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95章 宗室参加海军热情高涨
为了推动沿海合法贸易的进行,让合法商人敢于出海,朱由检明知道出兵出船为商人们护航,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但是也得这么做。
最近,天津卫和威海卫有几个商人,凑了五十条船货物,要走台湾海峡,经菲律宾到马六甲,护航费五万两白银。时间三个月。
为了这次护航,朱由检出动五艘5000吨铁甲战舰,50艘500吨的木制战舰,协同出海护航,总兵力7500人。
这是东洋海军的第一次护航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这次护航包含了诸多因素考量在里面,既有军事意义,还有经济因素,更多的也是为了大明王朝东洋海军的脸面。如果不能够展示东洋海军的实力,不敢走台湾海峡,让东南沿海以为朱由检怕了郑经海盗集团,那潜在的损失可就大了。
东洋海军出动一半主力进行护航,花费巨大,要知道这五艘5000吨战舰烧的可都是柴油,官兵的伙食也是最好的。五万两银子都护航费根本就不够开销。
但是,如果东洋海军不进行护航,这次海禁重开就会夭折,也就没有人相信大明。海军的信誉了,继续投进走私贸易之中,朱由检的苦心经营的海洋贸易政策就会失败。
朱由检却认为,护航一次也好,正好看看郑经和东南亚的海盗有几斤几两,过过招,看看他们的实力如何,在做计较。
清晨,东洋海军50艘威武的战舰,从天津卫出发,护送着商船经威海卫走上了正式的航线。
对于这次护航,整个东洋海军官兵又兴奋,又充满期待。
兴奋,那是因为这次绝对是真正的远航,可以沿途看看美丽的宝岛长啥样,又能领略一下菲律宾以及马六甲等地的风土人情。
充满期待,那是因为这几次打击海盗,东洋海军发了大财。所获银两以亿为计算单位,各种财物商品不计其数。
虽然东洋海军军纪严格,不许私自取用,但是根据朱由检的命令,这些官兵是可以获得战利品一成的红利作为奖赏的。
这里是不包括货物的,因为这些物资价格一时很难估算出来,处理也非常耗时间,因此朱由检把这一部分抛出,算是占了海军的一个便宜。
但是光白银一项,这两次海战,东洋海军总计获得白银近一亿两白银,按东洋海军规定,三万多人的东洋海军官兵可以分得一千万两白银。仔细平均下来,东洋海军官兵每一人可分得白银330多两白银,加上此时又恰逢农历春节,东洋海军开始分红了,每个官兵都分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令禁军和边军羡慕万分。
根据东洋海军的规定,将官可以比士兵多拿三成,东洋海军3000多军官,每人分了四百多两白银,士兵们每人也分了300多两白银。
而且东洋海军官兵军饷薪水丰厚,底层士兵最少都是五两白银,那也只是入门级水手级别,一旦晋升为下士,薪水立刻提高一倍,可以拿十两银子。而在东洋海军体系中,只要能够立功,晋升也是最容易的。只要作战勇敢,就有数不尽的上升机会,和数不尽的战功向你招手。只要能够立下战功,就有大量的职位等着你来晋升,那样一来,你的薪水和银子就会拿到手软。
在东洋海军之中,朱由检真正做到了有功必赏,真正的打开了上升空间。只要东洋海军官兵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由检是不吝啬于进行慷慨的赏赐。
这种情况下,整个东洋海军官兵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都在奋勇杀敌,捞不到出海打击海盗的任务,那都是要哭鼻子的。
因为这意味着,赫赫战功和白花花的银子拱手让给了别人,这意味着无数的官职从手中流走,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封王封侯。
就拿这次年底分红来说吧,一个普通的下士,一年的薪水是120白银,分红是320两白银,再加上一年60两的海上补贴,总计拿到手五百两银子。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普通下士一年的收入,如果这个下士干上十年东洋海军,哪怕不努力,彻底躺平,十年下来,就能拿5000两白银。这比一个普通七品县官赚的都要多。要知道明末一个县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是50两银子。
