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妖小桂 第192章 后山采药
当小桂再一次悠悠转醒时,窗外那热烈的阳光已然透过轻薄的窗纱倾洒而入,照得整个屋子都亮堂堂的。她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眨巴了几下后,这才意识到此时已临近晌午时分。
小桂揉了揉眼睛,缓缓坐起身子,环顾四周,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全然陌生的房间之中。不过,稍作思索之后,她便回忆起这里乃是温泉山庄的客房。于是,她掀开被子,轻手轻脚地下床,然后从衣柜里取出那件绣着精致桂花图案、颜色犹如桂花树叶子般翠绿的衣裙,仔细地穿戴整齐。
整理好着装后,小桂轻轻推开房门,踱步到了屋外。只见莫珺早已起床多时,此刻他正端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旁边,悠然自得地品着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见到小桂出来,莫珺微笑着问道:“饿不饿呀?”仿佛这句话就是专门等待着小桂出现而说出口的一般。
话音未落,小桂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发出一阵“咕噜噜”的响声。她顿时羞红了脸,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似的,微微颔首轻点,表示自己确实感到饥饿难耐。
莫珺见状,不禁轻笑出声,随后他轻轻拍了拍手。不多时,几位训练有素的侍女便鱼贯而入,将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稳稳地放置在了桌上。这些菜肴不仅包含了丰盛的早餐,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午餐美食。
小桂抬头看了看天空,估摸了一下时间,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食物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她不再犹豫,快步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筷子便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莫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而宠溺的笑容,他手中的筷子轻轻抬起,精准地夹起一块鲜嫩多汁的肉块,放入小桂面前的碗中。
小桂先是有些羞涩地看着碗中的菜肴,然后便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感觉自己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抬起头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向莫珺,轻声问道:“公子,你几时醒的啊?”
莫珺听到这个称呼后,剑眉微皱,鼻腔里发出一声低沉而略带不满的“嗯?”声。小桂瞬间意识到自己又不小心说错话了,连忙改口。她偷偷瞄了一眼四周,发现原本站在一旁伺候的侍女们不知何时早已悄悄退下了。于是,她红着脸,轻轻地叫了一声:“珺哥哥。”
莫珺脸上的阴霾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欣喜若狂的表情,他忙不迭地应道:“哎!我一早就醒啦,而且已经修炼过一阵子了呢。”
小桂撅起小嘴,娇嗔地埋怨道:“那你怎么不叫醒我呀?”
莫珺满眼柔情地看着小桂,伸手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着解释道:“你这几日实在是太过辛苦了,所以我特意没叫你起床,就是想让你能多睡会儿,好好休息一番。”说完,他又关切地问道:“怎么样,现在有没有精神一些?”
小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说道:“嗯,好多了!对了,珺哥哥,我们等下去哪里玩呀?”
莫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是你想去的地方,我都陪着你去。”
小桂歪着头想了想,最后目光落在窗外远处的山峦之上,说道:“要不……我们就到这附近的山里去转转吧,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珍稀的药材。”
莫珺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调侃道:“你呀,不管走到哪里,心里总是惦记着那些药草!”
“那都是治病救人的宝贝啊!”小桂一想到自己能摘到很多药草,能救治很多很多人,就感觉自己很厉害,很骄傲!
二人用过丰盛的餐食之后,稍作休息便开始了接下来的行程。只见小桂心念一动,那原本安静地待在神秘空间之中的宝马红红与墨影,还有忠诚勇敢的猎狗大黄以及优雅美丽的仙鹤秋秋,纷纷出现在二人眼前。
宝马墨影是莫珺的爱宠,亲昵地用脖子蹭着莫珺的手,他翻身跃上马背。而小桂则动作娴熟地跨上自己的宝马红红。两人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扬蹄飞奔而去,朝着后山疾驰而去。猎狗大黄在前面奔跑着,仙鹤秋秋在天上飞着跟随着他们。
起初道路还颇为宽阔平坦,但随着深入山林,后面的路径逐渐变得狭窄起来。无奈之下,二人只得勒住缰绳,缓缓下马,改为步行继续向山中进发。好在出发前他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从空间中带出了结实耐用的背篓,锋利无比的砍刀,以及轻巧便利的竹筒等诸多实用物品。
行走途中,遇到荆棘密布或是杂草丛生之处,他们便挥动手中的砍刀,开辟出一条可行之路。同时,目光敏锐的他们也没有放过路边那些常见却又珍贵的药草。每发现一株,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其采摘下来放入背篓之中。就这样,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收获着大自然赐予的宝藏。
