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操劳主母惨死,重生归来灭了侯府 > 第77章 花花公子几句哄,就丢了魂一般

操劳主母惨死,重生归来灭了侯府 第77章 花花公子几句哄,就丢了魂一般

    上一世,自己真心把程怡当做亲妹妹。

    自己那些首饰、衣料随她挑选。

    高门宴请,都是带着她去。

    精挑细选帮她挑好人家、好儿郎。

    可她呢,人又蠢,眼又拙。

    珠玉之人置于眼前,偏偏不识货。

    却被荣诚那个花花公子几句哄,就丢了魂一般。

    背着府里偷偷与荣诚私会。

    那荣诚本就瞧平阳侯府不起,又见程怡轻薄肤浅,只拿她当个消遣玩物。

    根本没有负责的想法。

    好在楚瑶早早发现端倪,不许她再私自同荣诚相会。

    楚瑶真真出于好心,却被恋爱脑上头的程怡口出恶言咒骂。

    说她拦了她的好姻缘。

    说她见不得小姑子高嫁。

    说她不安好心。

    就算后来,楚瑶同程文渊一起费尽心力,为程怡挑选了有才有貌的夫婿佟文宇。

    程怡还是不满意。

    嫌弃佟家没有世家底蕴,不如荣府富贵。

    嫌弃佟文宇不解风情,言辞乏味。

    佟家乃京中新贵。

    佟文宇本人进士出身,在朝中任职,颇受圣上赏识。

    后来,程怡被程文渊逼着嫁进佟家。

    只三五年佟文宇就被提为三品大理寺卿。

    她程怡夫贵妇荣,也被封了诰命。

    到这时,荣诚依旧是个无官无职的闲散世家子。

    就算一开始,程怡对楚瑶有怨言。

    在看到楚瑶的安排确非坑害她。

    她也该反省自己当初是不是真错了。

    可那程怡偏不。

    她依旧怨恨楚瑶毁了她情窦初开时的刻骨铭心。

    毁了她的一生挚爱!

    后来,楚家被污蔑谋反,案子落在大理寺卿手中。

    楚瑶求告无门,手里银子早已所剩无几。

    想去打点狱卒照顾家人一二都力不从心。

    楚瑶焦头烂额之际,程怡款款而来。

    就听程怡冷笑道,当初楚瑶拆散她同荣诚的情缘,让她撕心裂肺地疼,这笔账她得好好跟楚瑶算清。楚家人性命如今就在她家老爷手中捏着……

    楚瑶听了,周身森寒。

    如坠冰河。

    楚瑶苦苦哀求程怡不要伤害她家人,有什么仇怨冲她来。

    要怎样报复她都可以,只要别动她的家人。

    程怡眼神阴鸷道:“你不是最在意你的家人吗?那我就让你尝尝家人因你受苦,懊悔自责的滋味。你让我痛彻心扉,我就要你也体会心痛入骨的滋味。”

    楚瑶跪地磕头,直磕得额头鲜血淋漓。

    她哭求程怡放过楚家人。

    却仍不能让程怡改变主意。

    没几日,楚瑶就听说,狱中祖父被人打折了双腿、双手。

    楚瑶如同遭了晴天霹雳。

    整个人踉跄倒地,昏死过去。

    想到此处,楚瑶袖中双手死死捏紧,才将将控制住撕烂程怡的冲动。

    楚瑶眼中一片冰冷。

    程怡却还在那自顾絮絮说着。

    楚瑶没心情听她说什么。

    见嫂嫂始终淡淡,表情极为敷衍。

    程怡似乎也并不以为意。

    不多时,秋月来报,四少爷程文才来给少夫人请安。

    程怡这才不得不起身告辞。

    出门时,正瞧见侯在院中的程文才。

    “二姐。”

    程怡掀了掀眼皮,瞥见他那身已经洗得发白的长袍。

    她极为嫌弃地翻了个白眼。

    没有搭腔,脚步连顿都没顿,径直从他身旁走了。

    程文才似已习惯,脸上并无任何表情。

    府中人除了二嫂和姨娘,就连祖母在内,都瞧他不起,把他视作隐形人一般。

    程文才生母原是府中洒扫丫头,当年侯爷醉酒强拉了她进屋伺候。

    醒来见她相貌平平无奇,很是厌弃。

    只那丫头肚子争气,很快传出有喜。

    侯爷被迫纳了她为姨娘。

    只是侯爷并不喜她,甚至不曾再看她一眼。

    老夫人更是嫌她身份低贱,又是爬床上位的姨娘,根本不待见她,平日不许她靠前。

    陶姨娘虽说是姨娘,但连个伺候丫头都没有,每月守着程文才和那一点月银度日。

    好在陶姨娘心性淡薄,能让她守着儿子,就足够甘之如饴。

    程文才倒是随了他姨娘的性子,不争不抢、不骄不躁。

    少年跨脚进门,恭敬作揖。

    “二嫂。”

    “一家人,不必虚礼,坐吧。”

    “文才多谢二嫂送的笔墨纸砚。”

    “你读书用得着,我库房里还有不少。

    等你用完了,再来拿,反正我用不了多少,放我这白白闲置了。

    陶姨娘前几日还给我送了她亲手绣的鞋袜,样子尺寸都很合适。

    回头你帮我谢谢陶姨娘。”

    “二嫂待我们娘俩极好。文才和姨娘感激不尽。姨娘不会别的,只会绣些东西,二嫂不嫌弃才好。”

    “怎么会,我很喜欢。”

    上一世楚瑶落魄时,整个侯府,只有程文才同情她,几次给她送了吃食。

    受了程文才恩惠,楚瑶自当相报。

    重生不久,她就将程文才送去鹤望书院读书。

    还不时让秋月给他送些银钱、读书用的笔墨。

    而那母子也是知恩图报。

    陶姨娘时常给瑶光阁送些她亲手做的吃食和绣品。

    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情谊却在。

    楚瑶也喜欢陶姨娘那温和性子,她不似侯府其他人,满心满眼都是算计。

    程文才也是争气,又肯用功。

    听秋月回来讲,每次给他送东西,都见他埋首在桌案前,不是读书就是习字。

    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就写的一手好字。

    楚瑶笑看眼前又长高了一节的少年,温和问道:

    “才哥,最近功课如何?可是有进步?”

    “还好。”

    程文才眼中略带羞赧之色,他轻咳了咳说道。

    “夫子说,今年太后六十大寿,圣上加开恩科。夫子让我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

    “你怎样想的?可是打算参加?”

    “嗯。我想试一试。”

    楚瑶抬眼看向他,眼中带着欣慰之色。

    想不到他小小年纪,倒是很有勇气。

    “你有这个想法,当然好。不过,举人没那么容易考。你不要有压力,能考上自然好,考不上也全当做练手,你年纪还小,日后有的是机会。”

    “嗯。文才知道。”

    “有什么我能帮的上你的,尽管说。”

    楚瑶眉眼温和,如同看着弟弟一般,看着对面的程文才。

    “文才确有一事想求二嫂帮忙。”

    少年身姿笔挺如松坐在那里,眼里却带着一丝青涩与羞窘,似有不安。

    “什么事,说来听听。”

    “听闻楚家二爷高中探花。文才……文才想请教二爷些科考的经验。就是不知会不会叨扰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