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英雄传说 > 第119章 奚胜献策

水浒英雄传说 第119章 奚胜献策

    杨芝储未曾料到,自身的年轻与背景,此刻竟成了阻碍。大将军见杨芝储步入营帐,便眉头紧蹙。如此年轻,必无作战指挥之经验。观罢文书后,心中已有定数,杨太傅遣自家小辈至军中,无非是欲其混个身份罢了。

    “西夏自年初起,屡屡犯边。我军依陕西四路防务案,行弹性防御之策。而今已压制敌军,使其进退维谷。战局正值关键,杨铃辖年轻有为,渭州乃我宋国之屏障,前出有一要隘,名曰渭南关。番子众多,良莠不齐,吾欲抽调守军参战,那边就有劳杨铃辖镇守了。”

    杨芝储闻后,略作迟疑,他本是前来前线作战的。如此安排,岂不是要他滞留后方?刚欲开口,只见将军已落下大印,交与一旁侍卫,送往监军处了。瞥见将军无意间流露出的神色,杨芝储恍然,自己过于年轻,难以得到认可。

    他唯有心中叹息,返回营地,意兴阑珊地独酌闷酒。朱武徐步而入,躬身一拜:“铃辖莫非未领到称心之任务,故而心中烦闷?”

    杨芝储苦笑道:“先生亦有所察,只怪我毫无作战经验,且人又年轻。镇守后方关隘,以防西夏游骑兵来犯。”

    朱武微笑道:“铃辖需知,机会皆需等待。不可急于求成,当忍辱负重,养精蓄锐。可借此段时间操练队伍,修缮兵甲,默默蓄积力量,静待展露自身之时机。演练阵法,据城坚守。”

    杨芝储静静聆听,诚然,领军者岂可轻易气馁。当下起身,拱手一拜:“多谢先生教诲,明日起我便集合部队,开拔前往渭州。到了渭州,勤加操练,修缮兵甲,演练阵法。”朱武见杨芝储能听进劝告,甚感欣慰。坐下向他提议,仅练最简之五阵。

    所谓五阵,即东、南、西、北四个方阵环绕,中军坐镇中央。这与《武经》中描述的复杂庞大的十几万人大阵截然不同,它是最为基础且简洁的阵法。如今,四营兵马乃是从孟州紧急调拨而来,尚未经过统一的训练,恐怕一旦上阵便会溃散。朱武所提出的建议,无疑切中了要害。

    当夜,杨芝储利用画中空间收集了大量粮食,并取出一些牛羊,同时命人前往乡间采购猪肉与酒水。他安排火头军为士兵烹制饭菜、分发酒水,决定让军队休整一日,次日再行开拔。

    由于李忠等人需留守家园,王氏未能随军同行。随军的只有曹正派遣来屠宰牛羊的人员,而烹饪的任务则交给了,从谷阳县抓来的西门庆小妾宋惠莲。这位小妾虽然相貌平平,但手艺却十分高超,尤其擅长用一根柴火烧制猪头,能做到皮脱肉烂,味道极佳。

    她负责在军营中为军官制作酒肉,并分发好酒。今日尽情吃喝,明日便开始对各部队进行操练。同时,杨芝储命令随军的匠人,在今夜过后修补铠甲、整备军械。

    次日清晨,全军整装待发,浩浩荡荡地开赴至渭南关驻扎。部队日夜兼程,操练不辍,而军马则在杨芝储的安排下,被收入画中空间进行放养。

    与此同时,他取出藏于画中的铁锭与榉木杆,交付给匠人精心打造兵器。为确保安全,杨芝储还派遣杨林率领一队骑兵外出探哨,严密侦查周边地形与敌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训练,部队已初具规模,方阵排列得整整齐齐,宛如刀切。充足的粮食供应与良好的训练条件,使得这些士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与初来乍到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杨芝褚与史进身着便装,站在一旁静静观看训练,不时频频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就在这时,一位书生打扮的男子从身旁经过,他驻足观看了片刻士兵的操练,不禁惊讶地发出了一声轻呼:“咦,咱们大宋的厢军何时也开始练习起这五阵来了?看来这次前来的军官还算有些真才实学啊。”

    杨芝褚闻听此言,上前抱拳施礼:“先生所言极是,观先生言辞,似对军务颇为通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那书生还礼道:“呵呵,在下奚胜,家父曾于军中任职,年少时研习过兵法,此地人皆称我为‘小李积’。”

    杨芝褚躬身拜道:“先生不知现于何处任职,不知末将是否有幸能与先生一同共事?”

    奚胜脸色微红:“目前赋闲在家,不知您是…”

    杨芝褚喜出望外:“吾乃郓州铃辖,暂掌此处兵马都统制。先生若不嫌弃,可否愿投身军中,施展平生所学?”

    奚胜即刻跪地拜谢:“将军在上,小人愿投身军中效力。请容我回去收拾行装,安顿家眷,明日一早我自当前来投军。”

    杨芝褚略作思索,开口言道;“史进,派人护送先生归家,家中一应事宜务必安排妥当。家眷若有银钱短缺,一并安排。”

    史进心领神会,引领着奚胜离去,而杨芝褚则在远处默默注视。奚胜此人身形瘦弱,面色苍白,显然长期饱受饥饿之苦。尽管他身着一身步袍,却是缝缝补补,尽显落魄书生之态。杨芝褚深知,当面给予钱财无疑是对他的羞辱。同时,他也对奚胜的言辞抱有疑虑,担心其夸大其词。因此,他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次日清晨,奚胜踏入军营,见杨芝褚与一军官正凝视舆图,若有所思。朱武将旗帜插好,沉声道:

    “大人,依我之见,敌军似欲绕开我军,直捣渭州。按理,我军应主动出击,击溃来敌。此乃良机,然我军皆为步卒,敌军骑兵众多。且通常而言,出境之军,精锐殿后啊!”

    杨芝褚眉头紧锁,深感棘手,骑兵之优势在于,胜则进击,败则逃逸。明知敌军欲绕过此处险地,却也无计可施。若大军由此而过,攻占渭州,直取西京,杨芝褚难辞其咎。

    “将军,可否听小人一言?”奚胜躬身施礼,言道。

    杨芝褚这才察觉他的到来:“先生来了,杨某惭愧,专注于情报,未能相迎。先生有何高见,请讲。”

    奚胜说道:“欲绕开此地,唯有翻越帽儿山,渡河而过。借地形之利,步卒未必不能胜骑兵!”

    朱武猛然一拍手,惊道:“妙哉!此计甚妙!半渡而击,使其首尾难顾,必能断其一臂。再速报军情,这支奇兵必为我军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