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37章 吴三桂的投诚,让朱由检很是头疼
热门推荐:
超气人影帝不为人知的那些年
七龙珠:能复活就作死?太天真!
洪荒:我以帝法证道不朽
天命凰归逆天大小姐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要离婚你高冷,再婚又发疯?
小奶团手握红线,拯救满门炮灰
快穿:宿主真的只是替身!
诡异末世:这个污染世界我罩了
随着大清英亲王阿济格和满洲勇士鳌拜、图赖的死,这场战斗也将彻底的结束。
这场战斗收获太大了。
光从这些死去的官兵身上,就搜出白银一千万两,满清骑兵太富有了,一路上抢劫发了大财。
击毙大清满军八旗骑兵两万人,蒙古八旗骑兵三万人,亲王一人,将军两人,都统数人。
受降吴三桂兵马三万人,俘获战马十几万匹,兵器铠甲无数。
此外还缴获了红衣大炮数门,抓获孔有德和几百红衣大炮炮手。
太牛逼了,击毙一名亲王,抓获一名二字王,受降一名二字王。
现在朱由检有点头疼了,如何对待投诚的吴三桂。
孔有德这个好办,如果他不想死,留下训练炮兵就是了。
或者朱由检想让他死,随时都可以要他脑袋。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人才,只是以前的崇祯不会用而已。确切的说,是在朱由检的手里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关于孔有德,有人说他是因为毛文龙,有人说他是因为一只鸡,才投降了满清。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崇祯用人不当造成的,如果当初不用袁崇焕,也许孔有德也不会投降满清。
谁让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了呢?孔有德是毛文龙的养孙。
提起袁崇焕,朱由检也是一肚子的气。袁崇焕志大才疏不说,还欺君罔上,用五年平辽谎话蒙蔽崇祯。
修筑辽东防线花费了海量的白银,把国库都掏空了不说,还把清军引到京师。
二品大员的袁崇焕竟然敢不通过皇帝就杀一品大员,真是反了天了,如果大明人人效仿,以下克上,乱了品级,大明岂不是搞出一群骄兵悍将。
应该给孔有德一个机会,这么杀了有点可惜,毕竟孔有德还是相当能打的。
如今孔有德投降满清,私德有亏,就算回到大明,也和那些自以为清高的东林尿不到一个壶里。
孔有德注定是无法拉帮结派了,这种人才好为朱由检所用。他只能给朱由检当刀子,没的选择。
想到这里,朱由检问话孔有德。
“孔有德,你是想死还是想活?”
孔有德原以为必死无疑,像他这种投降,又被满清封王的,基本是不可能重新大明被招降的。
孔有德是没有退路的,何况家属又被满清控制在辽东,他也不敢投降。除非他真的不要家人了。
孔有德见崇祯如此问话,感觉还是有一丝丝希望。
“想死如何?想活又如何。”孔有德问。
“很简单,想死立刻送你见阎王。”
“想活,就投降,效忠我朱由检。以后做我朱由检的刀。”
“不过王爷你是别想当了,我会给你一个总兵官当当,如果你以后能为大明立下不朽功勋,我是不会吝啬赏赐的。”
听到朱由检的许诺,孔有德心动了。
正二品总兵,乃是实权。况且是崇祯亲自招降,以后就是天子门生。比满清什么劳什子王爷强多了。
孔有德现在在满清虽然是一个王爷,但是在满洲人眼里就是奴才,就是满清养的一只狗,让他咬谁就咬谁。
而且满清那些王爷贝勒,没有一个拿孔有德这位王爷放在眼里的。
孔有德的财物和女人总被满清王爷抢走,大贝勒礼亲王代善就没少欺负孔有德。
能回到大明当总兵,总比给大清当狗强。
于是孔有德恭敬的跪了下来。
“臣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无刻不想回归大明,只是没有机会。今日被圣上招降,臣喜出望外,愿永世为大明效力,效犬马之劳。”
“只是臣家小都在辽东,不知该如何是好。”
朱由检听了暗道,有门。这小子只要投降,就会变成我的一只狗,用来对付东林最合适不过了。
“你归降后,你的家小不用担心。朕不用你现在就为大明效力。你仍然潜伏回辽东,取信多尔衮,做我大明的内应。待我灭了大清,我会论功行赏。”
