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 第11章 烧粮草 决战前夕 她的画像
在朔州的一处隐秘营帐中,气氛显得格外紧张。墨琴正皱着眉头,向李昭宁汇报着最新的情报:“据我们得到消息,朔州公孙恒几次打退了阿诗勒部,击退了熊师,照目前看来,鹰师,很快就要进攻朔州了。”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担忧,眼神紧紧地盯着李昭宁,似乎在等待着她的指示。
李昭宁坐在营帐的主位上,神情沉稳而冷静。她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三位将军到其他三州了吗?”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竹连忙回答:“陛下已经派遣三位将军前往了,据最新传来的消息,三位将军已经打退几次进攻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但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忧虑。毕竟,敌军的实力不容小觑,三位将军能否持续抵御,还是一个未知数。
墨竹接着说道:“朔州城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粮草不足,据估算,就在这几日了。”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眉头紧锁,仿佛已经看到了朔州城破的悲惨场景。
李昭宁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墨琴,问道:“再等等,墨琴让你栽种的花,怎么样了?”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起来,似乎是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寻找一丝轻松。
墨琴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回答道:“当然,花花草草我最喜欢了,还有您吩咐的防虫液,也已经做好了。”她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仿佛在这些细小的事情上找到了一丝安慰。
就在这时,墨菊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她的脸上满是焦急:“三州传来消息,延利可汗下令让鹰师十日之内攻下朔州,延利可汗他们在其他三州没能讨到便宜,往朔州来了。”她的气息有些急促,显然这是一条极其紧急的情报。
李昭宁的眼神顿时变得锐利起来,她果断地下令:“好,墨竹留在营里,就地掩藏,不要暴露,等待我们消息,其他人跟我走,去刺史府。”
“是!”众人齐声应和,然后迅速地行动起来。
夜幕笼罩着刺史府,寂静中透着一丝紧张。李昭宁独自一人悄然来到刺史府,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她身着一袭黑色披风,步伐轻盈而坚定,仿佛带着某种使命而来。
刺史府内,公孙恒正伏案疾书,全神贯注地撰写着降表。他的眉头紧锁,笔锋飞快地在纸上舞动,似乎要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全部倾诉在这纸上。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滴落在纸上,晕染出一片淡淡的水渍。
就在他写得入神之时,一道轻柔的声音突然在房间内响起:“刺史的字,不错啊。”
公孙恒猛地抬头,只见李昭宁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长公主,下官参见长公主。”
李昭宁微微点头,示意他不必多礼。她的目光扫过公孙恒疲惫的面容,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她知道,此时的公孙恒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她的到来,就是要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长公孙刺史不必多礼,刺史,别来无恙。”李昭宁的语气温和而坚定,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公孙恒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
公孙恒看着李昭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长公主,朔州……”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透露出对未知的恐惧。
李昭宁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一种自信和从容:“放心,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让朔州出事的。”她的眼神坚定而深邃,