小桂眼尖看到不远处,有一丛白色的绒毛,走近了看到,的叶片呈羽状复叶,边缘锯齿分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翠玉。叶片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白霜,像是初春的晨露凝结而成,增添了几分清冷与高雅。果实呈球形,表面密布着白色的绒毛,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白色的毛球。这些绒毛不仅是果实的装饰,更是它们传播的翅膀。秋风起时,绒毛随风飘散,带着种子飞向远方,寻找新的家园,延续生命的奇迹。
“果然是白头翁”白头翁不仅以其美貌令人陶醉,更以其神奇的药效被世人所珍视。在中医典籍中,白头翁被记载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良药。它的根部是入药的主要部位,味苦、辛,性寒,归胃、大肠经。在古代,人们常将白头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等疾病,其苦寒之性能够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祛除体内的邪热。
莫珺见小桂把白头翁挖出来,就问“你知道白头翁的药性药效,那你知道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吗?”小桂摇头,莫珺就用好听的声音讲给她听。“白头翁的名字也富有诗意。相传,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山中采药,不幸染病,最终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的白发化作了白头翁的绒毛,守护着这片山林,也守护着后人。因此,白头翁不仅是药材,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韧、无私与奉献。白头翁,这株生长于山野的精灵,以其独特的风姿和神奇的药效,成为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静静地生长,默默奉献,用它的美丽与力量,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世人的健康。”
这位自然界的苦行僧偏爱贫瘠之境,常见于向阳的砂质山坡或疏林边缘。它耐得苦寒,经霜愈艳,根系深扎岩隙汲取养分,与石竹、地榆为伴,构成早春荒原上最动人的风景。其全株含原白头翁素,茎叶折断处会渗出淡黄汁液,这是它抵御虫害的天然盔甲。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言其\"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春采其根,切片曝晒后呈黄褐色,断面可见放射状纹理。现代研究证实,其富含皂苷类成分,对阿米巴痢疾有奇效。但需谨记,鲜品具强烈刺激性,需炮制后方可入药。医家常用其配伍黄连、秦皮,组成千古名方\"白头翁汤\"。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在文人墨客眼中,它既是\"雪魄冰魂\"的化身,又承载着\"白首不相离\"的深情。当山风吹过,万千银丝翩跹起舞,恰似时光凝固成的白色火焰,在枯黄的大地上书写着生命的轮回。
听完莫珺讲这些,小桂又是一脸崇拜地看着莫珺“公子你太厉害了!懂这么多!”“又叫错了!该罚!”“珺哥哥,我错了,下次注意。”说着小桂又往前跑去了。
小桂揉了揉眼睛,缓缓坐起身子,环顾四周,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全然陌生的房间之中。不过,稍作思索之后,她便回忆起这里乃是温泉山庄的客房。于是,她掀开被子,轻手轻脚地下床,然后从衣柜里取出那件绣着精致桂花图案、颜色犹如桂花树叶子般翠绿的衣裙,仔细地穿戴整齐。
整理好着装后,小桂轻轻推开房门,踱步到了屋外。只见莫珺早已起床多时,此刻他正端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旁边,悠然自得地品着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见到小桂出来,莫珺微笑着问道:“饿不饿呀?”仿佛这句话就是专门等待着小桂出现而说出口的一般。
话音未落,小桂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发出一阵“咕噜噜”的响声。她顿时羞红了脸,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似的,微微颔首轻点,表示自己确实感到饥饿难耐。
莫珺见状,不禁轻笑出声,随后他轻轻拍了拍手。不多时,几位训练有素的侍女便鱼贯而入,将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稳稳地放置在了桌上。这些菜肴不仅包含了丰盛的早餐,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午餐美食。
小桂抬头看了看天空,估摸了一下时间,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食物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她不再犹豫,快步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筷子便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莫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而宠溺的笑容,他手中的筷子轻轻抬起,精准地夹起一块鲜嫩多汁的肉块,放入小桂面前的碗中。
小桂先是有些羞涩地看着碗中的菜肴,然后便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感觉自己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抬起头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向莫珺,轻声问道:“公子,你几时醒的啊?”
莫珺听到这个称呼后,剑眉微皱,鼻腔里发出一声低沉而略带不满的“嗯?”声。小桂瞬间意识到自己又不小心说错话了,连忙改口。她偷偷瞄了一眼四周,发现原本站在一旁伺候的侍女们不知何时早已悄悄退下了。于是,她红着脸,轻轻地叫了一声:“珺哥哥。”
莫珺脸上的阴霾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欣喜若狂的表情,他忙不迭地应道:“哎!我一早就醒啦,而且已经修炼过一阵子了呢。”
小桂撅起小嘴,娇嗔地埋怨道:“那你怎么不叫醒我呀?”
