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23章 制定夺城预案,磨刀霍霍
李自成和满清以及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崇祯在京城也没闲着。
这一段时间对于崇祯来说,可是天赐良机。
京城兵力空虚,精锐都被李自成带走了。
此外京城的官僚士绅心无所属。李自成看不上这些官员,这些官僚士绅也看不上李自成。
李自成不肯用这些曾经效忠过大明的官员,认为他们不可靠。李自成提拔的大多都是中过举人,还没有入仕的才子。或者提拔一些低级官员。
但是对于那些高级官员送来的橄榄枝不予理睬,相反还进行辱骂拷打。
就拿首辅魏藻德来说,本以为李自成来了也能混个首辅,结果李自成根本就没搭理他。
相反,拷银子第一个就拿他开刀。打的是皮开肉绽。
这些东林高级官员根本就是拿热脸贴李自成冷屁股,搞了一个没趣。
在京城这段统治空白时期,谁能扔出一根带肉的骨头,东林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啃的渣都不剩。
朱由检认为这根骨头应该自己来扔,就算抹上屎,相信这些东林官员们也会吃的很香。而且会抢着吃,争着吃。
因为他们未来的满清主子过不来了,他们没有选择。
李自成是四月二十一日和吴三桂开战的,朱由检选择四月二十日动手。
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就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互相厮杀。
否则京师提前打下来的消息走漏,李自成军心一乱,两方人马就打不成了。
四月二十日当晚,夜色如水,月明星稀,有太白经天,主杀伐。
此刻的英国公府里面人才济济,人人激动不已,纷纷出谋划策。
朱由检把襄城伯李国桢、成国公朱卫国、东厂提督王承恩,还有老太监曹化淳以及雨青云、方正德和许应时、李若琏、高文采一众人全部召集起来,商议大事。
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议,终于拿出一个合理的预案。
朱由检统帅全军,攻城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攻打城门。
北京九个门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
东直门:位于北京东城墙的北部。在古代,东直门主要用于运输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
朝阳门:处在东城墙的中部。该门是漕粮运输的重要通道,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由此进入京城。
西直门:在北京西城墙的北部。西直门是明清时期京城里重要的水门,皇家用水多从此门运入。
阜成门:位于西城墙的中部。阜成门是京西煤炭等物资进入京城的重要通道。
德胜门:在北城墙的西侧。德胜门通常是军队出征时走的门,寓意着“得胜”。
安定门:位于北城墙的东侧。安定门主要用于军队班师回朝,也有运输粪便等功能。
崇文门:处在南城墙的东侧。崇文门是收税的重要关卡,过往商人、货物等都需在此交税。
正阳门:俗称前门,位于南城墙的中部,居于中央。正阳门是皇帝御驾出入的专用通道,其城楼门建筑工艺精湛,是明代北京最高的建筑,也被称为国门。
宣武门:在南城墙的西侧。宣武门在古代是犯人被押送出京的通道。
此时的九个城门分别有三千兵马把守,总兵力两万七千人。
朱由检准备拨出1800新军攻击这九个城门,每个城门有两个小队,一共200人作为主攻。
这部分由十三陵大营的雨青云负责。
其中雨青云统领全局,并率亲兵200人攻击朝阳门,随后占领附近粮仓,居中策应。
雨青云副手孟德才率兵200人攻击阜成门。
方正德率200人两个小队攻击宣武门。
许应时率200人两个小队攻击崇文门。
成国公朱卫国率200人两个小队攻击正阳门,拿下正阳门后,进入外城,夺取外城永定门。
而方正德和许应时拿下宣武门和崇文门后,攻击外城的广宁门和广渠门。
艾哈迈德配合明军统领率200人攻击东直门。
瓦西里配合明军统领率200人攻击西直门。
锦衣卫高文采率200人攻击德胜门,李若琏率200人攻击安定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国公朱卫国,拿下正阳门,还要拿下永定门,因为正阳门和外城的永定门距离最近,方便控制。
第二部分是夺取皇宫和户部衙门的白银,以及拿下刑部大牢释放里面关押的几千名明军俘虏。
皇宫守军近万人,由牛金星和李岩把守。这个任务交给东厂提督王承恩和曹化淳率400人攻占。
户部衙门大概五千人把守,里面堆积有上亿两白银。
朱由检不放心别人,还是自己率400人亲自夺取。一旦成功后,留下200人看守,然后率200人支援王承恩攻击皇宫。
至于刑部大牢,则安排英国公张世泽、襄城伯李国桢率400人攻取,里面大致有七八千明军俘虏,很多人都是京营官兵。释放后由张世泽组织成军,进入外城,攻击大顺军,控制外城。
李国桢留下一部分人马清理街道残余的大顺人马。
第三部分外城由英国公张世泽统领,张世泽率率军进入外城,配合成国公朱卫国攻击大顺军,并且控制所有城门。严防消息泄露,并且开始招降,不投降者一概处死。
这个计划就是先内后外,先攻击皇宫及九门,然后刑部大牢,放出明军后,攻击外城,可谓是相当严密。
一旦成功后,雨青云立刻提升为五城兵马司主管,兼九门提督,控制内外交通。
朱由检夺户部白银,雨青云控制粮仓,可见朱由检对雨青云的重视。
有钱有粮才能掌控天下,朱由检已经。成熟了,不再是任文官摆布的傀儡皇帝。
在未来朱由检的将逐步提拔底层将领军官,逐步取代和替换老的勋贵,大明太需要新的血液了。