实际上,这个东洋海军下士可能拿到的更多。因为东洋海军伙食福利在大明王朝军队序列中是最好的,官兵没有什么额外开销,所获得的银子是可以全部攒下来,是可以送到家中的。这让那些没有参军的宗室馋的口水直流。当看到这些参加东洋海军的宗室们,一个个的立下赫赫之功,升为四品五品管带的时候,他们是伤心欲绝,是各种的羡慕嫉妒恨。
这次在剿灭刘香海盗集团作战中,在宗室中混的最次的,最穷的,最被人看不起的奉国中尉朱绍烨表现出色,从海牛号大副五品武官,一下子升到东方明珠号的管带,任副总兵之职,帮办东洋海军军务,三品大员。成为东洋海军提督黄龙的副手,加封海狼伯,威名显赫。
一个穷途末路的宗室,通过参加东洋海军,打击海盗,功封海狼伯,从而完成家族逆袭,为周王一脉的传承添砖加瓦。这也太逆天了,这放以前的大明就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用不了一个月,传遍了整个大明王朝两京一十三省,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整个宗室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朱由检说话算话,果然给没落宗室留了一个上升通道,只要参军,那就有希望封王封侯,那还等什么?亲王爵位都已经向你们招手了,再犹豫,就连傻子都不如了。
如今的海狼伯朱绍烨,再努力一下,那就是侯爵,然后就是国公,然后郡王,最后亲王。这上升通道有人都用笔给朱绍烨描绘出来了,馋的宗室们如痴如醉,疯疯癫癫,大批的没落宗室,开始集体入京,好几万人挤在兵部衙门,要求参军。
如此多的宗室把兵部衙门包围的水泄不通,搞的兵部如临大敌,还以为这些宗室要造反呢?
幸好这些宗室为了避免误会,打出来红色条幅,上面的大字非常醒目:
“保家卫国,保护海疆,拥军爱国。”
“为国参军光荣,保卫大明,驱逐海盗。”
“当兵参军,保卫大明,是每一个宗室应尽的义务。”
“葡萄牙海盗都是假牙,一拔就掉!”
“参加海军,保卫海疆,作为宗室,我愿流干最后一滴血。”
“保老朱家的家,卫老朱家的国,参军请从我做起。”
看到这些条幅和旗帜,兵部才解除了误会。
不过这参军的问题可不好解决,尤其是参加海军,东洋海军的十艘新式军舰还没到来,暂时也需要不了这些人。
不过这些宗室可不好惹,也不是兵部能惹得起的,人家可是实打实的老朱家人,都姓朱。
人家旗号打的好,“保老朱家的家,卫老朱家的国,参军请从我做起。”
更有甚者打出的旗号是:保卫大明王朝,有老朱家人就够了,我要参军。
这些宗室的参军热情如此高涨,大批的宗室云集京师,每天都有数千人赶到京师,造成京师餐饮业、旅游业、旅馆、交通业的蓬勃发展,这些宗室又有消费能力,再穷的宗室也是宗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间拉动了京师的消费,据估算仅宗室消费就拉动大明王朝Gdp两个百分点,把户部尚书乐的合不拢嘴。
为了解决宗室的需求,满足他们的爱国热情,不打击他们的爱国积极性,兵部特意挤出一百个海军名额出来,准备从这些宗室中选拔人才。
但是这一百个名额哪里够分的,很快就被抢的一个都不剩,为了保证选拔公正,公平,公开,不作弊,兵部也是煞费苦心,搞了一个考试,必须是文武全才,才能录取。
这一百个被录取的宗室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海军序列,不知道羡慕死多少官宦子弟。
晚了,如今的官宦子弟,想进入海军的大门太难了,海军已经被宗室给承包了,官宦子弟争不过宗室,那些寒门和贫民也想都不要想了,只有登莱水师最初的一些山东老百姓作为最初的海军班底,才有资格把自己的子女推荐进东洋海军。
东洋海军已经彻底沦为大明王朝皇家海军了,实至名归,里面除了山东本土军官,清一色的都是宗室,都是大明王朝的贵族。
仅仅是录取一百名宗室加入东洋海军,结果造成大明王朝宗室更大的参军效应。
通往京城的驿道上是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宗室子弟为了谋求鲤鱼跳龙门,在赶往京师的路上。
官道上,“兄台,一路风尘仆仆,这是去往何方呀?”
一名身着紫衣的皇家宗室问道。
“奉家兄之命,去东洋海军谋一个前程,好光宗耀祖,恢复家族荣光!难道兄台不知道,一旦博取战功,可以封王吗?”
