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27章 朱由检重登大宝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27章 朱由检重登大宝

    此时的太和殿外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被李自成闲置不用的东林官僚终于重见天日。

    虽然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官服,依然不耽误他们寒暄。

    “张大人,皇帝陛下这次归来重登大宝,兵部尚书肯定非你莫属了,到时候可以提拔一下我等呀!”

    有人谄媚道。

    “李大人,皇帝这次回来,一定会重用李大人,可喜可贺呀!”

    “这不是魏大人吗?看样子入阁为首辅有望呀!”

    众官员脸上洋溢着笑容,丝毫看不到往日献城卖国的尴尬场面,仿佛每一个人都是开国功臣模样,一副分蛋糕的排头。

    这些官员们互相吹捧之余,也不忘互相拉关系,并且彼此试探对方的深浅。

    不过也有清醒的官员。

    “皇上此时归来,恐怕不那么好糊弄了。我们要及时劝皇帝荣登大宝,方可免罪。”

    “一旦皇帝要治我们投敌李自成之罪,一定要咬死是迫不得已,曲线救国。以保留待罪之身,好待皇上归来以后,为大明继续效力。”

    不知不觉间,这些东林官僚们就已经彼此通了消息。

    当王承恩从内殿出来,选文武百官觐见的时候,那些东林官员推前首辅魏藻德领头,分左右两排进入太和殿。

    太和殿之上朱由检身穿明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身后是东厂提督王承恩和曹化淳,带着一百多新军亲卫队。

    进殿之后,众人高呼:“皇帝陛下万岁,恭请崇祯皇帝重登大宝,君临天下。”

    崇祯高声道:

    “朕自离开紫禁城已经一个多月了,无时无刻不想念众位卿家,这次回来重登大宝,皆赖天地同力,祖宗庇佑,朕之勇武,以至大明气运不绝。”

    “朕这次重振大明江山,对于有功于国家和社稷的人一定会量才适用,但是对于那些卖国求荣,和李自成勾勾搭搭之徒绝不放过。”

    “来人呀,把前内阁首辅魏藻德,前兵部尚书张缙彦,前内阁大学士首辅陈演,前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抓起来,推出午门斩首。”

    四人立刻出列跪地求饶,高声喊冤。

    “冤枉呀,陛下,臣登开门迎接李闯进城实是无奈之举,本意是待李自成进城趁其不备,然后群起攻之,然后斩李逆以报国家。”

    “奈何李逆势大,臣等失败了呀。死战不得,不得不委屈投敌,做曲线救国之事。臣等忍辱负重,就是为了等陛下归来,继续为国效命呀!”

    “皇上,你不能杀我们呀!

    “住嘴,你们太让朕寒心了!”

    “朕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一心为国。然而国事却愈发艰难,然尔等东林党人,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实则结党营私,误国误民,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朱由检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如今你们开门揖盗,卖国求荣已经实锤,推出午门斩了。”

    崇祯后面冲出一队士兵,立刻抓住四人就往外拖。

    魏藻德等四人伏诛,大殿之内众官员瑟瑟发抖,感觉当今圣上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生怕刀子砍到自己身上。

    众人正在惶惶不已间,朱由检让王承恩宣布一份名单,其中列举五品以上官员两百百多人,都是有卖国行为的官员。

    这些人都是朱由检提前让李国桢几人收集到的,这次登基大典前一定要清除,以免继续混在大明朝堂之上。

    朱由检在太和殿当众宣布:“朕这次重登大宝,对于卖国求荣的行为零容忍,凡是出卖大明的官员皆应该抄家,杀无赦,念汝等家财已经被李自成悉数收走,已经无家可抄。那就免了抄家,只杀主犯,不及家人。”

    卖国官员名单念完,很快这两百多官员被拉出午门斩首。

    看到朱由检如此铁腕手段,那些没有卖国的官员暗自感到侥幸,额头冷汗直冒,幸亏城破之日没有投敌。

    对于剩下的官员,崇祯安慰道:“各位卿家,只要没有卖国求荣,忠心报国,为大明效力,朕查明以后,全部量才适用,予以提升。”

    “朕此次归来,大明百废待兴,望众卿家一起努力。”

    这些官员一听到崇祯皇帝要重新启用这些官员,立刻精神头就上来了。

    崇祯杀这二百多五品以上大员的时候,这些官员体如筛糠,浑身发抖,生怕刀子砍到自己的脑袋上。

    甚至后悔不应该来拥立皇帝。心里开始怨恨崇祯皇帝。

    当听到量才适用,重新启用的圣喻后,立刻喜笑颜开。

    一扫刚才的兔死狐悲之态,甚至心中窃喜,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

    要知道崇祯这一次就砍了两百多个五品以上大员,再加上被李自成杀的几百大员,整个大明在这个时候,高级官员空缺出来将近五百多个,里面内阁首辅,六部堂官主事缺了一大堆。

    这些可都是一品二品的官职,只要自己被崇祯看上,自己就可能是未来的内阁首辅。

    想到这里,所有的官员不但不恨崇祯皇帝,开始异口同声的劝崇祯皇帝重新举行登基大典。

    此时大明正是非常时刻,内忧外患,登基大典不能大操大办,只好一切从简。所有仪仗一切从旧。

    于是崇祯焚香祭告天地,在百官的拥护下在太和殿重登大宝,改年号为“经武”,号经武大帝。

    初登大道,朱由检任命周延儒为内阁首辅,此人不是东林党一派,虽然能力欠缺,但是老成持重,忠心可嘉。

    朱由检看中的就是忠心,不结党。如今的大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绝对零容忍。

    升原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为兵部尚书

    升徐光启之子徐继祖为户部尚书,

    升李若琏进刑部为刑部尚书。

    升吏部主事申佳胤为吏部尚书。

    礼部由成国公张世泽为礼部尚书

    升孙元化之子孙有才为工部尚书

    升雨青云为五城兵马司主管和九门提督

    升襄城伯李国桢为京营总督,封爵襄国公。

    正式封成国公世子朱卫国为成国公。领禁军右都督。

    曹化淳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

    王承恩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

    方正德和许应时为锦衣卫正副都指挥史

    其余各部所缺官员由原各部低级官员补缺升任。

    天策军仍由雨青云和张世泽统领。

    这种安排只是一种暂时的过渡而已。先照顾一下底层官员的情绪,等以后开科举,开教育后慢慢替换掉。

    现在朱由检要把这些官员抓在手里,慢慢安抚,慢慢调教。不要急,反正高级大佬们已经杀光光了,这些低级官员有上升空间,暂时还闹不成什么幺蛾子。

    做完这一切,朱由检宣布昭告天下,经武皇帝登基,开始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