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142章 天竺异域险中游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142章 天竺异域险中游

    离开明洲大陆后,船队顺着苏门答腊岛南端前行,历经数日航行,终于进入印度洋。湛蓝的印度洋像是一块无边无际的绸缎,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海风携着咸湿的气息,温柔地拂过众人的面庞。

    浩渺无垠的海面在阳光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远方水天相接,仿若梦幻之境。朱由检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满是对未知国度的期待。皇后雨蒙蒙身着素雅宫装,静静地站在他身旁,眼神中虽有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即将抵达之地的好奇。

    贤德妃周小娥则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在甲板上轻盈地穿梭,时不时与水手们交谈,询问着关于缅甸的种种传闻。朱由检与皇后、贤德妃立于船头,吃着明洲的羊肉烤串,欣赏着印度洋的美景。

    “陛下,此印度洋实乃仙境也。”雨皇后由衷感叹。

    朱由检微微颔首,沉声道:“两岸国家无数,物产富饶,若能与大明通商,必可为我大明增添无尽财富。”

    然而,好景不长。一夜之间,狂风骤起,海浪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起。船队在波涛中剧烈颠簸,水手们竭力操控船只。李定国匆忙向朱由检禀报:“陛下,风暴突起,我等须速速寻觅避风之港。”

    朱由检面色沉稳,缓声道:“李将军,一切皆听你调遣,务必保船队无虞。”

    在李定国的引领下,船队艰难地朝着一座海岛驶去。船队成功在海岛避风。岛上树木葱郁,野果飘香。朱由检等人登岛,却遭遇了一群手持简陋武器的土着人。土着人对这群外来者充满警惕,大声呼喊着。

    朱由检示意手下不要轻举妄动,他让翻译上前沟通。经过一番交流,得知土着人是因为过往有海盗骚扰,才对陌生人如此戒备。朱由检命人拿出一些绸缎、瓷器等物品送给土着人,土着人面露惊喜,敌意渐消。

    在岛上休整期间,周小娥发现一种奇异的草药,经随行太医辨认,竟有疗伤奇效。朱由检下令采集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离开海岛后,船队继续前行,抵达了缅甸。缅甸的都城繁华热闹,建筑风格独特,佛塔林立,金色的塔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由于缅甸东吁王朝的国王平达力对大明不甚友好,故此朱由检和雨皇后还有周妃微服上岸游玩。

    然而,在游览缅甸寺庙时,雨皇后不慎与众人走散。朱由检心急如焚,下令全力寻找。原来,雨皇后被一群贩卖人口的恶徒盯上,他们看到雨皇后的华丽服饰和高贵气质后,认定这是一只“肥羊”。

    歹徒们拿出一种极其名贵的香料,向雨皇后兜售,雨皇后喜爱其馥郁而独特的芳香,爱不释手。

    “请问,这种香料你们有多少?我可以买上很多?”雨皇后打算买回去分给紫禁城的姐妹们。

    “手里只有这么一点点,如果想多买一些的话,不妨跟我走,保证你满意。”歹徒看见雨皇后上钩了,诱惑雨皇后去他们的住所。

    雨皇后仗着身边有几个侍卫,自然也没放在心上。

    哪知道,就是这一念之差,差点就和朱由检天人永隔,永无相见之日。

    大家都知道缅北绑架华人,噶腰子很厉害。

    岂不知明末那阵子,缅甸就玩起了绑架人质,而且很嚣张。

    到了地方,歹徒露出了真面目。由于几名卫士中了暗算,雨皇后寡不敌众,虽然雨蒙蒙跟着大将军雨青云,常年混迹于军营,也会那么三招两式,但根本不是歹徒的对手。

    就在这时,仓库的门突然被踹开,一位身着黑色劲装的缅甸侠士出现在门口。侠士名叫昂山,他是当地有名的行侠仗义之人,平日里专门惩治这些不法之徒。

    当时昂山只是路过,看到一帮歹徒欺负一个弱女子,不由得生出豪侠气概。仗义出手。

    昂山手持长刀,目光如炬,恶徒们见状,一拥而上。昂山身手矫健,长刀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几个回合下来,恶徒们便纷纷倒地。

    朱由检带着侍卫们赶到时,看到昂山刚刚打败歹徒。朱由检对昂山感激不已,当即从身上取下一块珍贵的玉佩,递给昂山:“壮士,此次多亏你出手相助,若不是你,朕的皇后危在旦夕。这玉佩乃朕心爱之物,望你收下,以表朕的感激之情。”昂山推辞不过,只得收下。朱由检又命人赏赐了昂山许多财物,以彰显大明的感恩之心。

    朱由检目光诚挚地看着昂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昂山壮士,我乃大明王朝的皇帝朱由检,今日你救我的皇后于危难,此等英勇侠义之举,朕铭记于心。朕有心邀你随朕一同返回大明,担任朕身边的卫士长,享尽荣华富贵,不知你意下如何?”

