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花妖小桂 > 第113章 灾后重建

花妖小桂 第113章 灾后重建

    这场罕见的大暴雨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肆虐了整整十天之久,方才逐渐偃旗息鼓,缓缓停歇下来。当那如注的雨水终于止住时,被困在山洞中的乡亲们迫不及待地奔出洞口,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瞠目结舌、心痛不已。只见原本宁静祥和的家园已变得面目全非,肥沃的田地被汹涌的洪水吞噬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片荒芜与凄凉。许多人望着这片废墟,忍不住叹息连连,泪水也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尽管遭遇如此巨大的灾难,但人们都坚强地存活了下来。村长站在高处,声嘶力竭地向情绪低落的村民们喊道:“乡亲们啊!咱们能保住性命这已经是天大的幸事啦!咱们的家园虽然被毁,田地也遭了殃,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重新把房屋盖起来,把田地耕种起来。只要有人在,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瞬间点燃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大家纷纷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回应道:“是啊,村长说得对!咱们还可以盖新房子,重新开垦土地播种。人都好好的活着呢,有啥好怕的呀?”一时间,人群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应和声,那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冲破云霄。

    小桂站在人群后方,静静地聆听着大家的交谈声。当他听到众人纷纷表示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建房以抵御暴雨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此时,有人提议道:“对啊,我们一定要挑个地势高的好地方建房子。”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其他人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这个想法。

    紧接着,又有人开口说道:“乡亲们呐,现在大家可都没有房子住呢。依我看呀,不如咱们暂时统一安排食宿吧。等到房子全都盖好了之后,再各自分开生活,你们觉得怎么样?”说话的正是村长,只见他一脸诚恳地望向众人,征求着大家的意见。

    村民们听闻此言,稍作思考后便纷纷点头称是。这时,村长继续有条不紊地部署工作:“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得好好规划一下啦。人多力量大嘛,咱们可以排好班次,轮流休息,这样就能加快盖房的速度了。首先,组织一队人手专门去砍伐木材;再派一队人负责制作泥坯;还有一队则专注于房屋的建造工作。另外呢,让村里的媳妇们也组成两队,其中一队专门负责做饭,保证大家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另一队则负责给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瘟疫蔓延开来。至于消毒用的石灰,可以派人到后山去挖掘……”

    村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各项任务和分工,而村民们则聚精会神地倾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细节。其实啊,这些精妙的安排和计划,全都是小桂事先悄悄告诉村长的呢。

    村长望着小桂,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仿佛小桂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降临人间。在这场罕见的大暴雨肆虐之下,其他村庄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人员伤亡的惨剧,但唯独他所管理的这个村子,竟然奇迹般地做到了无一人因洪灾而失去生命。这无疑是一桩天大的功劳啊!

    虽然房屋倒塌,田地也被洪水无情地摧毁,但令人欣慰的是,宝贵的稻子却得以保存下来。只要这些稻子安然无恙,村民们就能迎来下一季的收获,继续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桂传授给他的一年种植两季稻子的先进方法。

    不仅如此,小桂还教会了村长如何在稻田里养鱼和养螃蟹。这种巧妙的共生模式,既能促进稻田的丰收,又可以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捕捉鱼儿和螃蟹来享用美味,甚至还能将多余的拿去贩卖,从而增加家庭的收入。如此一来,大家手中既有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又有了些许银钱改善生活条件。想到这里,村长对小桂的感激愈发深厚起来。

    且说那位县令,在向民众紧急通知了即将到来的大暴雨消息之后,不巧正赶上这倾盆而下的瓢泼大雨,致使其无法外出行动,无奈之下,只得暂时留在县衙内躲避这场凶猛的风雨袭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逐渐放晴,那如注的暴雨终于停歇下来。这位心系百姓安危的县令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派遣手下人员前往各个乡镇展开视察工作,并详细统计因暴雨所导致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状况。不仅如此,他更是以身作则,亲自深入乡间村落进行实地探访。

    说来也巧,就在他走访途中,竟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小桂所在的村庄。踏入村子那一刻,眼前所见令县令大为惊讶——只见村民们并没有因为遭受暴雨重创而陷入消沉与绝望之中,相反,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充满干劲。更为令人瞩目的是,这些村民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有的负责搬运建筑材料,有的则专注于搭建房屋框架,还有一部分人正在清理废墟……整个场面繁忙却不混乱,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