放了孔有德,朱由检一点也不担心,这种人杀了无用,放了也不担心他背叛。因为孔有德见识过朱由检军队的厉害,知道大清必亡,他没必要冒险。
朱由检命人放了孔有德,让他带着几个自己的亲兵回到大清。
搞定孔有德,下一个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不同于孔有德,此人手里有三万兵马,都是精锐。而且也是被满清封了平西王。
此人回来肯定不能让他继续当王爷,否则这队伍以后就不好带了。
但是如果不给点赏赐,安抚一下,又怕吴三桂有想法。毕竟吴三桂是打着认旧主旗号回来的。
如果把吴三桂安排好了,那些投降满清还有大顺的明军将领就会望风转舵,重回大明。
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口了。
“长伯呀!亏你身在曹营心在汉,还记得我这个皇帝。不管你做了什么!我们都把他当做过去好了。既往不咎。”
“你回来后还做你的平西伯,仍任辽东总兵,现在加你为太子少保,左都督。”
“至于你和你的三万将士,暂时归襄国公李国桢节制。”吴三桂现在自然不敢对朱由检的安排有异议。
“陛下安排得体,三桂听从就是。”
朱由检知道吴三桂的心思,然后给他画了一张大饼。
“长伯,不要在意眼前那点利益。你跟着我是不会吃亏的。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像成吉思汗一样的大帝国,横跨亚欧两洲。”
“只要你吴三桂能够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到时候我封你一个藩王,永镇一方。”
听了朱由检的许诺,是一张如此大的大饼。
吴三桂茫然了,这是我认知中的崇祯帝吗?什么时候有了如此远大的抱负?要建立如此宏大的盖世功勋?
不过吴三桂回想了一下朱由检歼灭阿济格的整场战斗,如果陛下那种武器和军队再有十几万人,说不定真的能实现。
只要我紧紧抱住朱由检的大腿,开疆拓土,说不定真能实现封王的目标。
这里不得不说,吴三桂真的是命好,到哪里都有封王的命,而大明那么多总兵,都是匆匆过客,人的一生,真像一句话说的那样,
—————选择真的很重要,他真的大过你的能力。
这场战斗收获太大了。
光从这些死去的官兵身上,就搜出白银一千万两,满清骑兵太富有了,一路上抢劫发了大财。
击毙大清满军八旗骑兵两万人,蒙古八旗骑兵三万人,亲王一人,将军两人,都统数人。
受降吴三桂兵马三万人,俘获战马十几万匹,兵器铠甲无数。
此外还缴获了红衣大炮数门,抓获孔有德和几百红衣大炮炮手。
太牛逼了,击毙一名亲王,抓获一名二字王,受降一名二字王。
现在朱由检有点头疼了,如何对待投诚的吴三桂。
孔有德这个好办,如果他不想死,留下训练炮兵就是了。
或者朱由检想让他死,随时都可以要他脑袋。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人才,只是以前的崇祯不会用而已。确切的说,是在朱由检的手里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关于孔有德,有人说他是因为毛文龙,有人说他是因为一只鸡,才投降了满清。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崇祯用人不当造成的,如果当初不用袁崇焕,也许孔有德也不会投降满清。
谁让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了呢?孔有德是毛文龙的养孙。
提起袁崇焕,朱由检也是一肚子的气。袁崇焕志大才疏不说,还欺君罔上,用五年平辽谎话蒙蔽崇祯。
修筑辽东防线花费了海量的白银,把国库都掏空了不说,还把清军引到京师。
二品大员的袁崇焕竟然敢不通过皇帝就杀一品大员,真是反了天了,如果大明人人效仿,以下克上,乱了品级,大明岂不是搞出一群骄兵悍将。
应该给孔有德一个机会,这么杀了有点可惜,毕竟孔有德还是相当能打的。
如今孔有德投降满清,私德有亏,就算回到大明,也和那些自以为清高的东林尿不到一个壶里。
孔有德注定是无法拉帮结派了,这种人才好为朱由检所用。他只能给朱由检当刀子,没的选择。
想到这里,朱由检问话孔有德。
“孔有德,你是想死还是想活?”
