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 第12章 投其所好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第12章 投其所好

    三日之后。

    清河县城东码头。

    此地,已然被县衙捕快清空了所有停靠的船只,并且将闲杂人等全部驱赶,为了确保安全,码头附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阵仗极其庞大。

    一些百姓站在河对岸,撑着伞好奇地打量着码头,还不忘与一同看热闹的人,相互攀谈,猜测着是什么大人物驾临清河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来到中午时分,一条大船从清河江上游,破开雪幕,由远及近,轮廓慢慢浮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王川紧了紧身上官袍,在田和的陪同下,顶着大雪缓缓来到船只停泊处,望着越来越近的大船。

    他心中难免有些许紧张。

    这船上之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会是他的政治靠山,同时也是他青云直上的契机。

    至于人见人爱的主角?

    想想就得了。

    这几天随着他对这个世界了解逐渐加深,便深刻的认识到,古人的智慧以及政治能力,未必比现代那些政客们差。

    尤其是田和,根据这几天的观察。

    他赫然发现,此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圆滑世故的味道,各种行为表现完美诠释了基层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由此,便可见一斑而窥全貌!

    “堂尊,船靠岸了!”

    田和凑近低声说道。

    王川点了点头,怀揣着忐忑不安的情绪,快步来到下船口站好,时不时瞅一瞅船上的人。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

    那下船楼梯上,缓缓走下一名身材偏瘦,留有长须,相貌端正的中年人,其身后跟着几名壮实家丁。

    王川立刻迎了上去,恭敬有加的行礼道:“下官王川,见过周大人。”

    那中年人看向王川,短暂思索片刻,缓缓问道:“你是不是曾经做过翰林院编修?”

    王川诧异半秒,继续放低姿态:“回大人,下官确实在翰林院当过编修。”

    那中年男人脸上浮现一丝可惜的神情,然后摆了摆手,“走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王川立刻做了个请的手势,“大人,这边请。”

    那中年男人在王川等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码头。

    ……

    县城驿站。

    带着众人来到事先准备好的招待处,在周逸落座之后,王川立刻招呼小吏上茶,并且一脸赔笑的坐于下方。

    周逸打量了下四周,含笑夸赞道:“王知县有心了,老夫往年回乡探亲,历来知县都未如此隆重过。”

    王川眉头微不可察的挑了下。

    这是在责怪他铺张浪费?

    还是说另有深意?

    从叶初雪那得知的信息来看,眼前这官至正三品的通政使,可没啥好名声。

    于是他心一横,思绪千回百转,笃定此人绝不是海青天,奉承回道:“大人,下官礼敬您老合乎规矩,大乾朝各府州县都有这样的例子,下官只是亲力亲为,让这看上去光淌一点。”

    那周逸赞许的点了点头,“不错!确实有心了。”

    听着这第二句有心了。

    王川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赌对了!

    周逸之所以这般说,应该是怕御史抓到辫子,但只要合理合规,这位周大人便会坦然受之。

    那么接下来就该按叶初雪的计划行事。

    王川佯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趁机偷偷瞟了眼周逸,见其面色不错,缓缓放下茶杯。

    “大人,不知对看戏可感兴趣?”

    看戏?

    周逸先是一愣,接着饶有兴趣的反问道:“不知王知县喜欢看什么戏啊?”

    上钩了!

    王川心跳不由加快了半拍,但脸上仍然气定神闲,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过了片刻,难为情的放下手中茶杯。

    “下官哪敢在大人面前卖弄,平时也就喜欢听听徽剧玩玩,谈不上懂,这不为了附庸高雅,下官手底下就养了一个戏班子嘛。”

    听闻徽剧戏班子,那周逸眼睛顿时一亮,王川也刚好捕捉到了这一点,立刻乘胜追击说道。

    “大人,要不您老指点指点下官手底下的戏班子。”

    王川这句话落下,那周逸脸上肉眼可见的浮现喜色,看王川仿佛见到人生知己一般。

    “没想到,老夫和王知县喜好如此相似,那就让老夫好生瞧瞧这戏班子是什么水准。”

    王川立刻喜笑颜开的带着周逸离开此屋,路过走廊时,还不忘对着田和使了个眼神,示意他让后厨上菜。

    就这般,王川陪着周逸来到驿站后院。

    只见戏班演出场地早已搭建完毕,唱戏的角也都严阵以待,随时等着上台演出。

    见此一幕!

    周逸饱含深意的看了王川一眼,但并未多说什么,自顾自的走到正位坐下。

    王川哆嗦了下。

    装作无事发生一样,对着戏班人员挥了挥手,接着满脸赔笑的坐在下方。

    这些曲目全是周逸极其喜爱的。

    他就不信周逸不心动。

    要知道,这个戏班子可花了他八千两银子,里面的角个顶个的厉害,对徽剧的理解,都非一般人所能及。

    更何况有叶初雪把关。

    随着那些角一唱,再配合各种乐器,那优美动听的曲乐回荡在驿站后院。

    甚至连王川这戏盲都忍不住摇头晃脑。

    一曲罢,周逸两眼冒光,连连拍手称好,显然,这曲目甚合他心意,此刻正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大人,怎么样?”

    王川将周逸的思绪拉了回来。

    周逸这才想起,王川还在场,他连忙轻咳一声掩饰失态:“王知县,这戏班子很有水准,老夫在京城都少能遇见。”

    这是演都不演了?

    不过,正合王川的意,当即便借坡下驴,顺着说道:“大人,其实这戏班在下官手中实属明珠蒙尘,下官对徽剧也是一知半解。”

    顿了顿,王川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下官认为宝剑就该陪英雄,方才不辱没宝剑。”

    话说到这份上,王川立即刹车,接下来就看对方点不点头了。

    周逸何其城府,瞬间便明白了其中意思,短暂思索片刻,便张开了嘴。

    “王知县讲的很有道理……待老夫回京,必上奏朝廷,像王知县这种青年才俊,困在这一县之地,实属是朝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