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97:你说青花瓷是破烂,三毛一斤卖不 > 第34章 赚有钱人的钱

重回97:你说青花瓷是破烂,三毛一斤卖不 第34章 赚有钱人的钱

    赵晨听着觉得好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去赚有钱人的钱啊。”

    “好赚,还不会那么辛苦。”

    赵明辉恍惚了半天才重重点头,随即反应过来。

    “你小子最好说的是真的。”他用手指着赵晨,气息不稳:“要让我发现你又骗我或者又惹了大麻烦,你小心自己的腿。”

    赵晨哈哈一笑,“这哪能啊,我跟你们从来都是实话实说。”

    “不过这种事情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你们在外面可别胡说,也别乱飘。”

    在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密切。

    你过得不好,大家心里同情,但更愿意把你当谈资。

    但你要真过得比他们好了。

    谁心里愿意呀?

    “咱们家以后低调行事,别惹出不该惹的麻烦。”赵晨一改先前随心的态度,变得郑重其事。

    周慧兰连忙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这肯定的!”

    “两万块钱还没看到呢,两万块的谱,倒是被你小子摆上了。”

    赵明辉心里酸酸的,赵晨压根不管他。

    扭头看着周慧兰:“我好饿啊妈。”

    周慧兰反应过来,连忙起身往衣服上擦了擦手:“诶,我这就去做饭。”

    屋子里太小了,房里做饭油烟又大,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门口,圈起一片地,支个灶台。

    这个年代大家上班下班吃饭做菜几乎都统一在一个时间。

    做顿饭的功夫,周慧兰明显能感觉到四周若有若无探究的视线,要是放在平常他肯定如芒在背,但是现在?

    哈,让他们看去吧。

    “怎么个事儿啊慧兰?”

    全心全意的做好,两菜一汤,这个时候王爱华来了。

    “我路上有点事耽搁了,刚回到家,就说小晨在外面欠了高利贷?”

    “要是在年底之前不还清的话,就要闹到单位去?”

    面对自己的至交好友,周慧兰心里有一万句话想要跟她说,但此时想起了儿子的叮嘱,面对她的关心只能含糊其词道。

    “没有的事儿,别听外面乱说。”

    前后左右的邻居听了周慧兰的话,只当她是强撑。

    心里倒是挺可怜他们的老实本分的一对夫妻,偏偏儿子不争气。

    不踏实工作也就算了,还在外面欠债,心里一个个的摇头叹气,只觉得可怜。

    赵晨要是知道他这些邻居心里是怎么想的,估计牙都得笑掉了。

    等吃完饭之后,赵晨按照往常惯例,出门去收古董了。

    许是月末的缘故,大家都放假在家休息,西安城里的人都多了起来。

    在大槐树底下还碰到了李守义。

    “怎么样?昨天有没有见到张老先生?”

    赵晨停下车笑呵呵的:“见到了,那位张老先生的确是眼光不凡。”

    本来不想多提的,但赵晨见李守义一副洗耳恭听,准备听他讲个明白的模样,灵机一动!

    “您老猜猜张老先生在我这有没有看上的?”

    李守义原本还抓心挠肝的想要打探消息呢,一听赵晨这话,直接皱起了眉头。

    “这不太清楚啊,你刚才又说张老先生眼光高。”但是看这小子眉开眼笑的模样,也不像是一无所获。

    可他平时每天都笑呵呵的,从面上也看不出来个究竟。

    让他来猜测,这不是为难李守义这么个保守派吗?

    他有心想直接问,可偏偏赵晨在旁边一副笑盈盈的模样,他又不太好意思直接打听。

    半天都拉不下自己那张老脸,于是摆了摆手。

    “能不能卖出去都是你的造化,我也懒得问。”

    要是那位张老先生没有看上的话,自己岂不是还要听赵晨卖惨。

    算了算了,挣不挣钱都不进他的口袋,他瞎操心什么。

    而且就算收,按照市场价来说也不会多出很高。

    张老先生从北京来,就算是大手笔也顶多几十块吧。

    这小伙子年纪轻轻,没有稳定工作,眼见着他早起摸黑,忙了一两个月,突然开张了,挣个几十块他也不羡慕。

    估计投入都有不少。

    赵晨就这么四两拨千斤的,化解了这次盘问。

    既然不能告诉对方准确数字,那不要给出答案是最好的。

    挣了多少钱?有没有挣钱都是个未知数。

    让他们猜去吧!

    赵晨神情飞扬的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这个西安古城里,日落黄昏兜里已经揣了好几个清明时期的小瓷器。

    可能是大家今天都放假在家休息,没空搭理他这个收古董的,赵晨觉得自己也该回家好好休息两天。

    回家之前特地赶去城西转了一圈。

    依旧没有人,张宗宪先生也不在门口。

    估计还抱着那只心心念念的青花花鸟瓷瓶爱不释手呢。

    事实上确实如此,张宗宪老先生回到招待所之后,反反复复在青花花鸟瓷瓶上摩擦。

    昏黄的灯光下,张宗宪老先生略微浑浊的双眼“太漂亮了,这简直就是妙笔神功!”

    “老李啊,我跟你讲我找到我那只消失已久的青花花鸟瓷瓶了!我总算是能把他们凑一对了。”张宪宗先生拿起手机就跟自己的老友讲,语调那叫一个激动。

    他那位老友,名叫李德树,对古玩一道颇有研究。

    家中的古董收藏数不胜数,但他对张宗宪一直以来沉迷追求的那对青花花鸟瓷瓶,不太感冒。

    听说流落在外的另一只被找到了,也只是略感惊讶。

    毕竟这个年代信息交通不发达,出去两趟就找到了,属实是运气好。

    “那恭喜你了。”

    李德树语气不咸不淡的,但张宗宪不仅没听出来,而且完全沉浸在大有收获的欣喜中。

    不停和李德树吹嘘,他那新找到的只青花花鸟瓷瓶,做工有多么精巧,笔触有多么的惊艳,上面的青花有多么传神。

    李德树始终兴致缺缺,直到张宗宪突然话锋一转:“你知道我这只青花花鸟瓷瓶是在哪收到的吗?”

    “在这种文物都不景气的年代,西安这边居然有个古董店,那店主居然还年轻,随手就给我掏出了这只青花花鸟瓷品。”

    “那时候我就在想,踏破铁鞋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