公孙恒听了她的话,心中一动,连忙问道:“长公主是有办法了?”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李昭宁点了点头,说道:“嗯,刺史,召集将领们,来议事吧。”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公孙恒深吸一口气,心情略微平复了一些。他说道:“嗯,好,长公主请跟下官来。”说完,他便转身在前面带路,脚步比之前更加坚定。他知道,只要有李昭宁在,朔州就有希望。
李昭宁跟在他身后,步伐稳健而自信。
公孙恒站在长公主李昭宁身旁,微微躬身,神情肃穆地介绍道
公孙恒:“长公主,其他人,您都认识。这位是刚来不久的轻车都尉李十四。”
李昭宁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李长歌身上,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李昭宁:“好。”
李长歌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语气坚定而有力
李长歌:“末将李十四参见长公主。”
李昭宁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和无奈
李昭宁:“李长歌,做人要有自觉。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做回永宁郡主李长歌,堂堂正正活在世上;要么此战过后李十四不复存在,就此隐姓埋名,隐居山林或者离开大唐疆域。”
李长歌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和委屈
李长歌:“你什么意思?你要赶我走?现在朔州……”
李昭宁打断她的话,声音更加冷峻
李昭宁:“少自我感动。你的身份会牵连别人,你不知道吗?一旦你的身份曝光,李建成之女化名潜入军营,会不会动摇军心?在座的这些人,会不会因为你被问罪?朔州城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也不多。别以为你学了点阵法,就真当自己天下无敌了。就你那两把刷子,还不够看的。”
李长歌咬了咬嘴唇,眼中泛起泪光
李长歌:“我……我没有……李昭宁,你知不知道现在朔州危急……”
秦军师上前一步,拱手劝道
秦军师:“长公主,现在以退敌为重,其他的战事结束以后再说吧。到时若真的被问罪……”
李昭宁摆了摆手,语气坚决
李昭宁:“战事结束以后,李十四战死。你,走得越远越好。”
李昭宁转身,对着刺史吩咐道
李昭宁:“刺史,接下来我说的麻烦您一一安排下去。一、立刻关闭城门,不许进出,全城百姓不许出门,查探敌军细作。二、麻烦你找一些会养蜜蜂的人,让他们去弄一些蜜蜂,越多越好。三、让人抓一些麻雀、鸟儿之类的,要活的,抓起来之后,关着饿上两天。四、制造舆论,阿诗勒部连年征战,有违天和,无义之战,必败无疑。”
朔风疑惑地问道:“这第一条我能理解,第四条也能勉强接受。这第二第三条什么意思啊?”
公孙恒欲言又止,看着长公主
公孙恒:“长公主……”
李昭宁目光坚定,自信地说道:“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了。延利可汗在代云幽三州没能占到便宜,马上也要到朔州城外了。一定要快!另外,城内粮食不多了,我会派人送来,让人接收。”
阿诗勒部军营中,帐篷内灯火摇曳。延利可汗高坐于主位,面沉似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未知挑战的忧虑。
延利可汗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甘说道:“云代幽三州,不知道是何人指点,让我们屡屡受挫,没能得手。还好朔州情况不错,隼儿不愧是我草原战神啊。”
阿诗勒隼,身着战甲,站在一旁,闻声躬身行礼,语气谦逊而坚定。
阿诗勒隼:“儿子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父汗威名远扬,将士们辛苦。”
此时,阿诗勒部小可汗涉尔,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斜睨了一眼阿诗勒隼,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与不服。
涉尔:“此次,此次也不知道背后到底是谁,总感觉有一个人在操纵这一切。以至于我们在其他三州都是失利,唯有朔州,倒是挺顺利的。”
涉尔一直和阿诗勒隼对着干,此言一出,显然是在暗示阿诗勒隼并非完全凭借实力取得胜利。阿诗勒隼眉头微皱,但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选择了沉默。
延利可汗:摆了摆手,示意两人无需争执,声音更加严厉“败了就是败了,要勇于承担,不要找借口。此次你们兄弟要齐心协力拿下朔州,攻取长安!”
阿诗勒隼与涉尔同时拱手行礼,齐声应诺。
阿诗勒隼\/涉尔:“是,叔汗\/父汗!”
夜深了,阿诗勒隼回到自己的帐篷内,烛光跳动,映照出他深邃的面容。他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绪万千。
阿诗勒隼自言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与警觉“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昭宁。延利可汗没有攻下幽州,她在幽州应该是安全的,幽州已经守住了,希望她不要来朔州”。
阿诗勒部的营地,夜空如墨,火光映照着帐篷与士兵们紧张而忧虑的脸庞。粮草被烧毁的消息如同黑夜中的惊雷,迅速在营地中炸开。
延利可汗:面色阴沉,目光如炬,站在熊熊燃烧的粮草堆前,声音低沉而威严说道:“粮草怎么会是无缘无故烧起来?一定是有人放火!查!给我彻查到底!”
