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48章 建立影密卫和朱由检的阳谋
热门推荐:
疯了吧,这就是一般家庭
妖女她弄巧成拙
末世,又穷又菜的我有个车载系统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转职召唤师,开局金色传说
坏了!恶毒炮灰也要被关小黑屋吗
虐哭前男友?那不是手到擒来
闺蜜齐穿七零,入错洞房嫁对郎
晓晓,我们走
朱由检处死福王,平定江北四镇,并且在江南开展了一系列改革,由此开启了大明工业文明之火。
但是朱由检还是对江南士族们不放心。这些世家大族能量极大,朱由检可不想像前几任皇帝一样落水身亡。
朱由检这样做,肯定触及或者深深伤害了以东林党为首的士族利益。
必将招来极度的打击报复和伤害,毕竟福王朱由崧在金陵登基,牵连的大多数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官员而已。
至于江西、福建几个省,根本就没伤着羽毛。
这也是东林党不喜欢福王,怕朱由崧给老福王朱常洵翻案,才没有大面积支持朱由崧的原因。
毕竟天下士族是一家,这些剩余的士族早晚都会动手。
既然这样,朱由检也打算建立自己的特务机构。
这个特务机构一定要强力,凌驾于东厂、西厂、锦衣卫之上,只对自己负责。
朱由检把这个机构称之为“影密卫”。
这个机构类似于美丽国的中情局、联邦调查局,集合两大权力于一身。
对内监视百官和士族,对外刺探国际情报。
并且“影密卫”的身份不对外公开,执行的都是秘密任务,先斩后奏。
就连大理寺,按察使司,锦衣卫镇抚司也只知道影密卫负责人的名字,其余一概保密。
影密卫南直隶的负责人是曹化淳,北直隶的负责人交给王承恩。把影密卫交给曹化淳这些宦官和阉人,朱由检最放心了。
如今影密卫任务就是监视南方的士族的一举一动,严防东林们死灰复燃。
影密卫其余的任务就是刺探满清、李闯、张献忠、郑经等势力的东西。
影密卫的人员从天策军老人和勋贵的家属中挑选,一定要素质过硬,背景可靠。
至于武器配备,清一色手枪和AK步枪,望远镜。
如果条件允许,培训能跟的上,朱由检还打算给他们配备几个电台,进行联络,单线联系。
搞定这一切,朱由检也没必要留在金陵了。
朱由检打算从运河北上,一路扫荡山东的草寇和满清的散兵游勇,最后到山海关。
然后出山海关,进入辽东,彻底和满清把新账老账一起算一算。
如今平定江南,确定了自己是大明唯一的天子之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朱由检还是把满清列为了最重要的敌人。
至于李自成的人马,已经交给李岩去招抚了。
以李岩的能力,相信很快就能搞定李自成的手下,到时候李自成孤家寡人一个,只能任由宰割。
而张献忠偏居四川,难有作为。不足为患。
至于沿海的郑经,暂时还无法顾及。
如今之计,还是尽快解决满清这个心头大患。
这大明如今是多灾多难,到处都是窟窿,此时朱由检真有一种分身乏术的感觉。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一声苦笑。
如今时间已经临近七月,如果再不解决满清,等到冬天大雪封山就来不及了。
明军不耐冬季作战。因为明军身着铁甲,衣衫单薄,去了辽东不是战死,就是冻死,减员太厉害了。
朱由检可不想冒这个险,还是赶紧出发吧。
大军出发之前,朱由检让锦衣卫给京城发去圣旨。
着锦衣卫押着豫亲王多铎去山海关。
朱由检将拿手里这张底牌和多尔衮过过招。
朱由检让雨青云吴三桂等一行人,六月三十日从金陵出发,而自己带着李若琏的天策军左军,提前传送到了山海关。
到了山海关,朱由检修书一封让人给多尔衮送去。
书中大意就是宣扬大明国威,给多尔衮一阵埋汰。
最后要求多尔衮出白银一千万两,战马五万匹赎回豫亲王多铎。
否则就是对大明的不敬,朱由检将率兵踏平满清,直指赫图阿拉,掘其祖坟。
朱由检这一招相当狠毒,表面看是要满清出点血,但是其真实目的就是挑拨多尔衮兄弟之间的感情,离间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关系。
这是阳谋,就算多尔衮看出来,也没有办法拒绝。
多尔衮也是一代雄主,怎么会看不出朱由检的用意,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
能叫做阳谋的计策基本都是无解的。
当多尔衮接到朱由检书信的时候,还在沈阳抱着顺治小皇帝和孝庄调笑。
有人把书信递给多尔衮,当多尔衮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大怒,把书信撕的粉碎。
看着多尔衮变成了咆哮帝,孝庄皇后急忙安慰道。
“呦,多大的事儿?能把我大清摄政王气成这样?说来我听听?”
多尔衮愤怒的把朱由检的要求说了出来。
孝庄皇后听了后,叹了一口气。
“这大明有能人呀!竟然提出如此的要求!”
