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49章 朱由检也要做列强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49章 朱由检也要做列强

    豫亲王福晋和儿子多尼走后,多尔衮和孝庄商议了一阵。

    “这豫亲王多铎不能不救,明知道是朱由检的毒药,也得喝下去!”

    “否则的话,我这个弟媳妇和她儿子投靠了肃亲王就大大不妙了,我做不做皇父摄政王无所谓,只是这福临恐怕就当不了皇帝了。”

    这摄政王如今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顺治帝福临。

    这不由得让孝庄皇后有了一丝丝的感动。

    这帮套拉的是太到位了。

    如果不是朱由检逆天改命,穿越时空。

    恐怕多尔衮都不知道自己死去的岁月里,会被福临掘坟鞭尸,挫骨扬灰。

    多尔衮这一生太失败了。

    朱由检提前消灭大清,倒是提前挽救了这个悲哀的男人,把他从搞不定寡妇的男人名单拯救出来。

    从某种意义朱由检是多尔衮的恩人,是朱由检保住了多尔衮男人的名节。

    此时的孝庄还在小鸟依人,假装顺从的问道:“摄政王,这可如何是好?”

    “朱由检此番带来四万大军,加上山海关三万人马,总计七万。”

    “就算只来五万,也够我们喝一壶的了。”

    “据几次战报分析,朱由检的明军之中有威力巨大的火器,我大清骑兵根本就打不过!”

    “豫亲王多铎和肃亲王豪格就是吃了这种火器的亏。”

    “为今之计,要么派人阻止朱由检北伐,要么守沈阳。可是守沈阳也是守不住的。”

    孝庄听了这话也慌神了。

    “多尔衮,你是福临的皇父摄政王,你得想办法呀?俺们母子两个就指望你了。”

    “那只能拼了,等救出多铎,我亲自会一会朱由检,看看是我的马刀锋利,还是他朱由检的火枪锋利?”

    多尔衮发狠道,又一次为孤儿寡母操尽了心。

    多尔衮准备亲自带兵阻击朱由检。

    不过这之前,还得筹集战马银两把豫亲王多铎赎回来,否则朱由检撕票,就全完了。

    多尔衮召集八旗旗主,分摊了战马,一家也就六千匹左右,大家也能承受。

    毕竟六千匹战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为了不得罪多尔衮,八旗旗主也就勉强答应了。

    虽然这事丢了大清的面子,但好歹能把豫亲王多铎救回来。

    谁让人家是皇父摄政王的兄弟了。

    当朱由检在山海关收到多尔衮送来的一千万两白银和五万匹战马,笑的肚子疼。

    没想到呀,这大清的银子也太好诈了。一个残废的豫亲王就换来一千万两白银,太爽了。

    这还是大清吗?这不是妥妥的晚清吗?

    看到大清如此软弱可欺,朱由检准备狠狠的敲诈大清一番。

    在释放豫亲王多铎的时候,让人给多尔衮带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朱由检这么写的:

    “这辽东本是我大明国土,但是你老爹努尔哈赤却认为这是你祖宗之地,所以强行抢了过去。这些事情,朕不与你计较。”

    “今日朕许你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用,把祖宗之地赎回,咱们这事就算完了。同意的话,咱俩就签个条约。”

    多尔衮一看这个信,就勃然大怒:“朱由检欺负我大清无人,让我签卖国条约,三千万两白银赎辽,我这摄政王的脸往哪里搁?”

    可是洪承畴和范文程却认为认为明军火器犀利,非我大清能挡,不如暂时忍辱负重。

    洪承畴道:“明军火器之犀利,大概率来自西方,臣听闻有国,名西班牙或荷兰或葡萄牙,皆产犀利火枪。”

    “咱大清不如先拖一拖时间,联系一下洋人,用洋人的武器打击明军。”

    “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多尔衮骂到:

    “联系个屁,等联系到了洋人,大清早亡了。”