    昂山微微欠身,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却又透着坚定,说道:“陛下厚爱,昂山深感荣幸。只是,如今缅甸国内,缅王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四方盗贼蜂起,国家已然千疮百孔。昂山虽出身平凡,却也心怀壮志,只想留在缅甸,集结有志之士,除掉那昏君,再造缅甸。”

    朱由检微微皱眉,眼中露出一丝惋惜,说道:“壮士心怀家国,这份忠义令人敬佩。只是,以你一人之力,对抗一国之君,谈何容易?缅甸局势错综复杂,恐你一人难以扭转乾坤。”

    昂山挺直身躯,目光如炬,决然道:“陛下,我深知前路艰难,但为了缅甸万千百姓,哪怕粉身碎骨,昂山也在所不惜。我相信,只要振臂一呼,定能聚集众多仁人志士,共同为缅甸的未来而战。”

    朱由检长叹一声,说道:“既如此,朕也不便强求。若壮士日后有所需,只要是大明力所能及,朕定不会坐视不理。”

    昂山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说道:“多谢陛下慷慨,昂山若有机会,定与陛下把酒言欢,再叙今日之情。”朱由检目光诚挚地看着昂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昂山壮士,朕观你谈吐不凡,身手更是了得,必不是池中之物。日后若得了这缅甸江山,你我到时候难免刀兵相见。朕于心不忍。”

    昂山听后,神色凛然,说道:“陛下厚爱,昂山深感荣幸。只是,如今缅甸国内,缅王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四方盗贼蜂起,西欧诸国侵犯,国家已然千疮百孔。他日若得了缅甸江山,必不与大明开战。”

    有了昂山的承诺,朱由检见到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也就分手告别了。

    后来这昂山带领族人,在缅甸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不过这次缅甸之旅,雨后被缅南歹徒绑架,还是给朱由检留下深刻印象,回去大明王朝后,朱由检就把缅甸列进了大明王朝的黑名单。

    堂堂一国之皇后,竟然被嚣张的缅甸歹徒绑架,这要是传出去,我大明王朝的国威何在?敢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告别缅甸,船队继续朝着印度进发。随着船只逐渐靠近印度海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气息。远处,印度的海岸线逐渐清晰,茂密的椰林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岸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带着浓厚的异域风情。

    此时的印度,还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欧洲列强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在印度沿海建立贸易据点,英国东印度公司此时已在印度开展贸易活动,虽未直接控制大片领土,但不断扩张商业势力,为日后殖民统治做准备。

    古代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国家概念,它包括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异族的迭代入侵,就形成了印度的五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当船队驶入印度的港口孟买,朱由检一行立刻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所吸引。港口内,来自不同地区的船只密密麻麻地停靠在一起,人们用各种奇特的语言交流着,搬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印度的集市更是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色彩斑斓的香料、精美的手工艺品、来自东方的华丽丝绸等。

    朱由检带着几名侍卫,微服在集市中漫步,他敏锐的商业眼光立刻被一种香料所吸引。这种香料装在一个个小巧的陶罐中,打开陶罐,一股浓郁而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香气中带着一丝清甜,又有一丝神秘的辛香,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天香豆蔻!这是江湖疯传的天香豆蔻,想不到这里竟然有售。”

    朱由检深知,这种香料在大明必定会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追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朱由检找到香料的摊主,通过翻译与摊主交谈起来。摊主是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老者,他自豪地向朱由检介绍着这种香料的来源和独特之处。原来,这种香料产自印度北部的深山之中,采集过程极为艰难,需要经过特殊的晾晒和调配才能得到如此美妙的香气。

    朱由检与老者就香料的购买事宜展开了洽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朱由检决定大量采购这种香料带回大明。

