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英雄传说 > 第70章 杨志加入

水浒英雄传说 第70章 杨志加入

    话说杨芝褚也在探查生辰纲的消息。等了十多天,才收到消息,史进带着朱武回来,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得知兄弟归来,又急着知道林冲近况,杨芝褚骑着马带着二十兵士,便去官道之上迎接。

    等了片刻不见史进过来,却见一人挑着担子匆匆向其走来。此人身材七尺五六,面皮上有一大块青记,腮边微微露出些赤须。他把毡笠掀到脊梁上,敞开胸脯,头上带着抓角儿的软头巾,手中挺着朴刀。

    杨芝褚只觉此人面熟,便叫道:“好汉,你我可曾见过?”

    来人挺直胸膛说道:“洒家也觉你面熟,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名叫杨志。”

    杨芝褚暗暗心惊,这不是夺了自己押运任务的殿前司制使吗?怎的这副德行。于是朗声问道:“可是殿前司杨制使?我是郓州铃辖杨芝褚。你我在京都见过一面。怎生如今这般模样?”

    杨志闻言一跺脚:“唉,原来是你,我真是犯了太岁倒了霉。官家修建万岁山,需从太湖运来奇石。本是你的任务,殿前司偏偏要我送。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怪物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回不得京都四处躲藏,如今官家大赦天下,免了俺们的罪孽,洒家凑了一担财物,要去枢密院打点一番,重新要回差事。”

    杨芝褚闻言大喜,对杨志说道:“杨制使无需前往京都,可愿随我做事?去枢密院你那一担财物,至多能换得一千贯,想领个虞侯之位都够呛。但若你愿随我,我可让你领一百厢军,做个步战正牌军。”

    杨志闻言一愣,他对于前往京都也没有十足把握。身为将门之后,他世代在军中讨生活,一直希望凭一身武艺恢复祖上荣光。虽然正牌军只是低阶军官,但有品有阶,假以时日也不是没有立下军功的可能。只不过,他见杨芝褚比自己年轻,品阶原先还没自己高,心里有些不舒服。

    杨芝褚看出他心中的傲气,便开口道:“这官位也不是我说送你就送你的,需你自己打出来。明日教场之上,若是你能胜过我麾下的两人,才有领兵之权。而且,我给你三月时间,需扫清梁山脚下的流寇。你可敢接下这军令?”

    杨志被这番言语一激,起了好胜心,豪气万千地回答道:“杨志还不曾怕过任何人,洒家年幼便参加武举,随便你叫哪个来比试便是。”

    于是,杨志便留了下来。不多时,史进、山士奇、曹正三人带队归来,马队一侧正是“神机军师”朱武。原先他不知这伙人深浅,路上才得知乃是一州铃辖,这让他兴奋不已。读书人都希望一身技艺,能为帝王所用,做官是他们一生的执念。如今朝廷命官要差遣他做事,他自然求之不得。

    一行人并肩前往州府,杨芝褚让众人换了衣服,稍坐休息。他又去画中空间抓了只羊,叫人宰了,让李忠媳妇煮了,晚上一并吃肉招待。

    州府与县里不同,郓城县、东溪村这边小地方的酒肆,若要吃牛肉时常就有,但州里明令禁止宰牛,反而吃食少了许多。因此,他们只能自己准备,才能让这帮大汉吃得尽兴。

    杨志这些天赶路确实没吃饱吃好,见众人吃肉吃得豪爽,也生了豪气,一把撕下鸡腿送入口中大嚼起来。

    杨芝褚指着桌上的酒说道:“前段时间听闻武二兄弟,在景阳冈上打虎,山下有一酒肆,号称‘三碗不过岗’,武二喝了十八碗,便上山打了猛虎。我特意找人买了,几十坛这种酒,给兄弟们留着。这酒叫‘透瓶香’,我尝尝确实不错。来来来,试试你们能喝几碗。”

    一桌汉子最怕人说他酒量不行。纷纷嚷着要喝二十碗,气氛热闹的不行,周通喝了七碗,踉踉跄跄往头上插了花,要找小娘子,李忠倒头就睡。

    山士奇、史进喝了十多碗,打着赤膊露着一身花绣,勾肩搭背嘟嘟囔囔。唯有朱武、曹正等人保持清醒。连杨志也醉倒在一旁,嘴里说着待我马踏燕云十六州。

    第二日清晨,杨芝褚便向知府禀报,请求点齐兵马,并宣布将新聘一位正牌军,需在教场上试炼其实力。知府与府尹闻言,遂一同坐于高台之上,四周擂鼓声震天响,尘土因马蹄的奔腾而飞扬。

    一排武官在台下列队站立,静待来人展示武艺。这些武将们深知杨芝褚又立军功,且在校场上日日见其勤练武艺,心中颇为认可。今日见他举行比武任命,无不兴趣盎然。

    郓州兵马都监张勇齐,乃是蔡太师的门人,虽然武艺平平但有靠山。他麾下有一员猛将,名叫“赛存孝”姚刚,拥有一身非凡的武艺,一人可挡百人,其铁枪使得出神入化,被誉为郓州的定海神针。

    随着目光的聚焦,只见杨志头戴皂色紥巾,黄绫抹额,身着皂布短打,腰系搭膊,胸前叠着一层扎甲,外罩一领青色大氅,跨下骑着一匹黑马,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立于阵前。阳光照耀在他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杨令公之孙杨志,今日欲成为我郓州正牌军。兵者,国之大事,关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重对待。特此设下擂台,先由步军都头李忠与其一试高下。”

    随着一声令下,两人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对方,瞬间交上手。李忠手持大刀,气势汹汹地向杨志砍去,而杨志则灵活地运用长枪进行防御和反击。长枪如龙,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轨迹,与李忠的大刀碰撞出火花四溅。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打了二十回合后,李忠渐渐体力不支,被杨志一枪顶在胸前,只得无奈下马认输。

    此时,“赛存孝”姚刚见状,高声喊道:“杨家将果然武艺高强,只是这对手太过孱弱。杨志,你可敢与我一较高下?”杨志闻言,大笑一声,豪气干云地回应道:“有何不敢,尽管放马过来!”

    话音未落,两人便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对方。姚刚的铁枪犹如蛟龙出海,带着呼啸的风声向杨志刺去;而杨志则运用长枪的灵活性进行闪避和反击。两人你来我往,枪影交错,斗得难解难分。每一次碰撞都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连空气都在颤抖。五十回合过去,两人仍不分胜负,汗水浸湿了他们的盔甲和衣衫。

    知府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连忙高声疾呼:“两位将军快住手!伤了哪一个都是郓州的重大损失。有你们两员猛将在,郓州定可保无恙!”杨芝褚也担心两人打出真火,连忙命二人住手。待两人分开后,勒马分站两边,彼此间仍不服气地瞪视着对方。

    最终,杨志成功领了令牌,从今往后便可率领一百步卒。只是他需在三月之内肃清梁山脚下的流寇,任务艰巨。但这场惊心动魄的比武,却让他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