    看着村民们这般积极乐观、齐心协力地重建家园,县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带着满心疑惑,他找到了村长询问缘由。经过一番交谈,县令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皆要归功于村里那位被众人誉为“神医”的小桂姑娘。正是她凭借自身精湛医术以及善良仁心,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不仅全力救治受伤村民,还积极组织大家开展灾后自救和重建工作。在小桂的鼓舞带领下,全体村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抗灾重建之歌。

    县令听闻小桂姑娘之名后,心中充满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见到她本人。然而,当他满怀期望地向村民打听时,却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有一户农妇难产,情况危急,而那位备受赞誉的小桂姑娘已经匆匆赶去救人了。

    尽管心中有些失落,但县令深知人命关天,也只能暂且放下自己的念头。无奈之下,他决定先前往其他村庄继续展开调查工作。

    与此同时,在那座简陋的土坯房子里,气氛紧张而凝重。一位足月的产妇正因剧烈的疼痛而发出阵阵凄惨的嚎叫声,仿佛要将整个屋子都震塌一般。

    “别叫啦!再这么叫下去,你的体力都会被耗尽的,到时孩子可就更难生出来了!”小桂姑娘一脸严肃地说道,同时迅速伸出手来为产妇把脉。只见她眉头微皱,神情专注,仔细感受着脉象的变化。片刻之后,她又轻轻地用手触摸了一下产妇高高隆起的肚子。

    突然间,只见小桂姑娘原本平静的面容骤然变色,惊声叫道:“不好!这胎儿竟然是横位,如此情形之下,根本就不可能自然分娩啊......”说话间,小桂迅速地将双手洗净,并有条不紊地开始下达一系列指令:“快去把她的家人叫来!另外,赶紧准备好热水、烈酒、锋利的快刀、细密的针线、足够多的蜡烛或者油灯,还有大量干净的纱布和一把锋利的剪刀。动作要快!”

    就在此时,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妇人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她满脸焦急之色,对着小桂说道:“小桂神医啊,我的儿子也就是她的丈夫此刻正在外面伐木呢,至今尚未归来。我是她的婆婆,在这里我可以替他们做主。请问我这未出世的孙儿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呀?”

    “你能做主就行。眼下这情况可不太妙啊,胎儿竟然是横位,这般胎位根本就无法自然分娩顺利生下孩子呀。不过呢,我倒是有个法子,虽然有些冒险,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够保住两条性命的办法啦。那就是用刀将她的肚子剖开,然后把孩子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最后,再仔细地将肚子缝合好。如此一来,或许就能确保母子平安无事喽。但要是不选择剖腹的话,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呐,极有可能会出现一尸两命的惨状哟。所以说,到底该如何抉择,就得看您的意思啦!”小桂一脸严肃且焦急地说道。

    听到这话,那位老妇人瞬间吓得脸色煞白,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喊道:“啊?一尸两命?不行,绝对不行!我一定要保住我的儿媳和孙子。两个都要保,一个都不能少!神医,求求您赶快动手吧!无论怎样,我们全家人都相信您一定能够救她们娘俩儿的!”此刻,老妇人那原本因为害怕而显得有些慌乱的眼神里,却流露出对眼前小桂神医满满的信任之情。

    “好嘞!那您就在外面安心等待着吧,记得要多烧一些热水备用啊。”小队仔细地叮嘱完毕后,便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他迅速将锋利的刀、小巧的剪子以及细长的针线等工具一一放入滚烫的开水中煮沸消毒。待这些工具被煮熟之后,小队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从水中捞起,放在一旁晾干。

    紧接着,小队拿起一根细细的针灸针,手法娴熟而轻柔地在产妇身上的穴位施针,以此来实施局部麻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气氛紧张而安静,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没过多久,一阵清脆响亮的啼哭声骤然响起——“哇!”这声音犹如天籁一般,打破了屋内的沉寂。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欣喜之色,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又过去了足足两刻钟的时间,小桂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缝合工作。她动作轻巧地将伤口覆盖好,确保不会受到任何感染。随后,她指挥着其他人有条不紊地收拾那些沾满血迹和羊水等脏污的物品。

    一切处理妥当之后,小桂满心欢喜地抱起那个用柔软襁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儿,走出房间来到外面焦急等候的人群面前。

    “恭喜各位啦!是一位白白胖胖的小公子呢,体重大约有六斤重哟!”小桂满脸笑容地向大家宣布这个好消息。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对小桂这位医术高明的神医称赞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道:“真是太厉害了!小桂神医妙手回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