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21章 王承恩等努力下,东厂和锦衣卫归队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21章 王承恩等努力下,东厂和锦衣卫归队

    王承恩作为曾经的东厂提督,虽然和朱由检历经磨难,但是也是一名有心机,有作为的老太监。

    王承恩是少数几个对朱由检忠心耿耿的太监。在国破家亡之际,朱由检为国募捐,王承恩捐银三万两,曹化淳捐银四万两,王永祚捐银三万两。

    而反观这些被崇祯信任的大臣们,则是一毛不拔,内阁首辅魏藻德竟然带头一文不捐。

    内阁首辅都这样了,其余官员碍于脸面,你一百两,我二百两,对对付付就把崇祯给打发了。

    纵观整个大明朝,皇帝真正可用的就是太监宦官,这些人没有儿女,唯一依赖的就是皇室,最大的倚仗就是皇权。

    没有皇权,他们就是一群废人。

    历史上,说曹化淳打开城门,可信度不高。

    此人历经天启,崇祯两朝,对崇祯极度忠诚,带头捐银。又没有儿子,根本没必要在李自成那里讨要前程,大多是满清的摸黑。

    东厂自有自己联系的一套。

    王承恩在城破之前就已经做了安排,只是和崇祯穿越之后中断了。

    在王承恩等内心中,只要大明不亡,他王承恩就会重新把东厂组织起来,继续效忠皇室。

    东厂的高层组织一般都是太监,中下层基本都是锦衣卫和京营调过来的精英,毕竟宦官们不能亲力亲为,办事总得是手下人。

    朱由检重回京师,联络上了李国桢这些人。王承恩就开始行动了。在王承恩的心里,早就把朱由检当做自己唯一的亲人。

    毕竟这是自己天天伺候皇帝,朱由检从来也待王承恩不薄。

    此时京城的所有的暗线都是王承恩提前 布置的。

    很快王承恩就联系到了锦衣卫的李若琏,和在东厂办事的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并且还有大批失散的锦衣卫数百人。

    李若琏和高文采城破之日不肯投降李自成,偷偷的隐藏了起来。

    其余的锦衣卫并不受李自成的待见,他始终认为这些锦衣卫是崇祯当走狗,不肯重用,然而又不放心他们。每日要人监视他们。

    如今王承恩联系到他们,他们自然肯为朝廷效力。至于崇祯的身份,王承恩没有透露,只是言后面这位主子贵不可言。

    最后王承恩又联系到了自己的老上司,曾经的东厂提督,御前主管曹化淳。

    对于曹化淳,王承恩没有隐瞒,曹化淳自然大喜,欣然为崇祯效命。

    曹化淳是把崇祯从信王伺候到皇帝的老臣,那是看着朱由检长大的人,一直对朱由检有感情的人。忠心耿耿是无话可说。

    曹化淳本来已经离开京师养老,如果不是这次京师陷落,崇祯下落不明,也许曹化淳也就不会来京师。

    为了再次见到崇祯,曹化淳回来了。

    对于见到曹化淳,朱由检喜出望外。自己的老臣又回来了。

    朱由检对曹化淳委以重任,负责以后皇宫的人员重组工作。新的大内总管。

    至于李若琏和高文采,在神机营做事,各领新军训练。

    并且从新军拨出两队200人,和回归的锦衣卫重新组建锦衣卫的班底。

    新的锦衣卫五百人左右,配备AK步枪。李若琏和高文采任正副锦衣卫指挥使。

    同时锦衣卫在刑部大牢安插人手,城破时劫狱,释放明军俘虏,组建新的军事力量。

    此时的刑部大牢人满为患。既关押的七八千抵抗的明军,又关押着很多官员,甚至很多心有怨言的百姓。

    这些人都是不服从李自成的统治的,因此被关进大牢,被李自成、刘宗敏慢慢折磨。

    比如昔日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就被关进了大牢。

    还有兵部侍郎王家彦,太常少卿吴麟征等皆被关押在大牢。

    这些都是可用之才,一定要解救出来。

    崇祯说过大明文臣个个可杀,指的是东林高官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官员是不肯和东林同流合污的。

    这些人才是大明的中流砥柱,这些人不会结党营私,更不可能和东林沆瀣一气,霍霍大明。

    至于李自成留在京城军队的动向,兵力配置和调动,早就在东厂和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之下,无所遁形。

    对于这些军事机密,朱由检了如指掌,洞察分毫。

    有这三千组建的新军。配备有马克沁机枪,mG42通用机枪,AK步枪,夺取京城,攻占皇宫,重振大明江山,如今的朱由检胸有成竹,甚至有一些迫不及待了。

    要知道这些跨时代的武器,对于这些农民武装的李自成军,那是绝对的碾压,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碾压局。

    按道理,李自成离开京城两天,就能到达山海关,开始决战。但是李自成走了快七天。

    计划中朱由检是打算山海关决战只要开始,京城就开始动作。为此,朱由检不得不又拖延了几天。

    朱由检的目的很简单,尽量让李自成、吴三桂和多尔衮的清军,在山海关之下死磕,尽量的消耗三方的力量。

    李自成十五万的兵力,吴三桂五万兵力,多尔衮十五万兵力,合计三十五万兵力。

    这些都是当时大明末年绝对最强的军事力量,是可以决定天下的归属的。

    与其朱由检一个个的消灭他们,不如让他们互相厮杀,等精疲力尽之时,朱由检再大军出动,坐收渔翁之利。

    谁让朱由检这个时间点卡的好,一场失踪,竟然可以在暗中置身事外。而且一切都在算计之中。

    这场山海关之战,无论谁胜谁负,最后剩下的对手都容易对付。

    真正的高手就是不出手,也能主导战局的走向。

    朱由检希望这一天早一天到来,到时候就不用隐身背后,可以痛痛快快的杀一场了。

    对于李自成还有多尔衮的清军,朱由检要大开杀戒,用先进的机枪、迫击炮彻底屠杀这些大明的敌人。重开太平盛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再筑大明基业。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于世界之巅。

    至于那些东林党彻底打入历史的垃圾堆,只要东林继续结党营私,终生不用。从此大明,不许官僚结党干政。官民一体纳税。重开海禁,与万国进行贸易,开展,鼓励放贷,发展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