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英雄传说 > 第14章 点拨武艺

水浒英雄传说 第14章 点拨武艺

    林冲当日果真传授了他一套棍法,此棍法乃是少林疯魔棍法中的一路,名为天门棍法。这套棍法舒展豪放,大开大合之间尽显刚猛之势,用来配合朴刀施展,更是相得益彰。

    林冲先是细致地,把棍法招式传授给了他,而后又逐一为他矫正,每个招式的细微之处。两人还约定,只要林冲得空,就多到家中来,指导他的武艺。

    就这样,他们二人关系极为亲近融洽,虽说没有正式拜师收徒,但在张教头的提议下,彼此以师兄弟相称。

    杨芝褚本就务实,既已习得棍法,自然需有与之相称的武器。只见他自画中空间,取出一截树干,交与木匠打造。

    未过半日,几根齐眉棍便已制成。他又速寻铁匠,花费二两银子,定制一把镔铁刀头,配以先前就有的刀杆,一套朴刀总算完备。诸事妥当后,他才返回酒楼歇息。

    平素仅用粗制齐眉棍练习,其余几根则交予京都制械师傅。以桐油浸泡后阴干,反复数次,再刷上大漆,配上铜头,可点可砸,威力大增。

    如此忙碌两日,忽有人至酒楼寻他。持公文予他,令其即刻前往,新任殿帅府太尉高俅处述职。

    杨芝褚不识此人,私下打探后不禁蹙眉。此官家为何如此安排?若言宦官误国,至少童太尉屡次征战,战绩尚可。伯伯得宠亦仅为虚职,实职仅为节度使。

    而高俅这人,往昔不过是苏先生之书童,因陪官家蹴鞠方得发迹。如此之人,岂堪掌管殿前司、殿帅府此等实权之部门?

    然此番疑问,他仅敢深藏于心,实在不便对外宣扬。毕竟身处于如此复杂之官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免无端惹来诸多烦扰。

    近日,杨芝褚探查那琉璃碗时,惊觉原本其中仅有一个金摆件,不知是何神奇魔力,一生二,二生四,数量渐增。如今,他方才恍然大悟,此非寻常琉璃碗,实乃不折不扣之聚宝盆也。

    于是,他速速找寻一名金匠,精心打造了纯足金寿桃与金佛各一尊。而后,他将此番打造二件金器,翼翼装入锦盒,以备不时之需。

    今日恰好可以用之,他换着一身蓝布长袍,将自身收拾得整洁利落,而后携带公文与锦盒,朝高太尉府上走去。

    至太尉府门前,杨芝褚恭恭敬敬奉上拜帖与锦盒,取出公文陈说来意之后,便退至一旁,肃然静候太尉召见。未几,便有府中差人来传他入府。

    此时,高俅取过金佛,于手中掂量之后,心中暗自忖度:此子尚算聪颖,略知些规矩。然此人乃童贯所遣,而己与童贯之间素有嫌隙,二人于军权之争夺互不相让。莫非此子实为童贯,用来试探唔之底线?念及此处,高俅对杨芝褚不禁多留一分心眼。

    待见到杨芝褚本人后,高俅亦仅是随口问了数句。听闻其之前仅为县里之都头,心中更溢满鄙夷,仅视其为无足轻重之小吏。高俅当下亦不想再多言,仅令其等候殿前司之通知便是。

    既然等着殿前司通知,在此期间杨芝褚,并无任何差事。索性自画中空间里,取了一只山羊。交给门前酒肆加工好之后,留下不少给祖虬弟兄几个。

    自己端着一大桶,直奔师伯家中。与林冲探讨武艺,接受他的点拨指正。也是杨芝褚的机缘,今日前来,林冲家中恰巧有客。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王进。本是来和林冲、张教头商量高俅上任之事。

    本来三人正在自我开解,见杨芝褚进门,又送来上好的羊肉。几人不再讨论伤心事,拿了好酒过来,几人一同开怀畅饮。聊些江湖韵事,市井杂谈。

    言语间听闻杨芝褚今日见太尉经过,三人皆认为,他不日就要飞黄腾达了。殿前司可是官家面前的武官。哪怕如今再不喜武官,升迁的机会也比外放的武将要多。

    张教头身为杨芝褚的师伯,平日里无时无刻,不在为他的前途和武艺精进考虑。此时,他便趁机向王进提议,希望能让王进,指点杨芝褚一二。

    王进本就是豁达之人,见张教头如此诚恳,又想到杨芝褚在仕途上的上进心,自是不会推辞。

    王进让杨芝褚演练了一番武技,只见杨芝褚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虽略显稚嫩,但已颇具章法。观看之后,王进不禁大为赞赏道:

    “若是林教头未曾骗我,你这年轻人的悟性可真是绝了。才学了一天的棍法,就已经打得如此有板有眼。我这里有一本小册子,乃是我穷尽一生之阅历编写的棍棒训练操典。只可惜朝廷昏聩,无人赏识采纳,空落得被我尘封于箱底。今日见你有此缘分,便将它赠予你,权当你练习棍术的参考资料吧。不过你切记切记,切不可急于求成,唯有将基本功练得扎实无比,才能在武艺之途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