阿诗勒涉尔,身着深色战袍,头戴金色头盔,眼神中闪烁着不安与疑惑,走近延利可汗,低声报告。
阿诗勒涉尔:“叔汗,已经查过了,不是人为纵火。搜查过了,人都排查过,今天也没有人出营地。据看见的人说,着火的时候看见了有麻雀,据他们说,火是那些麻雀带来的。”
延利可汗闻言,眉头紧锁,目光转向天空,似乎在寻找答案。
延利可汗:自言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与疑惑“麻雀?天罚?这怎么可能…”
此时,阿诗勒隼,身着战甲,步履匆匆地走来,脸上挂着严肃与担忧,向延利可汗行礼后,急忙报告。
阿诗勒隼:“父汗,儿子也调查了,结果也是一样。现在还传出流言,说我们阿诗勒部穷兵黩武,伤天害理,有违天和,这是天罚。”
延利可汗闻言,身形一震,目光更加坚定,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延利可汗声音坚决而有力说道:“粮草被烧,军心已乱。我们必须速战速决,传我命令,明日必须攻下朔州!不仅是为了粮草,更是为了我们阿诗勒部的荣耀与尊严!”
阿诗勒隼与涉尔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敬佩,随即低头应诺。
阿诗勒隼\/涉尔:“是!父汗\/叔汗!”
夜幕笼罩着朔州城,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李长歌、李昭宁、朔风、公孙恒、秦老以及墨菊等人围坐在简陋的战帐中,
李长歌眉头紧锁,语气急切说道:“刚得到的阿诗勒部粮草被烧,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昭宁: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我在那些麻雀的腿上翅膀上,涂抹了硝石粉和麟粉,在阿诗勒部营地附近放生了它们。饿了两天的麻雀,自然会就近找粮食吃,自然能带我们找到阿诗勒部的粮草。硝石粉和麟粉只要一点火就能烧起来,起了火,这些麻雀就会四处乱飞,火势也就越来越大。”
朔风惊叹不已的感叹道:“厉害呀!”
公孙恒恭敬地行礼说道:“长公主还是如此聪慧,能用这样的办法烧掉阿诗勒部粮草我等佩服。”
秦老点头赞同的说道:““是啊,这不禁老朽想起长公主十三岁智退舒勒可汗的场景了。”
李长歌面色忧虑的说道:“粮草被烧,阿诗勒部就要攻城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朝廷援兵还没有来。”
李昭宁语气坚定的说道:“朝廷不会有援兵了,我带来了两万人就在城外,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援兵了。”
李长歌震惊的说道:“你说什么,两万人,这怎么够?李世民为何不肯派援兵?他现在心里还只有皇位吗?不管百姓死活,他算什么明君!”
公孙恒连忙制止道:“李都尉,不可胡言!”
李昭宁平静的贬斥道:“骂够了没?一遇到事情就想着求救,没出息!”
李长歌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你,”
秦老打断两人的争执,语气温和的说道“长公主既然烧了阿诗勒部粮草,一定还有其他计划吧?”
李昭宁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们敌众我寡,我们打不了持久战。战争耗时太长,百姓就越遭罪。粮草被烧,阿诗勒部明天应该进攻了,明天就是最后的决战了。我让你们找的蜜蜂,弄好了吗?”
朔风自信满满骄傲的说道:“已经弄好了,交给墨琴姑娘了。”
李昭宁对墨菊吩咐道:“墨菊,给大家把防蚊液发给大家,明日让将士们涂抹上。明天与延利可汗决战,准备好一场花瓣雨给他们。”
墨菊惋惜地说道:“可惜了,那么多好看的花了。”
李昭宁坚定地说道:“冬天过去,会有更多漂亮的花的,墨梅,墨琴,墨菊,明日按计划行事。刺史,明日你留守,若我成功了,自然是好;若我败了,朔州就交给你了。”
李长歌惊讶道:“你要亲自去?”
李昭宁坚决地点头说道:“我是主帅,理应身先士卒。”
公孙恒焦急地劝阻道:“不可啊,长公主,您若是有个万一,下官该怎么和陛下交代呀!”
李长歌握紧拳头,语气坚决的说道:“既然你要去,我和你一起。我也姓李,不该让你一个人承担责任。”
朔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道:“我也去!”