“这银子还好说,豫亲王这些年也没少捞,一千万两白银就算拿不出来,但凑个七七八八还没问题,剩下不够的,大清掏了。”
“豫亲王多铎这些年为大清出生入死,大清掏些银子救他本是应该的。”
“但是难就难在五万匹战马。豫亲王府拿不出来,如果大清拿了出来,就说明我大清对大明认怂了,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多尔衮愤怒的说:“何止这样,这些银子和五万战马一旦拿出来,我大清骑兵将被削弱,对方骑兵实力大增,此消彼长,用心其心险恶。”
了解了情况后,孝庄皇后担忧道。
“恐怕麻烦不止这些,如果摄政王不救多铎,你和多铎之间的感情就将破裂,豫亲王一派从此就远离摄政王,这对福临也不是好事。”
“而以后,豫亲王多铎的镶白旗和摄政王的正白旗也将势同水火,不利于大清的长治久安。”
孝庄不愧是满清的女强人,一眼就看出来所在。
听着多尔衮和孝庄皇后的谈话,问道:“摄政王难道不救十五叔了吗?”
“怎么救?五万匹战马,大清是不会出的,除非去草原买马。”
正说话间,有人报豫亲王福晋和二儿子多尼求见。
原来朱由检早就把书信的内容让人提前卖给豫亲王府了。
豫亲王福晋见了多尔衮,就问多尔衮救不救?
多尔衮犹豫不决,不给说法。
豫亲王福晋一看多尔衮的那个态度,就知道多尔衮不打算救多铎了。
于是拉着孝庄皇后的手哭了。
“我就知道摄政王是不会救的,如今俺家王爷双腿已经废了,对大清没啥用处了。”
“你摄政王不救,我就是去找肃亲王豪格借银子买马,也要救出俺家王爷。”
多尔衮一听豫亲王福晋的话,当时就慌了。
这多尔衮自从当了皇父摄政王,位高权重,对众大臣颐指气使。
此时的多尔衮意气风发,竟然和肃亲王的福晋博尔吉特氏有染。
如果豫亲王府和肃亲王府联合在一起,可是大大的不妙,要知道肃亲王豪格可是皇太极的长子,曾是皇太极的最正宗的继承人。
这个肃亲王豪格可是多尔衮的政敌,如今因为山海关打了败仗,被多尔衮剥夺了爵位,弃置在家中不用。
一旦镶白旗和正蓝旗走到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
急忙拦着豫亲王福晋,
“有话好说,我这做兄弟的怎能对多铎见死不救,只是这战马难搞,不如八旗分摊,把豫亲王多铎救出来好了。”
而孝庄皇后也看风使舵帮豫亲王福晋说了不少好话,毕竟福临还要指望多尔衮多拉几年帮套,福临现在皇位还不是太稳。
有了多尔衮的保证,豫亲王福晋才和儿子多尼拜别顺治帝和多尔衮。
但是朱由检还是对江南士族们不放心。这些世家大族能量极大,朱由检可不想像前几任皇帝一样落水身亡。
朱由检这样做,肯定触及或者深深伤害了以东林党为首的士族利益。
必将招来极度的打击报复和伤害,毕竟福王朱由崧在金陵登基,牵连的大多数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官员而已。
至于江西、福建几个省,根本就没伤着羽毛。
这也是东林党不喜欢福王,怕朱由崧给老福王朱常洵翻案,才没有大面积支持朱由崧的原因。
毕竟天下士族是一家,这些剩余的士族早晚都会动手。
既然这样,朱由检也打算建立自己的特务机构。
这个特务机构一定要强力,凌驾于东厂、西厂、锦衣卫之上,只对自己负责。
朱由检把这个机构称之为“影密卫”。
这个机构类似于美丽国的中情局、联邦调查局,集合两大权力于一身。
对内监视百官和士族,对外刺探国际情报。
并且“影密卫”的身份不对外公开,执行的都是秘密任务,先斩后奏。
就连大理寺,按察使司,锦衣卫镇抚司也只知道影密卫负责人的名字,其余一概保密。
影密卫南直隶的负责人是曹化淳,北直隶的负责人交给王承恩。把影密卫交给曹化淳这些宦官和阉人,朱由检最放心了。
如今影密卫任务就是监视南方的士族的一举一动,严防东林们死灰复燃。
影密卫其余的任务就是刺探满清、李闯、张献忠、郑经等势力的东西。
影密卫的人员从天策军老人和勋贵的家属中挑选,一定要素质过硬,背景可靠。
至于武器配备,清一色手枪和AK步枪,望远镜。
如果条件允许,培训能跟的上,朱由检还打算给他们配备几个电台,进行联络,单线联系。
搞定这一切,朱由检也没必要留在金陵了。
朱由检打算从运河北上,一路扫荡山东的草寇和满清的散兵游勇,最后到山海关。
然后出山海关,进入辽东,彻底和满清把新账老账一起算一算。
如今平定江南,确定了自己是大明唯一的天子之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朱由检还是把满清列为了最重要的敌人。
至于李自成的人马,已经交给李岩去招抚了。
以李岩的能力,相信很快就能搞定李自成的手下,到时候李自成孤家寡人一个,只能任由宰割。
而张献忠偏居四川,难有作为。不足为患。