一个有点穷酸的没落宗室说道。
“竟有此等事!兄台慢走,恕为兄不送,我要回族中告知家族。”这位紫衣宗室说完头也不回的打马离开了。
宗室来到京城的人,越来越多,渐渐人满为患。这些人租用了不少豪华大客和皮卡车,上面有大鼓铜锣,还有彩旗,走街串巷,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整个京城沉浸在参军爱国的气氛。
这个事情把朱由检也惊动了。
我大明宗室如今哪里来的这种觉悟,保家卫国的热情这么高?如果1644年三月十九日有这种觉悟,朕何至于上吊自杀?
往事不堪回首,爱国热情是好的,我朱由检坚决支持。
紫禁城前,金水河畔,朱由检开始接待宗室代表,每天都有上千人次,并且讲话和鼓舞宗室参军的热情,这让朱由检的声望不断高涨,但同时也让东林余党恨得牙根痒痒。
因为现在的大明王朝重宗室,重寒门和百姓,轻东林。东林党权臣在朝廷的话语权越来越轻。
宗室包揽了海军,百姓包揽了陆军。朝廷的官员又大部分是来自李自成的降将和原来的勋贵,东林如今已经岌岌可危。
这些东林们开始出来,阳奉阴违,歪曲朱由检的政策,破坏大明王朝得来不易的局面。
朱由检热情的接见了宗室们,肯定了宗室们的爱国热情的同时,朱由检又告诫宗室们要好好读书,多看一下数学、几何、地理、航海等学科,以及柴油机原理和维修,这些才是参加东洋海军的本钱,至于儒家理学,不是那么重要。
这为宗室们指明了一个学习的方向,从此西方过来的那些书籍非常受宗室子弟的欢迎,供不应求。
朱由检又奉劝这些宗室,海军暂时不缺人,大家是否考虑一下陆军,考虑一下天龙军,爱国,地不分南北,爱国,人不分穷富,爱国,兵不分海陆军,只要你们爱国,我朱由检都是持欢迎态度的,绝对支持,现在大明王朝正是用人之际,欢迎各种人才加盟。
在朱由检苦口婆心的劝解下,总算有一部分参加了天龙军,毕竟天龙军也是天子亲军,在里面好好干,一样有出息。
但是那些意志坚定的宗室,就是认定了,非东洋海军不可,买了大量的海军书籍,回家学习备战去了,好为来年参加海军做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的的东洋海军将冉冉升起,铺就大明王朝帝国海军的辉煌之路。
最近,天津卫和威海卫有几个商人,凑了五十条船货物,要走台湾海峡,经菲律宾到马六甲,护航费五万两白银。时间三个月。
为了这次护航,朱由检出动五艘5000吨铁甲战舰,50艘500吨的木制战舰,协同出海护航,总兵力7500人。
这是东洋海军的第一次护航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这次护航包含了诸多因素考量在里面,既有军事意义,还有经济因素,更多的也是为了大明王朝东洋海军的脸面。如果不能够展示东洋海军的实力,不敢走台湾海峡,让东南沿海以为朱由检怕了郑经海盗集团,那潜在的损失可就大了。
东洋海军出动一半主力进行护航,花费巨大,要知道这五艘5000吨战舰烧的可都是柴油,官兵的伙食也是最好的。五万两银子都护航费根本就不够开销。
但是,如果东洋海军不进行护航,这次海禁重开就会夭折,也就没有人相信大明。海军的信誉了,继续投进走私贸易之中,朱由检的苦心经营的海洋贸易政策就会失败。
朱由检却认为,护航一次也好,正好看看郑经和东南亚的海盗有几斤几两,过过招,看看他们的实力如何,在做计较。
清晨,东洋海军50艘威武的战舰,从天津卫出发,护送着商船经威海卫走上了正式的航线。
对于这次护航,整个东洋海军官兵又兴奋,又充满期待。
兴奋,那是因为这次绝对是真正的远航,可以沿途看看美丽的宝岛长啥样,又能领略一下菲律宾以及马六甲等地的风土人情。
充满期待,那是因为这几次打击海盗,东洋海军发了大财。所获银两以亿为计算单位,各种财物商品不计其数。
虽然东洋海军军纪严格,不许私自取用,但是根据朱由检的命令,这些官兵是可以获得战利品一成的红利作为奖赏的。
这里是不包括货物的,因为这些物资价格一时很难估算出来,处理也非常耗时间,因此朱由检把这一部分抛出,算是占了海军的一个便宜。
