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58章 形势严峻,北进大宁
几天后,袁可立带着兵部三侍郎一同进宫求见。
面对兵部四位堂官的大集合,朱由校心想自己内心的担忧该来的最终还是到来了。
等三人行完礼后,朱由校开口道:“袁先生,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袁可立将手上拿着的题本双手向前举起道:“陛下,辽东与宣大六百里加急!”
等刘若愚拿过来后,朱由校先打开看了王之臣的来信,在他的眼中,辽东问题才是大明现在最紧迫的问题。
果然,王之臣的来信说的是在今年正月初,黄台吉亲率建奴八旗精锐,在西辽河与东辽河交汇处同科尔沁及内喀尔喀残部会盟后,溯着西辽河一路向西,直攻盘踞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多罗特与浩奇特部。
自从虎墩兔西征之后,便留下了多罗特与浩奇特部看守西拉木伦河的大本营,不能将祖宗之地轻易抛弃。
在王之臣的来信中,虽然没有告知最终双方交战的结果,但朱由校已经猜到了结局。
虎墩兔主力还在的时候都不是建奴的对手,更何况只是兵力很少的多罗特与浩奇特。
深吸一口气后,朱由校继续看起了孙承宗的那份来信。
信上内容除了汇报近几月他在宣大的举措外,还有就是花大篇幅介绍了虎墩兔攻打喀喇沁与土默特的大致经过。
朱由校放下题本,眼神凝重地看向袁可立道:“袁先生,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接下来的局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袁可立在进宫的路上,就已经预估了两个方向的未来走向,“禀陛下,臣以为辽东方向,建奴会像往常冬季出兵一样,在察哈尔劫掠一番后,便会返回辽东,因为春耕在即,他们需要返回辽东忙于春耕。
而宣大方向,别看现在虎墩兔与土默特打得正酣,但虎墩兔作为蒙古大汗,以及长期与建奴作战,战力肯定要强于多年未有战事的土默特,虎墩兔击败土默特只是时间问题。
蒙古左右翼互相攻打,本该利于我大明,但近半年一直在忙于战事的虎墩兔,肯定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他肯定会在击败蒙古右翼各部后,马上南下攻打大同,从而获取他们最亟需的粮草!”
这都是历史上将要发生的事情,朱由校自然不会反对,“袁先生分析得有理,建奴在击败多罗特与浩奇特后,等于是将蒙古左翼彻底纳入了后金的版图,就算蒙古左翼诸部不受建奴直接管理,但也会对他们有极强的号召力。
建奴攻打察哈尔的成功,意味着我们辽东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的严峻,以前只用面对辽河以东建奴一个敌人,现在却要同时面对北面的蒙古左翼诸部,辽西甚至是蓟州北面现在已经不安全了!
而宣大那边,虽然虎墩兔现在依然还在与土默特纠缠,但胜负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以前与土蒙古右翼诸部相对平安无事的局面,将会迎来一个十分不安分且强大的敌人。
对此,袁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已经有过提前思考与同僚商讨过的袁可立,很快便说出了兵部的应对之法,“禀陛下,辽东方面想,现在局势已成,我们没有强大的骑兵,短时间内还无法主动向建奴发起进攻,至于北面已经投向建奴的蒙古左翼诸部,兵部以为还是要尽力拉拢,能少一点敌人就少一点。
而面对蒙古右翼现在的局面,既然虎墩兔占领蒙古右翼的局面已经势不可挡,那我们也可以拉拢被虎墩兔击败的土默特与喀喇沁诸部,以期壮大咱大明的骑兵实力,能够与虎墩兔野战时不落于下风!”
“不知左翼要拉拢谁?”
“刚被建奴击败的多罗特、浩奇特,以及之前的喀喇沁与内喀尔喀诸部,甚至是奈曼与敖汉,也可以试一下!”