李昭宁:审视着二人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可以,你二人和我一起去。不过要听从指挥。刺史和秦老就留守城内吧。”
夜幕降临,阿诗勒部的营地静谧而紧张,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黑暗中回响。穆金与阿诗勒隼坐在营帐内,中间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木桌,桌上铺着地图和未燃尽的油灯,微弱的灯光映照着他们紧锁的眉头。
穆金:面露忧虑,手指轻敲桌面说道“隼,朔州城关闭了,我们在里面的人联系不上了。”
阿诗勒隼:目光深邃,凝视着地图上的朔州城,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明日就要攻城了,公孙恒可能也猜到了。关闭城门也很正常。”
穆金: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说道:“如果是这样,他们应该也会传消息给我们,可是现在直接断了联系。他们不会出什么事吧?”
阿诗勒隼:沉默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站起身,在帐内踱步说道:“我也觉得有些古怪,这太不正常了。朔州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两人陷入沉思,营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夜幕下的阿诗勒部营地,月光如银,洒在简陋的营帐上,桌上铺展着一幅未完全晾干的画像。画像中的女子身着大唐服饰,婉约而神秘,仿佛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魅力。
穆金指着画像,好奇地挑眉问道:“隼,你这画的是谁啊?挺漂亮啊。”
阿诗勒隼正在凝视画像,闻言猛地回神,一把抢回画像,动作迅速而慌乱……
穆金看着阿诗勒隼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说道:“你不会看上哪个小娘子了吧?刚刚画像上的人像是大唐的服饰,你莫不是看上了大唐小娘子了吧?她是谁啊?”
阿诗勒隼紧紧握着画像,沉默不语,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他低头,试图隐藏自己的心思,但微微颤抖的手却泄露了内心的波动。
穆金:观察着阿诗勒隼的反应,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和好奇说道:“没事,就算是大唐姑娘,你把她带回草原就行了。反正我们要打到长安了,到时候你把她带回来就行了。”
阿诗勒隼依旧沉默,他抬起头,望向远方漆黑的夜空。月光下,他的脸庞显得更加深邃和冷峻。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是对李昭宁的深深眷恋,另一方面是对草原和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李昭宁坐在营帐的主位上,神情沉稳而冷静。她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三位将军到其他三州了吗?”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竹连忙回答:“陛下已经派遣三位将军前往了,据最新传来的消息,三位将军已经打退几次进攻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但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忧虑。毕竟,敌军的实力不容小觑,三位将军能否持续抵御,还是一个未知数。
墨竹接着说道:“朔州城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粮草不足,据估算,就在这几日了。”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眉头紧锁,仿佛已经看到了朔州城破的悲惨场景。
李昭宁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墨琴,问道:“再等等,墨琴让你栽种的花,怎么样了?”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起来,似乎是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寻找一丝轻松。
墨琴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回答道:“当然,花花草草我最喜欢了,还有您吩咐的防虫液,也已经做好了。”她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仿佛在这些细小的事情上找到了一丝安慰。
就在这时,墨菊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她的脸上满是焦急:“三州传来消息,延利可汗下令让鹰师十日之内攻下朔州,延利可汗他们在其他三州没能讨到便宜,往朔州来了。”她的气息有些急促,显然这是一条极其紧急的情报。
李昭宁的眼神顿时变得锐利起来,她果断地下令:“好,墨竹留在营里,就地掩藏,不要暴露,等待我们消息,其他人跟我走,去刺史府。”
“是!”众人齐声应和,然后迅速地行动起来。
夜幕笼罩着刺史府,寂静中透着一丝紧张。李昭宁独自一人悄然来到刺史府,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她身着一袭黑色披风,步伐轻盈而坚定,仿佛带着某种使命而来。
刺史府内,公孙恒正伏案疾书,全神贯注地撰写着降表。他的眉头紧锁,笔锋飞快地在纸上舞动,似乎要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全部倾诉在这纸上。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滴落在纸上,晕染出一片淡淡的水渍。
就在他写得入神之时,一道轻柔的声音突然在房间内响起:“刺史的字,不错啊。”