但是光白银一项,这两次海战,东洋海军总计获得白银近一亿两白银,按东洋海军规定,三万多人的东洋海军官兵可以分得一千万两白银。仔细平均下来,东洋海军官兵每一人可分得白银330多两白银,加上此时又恰逢农历春节,东洋海军开始分红了,每个官兵都分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令禁军和边军羡慕万分。
根据东洋海军的规定,将官可以比士兵多拿三成,东洋海军3000多军官,每人分了四百多两白银,士兵们每人也分了300多两白银。
而且东洋海军官兵军饷薪水丰厚,底层士兵最少都是五两白银,那也只是入门级水手级别,一旦晋升为下士,薪水立刻提高一倍,可以拿十两银子。而在东洋海军体系中,只要能够立功,晋升也是最容易的。只要作战勇敢,就有数不尽的上升机会,和数不尽的战功向你招手。只要能够立下战功,就有大量的职位等着你来晋升,那样一来,你的薪水和银子就会拿到手软。
在东洋海军之中,朱由检真正做到了有功必赏,真正的打开了上升空间。只要东洋海军官兵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由检是不吝啬于进行慷慨的赏赐。
这种情况下,整个东洋海军官兵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都在奋勇杀敌,捞不到出海打击海盗的任务,那都是要哭鼻子的。
因为这意味着,赫赫战功和白花花的银子拱手让给了别人,这意味着无数的官职从手中流走,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封王封侯。
就拿这次年底分红来说吧,一个普通的下士,一年的薪水是120白银,分红是320两白银,再加上一年60两的海上补贴,总计拿到手五百两银子。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普通下士一年的收入,如果这个下士干上十年东洋海军,哪怕不努力,彻底躺平,十年下来,就能拿5000两白银。这比一个普通七品县官赚的都要多。要知道明末一个县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是50两银子。
实际上,这个东洋海军下士可能拿到的更多。因为东洋海军伙食福利在大明王朝军队序列中是最好的,官兵没有什么额外开销,所获得的银子是可以全部攒下来,是可以送到家中的。这让那些没有参军的宗室馋的口水直流。当看到这些参加东洋海军的宗室们,一个个的立下赫赫之功,升为四品五品管带的时候,他们是伤心欲绝,是各种的羡慕嫉妒恨。
这次在剿灭刘香海盗集团作战中,在宗室中混的最次的,最穷的,最被人看不起的奉国中尉朱绍烨表现出色,从海牛号大副五品武官,一下子升到东方明珠号的管带,任副总兵之职,帮办东洋海军军务,三品大员。成为东洋海军提督黄龙的副手,加封海狼伯,威名显赫。
一个穷途末路的宗室,通过参加东洋海军,打击海盗,功封海狼伯,从而完成家族逆袭,为周王一脉的传承添砖加瓦。这也太逆天了,这放以前的大明就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用不了一个月,传遍了整个大明王朝两京一十三省,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整个宗室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朱由检说话算话,果然给没落宗室留了一个上升通道,只要参军,那就有希望封王封侯,那还等什么?亲王爵位都已经向你们招手了,再犹豫,就连傻子都不如了。
如今的海狼伯朱绍烨,再努力一下,那就是侯爵,然后就是国公,然后郡王,最后亲王。这上升通道有人都用笔给朱绍烨描绘出来了,馋的宗室们如痴如醉,疯疯癫癫,大批的没落宗室,开始集体入京,好几万人挤在兵部衙门,要求参军。
如此多的宗室把兵部衙门包围的水泄不通,搞的兵部如临大敌,还以为这些宗室要造反呢?
幸好这些宗室为了避免误会,打出来红色条幅,上面的大字非常醒目:
“保家卫国,保护海疆,拥军爱国。”
“为国参军光荣,保卫大明,驱逐海盗。”
“当兵参军,保卫大明,是每一个宗室应尽的义务。”
“葡萄牙海盗都是假牙,一拔就掉!”
