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81章 积极走向大海
热门推荐:
妖兄,你的寿元跟我有缘!
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
综影视:从美过白月光的替身开始
求生游戏: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战争系统在末世
神豪:从收集人生词条开始暴富
盗墓:哑巴历险记
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现场没有南直隶的官员,他们无可无不可,郭允厚出声问道:“禀陛下,若将市舶司设立在黄浦江的出海口,那镇海卫是否也要迁徙到此处?”
“自然,而且朕还准备在此设立宝山县,太仓州也不再属于苏州府直管,改为应天巡抚直管!”
拆分苏州府,郭允厚自然乐见其成,“敢问陛下,不知太仓州包含哪些地方?”
“太仓州直属之地、崇明群岛、嘉定县与新成立的宝山县!”
“是,陛下,臣明白了!”
正在这时,吏部尚书李长庚出列问道:“禀陛下,吴淳夫被押入大牢后,不知该由何人接替?”
朱由校想了一下后,没有直接让左侍郎周文郁升上来,而是选择了前尚书,“起复薛凤祥!”
“臣遵旨,不知这个宝山县的知县又该由何人接替?”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回陛下,臣举荐天启五年乙丑科进士,现崇明知县熊开元,他三年即将考满,在崇明县政绩优异,而且距离宝山县十分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既然这个熊开元政绩优异,你再举荐他去宝山县担任这个正七品的知县,这并非为国举贤之举!”
“回陛下,宝山县新设,很多政务要重新开始,今年新科进士肯定无法胜任,而上一科的熊开元有着三年的崇明县治理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为了避免屈才,朝廷可让他挂着太仓州同知的职衔赴任宝山县!”
其他人看着亲自下场正在摘桃子的李长庚,一时还不好反驳,毕竟他是正印吏部尚书,总要给他体面,不然以后他们想举荐自己的学生或友人的时候,肯定会遭到李长庚的反对。
朱由校看向一旁的魏忠贤道:“这个熊开元可还上进?”
“回皇爷,熊开元治理崇明县政绩尚可,对沈廷扬的帮助很大!”
“好,朕知道了!”
接着,朱由校看向李长庚道:“准了,既然这个熊开元十分能干,那就让他继续兼管崇明县!”
“谢陛下!”
“黄首辅!”
黄立极出列答道:“臣在!”
“工部现在没人在这里,那就由你带话,朕有意将清江造船厂分出一半的工匠去宝山县,成立宝山船厂,专门替朝廷制造海船!”
“陛下,清江造船厂主要为漕运制造与维修漕船,可否从龙江造船厂匀一部分去宝山县?”
“准了,龙江与清江造船厂各出一半船匠!”
“是,陛下!”
“既然议定了开海之事,那朕继续跟诸位爱卿聊聊市舶司的事情!”
已经提前通过气的郭允厚答道:“陛下,朝廷现在要重新恢复广东、太仓两个市舶司,外加之前的福建市舶司,以及新增的天津市舶司,臣以为可像漕运或仓场那样,设立一员总督统辖其事!”
“若朕同意了你的请求,不知这个总督府该设立在何处?”
“回陛下,太仓市舶司居南北之中,而且位于长江出海口,是最合适的选择!”
“其他爱卿呢?”
袁可立出声反对道:“禀陛下,宝山县太靠近大海,而且东南沿海的倭患与海盗依然猖狂,臣以为可将总督府设在南京!”
“陛下,臣不赞同大司马之言,虽然将总督府设在南京的确更安全,但若将总督府设在宝山县,朝廷便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去保证长江出海口的安全,长江出海口安全了,南京自然会更安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施凤来出列辩驳道:“禀陛下,臣以为大司马之忧很有道理,大司徒之策虽然能保证长江口的安全,但也需要朝廷投入更多的兵力!”
郭允厚立马反驳道:“若能守住长江口,南京还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兵力吗?更何况,朝廷还可以将操江船队放到宝山!”
