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操劳主母惨死,重生归来灭了侯府 > 第122章 如此好事,为什么打着他人旗号?

操劳主母惨死,重生归来灭了侯府 第122章 如此好事,为什么打着他人旗号?

    “当然。百姓遭难,将军府出手相帮义不容辞。不过——”

    楚瑶见二哥皱眉,知道他这是遇到难事。

    “不过什么?”

    “也不是大问题。我已经跟祖父商议过了,将京郊那处田地卖了。”

    “卖地?为何突然要卖地?”

    “如今米价高企,将军府要施粥,总得先找银子买米。”

    楚瑶不料将军府如今竟这般捉襟见肘,以至于想施粥,却没多余银钱买米。

    她忽而想到,自己出嫁,将军府将母亲当年嫁妆全部给了楚瑶,祖父、父亲又补贴不少银子给她。

    生怕嫁妆少了,她在夫家没脸面,需要看人脸色。

    楚家这是倾尽家财,送她出嫁!

    楚瑶想到此处,鼻子一酸。

    都是为了她!

    将军府清苦,祖父、父兄多年以来清廉高洁,那点微薄俸禄紧够维持侯府开销。

    哪里还有多少余钱?

    如今天灾,米粮价格一翻再翻。

    将军府想施粥,却苦于无钱无米,还要卖地换钱。

    “二哥,米我来出。你和祖父万不能把祖上那点地卖了。”

    却见楚翔摆手,坚决道:

    “瑶儿已经嫁人,不该再为娘家事忧心。

    回头让侯府知道了,反倒不好。

    我明日亲自去江南米行。

    我就不信,他们就不肯多卖些米给我!”

    “江南米行?”

    “瑶儿也听说江南米行了?

    如今米价恨不得上天,也就官家常平仓和江南米行价格还算平价。

    官家负责供给平民百姓和给流民施粥,自然不会再供应我们。

    只能从江南米行那入手。

    昨日我派人去问了,说是只能凭户籍购买少量日常食用。

    哪里够施粥的?

    江南米行东家肯低价售卖,自然是体恤百姓饥苦的大善人。

    我就不信了,我购米用于流民施粥,掌柜会有不应的道理?

    若是能从江南米行那买到平价米,应该不用卖祖地。

    我和祖父凑凑应该够维持一阵子。”

    “这样啊。”

    楚瑶狡黠一笑,“那大哥明日不用去江南米行交涉了。”

    “这是为何?难道江南米行就是不肯多售?瑶儿可是听说什么?”

    “不是。大哥你就在家等着,明日江南米行亲自把米送到将军府。大哥要多少?”

    楚翔惊讶开口,“怎么?瑶儿可是识得江南米行掌柜?你是有办法说服他们卖米?”

    楚瑶抿唇笑了,“不对,二哥,你再猜?”

    “不是掌柜?难不成你识得他们东家?”

    此话出口,楚翔立马摇头,“不对,他们东家说是江南王家。

    你从没去过江南,哪里识得他们王家人?”

    楚瑶笑容满满,一双眸子里星光闪闪。

    “二哥,如果我说,我就是江南米行的东家,你信吗?”

    “当然不信!瑶儿净胡闹!”

    楚翔先是不屑地戳了戳楚瑶的额头。

    当他看到妹子坚定的眼神,他忽而怔住了。

    瑶儿什么时候开过这样的玩笑?!

    难道——是真的?

    怎么可能?!

    瑶儿怎么可能是江南米行的东家?!

    能言善辩的探花郎突然有些张口结舌。

    “瑶儿,你……你说的可是真的?你怎么会是江南米行——的东家?”

    “当然是真的。二哥,我怎会骗你?

    你也不想想,江南米行为何要如此低价售米?

    商人多是待价而沽,唯利是图。

    哪里像我们将军府这般爱惜百姓,宁愿为了百姓舍弃利益。”

    “瑶儿,竟然是你!

    可是,你哪里弄来那许多米?”

    “我之前让人从南边购置囤的。”

    “你怎么知道会有天灾大旱?”

    “听一位得道高人说的,今年会有天灾。”

    楚翔激动捞起楚瑶,像从前那般将她举得老高。

    “哈哈哈……我们瑶儿怎么这么厉害!”

    “二哥!”楚瑶噘嘴,“我又不是小丫头了,你快放下我。”

    楚翔这才哈哈笑着,将人放下。

    “瑶儿做这天大好事,为何要打着他人旗号?”

    “树大招风。”

    楚瑶耸耸肩,“祖父时常教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何况关系国计民生的米粮大事。

    如今对百姓而言,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

    我囤了不少米,我担心会有人嫉妒眼红,散布恶言,因此连累将军府名声。

    米价卖高了,人家说我们将军府与商人无异,唯利是图。

    米价卖低了,人家又说我们将军府收买百姓,沽名钓誉。

    风口浪尖之时,怎么做都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就打着他人旗号了。

    江南离京城那么远,估计王家一时半会不会知道这件事。

    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会欢喜认下功劳。

    商人嘛,不花钱的好名声谁不要?

    不会蠢到当众戳穿我。”

    “还是瑶儿想的周到!”

    楚翔颔首,继而笑道,“你卖祥云锦已经招人眼红了,确实不能再大张旗鼓出售米粮了。

    你啊,之前见你把祥云锦卖到天价,我还以为你就是个精明的小商人。

    原来不成想,竟是你二哥看走了眼。

    你脑子里哪里是小精明、小算计?

    几乎是洞察人心的大智慧!

    行善而不邀功。

    瑶儿,你简直是哥哥的骄傲!

    我们将军府的骄傲!”

    楚瑶被二哥夸得有些耳热,她连忙打住他。

    “二哥,你可真能捧人!

    好啦,别夸我啦。再夸,我可要飘啦。

    对了,你要多少米?”

    “我算算。”

    楚翔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初步估计,五天的量大概要三百升。”

    “行,那明日先送来三百升,等五日后,再送下一批的。”

    楚瑶想了想,又道,“回头我跟掌柜说一声,只要是施粥用米,不以户籍为限,总要先安抚好流民。”

    话说差不多了,楚瑶起身要走时,楚翔提步跟上。

    “瑶儿,外面流民多,祖母不放心,让我务必送你。”

    楚瑶瞧了瞧二哥俊朗的面容,唇角绽出一抹笑。

    “算了吧,我二哥天人之资,这风流容貌若是让女流民得见,岂不是又要惹出风流债。”

    “瑶儿变坏了,居然敢取笑你二哥。”

    “哪里是取笑?要不是你当日高中探花,踏马游街,怎么会被公主缠上?

    这好容易才摆脱纠缠,二哥还是老实在家吧。”

    “坏瑶儿!没完了是吧?

    我一个男子,还怕被人瞧见?!

    赶紧地,送你回去。”

    楚瑶嬉嬉笑笑,没有再拒绝。

    马车走在街上。

    楚瑶掀开帘子,这回细心看去,果然就见街上颇多衣衫褴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