公孙恒猛地抬头,只见李昭宁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长公主,下官参见长公主。”
李昭宁微微点头,示意他不必多礼。她的目光扫过公孙恒疲惫的面容,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她知道,此时的公孙恒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她的到来,就是要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长公孙刺史不必多礼,刺史,别来无恙。”李昭宁的语气温和而坚定,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公孙恒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
公孙恒看着李昭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长公主,朔州……”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透露出对未知的恐惧。
李昭宁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一种自信和从容:“放心,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让朔州出事的。”她的眼神坚定而深邃,
公孙恒听了她的话,心中一动,连忙问道:“长公主是有办法了?”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李昭宁点了点头,说道:“嗯,刺史,召集将领们,来议事吧。”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公孙恒深吸一口气,心情略微平复了一些。他说道:“嗯,好,长公主请跟下官来。”说完,他便转身在前面带路,脚步比之前更加坚定。他知道,只要有李昭宁在,朔州就有希望。
李昭宁跟在他身后,步伐稳健而自信。
公孙恒站在长公主李昭宁身旁,微微躬身,神情肃穆地介绍道
公孙恒:“长公主,其他人,您都认识。这位是刚来不久的轻车都尉李十四。”
李昭宁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李长歌身上,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李昭宁:“好。”
李长歌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语气坚定而有力
李长歌:“末将李十四参见长公主。”
李昭宁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和无奈
李昭宁:“李长歌,做人要有自觉。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做回永宁郡主李长歌,堂堂正正活在世上;要么此战过后李十四不复存在,就此隐姓埋名,隐居山林或者离开大唐疆域。”
李长歌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和委屈
李长歌:“你什么意思?你要赶我走?现在朔州……”
李昭宁打断她的话,声音更加冷峻
李昭宁:“少自我感动。你的身份会牵连别人,你不知道吗?一旦你的身份曝光,李建成之女化名潜入军营,会不会动摇军心?在座的这些人,会不会因为你被问罪?朔州城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也不多。别以为你学了点阵法,就真当自己天下无敌了。就你那两把刷子,还不够看的。”
李长歌咬了咬嘴唇,眼中泛起泪光
李长歌:“我……我没有……李昭宁,你知不知道现在朔州危急……”
秦军师上前一步,拱手劝道
秦军师:“长公主,现在以退敌为重,其他的战事结束以后再说吧。到时若真的被问罪……”
李昭宁摆了摆手,语气坚决
李昭宁:“战事结束以后,李十四战死。你,走得越远越好。”
李昭宁转身,对着刺史吩咐道
李昭宁:“刺史,接下来我说的麻烦您一一安排下去。一、立刻关闭城门,不许进出,全城百姓不许出门,查探敌军细作。二、麻烦你找一些会养蜜蜂的人,让他们去弄一些蜜蜂,越多越好。三、让人抓一些麻雀、鸟儿之类的,要活的,抓起来之后,关着饿上两天。四、制造舆论,阿诗勒部连年征战,有违天和,无义之战,必败无疑。”
朔风疑惑地问道:“这第一条我能理解,第四条也能勉强接受。这第二第三条什么意思啊?”
公孙恒欲言又止,看着长公主
公孙恒:“长公主……”
李昭宁目光坚定,自信地说道:“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了。延利可汗在代云幽三州没能占到便宜,马上也要到朔州城外了。一定要快!另外,城内粮食不多了,我会派人送来,让人接收。”
阿诗勒部军营中,帐篷内灯火摇曳。延利可汗高坐于主位,面沉似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未知挑战的忧虑。
延利可汗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甘说道:“云代幽三州,不知道是何人指点,让我们屡屡受挫,没能得手。还好朔州情况不错,隼儿不愧是我草原战神啊。”
阿诗勒隼,身着战甲,站在一旁,闻声躬身行礼,语气谦逊而坚定。
阿诗勒隼:“儿子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父汗威名远扬,将士们辛苦。”
此时,阿诗勒部小可汗涉尔,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斜睨了一眼阿诗勒隼,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与不服。
涉尔:“此次,此次也不知道背后到底是谁,总感觉有一个人在操纵这一切。以至于我们在其他三州都是失利,唯有朔州,倒是挺顺利的。”
涉尔一直和阿诗勒隼对着干,此言一出,显然是在暗示阿诗勒隼并非完全凭借实力取得胜利。阿诗勒隼眉头微皱,但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选择了沉默。
延利可汗:摆了摆手,示意两人无需争执,声音更加严厉“败了就是败了,要勇于承担,不要找借口。此次你们兄弟要齐心协力拿下朔州,攻取长安!”