“简直离谱,操江船队是为了整个长江护航的,怎么只考虑长江口一个地方,要是长江中上游出现动乱,操江船队岂不是会贻误战机?”
“那照施阁老所言,以后朝廷重开的太仓市舶司,就不用管了?没有强军在侧,如何保障太仓市舶司的安全?”
“太仓市舶司只是四个市舶司之一,而总督府是统管四个市舶司的衙门,性质能一样吗?”
“有何不一样,难不成天津收的市舶税还要运到太仓不成?”
“你这是胡搅蛮缠,天津的市舶税不用运到太仓,但福建与广东的市舶税很可能要运到太仓盘点!”
“这点不用施阁老操心,我们户部绝对不会让太仓囤积太多的现银,各个市舶司的税收会及时押往京城!”
“就算银子暂时得到了安全,那总督府的官员呢?要是倭寇来袭,没有强军与坚城,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
“陛下刚才说了,要组建宝山县,到时候肯定会修筑城墙,而且镇海卫也会迁到宝山县,难不成一个卫的军队还护送不了总督府的官吏撤退吗?”
“大司徒莫不是忘了嘉靖年间倭寇一路畅通无阻入寇南京的事情?”
“施阁老要是不提此事也罢,既然提了,那朝廷更应该要加强长江口的军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施凤来怼不过一根筋的郭允厚,只好将问题抛给了朱由校,“陛下,不知您认为总督府应该放在何处合适?”
正在看热闹的朱由校,见瓜落到了自己头上,心里啐骂了一句后,轻咳一声道:“两位爱卿各有各的理,将总督府放在南京,的确更安全,但若放在宝山县,一能方便贯通南北,二能加强长江口的防卫。
郭爱卿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必须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能退缩害怕,不然太宗爷当年也不会一力迁都北平。
现在的大明,大陆灾难频发,而大海又给大明带来了高产的农作物与各式泰西新式火器,以及海量的银子,所以,我们眼光不能只盯着大陆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主动点,要积极探索海洋,转移大陆矛盾的同时,为大明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既然那些泰西之人能跨越万里疆海,来到南洋与大明东南沿海开展贸易与劫掠百姓,咱们为何不能走出去,难不成咱大明生来就不适合航海?”
“自然,而且朕还准备在此设立宝山县,太仓州也不再属于苏州府直管,改为应天巡抚直管!”
拆分苏州府,郭允厚自然乐见其成,“敢问陛下,不知太仓州包含哪些地方?”
“太仓州直属之地、崇明群岛、嘉定县与新成立的宝山县!”
“是,陛下,臣明白了!”
正在这时,吏部尚书李长庚出列问道:“禀陛下,吴淳夫被押入大牢后,不知该由何人接替?”
朱由校想了一下后,没有直接让左侍郎周文郁升上来,而是选择了前尚书,“起复薛凤祥!”
“臣遵旨,不知这个宝山县的知县又该由何人接替?”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回陛下,臣举荐天启五年乙丑科进士,现崇明知县熊开元,他三年即将考满,在崇明县政绩优异,而且距离宝山县十分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既然这个熊开元政绩优异,你再举荐他去宝山县担任这个正七品的知县,这并非为国举贤之举!”
“回陛下,宝山县新设,很多政务要重新开始,今年新科进士肯定无法胜任,而上一科的熊开元有着三年的崇明县治理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为了避免屈才,朝廷可让他挂着太仓州同知的职衔赴任宝山县!”
其他人看着亲自下场正在摘桃子的李长庚,一时还不好反驳,毕竟他是正印吏部尚书,总要给他体面,不然以后他们想举荐自己的学生或友人的时候,肯定会遭到李长庚的反对。
朱由校看向一旁的魏忠贤道:“这个熊开元可还上进?”
“回皇爷,熊开元治理崇明县政绩尚可,对沈廷扬的帮助很大!”
“好,朕知道了!”
接着,朱由校看向李长庚道:“准了,既然这个熊开元十分能干,那就让他继续兼管崇明县!”