至于沿海的郑经,暂时还无法顾及。
如今之计,还是尽快解决满清这个心头大患。
这大明如今是多灾多难,到处都是窟窿,此时朱由检真有一种分身乏术的感觉。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一声苦笑。
如今时间已经临近七月,如果再不解决满清,等到冬天大雪封山就来不及了。
明军不耐冬季作战。因为明军身着铁甲,衣衫单薄,去了辽东不是战死,就是冻死,减员太厉害了。
朱由检可不想冒这个险,还是赶紧出发吧。
大军出发之前,朱由检让锦衣卫给京城发去圣旨。
着锦衣卫押着豫亲王多铎去山海关。
朱由检将拿手里这张底牌和多尔衮过过招。
朱由检让雨青云吴三桂等一行人,六月三十日从金陵出发,而自己带着李若琏的天策军左军,提前传送到了山海关。
到了山海关,朱由检修书一封让人给多尔衮送去。
书中大意就是宣扬大明国威,给多尔衮一阵埋汰。
最后要求多尔衮出白银一千万两,战马五万匹赎回豫亲王多铎。
否则就是对大明的不敬,朱由检将率兵踏平满清,直指赫图阿拉,掘其祖坟。
朱由检这一招相当狠毒,表面看是要满清出点血,但是其真实目的就是挑拨多尔衮兄弟之间的感情,离间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关系。
这是阳谋,就算多尔衮看出来,也没有办法拒绝。
多尔衮也是一代雄主,怎么会看不出朱由检的用意,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
能叫做阳谋的计策基本都是无解的。
当多尔衮接到朱由检书信的时候,还在沈阳抱着顺治小皇帝和孝庄调笑。
有人把书信递给多尔衮,当多尔衮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大怒,把书信撕的粉碎。
看着多尔衮变成了咆哮帝,孝庄皇后急忙安慰道。
“呦,多大的事儿?能把我大清摄政王气成这样?说来我听听?”
多尔衮愤怒的把朱由检的要求说了出来。
孝庄皇后听了后,叹了一口气。
“这大明有能人呀!竟然提出如此的要求!”
“这银子还好说,豫亲王这些年也没少捞,一千万两白银就算拿不出来,但凑个七七八八还没问题,剩下不够的,大清掏了。”
“豫亲王多铎这些年为大清出生入死,大清掏些银子救他本是应该的。”
“但是难就难在五万匹战马。豫亲王府拿不出来,如果大清拿了出来,就说明我大清对大明认怂了,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多尔衮愤怒的说:“何止这样,这些银子和五万战马一旦拿出来,我大清骑兵将被削弱,对方骑兵实力大增,此消彼长,用心其心险恶。”
了解了情况后,孝庄皇后担忧道。
“恐怕麻烦不止这些,如果摄政王不救多铎,你和多铎之间的感情就将破裂,豫亲王一派从此就远离摄政王,这对福临也不是好事。”
“而以后,豫亲王多铎的镶白旗和摄政王的正白旗也将势同水火,不利于大清的长治久安。”
孝庄不愧是满清的女强人,一眼就看出来所在。
听着多尔衮和孝庄皇后的谈话,问道:“摄政王难道不救十五叔了吗?”
“怎么救?五万匹战马,大清是不会出的,除非去草原买马。”
正说话间,有人报豫亲王福晋和二儿子多尼求见。
原来朱由检早就把书信的内容让人提前卖给豫亲王府了。
豫亲王福晋见了多尔衮,就问多尔衮救不救?
多尔衮犹豫不决,不给说法。
豫亲王福晋一看多尔衮的那个态度,就知道多尔衮不打算救多铎了。
于是拉着孝庄皇后的手哭了。
“我就知道摄政王是不会救的,如今俺家王爷双腿已经废了,对大清没啥用处了。”
“你摄政王不救,我就是去找肃亲王豪格借银子买马,也要救出俺家王爷。”
多尔衮一听豫亲王福晋的话,当时就慌了。
这多尔衮自从当了皇父摄政王,位高权重,对众大臣颐指气使。
此时的多尔衮意气风发,竟然和肃亲王的福晋博尔吉特氏有染。
如果豫亲王府和肃亲王府联合在一起,可是大大的不妙,要知道肃亲王豪格可是皇太极的长子,曾是皇太极的最正宗的继承人。
这个肃亲王豪格可是多尔衮的政敌,如今因为山海关打了败仗,被多尔衮剥夺了爵位,弃置在家中不用。
一旦镶白旗和正蓝旗走到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
急忙拦着豫亲王福晋,
“有话好说,我这做兄弟的怎能对多铎见死不救,只是这战马难搞,不如八旗分摊,把豫亲王多铎救出来好了。”
而孝庄皇后也看风使舵帮豫亲王福晋说了不少好话,毕竟福临还要指望多尔衮多拉几年帮套,福临现在皇位还不是太稳。
有了多尔衮的保证,豫亲王福晋才和儿子多尼拜别顺治帝和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