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禁忌武夫 > 第205章 阿何出山

禁忌武夫 第205章 阿何出山

    阿何,他本是一个鱼尾峰的向导。只因护送了长安一行,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他渴望有一日能与她们并肩前行,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鱼尾峰很美,也很漂亮。

    但他更想浪迹天涯,行侠仗义,以报先生的知遇之恩,

    自从回到家族,他开了脉,学了武,现如今已是一个合格的武夫。

    他天生就是武夫,短短数年,境界高飞猛进,已是指玄境。

    阿何不仅自己修炼,也带动同族修炼。

    他说,只有自己有实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克尔克孜族不缺开脉的材料,也不缺有毅力和勇气的战士。

    短短数年,开脉成为武夫者足有百人。

    而且一个个境界飙升,战力猛增。

    好像他们是天生的武夫。

    虽然也有开脉不成功,使其半身不遂,也有很多人成了疯子,更有人爆体而亡者。

    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踊跃参与。

    阿仁一众人成了克尔克孜族的骄傲,他们的出现,总迎来惊呼。

    只是阿何自从修炼到指玄境,他的修为就停滞不前。

    他想出去历练,恰在此时此刻,听闻南楚与北齐正在交战。

    他想去,虽然长安没认他为弟子,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早已把长安当成了师父。

    克尔克孜族的族长大院,阿何跪在父亲的面前,严肃的说道,

    “父亲!我想出山!”

    “是你一个人?”

    “还有一百人!”

    “你强迫他们没有?”

    “没有!”

    族长阿浦沉默了片刻,柔声道,

    “你是我的孩子,也是克尔克孜族未来的族长。更是这一代的领头人。你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克尔克孜的未来!”

    “父亲!克尔克孜族不应该永远呆在鱼尾峰,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阿浦很是高兴,他的儿子很优秀,更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阿何已是一位修行者,他已无资格教他如何做。

    他的路应由他自己走,他的人生应由他自己掌握。

    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支持他们。

    因为他们是克尔克孜族的未来。

    “我支持你们的选择,克尔克孜族也支持你的选择。去准备,吃完宗族饭,你们再走!”

    “谢谢父亲!”

    “阿何你要记住,我永远在这里,克尔克孜永远在这里,这是你们的家!”

    当阿何走后,宗族的钟声响起,所有长老齐聚。

    议了事,开宗族饭。

    饭菜由族长夫人阿霞主持!

    所有无事的族人,都来帮忙,并且都留下吃饭。

    族长会议上,那些族老,都表示赞同他们出去。

    有人说道,

    “克尔克孜族的男人是雄鹰,就应该在血和火中淬炼。”

    也有人说,

    “你有一个好儿子!”

    阿浦笑开了花,因为他骄傲。

    宗族饭开,族长上坐,族老随后,再后面就是阿何带领的一百武夫团。最后所有族人坐下。

    阿浦站起身举杯道,

    “他们是克尔克孜的骄傲,更是克尔克孜的未来。克尔克孜的男人应闯荡天下,像雄鹰一样翱翔在天空。”

    所有克尔克孜起身,举杯大呼,

    “男儿当该如此!”

    阿浦用手压了压,克尔克孜族一片寂静。

    “今日我代表克尔克孜族在此送他们一句话,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所有人大呼好,齐齐举杯一饮而尽。

    阿何一众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烟花起,鞭炮齐鸣,众人喝酒吃肉,好不热闹。

    有人举杯来话离别,也有人举杯送祝福,也有人举杯表相思…….

    酒足饭饱之后,所有外出的族人,都找到父母,磕头辞别。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归!

    今日一别,不知能否归!

    今日一别,或许生死难逢!

    阿何跪在父母的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并说道,

    “望父母安康万万年年!望父母喜乐长欢!”

    阿霞摸着阿何的脸柔声道,

    “我不需要光芒四射的儿子,我要的是平安快乐的儿子。儿啊!倦了,累了,你就归家!”

    阿何没有说话,只是抱了抱母亲。

    话别完毕,阿何擦干眼泪,转身大吼道,

    “集合!”

    所有出山者马上走到中间,个个身材挺拔,气势恢宏,那眼神极其坚定。

    他们的父母既感到欣慰,也感到不舍。

    他们的眼中满含泪水,但都没有哭出声,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担心。

    其余的族人,特别是孩子,那是一种向往。他们希望有一天也能飞出鱼尾峰,去看看那不一样的风景。

    阿何站在前方,带领他们走进祠堂 ,随后齐齐跪下,并说道,

    “克尔克孜的祖先,请保佑你的族人,让天下响彻克尔克孜的赞歌!”

    说完之后,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所有族人也都跟随磕头。

    他们全部起身,走出了祠堂。

    阿何骑在马上,他的那一条叫呆毛的狗也坐在他的身后,那一只叫大雄的鹰停在他的肩膀之上。

    其余跟随的族人都一样,这是克尔克孜族的特色。

    阿何慢慢的骑着马出村,那整齐划一的马蹄声震破心弦。

    道路的两旁站满了族人,他们手拿火把,那眼神中是满满的祝福。

    他们的心如火,他们的血液在沸腾,他们的心脏在狂跳。

    他们是族人的期盼,也是族人的骄傲。

    他们应当自豪,应当开心。

    他们挺起了胸膛,眼光如炬 。

    出了村,阿何一马当先,后面跟着其余一百族人。风卷残云,片刻之间就消失在夜幕之中。

    他们出了山,但是震动了许多人。特别是他们的装扮,让很多人驻足。

    这不由想起诗人为克尔克孜写的诗句: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克尔克孜的出现,让所有人确信,大世之争来了。

    他们一路狂奔,直奔南楚和北齐在青山桥的战场。

    虽然有些曲折,也有些误会,但阿何还是见到了段文鸯。

    当见面时,阿何单膝跪下,说道,

    “师叔!”

    段文鸯扶他起来,并问道,

    “你就是克尔克孜族的阿何吗?”

    “是!”

    “长安虽然没有认你,但我认你这个师侄!”

    “谢师叔!”

    “我吩咐人去安排了你的族人,你什么都不要想。师叔为你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