只有这些底层人才才渴望给大明建功立业,为了博一个出身,为了后代,为大明出生入死,建功立业。
这一段时间对于崇祯来说,可是天赐良机。
京城兵力空虚,精锐都被李自成带走了。
此外京城的官僚士绅心无所属。李自成看不上这些官员,这些官僚士绅也看不上李自成。
李自成不肯用这些曾经效忠过大明的官员,认为他们不可靠。李自成提拔的大多都是中过举人,还没有入仕的才子。或者提拔一些低级官员。
但是对于那些高级官员送来的橄榄枝不予理睬,相反还进行辱骂拷打。
就拿首辅魏藻德来说,本以为李自成来了也能混个首辅,结果李自成根本就没搭理他。
相反,拷银子第一个就拿他开刀。打的是皮开肉绽。
这些东林高级官员根本就是拿热脸贴李自成冷屁股,搞了一个没趣。
在京城这段统治空白时期,谁能扔出一根带肉的骨头,东林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啃的渣都不剩。
朱由检认为这根骨头应该自己来扔,就算抹上屎,相信这些东林官员们也会吃的很香。而且会抢着吃,争着吃。
因为他们未来的满清主子过不来了,他们没有选择。
李自成是四月二十一日和吴三桂开战的,朱由检选择四月二十日动手。
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就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互相厮杀。
否则京师提前打下来的消息走漏,李自成军心一乱,两方人马就打不成了。
四月二十日当晚,夜色如水,月明星稀,有太白经天,主杀伐。
此刻的英国公府里面人才济济,人人激动不已,纷纷出谋划策。
朱由检把襄城伯李国桢、成国公朱卫国、东厂提督王承恩,还有老太监曹化淳以及雨青云、方正德和许应时、李若琏、高文采一众人全部召集起来,商议大事。
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议,终于拿出一个合理的预案。
朱由检统帅全军,攻城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攻打城门。
北京九个门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
东直门:位于北京东城墙的北部。在古代,东直门主要用于运输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
朝阳门:处在东城墙的中部。该门是漕粮运输的重要通道,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由此进入京城。
西直门:在北京西城墙的北部。西直门是明清时期京城里重要的水门,皇家用水多从此门运入。
阜成门:位于西城墙的中部。阜成门是京西煤炭等物资进入京城的重要通道。
德胜门:在北城墙的西侧。德胜门通常是军队出征时走的门,寓意着“得胜”。
安定门:位于北城墙的东侧。安定门主要用于军队班师回朝,也有运输粪便等功能。
崇文门:处在南城墙的东侧。崇文门是收税的重要关卡,过往商人、货物等都需在此交税。
正阳门:俗称前门,位于南城墙的中部,居于中央。正阳门是皇帝御驾出入的专用通道,其城楼门建筑工艺精湛,是明代北京最高的建筑,也被称为国门。
宣武门:在南城墙的西侧。宣武门在古代是犯人被押送出京的通道。
此时的九个城门分别有三千兵马把守,总兵力两万七千人。
朱由检准备拨出1800新军攻击这九个城门,每个城门有两个小队,一共200人作为主攻。
这部分由十三陵大营的雨青云负责。
其中雨青云统领全局,并率亲兵200人攻击朝阳门,随后占领附近粮仓,居中策应。
雨青云副手孟德才率兵200人攻击阜成门。
方正德率200人两个小队攻击宣武门。
许应时率200人两个小队攻击崇文门。
成国公朱卫国率200人两个小队攻击正阳门,拿下正阳门后,进入外城,夺取外城永定门。
而方正德和许应时拿下宣武门和崇文门后,攻击外城的广宁门和广渠门。
艾哈迈德配合明军统领率200人攻击东直门。
瓦西里配合明军统领率200人攻击西直门。
锦衣卫高文采率200人攻击德胜门,李若琏率200人攻击安定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国公朱卫国,拿下正阳门,还要拿下永定门,因为正阳门和外城的永定门距离最近,方便控制。
第二部分是夺取皇宫和户部衙门的白银,以及拿下刑部大牢释放里面关押的几千名明军俘虏。
皇宫守军近万人,由牛金星和李岩把守。这个任务交给东厂提督王承恩和曹化淳率400人攻占。
户部衙门大概五千人把守,里面堆积有上亿两白银。
朱由检不放心别人,还是自己率400人亲自夺取。一旦成功后,留下200人看守,然后率200人支援王承恩攻击皇宫。
至于刑部大牢,则安排英国公张世泽、襄城伯李国桢率400人攻取,里面大致有七八千明军俘虏,很多人都是京营官兵。释放后由张世泽组织成军,进入外城,攻击大顺军,控制外城。
李国桢留下一部分人马清理街道残余的大顺人马。
第三部分外城由英国公张世泽统领,张世泽率率军进入外城,配合成国公朱卫国攻击大顺军,并且控制所有城门。严防消息泄露,并且开始招降,不投降者一概处死。
这个计划就是先内后外,先攻击皇宫及九门,然后刑部大牢,放出明军后,攻击外城,可谓是相当严密。
一旦成功后,雨青云立刻提升为五城兵马司主管,兼九门提督,控制内外交通。
朱由检夺户部白银,雨青云控制粮仓,可见朱由检对雨青云的重视。
有钱有粮才能掌控天下,朱由检已经。成熟了,不再是任文官摆布的傀儡皇帝。
在未来朱由检的将逐步提拔底层将领军官,逐步取代和替换老的勋贵,大明太需要新的血液了。
只有这些底层人才才渴望给大明建功立业,为了博一个出身,为了后代,为大明出生入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