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 第139章 北上安排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第139章 北上安排

    两人骑马慢悠悠地回到虎渠山凹。

    一天一夜未曾入睡的王川。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推开房门,解开身上甲胄,倒头就睡。

    这一刻,王川身心前所未有的松弛。

    ……

    翌日清晨。

    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顺着窗户,照射在一张大床上,那刺目的阳光,正好洒在王川俊俏的脸庞上。

    他迷迷糊糊醒来,肚子咕噜咕噜直叫,发出激烈的抗议之声。

    用手撑着被子爬起身,王川揉了揉眼睛,接着又伸了个懒腰,穿戴整齐,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平坦的空地上,韩平指挥着士卒操练,手中拿着荆条,士卒若有动作错误,先是耐心指正。

    如若同一人接二连三犯错,便是荆条抽在身上,所谓小人畏威不威德,君子畏德不畏威。

    王川相当满意,李项平练兵突出在刚,李项羽练兵突出在柔,两人练出的兵不是戾气过重,就是刚性不足。

    而韩平练兵讲究刚柔并济。

    练出来的必会是一群有韧性,还兼顾平和的兵,这种士卒,在一定程度上,忠心和归属感更强。

    毕竟士卒也是人。

    也有思想。

    只要后续赏罚分明,军饷管够,多私下做做思想工作,时间一久,人心自会汇聚在一起,那时,队伍就彻底成型了。

    王川来到烧火做饭的地方,叫人准备饭菜。

    没过一会儿。

    饭菜就做好端上桌,早已饥渴难耐的他,也顾不得什么形象,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他慢悠悠来到空地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

    望着在阳光下训练的士卒,频频点头。

    操练士卒的韩平,第一时间就察觉王川的到来,他下令士卒原地休整,快步来到王川面前,拱手行礼道:

    “大人!”

    王川轻轻一笑,拍了拍身侧的大石头,说道:

    “坐!”

    韩平看着那石头,脸上浮现纠结之色,不知该坐,还是不该坐,心中犹豫再三,硬着头皮坐了过去,只不过向下一个身位。

    见韩平谨小慎微,王川笑了笑,他知道,这位人杰饱受官场摧残,早已是惊弓之鸟。

    于是问道:

    “韩平兄,可还习惯?个人上需不需要帮忙?”

    韩平当下大骇,心中念头闪动,几乎没有迟疑地答道:

    “大人,小人家中安好。”

    看似面色如常,轻微颤抖的手却是出卖了他,王川轻轻一叹,抬起右手拍了拍他肩膀,叹道:

    “韩平兄,大可不必如此,我没有要控制你妻儿的意思,也没这般想过,只是单纯的问问而已,如若你心中实在放不下,大可私底下去问问项羽大哥和项平。”

    “在我这里,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必受重用,我也不会控制你们,韩平兄大可放心,也不必如此拘谨。”

    韩平悬着的心慢慢放下,对王川的说辞半信半疑,虽然好友经常夸王川,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以往的经历中,他见过太多道貌岸然的官员,让他吃够苦头。

    所有面对王川,他需小心谨慎,至少要摸清楚王川是个怎样的人。

    “好了,就不打扰你了。”

    王川站起身拍了拍袍子,跳下大石头,大步流星地朝议事木屋走去。

    韩平急忙起身,拱手道:

    “大人,慢走。”

    王川将右手举过头顶,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毕竟笼络人心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行的,这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潜移默化的去影响。

    就在王川左脚踏入木屋大厅时,一名士卒急匆匆来报:

    “大人,宁王大军继续北上了。”

    王川内心咯噔一下,缓缓收回左脚,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思绪千回百转,忍不住感叹叶初雪的快。

    这么短时间内,便在平阳府城站稳脚跟,简直恐怖如斯。

    他想了想韩平北上的策略,当即吩咐道:

    “去通知韩平和李家兄弟过来,还有王长湖。”

    那士卒领命道:

    “是,大人。”

    王川则是迈步走进大厅,端坐在主位,神色极其凝重。

    他真有些怕了。

    叶初雪的势如破竹,无不彰显着大乾军队地脆弱。

    如果还不等各省大军集结完毕,叶初雪就兵贵神速的杀入京城,宰了皇帝,然后宁王登基为皇帝。

    真到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

    得到传令的几人急匆匆赶来大厅,见主位上的王川,眉宇之间徘徊着丝丝忧虑,几人都沉默不语地坐下。

    等待着王川接下来的话。

    王川扫视一圈赶来的几人,正颜道:

    “韩平、李项羽、李项平,即刻带兵北上,王长湖留在虎渠,负责看守粮仓,可有异议。”

    四人立刻站起身,拱手道:

    “没异议。”

    王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王长湖身上,说道:

    “我只给你留五百人,无论如何,你都要替我守住这些粮食,有没有问题?”

    王长湖一愣。

    显然没想到,川哥儿会只留五百人驻守虎渠,虽然人是少了点,但凭借地理优势未必守不住。

    于是拱手道:

    “放心,人在粮在!”

    王川板着的脸,露出一丝笑意,起身缓缓走下主位,来到王长湖面前,抬起手拍了拍他肩膀。

    “长湖大哥,这虎渠我就交给你了,务必替我守住,这些粮食可不能落在敌人手中,不过如果敌人真打了上来,你就一把火将这些粮食烧了,然后带着长虹和王崖逃命,千万别犯浑。”

    听到这话,王长湖心中莫名感动,重重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接着,王川又拍了拍李家兄弟和韩平的肩膀,用十分信任地语气开口:

    “三位,接下来就拜托了。”

    三人面面相觑,然后重重点头,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大有终遇明主的既视感。

    尤其是韩平,内心被深深触动。

    此刻,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彻底具象化。

    那种不被算计,全力支持信任的感觉,几乎让韩平沉迷进去。

    毕竟王川没算计他的必要。

    更何况两位好友在其麾下做事如此长时间,对其王川无比拜服,他也没必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阴谋论站不住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