“谢陛下!”
“黄首辅!”
黄立极出列答道:“臣在!”
“工部现在没人在这里,那就由你带话,朕有意将清江造船厂分出一半的工匠去宝山县,成立宝山船厂,专门替朝廷制造海船!”
“陛下,清江造船厂主要为漕运制造与维修漕船,可否从龙江造船厂匀一部分去宝山县?”
“准了,龙江与清江造船厂各出一半船匠!”
“是,陛下!”
“既然议定了开海之事,那朕继续跟诸位爱卿聊聊市舶司的事情!”
已经提前通过气的郭允厚答道:“陛下,朝廷现在要重新恢复广东、太仓两个市舶司,外加之前的福建市舶司,以及新增的天津市舶司,臣以为可像漕运或仓场那样,设立一员总督统辖其事!”
“若朕同意了你的请求,不知这个总督府该设立在何处?”
“回陛下,太仓市舶司居南北之中,而且位于长江出海口,是最合适的选择!”
“其他爱卿呢?”
袁可立出声反对道:“禀陛下,宝山县太靠近大海,而且东南沿海的倭患与海盗依然猖狂,臣以为可将总督府设在南京!”
“陛下,臣不赞同大司马之言,虽然将总督府设在南京的确更安全,但若将总督府设在宝山县,朝廷便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去保证长江出海口的安全,长江出海口安全了,南京自然会更安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施凤来出列辩驳道:“禀陛下,臣以为大司马之忧很有道理,大司徒之策虽然能保证长江口的安全,但也需要朝廷投入更多的兵力!”
郭允厚立马反驳道:“若能守住长江口,南京还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兵力吗?更何况,朝廷还可以将操江船队放到宝山!”
“简直离谱,操江船队是为了整个长江护航的,怎么只考虑长江口一个地方,要是长江中上游出现动乱,操江船队岂不是会贻误战机?”
“那照施阁老所言,以后朝廷重开的太仓市舶司,就不用管了?没有强军在侧,如何保障太仓市舶司的安全?”
“太仓市舶司只是四个市舶司之一,而总督府是统管四个市舶司的衙门,性质能一样吗?”
“有何不一样,难不成天津收的市舶税还要运到太仓不成?”
“你这是胡搅蛮缠,天津的市舶税不用运到太仓,但福建与广东的市舶税很可能要运到太仓盘点!”
“这点不用施阁老操心,我们户部绝对不会让太仓囤积太多的现银,各个市舶司的税收会及时押往京城!”
“就算银子暂时得到了安全,那总督府的官员呢?要是倭寇来袭,没有强军与坚城,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
“陛下刚才说了,要组建宝山县,到时候肯定会修筑城墙,而且镇海卫也会迁到宝山县,难不成一个卫的军队还护送不了总督府的官吏撤退吗?”
“大司徒莫不是忘了嘉靖年间倭寇一路畅通无阻入寇南京的事情?”
“施阁老要是不提此事也罢,既然提了,那朝廷更应该要加强长江口的军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施凤来怼不过一根筋的郭允厚,只好将问题抛给了朱由校,“陛下,不知您认为总督府应该放在何处合适?”
正在看热闹的朱由校,见瓜落到了自己头上,心里啐骂了一句后,轻咳一声道:“两位爱卿各有各的理,将总督府放在南京,的确更安全,但若放在宝山县,一能方便贯通南北,二能加强长江口的防卫。
郭爱卿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必须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能退缩害怕,不然太宗爷当年也不会一力迁都北平。
现在的大明,大陆灾难频发,而大海又给大明带来了高产的农作物与各式泰西新式火器,以及海量的银子,所以,我们眼光不能只盯着大陆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主动点,要积极探索海洋,转移大陆矛盾的同时,为大明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既然那些泰西之人能跨越万里疆海,来到南洋与大明东南沿海开展贸易与劫掠百姓,咱们为何不能走出去,难不成咱大明生来就不适合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