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95章 治蒙三策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95章 治蒙三策

    “李长庚,既然朕采纳了你的称汗联姻之策,那你以为,今后又该如何治理蒙古诸部?”

    刚才李长庚与曹思诚的称汗联姻之策,只是大方向上的目标,具体如何实施,也更加考验朝臣与朱由校的政治水平。

    对于朱由校的发问,李长庚眉头不由得皱了几皱,要是蒙古好治理,也就不会是困扰中原王朝千年最大的难题了。

    关于如何治理漠南漠北蒙古问题,朱由校也一直在思考破解之策。

    有人说满清彻底解决了蒙古边患问题,但朱由校可不敢苟同。

    一是后世说出这种论断之人,要么是捧满清臭脚的遗老遗少,要么是半桶水,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看到实质。

    满清本身是来自布里亚特蒙古的一个分支,也就是生活在北海即后世贝加尔湖与西伯利亚一带的通古斯人。

    经过几次迁徙,最终在辽东长白山定居了下来,成了大明的建州三卫。

    虽然与生活在辽东的女真人杂居在一起,沾染了不少女真人的习性,但他们还是跟蒙古人同根同源,很多风俗习惯还仍然保留了蒙古人的传统。

    至于与女真完颜部建立的金国,压根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有也是努尔哈赤兼并了完颜部当年进入中原后留下的少量部民。

    因有了这些因素,黄台吉联蒙攻明,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双方约定一同南下劫掠大明,之后更是演变成了一同压榨与奴役整个汉人。

    蒙古人和满人一起成了汉人头上的殖民者了,为何还要南下攻打自己的盟友?

    所以,严格来说,并不是满清真正解决了北面游牧民族问题,也不是他们实控了蒙古。

    至于流行最广的满清控制蒙古高原的三大法宝:联姻、盟旗与黄教,在朱由校看来,只不过是表面功夫罢了。

    大明初期也有联姻,只不过没有满清的送女儿和亲,盟旗不就是大明卫所制的改版,而黄教,现在的蒙古高原普遍信奉黄教。

    除了虎墩兔这么个强制所有蒙古人改信红教的怪咖除外,而这也是他在蒙古不得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又有人会说,满清往蒙古高原派驻了重兵,大明就没有了?

    大明初期,朱元璋在西起河套,东起黑龙江,设置了东胜卫、云川卫、开平卫、全宁卫、老哈河卫与朵颜三卫等四十多个汉人卫所,遍布整个漠南蒙古。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沙俄曾派托米尔科·彼得罗夫等人去卫拉特蒙古(阿尔泰山周边)刺探情报,他们回国后给沙皇作的汇报中说:他们见到了被瓦剌人称为“大明可汗”的官员向瓦剌人征收赋税,每个台吉都要交纳马匹和骆驼,其中骆驼二百峰,马一千匹。

    这还是在明朝末期国力极度衰弱的时期,要是在顶峰时期,大明的辐射范围,可真不敢想。

    对于这种千古难题,李长庚认真想了好一会儿后,这才谨慎地答道:“回陛下,臣私以为在刚才您让兵部通知孙阁老与陈侍郎招降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这这几点。”

    “尽管说来便是,要是不对,朕也不会怪你!”

    “谢陛下!”抿了抿嘴唇厚,李长庚再次说道:“其一,改掉过去只敕封、岁赐与马市的方法,重新恢复卫所制,除了蒙古诸部首领出任卫所高品官职外,还应该恢复太祖时在漠南设置汉人卫所的旧制,就如在西南各土司之间设立汉人卫所,以最终达成分化瓦解蒙古各部的目的。

    其二,在新设汉人卫所的地方开启马市,将原先设在边墙内的马市转移一部分过去,有了这些马市,这些汉人卫所的存活率便能得到有效提升。

    其三,要求蒙古诸部派遣世子前往京城国子监求学,学成之后方可返回蒙古继承官位!”

    朱由校认真想了一会儿后,这才开口问道:“你觉得蒙古右翼诸部与察哈尔愿意接受朝廷的卫所制吗?”

    “回陛下,察哈尔一分为三后,可就地组建卫所,分别任命虎墩兔独子与兄弟出任这些卫所的指挥使等高级官职,这样不用我们大明出手,他们自己内部便会割裂开来!

    至于土默特、鄂尔多斯与永谢布诸部,也是同样的道理,没人愿意给卜失兔等人一直当属下,更何况是他们的兄弟子侄!”

    “你这不就是推恩令的演化版?”

    “陛下圣明!”

    “汉人卫所呢?还有朝廷朝廷应该设立哪几个?”

    “回陛下,大明这次出兵帮助蒙古右翼诸部击败了虎墩兔,在他们的地盘上设置卫所,他们不答应也得答应,更何况曾经还是大明的疆土。

    至于卫所数量,臣私以为可先恢复镇虏卫、宣德卫与开平前屯卫,给大同与宣府增加一道外围防线!”

    “镇虏卫与宣德卫在哪?”

    “镇虏卫位于兔毛川下游与从云川卫流过来的支流交汇处,控制了这里,就能控制归化与河套通往杀虎口的通道!

    宣德卫在刚结束交战的下水海一带,至于开平前屯卫,就在独石口关外三十多里处!”

    朱由校没有急于答应李长庚,而是看向袁可立道:“袁爱卿,你以为呢?”

    “回陛下,大冢宰选的这三处位置,不仅能够控制交通要道,还多处于河湖附近,周边土地肥沃,是十分不错的屯田地。

    而且,有了这三个新增卫,不仅能监视蒙古右翼诸部,还能监视被安排在附近的察哈尔诸部。

    所以,臣以为甚妥!”

    既然袁可立说不错,那就应该差不了多少,朱由校点头道:“那就如此设立这三个新卫所,考虑到边墙外的安危,被选入这三个卫所的将士除了分他们土地外,还每月给予一定的俸禄,并规定他们的土地不仅可以世袭和免税,还不准武将兼并他们的田骨!

    此外,暂时每三月开展一次马市,以后根据形势发展再做调整!”

    “陛下,若在这三处地方开设马市,那杀虎口、镇羌堡与张家口堡的马市将会大受影响,不知如何对待?”户部尚书郭允厚突然插话道。

    “杀虎口等马市设置本就是为了与蒙古人互通有无,设在哪都是设,若交易真大受影响,大不了关停便是,反正交易的规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臣明白了!”

    “让蒙古诸部世子前来京城国子监求学之事,朕以为甚妥,准了!”

    “陛下圣明!”李长庚高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