莫珺满眼柔情地看着小桂,伸手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着解释道:“你这几日实在是太过辛苦了,所以我特意没叫你起床,就是想让你能多睡会儿,好好休息一番。”说完,他又关切地问道:“怎么样,现在有没有精神一些?”
小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说道:“嗯,好多了!对了,珺哥哥,我们等下去哪里玩呀?”
莫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是你想去的地方,我都陪着你去。”
小桂歪着头想了想,最后目光落在窗外远处的山峦之上,说道:“要不……我们就到这附近的山里去转转吧,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珍稀的药材。”
莫珺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调侃道:“你呀,不管走到哪里,心里总是惦记着那些药草!”
“那都是治病救人的宝贝啊!”小桂一想到自己能摘到很多药草,能救治很多很多人,就感觉自己很厉害,很骄傲!
二人用过丰盛的餐食之后,稍作休息便开始了接下来的行程。只见小桂心念一动,那原本安静地待在神秘空间之中的宝马红红与墨影,还有忠诚勇敢的猎狗大黄以及优雅美丽的仙鹤秋秋,纷纷出现在二人眼前。
宝马墨影是莫珺的爱宠,亲昵地用脖子蹭着莫珺的手,他翻身跃上马背。而小桂则动作娴熟地跨上自己的宝马红红。两人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扬蹄飞奔而去,朝着后山疾驰而去。猎狗大黄在前面奔跑着,仙鹤秋秋在天上飞着跟随着他们。
起初道路还颇为宽阔平坦,但随着深入山林,后面的路径逐渐变得狭窄起来。无奈之下,二人只得勒住缰绳,缓缓下马,改为步行继续向山中进发。好在出发前他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从空间中带出了结实耐用的背篓,锋利无比的砍刀,以及轻巧便利的竹筒等诸多实用物品。
行走途中,遇到荆棘密布或是杂草丛生之处,他们便挥动手中的砍刀,开辟出一条可行之路。同时,目光敏锐的他们也没有放过路边那些常见却又珍贵的药草。每发现一株,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其采摘下来放入背篓之中。就这样,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收获着大自然赐予的宝藏。
小桂眼尖看到不远处,有一丛白色的绒毛,走近了看到,的叶片呈羽状复叶,边缘锯齿分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翠玉。叶片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白霜,像是初春的晨露凝结而成,增添了几分清冷与高雅。果实呈球形,表面密布着白色的绒毛,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白色的毛球。这些绒毛不仅是果实的装饰,更是它们传播的翅膀。秋风起时,绒毛随风飘散,带着种子飞向远方,寻找新的家园,延续生命的奇迹。
“果然是白头翁”白头翁不仅以其美貌令人陶醉,更以其神奇的药效被世人所珍视。在中医典籍中,白头翁被记载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良药。它的根部是入药的主要部位,味苦、辛,性寒,归胃、大肠经。在古代,人们常将白头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等疾病,其苦寒之性能够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祛除体内的邪热。
莫珺见小桂把白头翁挖出来,就问“你知道白头翁的药性药效,那你知道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吗?”小桂摇头,莫珺就用好听的声音讲给她听。“白头翁的名字也富有诗意。相传,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山中采药,不幸染病,最终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的白发化作了白头翁的绒毛,守护着这片山林,也守护着后人。因此,白头翁不仅是药材,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韧、无私与奉献。白头翁,这株生长于山野的精灵,以其独特的风姿和神奇的药效,成为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静静地生长,默默奉献,用它的美丽与力量,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世人的健康。”
这位自然界的苦行僧偏爱贫瘠之境,常见于向阳的砂质山坡或疏林边缘。它耐得苦寒,经霜愈艳,根系深扎岩隙汲取养分,与石竹、地榆为伴,构成早春荒原上最动人的风景。其全株含原白头翁素,茎叶折断处会渗出淡黄汁液,这是它抵御虫害的天然盔甲。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言其\"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春采其根,切片曝晒后呈黄褐色,断面可见放射状纹理。现代研究证实,其富含皂苷类成分,对阿米巴痢疾有奇效。但需谨记,鲜品具强烈刺激性,需炮制后方可入药。医家常用其配伍黄连、秦皮,组成千古名方\"白头翁汤\"。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在文人墨客眼中,它既是\"雪魄冰魂\"的化身,又承载着\"白首不相离\"的深情。当山风吹过,万千银丝翩跹起舞,恰似时光凝固成的白色火焰,在枯黄的大地上书写着生命的轮回。
听完莫珺讲这些,小桂又是一脸崇拜地看着莫珺“公子你太厉害了!懂这么多!”“又叫错了!该罚!”“珺哥哥,我错了,下次注意。”说着小桂又往前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