阿诗勒隼与涉尔同时拱手行礼,齐声应诺。
阿诗勒隼\/涉尔:“是,叔汗\/父汗!”
夜深了,阿诗勒隼回到自己的帐篷内,烛光跳动,映照出他深邃的面容。他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绪万千。
阿诗勒隼自言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与警觉“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昭宁。延利可汗没有攻下幽州,她在幽州应该是安全的,幽州已经守住了,希望她不要来朔州”。
阿诗勒部的营地,夜空如墨,火光映照着帐篷与士兵们紧张而忧虑的脸庞。粮草被烧毁的消息如同黑夜中的惊雷,迅速在营地中炸开。
延利可汗:面色阴沉,目光如炬,站在熊熊燃烧的粮草堆前,声音低沉而威严说道:“粮草怎么会是无缘无故烧起来?一定是有人放火!查!给我彻查到底!”
阿诗勒涉尔,身着深色战袍,头戴金色头盔,眼神中闪烁着不安与疑惑,走近延利可汗,低声报告。
阿诗勒涉尔:“叔汗,已经查过了,不是人为纵火。搜查过了,人都排查过,今天也没有人出营地。据看见的人说,着火的时候看见了有麻雀,据他们说,火是那些麻雀带来的。”
延利可汗闻言,眉头紧锁,目光转向天空,似乎在寻找答案。
延利可汗:自言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与疑惑“麻雀?天罚?这怎么可能…”
此时,阿诗勒隼,身着战甲,步履匆匆地走来,脸上挂着严肃与担忧,向延利可汗行礼后,急忙报告。
阿诗勒隼:“父汗,儿子也调查了,结果也是一样。现在还传出流言,说我们阿诗勒部穷兵黩武,伤天害理,有违天和,这是天罚。”
延利可汗闻言,身形一震,目光更加坚定,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延利可汗声音坚决而有力说道:“粮草被烧,军心已乱。我们必须速战速决,传我命令,明日必须攻下朔州!不仅是为了粮草,更是为了我们阿诗勒部的荣耀与尊严!”
阿诗勒隼与涉尔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敬佩,随即低头应诺。
阿诗勒隼\/涉尔:“是!父汗\/叔汗!”
夜幕笼罩着朔州城,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李长歌、李昭宁、朔风、公孙恒、秦老以及墨菊等人围坐在简陋的战帐中,
李长歌眉头紧锁,语气急切说道:“刚得到的阿诗勒部粮草被烧,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昭宁: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我在那些麻雀的腿上翅膀上,涂抹了硝石粉和麟粉,在阿诗勒部营地附近放生了它们。饿了两天的麻雀,自然会就近找粮食吃,自然能带我们找到阿诗勒部的粮草。硝石粉和麟粉只要一点火就能烧起来,起了火,这些麻雀就会四处乱飞,火势也就越来越大。”
朔风惊叹不已的感叹道:“厉害呀!”
公孙恒恭敬地行礼说道:“长公主还是如此聪慧,能用这样的办法烧掉阿诗勒部粮草我等佩服。”
秦老点头赞同的说道:““是啊,这不禁老朽想起长公主十三岁智退舒勒可汗的场景了。”
李长歌面色忧虑的说道:“粮草被烧,阿诗勒部就要攻城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朝廷援兵还没有来。”
李昭宁语气坚定的说道:“朝廷不会有援兵了,我带来了两万人就在城外,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援兵了。”
李长歌震惊的说道:“你说什么,两万人,这怎么够?李世民为何不肯派援兵?他现在心里还只有皇位吗?不管百姓死活,他算什么明君!”