“参加海军,保卫海疆,作为宗室,我愿流干最后一滴血。”
“保老朱家的家,卫老朱家的国,参军请从我做起。”
看到这些条幅和旗帜,兵部才解除了误会。
不过这参军的问题可不好解决,尤其是参加海军,东洋海军的十艘新式军舰还没到来,暂时也需要不了这些人。
不过这些宗室可不好惹,也不是兵部能惹得起的,人家可是实打实的老朱家人,都姓朱。
人家旗号打的好,“保老朱家的家,卫老朱家的国,参军请从我做起。”
更有甚者打出的旗号是:保卫大明王朝,有老朱家人就够了,我要参军。
这些宗室的参军热情如此高涨,大批的宗室云集京师,每天都有数千人赶到京师,造成京师餐饮业、旅游业、旅馆、交通业的蓬勃发展,这些宗室又有消费能力,再穷的宗室也是宗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间拉动了京师的消费,据估算仅宗室消费就拉动大明王朝Gdp两个百分点,把户部尚书乐的合不拢嘴。
为了解决宗室的需求,满足他们的爱国热情,不打击他们的爱国积极性,兵部特意挤出一百个海军名额出来,准备从这些宗室中选拔人才。
但是这一百个名额哪里够分的,很快就被抢的一个都不剩,为了保证选拔公正,公平,公开,不作弊,兵部也是煞费苦心,搞了一个考试,必须是文武全才,才能录取。
这一百个被录取的宗室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海军序列,不知道羡慕死多少官宦子弟。
晚了,如今的官宦子弟,想进入海军的大门太难了,海军已经被宗室给承包了,官宦子弟争不过宗室,那些寒门和贫民也想都不要想了,只有登莱水师最初的一些山东老百姓作为最初的海军班底,才有资格把自己的子女推荐进东洋海军。
东洋海军已经彻底沦为大明王朝皇家海军了,实至名归,里面除了山东本土军官,清一色的都是宗室,都是大明王朝的贵族。
仅仅是录取一百名宗室加入东洋海军,结果造成大明王朝宗室更大的参军效应。
通往京城的驿道上是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宗室子弟为了谋求鲤鱼跳龙门,在赶往京师的路上。
官道上,“兄台,一路风尘仆仆,这是去往何方呀?”
一名身着紫衣的皇家宗室问道。
“奉家兄之命,去东洋海军谋一个前程,好光宗耀祖,恢复家族荣光!难道兄台不知道,一旦博取战功,可以封王吗?”
一个有点穷酸的没落宗室说道。
“竟有此等事!兄台慢走,恕为兄不送,我要回族中告知家族。”这位紫衣宗室说完头也不回的打马离开了。
宗室来到京城的人,越来越多,渐渐人满为患。这些人租用了不少豪华大客和皮卡车,上面有大鼓铜锣,还有彩旗,走街串巷,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整个京城沉浸在参军爱国的气氛。
这个事情把朱由检也惊动了。
我大明宗室如今哪里来的这种觉悟,保家卫国的热情这么高?如果1644年三月十九日有这种觉悟,朕何至于上吊自杀?
往事不堪回首,爱国热情是好的,我朱由检坚决支持。
紫禁城前,金水河畔,朱由检开始接待宗室代表,每天都有上千人次,并且讲话和鼓舞宗室参军的热情,这让朱由检的声望不断高涨,但同时也让东林余党恨得牙根痒痒。
因为现在的大明王朝重宗室,重寒门和百姓,轻东林。东林党权臣在朝廷的话语权越来越轻。
宗室包揽了海军,百姓包揽了陆军。朝廷的官员又大部分是来自李自成的降将和原来的勋贵,东林如今已经岌岌可危。
这些东林们开始出来,阳奉阴违,歪曲朱由检的政策,破坏大明王朝得来不易的局面。
朱由检热情的接见了宗室们,肯定了宗室们的爱国热情的同时,朱由检又告诫宗室们要好好读书,多看一下数学、几何、地理、航海等学科,以及柴油机原理和维修,这些才是参加东洋海军的本钱,至于儒家理学,不是那么重要。
这为宗室们指明了一个学习的方向,从此西方过来的那些书籍非常受宗室子弟的欢迎,供不应求。
朱由检又奉劝这些宗室,海军暂时不缺人,大家是否考虑一下陆军,考虑一下天龙军,爱国,地不分南北,爱国,人不分穷富,爱国,兵不分海陆军,只要你们爱国,我朱由检都是持欢迎态度的,绝对支持,现在大明王朝正是用人之际,欢迎各种人才加盟。
在朱由检苦口婆心的劝解下,总算有一部分参加了天龙军,毕竟天龙军也是天子亲军,在里面好好干,一样有出息。
但是那些意志坚定的宗室,就是认定了,非东洋海军不可,买了大量的海军书籍,回家学习备战去了,好为来年参加海军做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的的东洋海军将冉冉升起,铺就大明王朝帝国海军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