孔有德原以为必死无疑,像他这种投降,又被满清封王的,基本是不可能重新大明被招降的。
孔有德是没有退路的,何况家属又被满清控制在辽东,他也不敢投降。除非他真的不要家人了。
孔有德见崇祯如此问话,感觉还是有一丝丝希望。
“想死如何?想活又如何。”孔有德问。
“很简单,想死立刻送你见阎王。”
“想活,就投降,效忠我朱由检。以后做我朱由检的刀。”
“不过王爷你是别想当了,我会给你一个总兵官当当,如果你以后能为大明立下不朽功勋,我是不会吝啬赏赐的。”
听到朱由检的许诺,孔有德心动了。
正二品总兵,乃是实权。况且是崇祯亲自招降,以后就是天子门生。比满清什么劳什子王爷强多了。
孔有德现在在满清虽然是一个王爷,但是在满洲人眼里就是奴才,就是满清养的一只狗,让他咬谁就咬谁。
而且满清那些王爷贝勒,没有一个拿孔有德这位王爷放在眼里的。
孔有德的财物和女人总被满清王爷抢走,大贝勒礼亲王代善就没少欺负孔有德。
能回到大明当总兵,总比给大清当狗强。
于是孔有德恭敬的跪了下来。
“臣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无刻不想回归大明,只是没有机会。今日被圣上招降,臣喜出望外,愿永世为大明效力,效犬马之劳。”
“只是臣家小都在辽东,不知该如何是好。”
朱由检听了暗道,有门。这小子只要投降,就会变成我的一只狗,用来对付东林最合适不过了。
“你归降后,你的家小不用担心。朕不用你现在就为大明效力。你仍然潜伏回辽东,取信多尔衮,做我大明的内应。待我灭了大清,我会论功行赏。”
放了孔有德,朱由检一点也不担心,这种人杀了无用,放了也不担心他背叛。因为孔有德见识过朱由检军队的厉害,知道大清必亡,他没必要冒险。
朱由检命人放了孔有德,让他带着几个自己的亲兵回到大清。
搞定孔有德,下一个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不同于孔有德,此人手里有三万兵马,都是精锐。而且也是被满清封了平西王。
此人回来肯定不能让他继续当王爷,否则这队伍以后就不好带了。
但是如果不给点赏赐,安抚一下,又怕吴三桂有想法。毕竟吴三桂是打着认旧主旗号回来的。
如果把吴三桂安排好了,那些投降满清还有大顺的明军将领就会望风转舵,重回大明。
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口了。
“长伯呀!亏你身在曹营心在汉,还记得我这个皇帝。不管你做了什么!我们都把他当做过去好了。既往不咎。”
“你回来后还做你的平西伯,仍任辽东总兵,现在加你为太子少保,左都督。”
“至于你和你的三万将士,暂时归襄国公李国桢节制。”吴三桂现在自然不敢对朱由检的安排有异议。
“陛下安排得体,三桂听从就是。”
朱由检知道吴三桂的心思,然后给他画了一张大饼。
“长伯,不要在意眼前那点利益。你跟着我是不会吃亏的。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像成吉思汗一样的大帝国,横跨亚欧两洲。”
“只要你吴三桂能够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到时候我封你一个藩王,永镇一方。”
听了朱由检的许诺,是一张如此大的大饼。
吴三桂茫然了,这是我认知中的崇祯帝吗?什么时候有了如此远大的抱负?要建立如此宏大的盖世功勋?
不过吴三桂回想了一下朱由检歼灭阿济格的整场战斗,如果陛下那种武器和军队再有十几万人,说不定真的能实现。
只要我紧紧抱住朱由检的大腿,开疆拓土,说不定真能实现封王的目标。
这里不得不说,吴三桂真的是命好,到哪里都有封王的命,而大明那么多总兵,都是匆匆过客,人的一生,真像一句话说的那样,
—————选择真的很重要,他真的大过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