公孙恒连忙制止道:“李都尉,不可胡言!”
李昭宁平静的贬斥道:“骂够了没?一遇到事情就想着求救,没出息!”
李长歌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你,”
秦老打断两人的争执,语气温和的说道“长公主既然烧了阿诗勒部粮草,一定还有其他计划吧?”
李昭宁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们敌众我寡,我们打不了持久战。战争耗时太长,百姓就越遭罪。粮草被烧,阿诗勒部明天应该进攻了,明天就是最后的决战了。我让你们找的蜜蜂,弄好了吗?”
朔风自信满满骄傲的说道:“已经弄好了,交给墨琴姑娘了。”
李昭宁对墨菊吩咐道:“墨菊,给大家把防蚊液发给大家,明日让将士们涂抹上。明天与延利可汗决战,准备好一场花瓣雨给他们。”
墨菊惋惜地说道:“可惜了,那么多好看的花了。”
李昭宁坚定地说道:“冬天过去,会有更多漂亮的花的,墨梅,墨琴,墨菊,明日按计划行事。刺史,明日你留守,若我成功了,自然是好;若我败了,朔州就交给你了。”
李长歌惊讶道:“你要亲自去?”
李昭宁坚决地点头说道:“我是主帅,理应身先士卒。”
公孙恒焦急地劝阻道:“不可啊,长公主,您若是有个万一,下官该怎么和陛下交代呀!”
李长歌握紧拳头,语气坚决的说道:“既然你要去,我和你一起。我也姓李,不该让你一个人承担责任。”
朔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道:“我也去!”
李昭宁:审视着二人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可以,你二人和我一起去。不过要听从指挥。刺史和秦老就留守城内吧。”
夜幕降临,阿诗勒部的营地静谧而紧张,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黑暗中回响。穆金与阿诗勒隼坐在营帐内,中间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木桌,桌上铺着地图和未燃尽的油灯,微弱的灯光映照着他们紧锁的眉头。
穆金:面露忧虑,手指轻敲桌面说道“隼,朔州城关闭了,我们在里面的人联系不上了。”
阿诗勒隼:目光深邃,凝视着地图上的朔州城,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明日就要攻城了,公孙恒可能也猜到了。关闭城门也很正常。”
穆金: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说道:“如果是这样,他们应该也会传消息给我们,可是现在直接断了联系。他们不会出什么事吧?”
阿诗勒隼:沉默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站起身,在帐内踱步说道:“我也觉得有些古怪,这太不正常了。朔州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两人陷入沉思,营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夜幕下的阿诗勒部营地,月光如银,洒在简陋的营帐上,桌上铺展着一幅未完全晾干的画像。画像中的女子身着大唐服饰,婉约而神秘,仿佛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魅力。
穆金指着画像,好奇地挑眉问道:“隼,你这画的是谁啊?挺漂亮啊。”
阿诗勒隼正在凝视画像,闻言猛地回神,一把抢回画像,动作迅速而慌乱……
穆金看着阿诗勒隼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说道:“你不会看上哪个小娘子了吧?刚刚画像上的人像是大唐的服饰,你莫不是看上了大唐小娘子了吧?她是谁啊?”
阿诗勒隼紧紧握着画像,沉默不语,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他低头,试图隐藏自己的心思,但微微颤抖的手却泄露了内心的波动。
穆金:观察着阿诗勒隼的反应,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和好奇说道:“没事,就算是大唐姑娘,你把她带回草原就行了。反正我们要打到长安了,到时候你把她带回来就行了。”
阿诗勒隼依旧沉默,他抬起头,望向远方漆黑的夜空。月光下,他的脸庞显得更加深邃和冷峻。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是对李昭宁的深深眷恋,另一方面是对草原和未来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