“可以,兵部尽快安排钦差前往辽东负责此事,至于喀喇沁的蒙古人,不能只是拉拢,咱们也要想办法将防线向前延伸至大宁也就是老哈河河源一带。
朕刚才说蓟州北面已经不安全了,那就主动出击,就算这些前哨无法阻挡大规模的敌军攻击,但也能给蓟州防线起到提前示警的作用。
蓟州防线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近了,若没有外围哨点,建奴大军突然出现在蓟州边墙,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臣回去后马上给孙传庭与孙祖寿要求此事!”
“好,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北面局势,朕会特意从内帑中拨出一百万两银子作为兵部拉拢蒙古诸部的费用,以期能够实现分化瓦解建奴与虎墩兔的目的!”
一百万两收买银!
皇帝可真大方,怪不得京城都在传年前皇帝从宣大抄了过亿两银子。
“若兵部能有一百万两银子,臣有信心收服不下五万蒙古大军!”
“好,之前不准喀喇沁难民进入边墙的决定现在稍微改一下,虽然依然不准他们进入边墙,但可以招募他们中的青壮成军,替大明守护刚才所提及的前沿哨点!”
有钱真好,都不用自己辛苦训练骑兵了,直接花钱雇佣就行,袁可立躬身答道:“臣遵旨!”
“既然建奴能开辟我们北面战场,那咱们也不能让黄台吉专美,朕打算再次恢复辽南战场,让建奴无法集中兵力!”
作为曾经辽南战场的主帅,袁可立笑着答道:“陛下此策甚妙,但若能再加强天津与登州水师的船队规模那就更好了,到时候咱们不仅可以开拓辽南战场,还能直接攻打盖州与三岔河建奴腹地!”
“准,具体如何操作,袁先生尽快上一个条陈上来!”
“谢陛下!”
“袁先生不必客气,前几天朕让兵部遴选新的福建总兵,不知可有合适的人选?”
“启禀陛下,臣举荐浙江总兵张可大与广东总兵陈九经,张可大是南京御林左卫世袭千户,还是万历二十九年的武进士,不久前刚由浙江副总兵继任浙江总兵。
而陈九经是名将陈璘的儿子,曾随其父入朝作战,两人既懂陆战,也懂水战,都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面对兵部四位堂官的大集合,朱由校心想自己内心的担忧该来的最终还是到来了。
等三人行完礼后,朱由校开口道:“袁先生,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袁可立将手上拿着的题本双手向前举起道:“陛下,辽东与宣大六百里加急!”
等刘若愚拿过来后,朱由校先打开看了王之臣的来信,在他的眼中,辽东问题才是大明现在最紧迫的问题。
果然,王之臣的来信说的是在今年正月初,黄台吉亲率建奴八旗精锐,在西辽河与东辽河交汇处同科尔沁及内喀尔喀残部会盟后,溯着西辽河一路向西,直攻盘踞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多罗特与浩奇特部。
自从虎墩兔西征之后,便留下了多罗特与浩奇特部看守西拉木伦河的大本营,不能将祖宗之地轻易抛弃。
在王之臣的来信中,虽然没有告知最终双方交战的结果,但朱由校已经猜到了结局。
虎墩兔主力还在的时候都不是建奴的对手,更何况只是兵力很少的多罗特与浩奇特。
深吸一口气后,朱由校继续看起了孙承宗的那份来信。
信上内容除了汇报近几月他在宣大的举措外,还有就是花大篇幅介绍了虎墩兔攻打喀喇沁与土默特的大致经过。
朱由校放下题本,眼神凝重地看向袁可立道:“袁先生,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接下来的局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袁可立在进宫的路上,就已经预估了两个方向的未来走向,“禀陛下,臣以为辽东方向,建奴会像往常冬季出兵一样,在察哈尔劫掠一番后,便会返回辽东,因为春耕在即,他们需要返回辽东忙于春耕。
而宣大方向,别看现在虎墩兔与土默特打得正酣,但虎墩兔作为蒙古大汗,以及长期与建奴作战,战力肯定要强于多年未有战事的土默特,虎墩兔击败土默特只是时间问题。
蒙古左右翼互相攻打,本该利于我大明,但近半年一直在忙于战事的虎墩兔,肯定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他肯定会在击败蒙古右翼各部后,马上南下攻打大同,从而获取他们最亟需的粮草!”