    这里多尔衮和众臣喋喋不休,那里朱由检的大军已经悄悄的开到了沈阳城附近的九里桥。

    听说朱由检的大军已经兵临沈阳,多尔衮慌慌张张的点了十万兵马出城。

    满军八旗三万人,蒙军八旗四万人,汉军八旗三万人出战,合计十万大军。

    经过阿济格,多铎,豪格的惨败,满清骑兵的精锐已经不多了,沈阳勉强凑了两万满清八旗军。

    其余的兵力,辽阳有八旗守军一万,赫图阿拉有一万八旗守军。

    如今的八旗军,使用起来也是捉襟见肘。

    三天之后,十万满蒙汉八旗大军,在沈阳城外九里桥和朱由检大军对峙。

    大清早,多尔衮就和礼亲王代善带兵列阵在九里桥前面。

    九里桥是通往沈阳城的必经之路,至于这个桥为啥名字比后世的八里桥多一里,朱由检也不清楚。

    大概是满清注定该有一劫吧,注定要在这里打一场亡国之战。

    朱由检这面负责正面进攻的是雨青云,平西伯吴三桂负责从侧翼进攻。

    雨青云选择的是步枪兵列队,缓步上前射击。后面用迫击炮炮轰敌方大队阵型。

    多尔衮提前派了一千骑兵冲进雨青云的正面战场,结果在雨青云的毛瑟步枪射击下,几乎无人生还。

    多尔衮和礼亲王代善用单筒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切,心里一阵悲凉。

    “弄你额娘,朱由检什么时候拥有如此犀利的武器?我大清骑兵不是对手呀。”

    礼亲王代善听了直摇头。

    “九里桥地形开阔,本适合我大清骑兵冲锋,打野战。”

    “可是明军有如此威力武器,我军发挥不出优势呀。”

    “不如我先率兵从侧翼攻击吴三桂部,你带兵反复冲击朱由检的正面,一旦得手,就全军压上。”

    多尔衮和代善分工以后,礼亲王代善就带兵先行冲击吴三桂部去了。

    吴三桂枪少,只有五千支枪。

    但是吴三桂指挥很有章法,步枪先行狙击,骑兵在代善骑兵周围进行骚扰。

    双方开始了纠缠。

    代善虽然人多,但是却无法冲到吴三桂阵前。

    至于多尔衮这里,情形就更惨了。

    多尔衮命令每三千骑兵为一个敢死队 组织了十个敢死队,轮番发起冲锋。

    看到多尔衮的骑兵不停的冲锋,朱由检笑了。

    “雨帅,多尔衮这个人头大队长做的不错,你有把握全部给他没收吗?”

    “没问题,他这种送人头的方式我很喜欢,陛下就看我如何收拾多尔衮。”

    雨青云说完,手中红旗挥动,霎那间所有的马克沁机枪开火。

    在马克沁机枪的扫射下,满清的骑兵如同麦子被收割一样,纷纷倒下。

    战马压着战马,倒下一大批,死人压着死人,死的到处都是。

    经过十轮冲锋,多尔衮的十个敢死队,基本被打残了,整个九里桥尸横遍野,彻底沦为人间地狱。

    多尔衮的部队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已经无人肯出战了。

    多尔衮看着这些变成废物的满清骑兵,怒火中烧,大骂废物。

    多尔衮命人牵来自己的战马,准备亲自带兵冲击明军阵线。

    众人死死相劝,多尔衮不听。

    结果多尔衮冲到一半,就被一个炮弹掀翻在地。

    身边的亲兵一看不妙,抢了多尔衮就跑,总算保住一条性命。

    多尔衮受伤了,满清骑兵开始溃败,很多骑兵冲向了九里桥,夺路而逃。

    但是人多桥窄,很多骑兵被挤到桥下,被水淹死。

    其余的骑兵看过不去桥,就骑马从河里游来了过去。

    整个九里桥战场此时已经失控了,乱糟糟的。

    雨青云命明军压上,用马克沁机枪对着九里桥疯狂扫射,炮弹不停的向浑河里轰炸。

    没有渡河的清军大部分被消灭在九里桥附近,浑河的水都被染红了。

    此战共消灭清军六万多人,缴获战马物资无数,明军整整搬了一天一夜。

    多尔衮仅仅带了三万多人撤回了沈阳。

    这一战,清军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实力和勇气出城大战了。

    战后,清点了一下,抓获一万多清军俘虏。

    朱由检放一个俘虏回沈阳,让他给多尔衮带一个信。

    信中要求多尔衮和谈,明确要求多尔衮撤出沈阳城,赔偿白银两亿两,每年向大明免费提供羊一百万只,牛十万头,马十万匹,老山参一万根,优质野兽皮毛五万张,东北三花五罗鱼三千吨。

    清军还要放弃辽阳,放弃朝鲜的宗主国地位,放弃对蒙古国的宗主地位,大明拥有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权利,并且有权在铁路附近驻兵。

    如若多尔衮同意,双方将签订《盛京条约》。

    朱由检也打算做一把列强。

    大清要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