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91章 献俘阙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91章 献俘阙下

    “二叔,我们好像抓住了虎墩兔!”

    看着一脸兴奋跑过来的大侄子曹变蛟,曹文诏激动地问道:“当真?”

    “看他铠甲和周边护卫,应该是真的!”

    “有没有找两个俘虏确认一遍?”

    “问过了,就是虎墩兔!”

    “哈哈哈!”大笑三声后,曹文诏再次问道:“有没有找到前元的传国玉玺?”

    “我们在虎墩兔身上找到了一个,但不知道是不是二叔说的传国玉玺!”

    “快拿来我瞧瞧!”

    “好!”

    说完,曹变蛟将从虎墩兔身上携带的一方由丝绸包着的玉玺递给了曹文诏。

    曹文诏接过玉玺,打开丝绸后,看起了底面的字迹,并小声念道:“真命皇帝,天顺万事之宝!”。

    小心收好玉玺后,曹文诏再次开口问道:“虎墩兔可还活着?”

    “还活着,已经被我绑死了!”

    曹文诏抬头看了下天空后,说道:“马上打扫战场,原路返回方山大营!”

    “二叔,原路返回的话,不仅路途遥远,还会碰到不少察哈尔败军,这里离杀虎口不远,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走杀虎口吧!”

    曹文诏犹豫片刻后,便同意了大侄子的建议,“好,马上打扫战场,一刻钟后出发,争取天黑前赶到杀虎口!”

    “是,二叔!”

    “以后军中称职务!”

    “是,将军!”行了一个军礼后,曹文诏再次返回了刚才交战的战场。

    而曹文诏那边,派了几个传信兵去后面不远处的京营,令他们尽快赶上来,一同返回杀虎口。

    除此之外,他没有另外再派传信兵按原路返回方山大营,因为所有马匹已经实在跑不动了,还不如等去了杀虎口后,再让杀虎口派出信使前去大同与方山大营报信。

    至于虎墩兔沿路抛下的殿后军,曹文诏就管不着了,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虎墩兔与传国玉玺安全带回大明地界。

    一刻钟之后,曹文诏带着他的勇士营和虎墩兔一众俘虏,在翻越一个小山岭后,就进入了兔毛川的北面支流,沿着支流形成的河谷走了十七公里后,便进入了兔毛川的上游主干道。

    到了这里,也就快到杀虎口的关口了,而且曹文诏已经看到了在杀虎口外哨探的大明夜不收。

    曹文诏作为大同镇怀仁县的武将世家,对于大同边关的地形自然不陌生,这也是他同意自己大侄子改走杀虎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近天黑,勇士营大军在杀虎口夜不收的随从下,来到了杀虎口关外。

    杀虎口守将知道是大胜归来的天子亲军时,震惊之余,赶忙出关确认,没问题后,这才放他们进来。

    他一个小小的边关守备,可不敢得罪京城来的大爷,更何况还是在对方取得大胜的前提下。

    要是不放他们进关,从而误了朝廷大事,他们一个个都将是被斩首下场。

    曹文诏大军顺利进入杀虎口关墙后,内心的一点点担忧顿时消失得无形,他还真怕杀虎口守将脑子一根筋,需要跑去玉林卫请示什么的。

    在曹文诏还没进入关墙,守将就已经将曹文诏大军进入杀虎口的消息传回了玉门卫。

    他要是知道曹文诏已经擒住了虎墩兔和缴获传国玉玺,肯定会抱紧曹文诏大腿,希望从中能分润一点战功。

    虎墩兔和传国玉玺指望不上,几个虎墩兔身边的护卫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曹文诏大军进入杀虎口后不久,身后的京营也陆续到了杀虎口。

    在杀虎口关内简单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吃过干粮,马不停蹄地朝大同镇赶去。

    紧赶慢赶,赶了一天路后,他们在天黑后不久,终于来到了大同城外。

    而此时的大同西门即清远门外,李嵩与张邦奇等一众大同城内的文官武将,皆等候在了这里。

    在双方简单见完礼后,李嵩急不可耐地朝曹文诏问道:“曹将军,有没有擒住虎墩兔?”

    曹文诏神秘地小声回道:“已经抓住了,而且还是活的,就在我们军中!”

    听到已经抓住虎墩兔,李嵩脸上顿时布满了笑容,用力地搓了搓手心后,声音放得格外低地问道:“有没有找到传国玉玺?”

    曹文诏看了眼四周后,再次小声地谨慎回道:“找到了,从虎墩兔身上搜下来的!”

    李嵩脸上的笑容绽放得更灿烂了,“好,好,好啊,曹将军快里面请,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接风宴!”

    曹文诏摆手道:“不了,城内人多嘴杂,而且我身上还揣着重宝,我们就在南门外休息吧,等孙阁老过来后,我们再做定夺!”

    “对,对,对,还是曹将军谨慎,那我就让人将饭菜端出来,你们奔波劳累了这么些天,肯定累坏饿坏了!”

    李嵩之所以对曹文诏这么客气与讨好,谁让曹文诏身上揣着重宝,这可是不世出的军功,只有讨好了曹文诏这么个功劳最大之人,他才能分润更多的战功。

    这可是送上门的功绩,唾手可得的东西,他自然不会犯傻。

    第二天天刚亮,李嵩派出的信使朝北面六十里的方山大营狂奔而去。

    听说曹文诏已经擒获虎墩兔的孙承宗,立马将打扫战场的事情交给了马世龙,他自己带着祖大寿的三千精骑朝大同城快速奔来。

    等他到大大同城南面曹文诏大营的时候,孙承宗的一把老骨头都快被战马给颠散了架。

    在祖大寿的搀扶下下了马后,孙承宗激动地抓住正在给他行礼的曹文诏道:“曹将军,快带我去见虎墩兔!”

    曹文诏反手抓住正在颤抖的孙承宗左手,笑着回道:“孙阁老,您先进大营喝口热茶,末将让人将虎墩兔带上来便是!”

    “哈哈,好好,是我着相了!”

    孙承宗走入大营没多久,李嵩与张邦奇也赶了过来。

    等众人依次落座后,曹文诏这才将一直揣在怀中的传国玉玺拿出来交给了孙承宗。

    孙承宗小心地接过玉玺,跟曹文诏一样,翻开看下面的刻字。

    “真命皇帝,天顺万事之宝,果然是前元的传国玉玺,曹将军,你可是为大明和陛下立下了百年不遇的大功一件啊!”

    曹文诏谦虚地回道:“全赖孙阁老运筹得当,外加末将运气好,这才抓住了虎墩兔和他随身携带的传国玉玺!”

    看着不骄不躁、知道分寸的曹文诏,孙承宗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都是陛下的筹谋,这才有了我等立功的机会,等会儿在见了虎墩兔之后,我们就可以准备献俘阙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