这都是历史上将要发生的事情,朱由校自然不会反对,“袁先生分析得有理,建奴在击败多罗特与浩奇特后,等于是将蒙古左翼彻底纳入了后金的版图,就算蒙古左翼诸部不受建奴直接管理,但也会对他们有极强的号召力。
建奴攻打察哈尔的成功,意味着我们辽东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的严峻,以前只用面对辽河以东建奴一个敌人,现在却要同时面对北面的蒙古左翼诸部,辽西甚至是蓟州北面现在已经不安全了!
而宣大那边,虽然虎墩兔现在依然还在与土默特纠缠,但胜负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以前与土蒙古右翼诸部相对平安无事的局面,将会迎来一个十分不安分且强大的敌人。
对此,袁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已经有过提前思考与同僚商讨过的袁可立,很快便说出了兵部的应对之法,“禀陛下,辽东方面想,现在局势已成,我们没有强大的骑兵,短时间内还无法主动向建奴发起进攻,至于北面已经投向建奴的蒙古左翼诸部,兵部以为还是要尽力拉拢,能少一点敌人就少一点。
而面对蒙古右翼现在的局面,既然虎墩兔占领蒙古右翼的局面已经势不可挡,那我们也可以拉拢被虎墩兔击败的土默特与喀喇沁诸部,以期壮大咱大明的骑兵实力,能够与虎墩兔野战时不落于下风!”
“不知左翼要拉拢谁?”
“刚被建奴击败的多罗特、浩奇特,以及之前的喀喇沁与内喀尔喀诸部,甚至是奈曼与敖汉,也可以试一下!”
“可以,兵部尽快安排钦差前往辽东负责此事,至于喀喇沁的蒙古人,不能只是拉拢,咱们也要想办法将防线向前延伸至大宁也就是老哈河河源一带。
朕刚才说蓟州北面已经不安全了,那就主动出击,就算这些前哨无法阻挡大规模的敌军攻击,但也能给蓟州防线起到提前示警的作用。
蓟州防线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近了,若没有外围哨点,建奴大军突然出现在蓟州边墙,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臣回去后马上给孙传庭与孙祖寿要求此事!”
“好,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北面局势,朕会特意从内帑中拨出一百万两银子作为兵部拉拢蒙古诸部的费用,以期能够实现分化瓦解建奴与虎墩兔的目的!”
一百万两收买银!
皇帝可真大方,怪不得京城都在传年前皇帝从宣大抄了过亿两银子。
“若兵部能有一百万两银子,臣有信心收服不下五万蒙古大军!”
“好,之前不准喀喇沁难民进入边墙的决定现在稍微改一下,虽然依然不准他们进入边墙,但可以招募他们中的青壮成军,替大明守护刚才所提及的前沿哨点!”
有钱真好,都不用自己辛苦训练骑兵了,直接花钱雇佣就行,袁可立躬身答道:“臣遵旨!”
“既然建奴能开辟我们北面战场,那咱们也不能让黄台吉专美,朕打算再次恢复辽南战场,让建奴无法集中兵力!”
作为曾经辽南战场的主帅,袁可立笑着答道:“陛下此策甚妙,但若能再加强天津与登州水师的船队规模那就更好了,到时候咱们不仅可以开拓辽南战场,还能直接攻打盖州与三岔河建奴腹地!”
“准,具体如何操作,袁先生尽快上一个条陈上来!”
“谢陛下!”
“袁先生不必客气,前几天朕让兵部遴选新的福建总兵,不知可有合适的人选?”
“启禀陛下,臣举荐浙江总兵张可大与广东总兵陈九经,张可大是南京御林左卫世袭千户,还是万历二十九年的武进士,不久前刚由浙江副总兵继任浙江总兵。
而陈九经是名将陈璘的儿子,曾随其父入朝作战,两人既懂陆战,也懂水战,都是十分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