    朱由检忙着香料生意时,贤德妃周小娥在集市闲逛,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古老寺庙前。寺庙大门高大庄重,刻满精美神像与神秘符号。周小娥怀着敬畏走进,寺内香烟缭绕,信徒们正虔诚跪拜祈祷。

    在寺庙角落,她遇见一位智者。智者身着白袍,面容慈祥,眼神睿智。他一眼看出周小娥不凡,主动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与她交谈,提及印度深山藏着种神秘矿石。这矿石看似普通,经特殊提炼,能释放神奇力量,让金属质地更坚韧。

    周小娥心中震动,深知其对大明兵器铸造意义重大,立刻告知朱由检。朱由检兴奋不已,当即派侍卫与工匠组成队伍,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前往深山探寻。

    探寻之路艰辛,山路崎岖,时而要穿越茂密丛林,时而需攀爬陡峭山峰,丛林中还常有猛兽出没。但众人凭借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一路坚持。

    数日后,他们终于在隐秘山谷的巨石下,发现了智者所说的矿石。矿石呈淡灰色,乍看与周围岩石无异。工匠仔细辨认后确认,正是他们要找的矿石。众人欢呼,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些矿石样本,准备带回大明进行研究和提炼。

    朱由检考察完印度。带着满满的收获,船队踏上了归程。印度洋的海面在阳光的照耀下依旧波光粼粼,但此时的众人心中除了喜悦,还多了一份对家乡的思念。朱由检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印度海岸,心中思索着如何将此次远航的收获转化为大明复兴的动力。

    然而,危险却在悄然降临。一日午后,了望手突然发出警报:“前方发现不明船只,疑似海盗!”朱由检迅速登上了望台,只见远处几艘船只正快速朝着船队驶来,船身飘扬着黑色的旗帜,旗帜上画着狰狞的骷髅头,正是海盗的标志。

    这些海盗是一群长期在印度洋上肆虐的西方海盗,他们装备着先进的火炮,专门打劫过往的商船。

    看到大明船队满载而归,他们顿时起了贪念。海盗船迅速靠近,随着一声令下,火炮齐发,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大明船队周围,激起巨大的水花。

    朱由检迅速指挥船队展开反击。他冷静地观察着海盗的阵型,下令各船调整位置,组成防御阵型。明军的木制战船虽然在火炮数量和威力上稍逊一筹,但水手们训练有素,航海技术精湛。尤其是主力军舰东方不败号,更是有四十门75毫米榴弹炮和两门105毫米加农炮。明军巧妙地利用风向和海浪,灵活地躲避着海盗的攻击,同时找准时机,用船上的火炮回击。

    一时间,海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炮弹在海面上炸开,海水被染成了黑色。一艘明军战船不幸被海盗的炮弹击中,船身燃起大火,水手们迅速拿起水桶灭火,同时继续坚守岗位,向海盗还击。朱由检看着受伤的战船和英勇的水手,心中既焦急又欣慰,他大声喊道:“将士们,为了大明,奋勇杀敌!”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海盗们见久攻不下,决定使出狠招。他们将一艘装满火药的船只点燃,朝着明军船队冲了过来。一旦这艘火药船撞上明军战船,必将引发巨大的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由检身旁的一位侍卫挺身而出。这位侍卫名叫李虎,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但忠诚勇敢。他深知此时情况危急,若不阻止火药船,整个船队都将陷入绝境。他毫不犹豫地跳上一艘小船,独自朝着火药船划去。

    李虎奋力划动船桨,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快速前行。海盗们发现了他的意图,纷纷向他开火。炮弹在他身边炸开,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身体,但他毫不畏惧,目光坚定地盯着前方的火药船。

    终于,李虎靠近了火药船。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小船撞上了火药船的船身,然后用绳索将两艘船紧紧绑在一起。接着,他奋力划动船桨,改变火药船的方向,朝着远离船队的方向驶去。

    随着一声巨响,火药船爆炸了,巨大的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海面。李虎壮烈牺牲,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船队的安全。朱由检悲痛万分,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下令全体将士为李虎默哀,并承诺厚葬李虎,照顾他的家人。

    经过这场激烈的海战,海盗们见明军顽强抵抗,又折损了一艘火药船,知道讨不到便宜,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朱由检令人记住这些海盗的旗帜,通知东洋海军和所有有私掠证的船队,日后见到这帮海盗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