝堂大臣、关中士族、全军将士们进行封赏。

    杨彪、蔡邕、钟繇等一系列朝廷官员具有封赏。

    新加入的贾诩、杨修两位也被刘协亲自封官。

    徐晃、高顺、张辽、岳云四人更是被封为校尉。作为中下级军官使用,虽然四人是校尉,但是已经进入刘协的核心圈子。

    散朝后,刘协的皇党团队被留了下来。

    就一个事,刘协没人用了。

    统领骑兵的将领选不出来。

    匈奴人信奉强者,得知刘协大战吕布几百回合不败,立即选择了加入汉军。

    不过匈奴人只有六千多人,这还是极力救治的情况下。

    想要凑齐一万人的骑兵,剩余的四千余人只能从西凉叛军中选拔,刚好凑了一万人。

    不过骑兵的统帅确定不了,徐晃、张辽都不适合统帅大规模的骑兵,高顺是步将。

    岳云要统帅背嵬军。

    轻骑兵的人选刘协首选是还在山里抓猴子的赵云,希望赵帅帅还没有被刘哭泣的媚眼骗走。

    御座之上的刘协率先开口。

    “各位,长安初定,下面会选择进攻弘农与左冯翊二郡。

    平定二郡的人选,朕也有了选择。”

    刘协扫视了在场的几人,这平定二郡的人选他心中早就有了人选。

    现在三辅之地已经没了强敌,有些地方传檄便可平定,也有一些地方还需要用兵。

    “张辽。”

    “末将在。”

    “统军一万,平定弘农郡。”

    “领命!”

    张辽领命退回了座位。

    在场的三名武将还有徐晃、高顺与岳云。

    “徐晃。”

    “领兵一万,平定左冯翊郡。”

    “末将领命。”

    毫无意外,平定左冯翊郡的重任落在了徐晃的身上。

    高顺和岳云都不适合攻城略地,他们属于攻城拔寨先锋将军。

    不过刘协碍于平衡己方势力,对着高顺道:“高顺,陷阵军别闲着,扩军到三千,汉军与士族随你挑。”

    “末将领命!”

    高顺这支陷阵军用好了可比数万大军强,刘协可舍不得把高顺雪藏。

    “岳云,你作为背嵬军主帅,现在朕将轻骑兵暂时也交给你统帅。”

    “末将领命!”

    交代完军事上的事,刘协看向了贾诩和杨修。

    刘协的目光让贾诩一哆嗦,这目光太熟悉了,铁定是要压榨自己了。

    “呵呵呵。”刘协对着贾诩和杨修轻轻一笑,口吻异常的委婉。

    “文和,朕,想建立一支以刺探情报、收集情报和刺杀为主的朝廷谍报系统。”

    贾诩毫无波澜,对着刘协一拱手。

    “陛下,臣不涉猎谍报之事!”

    刘协又看了看杨修,被看到的杨修:“陛下,修也不涉猎此事……”

    这两个家伙,一个老阴13,一个聪明的小顽童,居然不上道。

    “贾诩,先把架子搭起来吧,你们都不涉猎,总不能让朕来吧?

    这个刺探军情的机构就叫探马军司,此部主官只对朕负责,不受任何人统领。”

    本来刘协想叫锦衣卫的,历史上的锦衣卫那是威风赫赫,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不过,现在的情况还是元末的探马军司更好一些,以刺探军情,破坏为主。

    更符合现在汉末的实际情况。

    贾诩眼见自己躲不过,默默地点头。

    “臣,领旨。”

    刘协呵呵一笑对着众人道:“朕,现在缺人,缺将领,你们几位,谁认识人才可举荐到朕这来,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朕就重用。”

    朝廷现在的官员的架构是推荐制,都是世家大族推荐的大宝贝们。

    等拿下长安周边几个郡县,自己手中的后备力量就会被用完,而且郡县的主官都不是自己人,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句话,刘协没人,没自己人,打多少地盘都是白搭,有随时塌方的风险。

    刘协系统里面也是有人选的,但是只能兑换出来一个,看着骑兵的将领,最适合的就是冉闵和陈庆之。

    不过系统提示得升级才能兑换

    系统提示等级不够!!!

    系统的升级是根据地盘的大小。

    这个吊毛系统让刘协一阵无语。

    现在是192年,马上就到了193年了,按照历史此时袁绍正和公孙瓒打,曹操在兖州抵抗青州黄巾军。

    陶谦也是垂暮之年,袁术在豫州扬州附近拓展地盘。

    孙策爹死了之后也投奔了袁术,给老袁家在打工。

    刘备此刻好像在公孙瓒的幽州帮着抵御袁绍。

    留给他整合凉州和京兆府的时间不多了。

    “杨修,拟旨,封袁绍为幽州牧,吕布兖州刺史,公孙瓒并州刺史,曹操徐州刺史,袁术冀州刺史,陶谦豫州刺史。

    同时,由你出使这些刺史领地,记住了,朕只要一个,不管他们辖区内的任何人才,只要是想入朝为官的都给朕拉来,朕不怕人多,只怕他们没本事。

    重点关注就是曹操和袁绍手下人,只要他们对袁绍、曹操等人有不满,心向朝廷的就许予官职,不愿意为官的也要极力拉拢。

    先去幽州,冀州等地,最后从兖,徐返回,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

    刘协一口气说完,贾诩对着刘协竖起大拇指。

    刘协的目的就是让关东乱,更乱,给自己争取时间。

    “常山郡有个叫赵云赵子龙的,你去寻他,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把他给朕带来。”

    刘协让他去宣旨,拉拢,分化这些诸侯的属臣他明白,但让他去找常山里面的赵云他可有点懵。

    “陛下,这赵云?”

    刘协没有说话。只是站起身来活动一下身体。

    “赵云可是朕未来的骑兵统帅,务必给朕招来。”

    “陛下,其他刺史都变动了,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焉呢?”

    贾诩直接对杨修道:“长安周边不能乱,不过关东可以乱,而且是越乱越好。懂了吗?”

    刘协听了贾诩的话,点了点头,向着外面走去。

    “你们都去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