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60章 己巳之变,大明覆亡的转折点
“下官明白了,既然无法彻底改变京营,下官听完大司马的讲解后,决定先从现有的京营中选出四到五团营青壮,之后精选良将,加强操练!”
李邦华作为两榜进士,对于袁可立不愿说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傻到打破砂锅问到底。
“甚好,阻力会比原先清除兵额小不少,孟暗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可要加快速度了!”
“是,下官尊令!”李邦华起身行了一礼后,这才退出了袁可立的值房。
困扰多时的困惑,一朝得解,压在李邦华心底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
接下来,李邦华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后,给皇帝写了一封《京营选将练兵疏》。
当朱由校看到李邦华递来的题本后,经过一番权衡,最终还是同意了李邦华的方法。
朱由校的心思被袁可立给基本猜透了,在现在局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他并不想在对文官下手后不久,又开始得罪整个勋贵集团。
现在的大明,一切以维稳为主,在成功阻止黄台吉明年可能入关劫掠京畿的己巳之变后,再凭声望与能足够腾出手的强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京营。
发生在明年十月份的己巳之变,建奴将京畿富庶之地劫掠一空,除了钱粮,还有大量的青壮人口。
正因为有了从京畿劫掠过去的几十万壮丁,建奴就很好地解决了没人耕种的问题,自此之后,建奴的八旗军队基本可以彻底摆脱需要农耕的烦恼,彻底成了一群职业兵。
不仅能随时发动战事,还能采用坚持长期围困坚城、围点打援的战术。
发生在天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场大凌河之战,不仅消耗了辽东甚至是九边的大量精锐,也彻底验证了围城打援战术的巨大效用,自此辽西的一众坚城险堡,便不再牢不可摧。
更要命的是,这场大凌河之战还直接诱发了李九成与孔有德等人因长期遭到打压排挤后的兵变,给建奴带去了大量的最先进火器,自此大明对建奴不再拥有火器优势,一座座坚城在红夷大炮的摧残下,彻底沦为灰烬。
而己巳之变,除了改变大明与建奴之间的实力对比,还因征集九边精锐无充足粮草供应,出现了一起起数之不尽的兵变与逃跑,最终成为农民起义军中的中坚力量。
有了丰富训练与作战经验的边军精锐加入农民军,之前不成气候的起义军,犹如在烈火中泼了一大盆燃油,以前官军轻易碾压农民军的局面,自此一去不复返。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成了直接推翻大明王朝的主因。
虽然朱由校将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弄到了身边当护卫,但谁知道会不会还出现刘自成与王自成。
尽管朱由校多了几百年的记忆,但他不是神,而是一个没有金手指的普通人。
让大明中兴,这是一个多么困难又难以实现的世纪难题。
贪腐成风、官僚机构效率低下、文恬武嬉、土地兼并极其严重、财政崩溃、小冰河带来的大面积减产、建奴的强势崛起等等,问题实在太多了。
此时的大明,已经处处显现出一个王朝处于末年、即将崩溃的迹象,岂能是朱由校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
他不会点石成金,也不会撒豆成兵,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一步一步让大明做出改变,让这个即将垮台的王朝重新焕发生机。
既然已经成了这个即将垮台王朝的皇帝,他不接下这项重任也不行。
到时候满清入关后,要么学崇祯上吊了事,要么成为下一个徽钦二帝,受尽满清的屈辱与历史的唾骂。
辽东,沈阳大政殿,德胜归来的黄台吉志得意满地大宴群臣。
此次西征,不仅打垮了虎墩兔留守的多罗特与浩奇特,还彻底收服了科尔沁、内喀尔喀与留下来的蒙古左翼察哈尔各部。
微醺的豪格举起手中的酒杯朝黄台吉祝贺道:“儿臣恭贺汗阿玛旗开得胜,彻底征服蒙古左翼各部!”
说完,豪格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紧接着,岳讬、多尔衮也纷纷跟着效仿,就连今年只有十三岁的多铎,也有样学样地给黄台吉祝酒。
看着黄台吉与四小贝勒的举动,憋屈的莽古尔泰出声讥讽道:“近十万大军才打赢虎墩兔留下的尾军,不知道洋洋得意什么!”
莽古尔泰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前排的众多贝勒额真基本都听到了。
很快,宴席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中,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莽古尔泰与黄台吉两人。
面对莽古尔泰的当众发难,黄台吉使命咬紧牙关,不让自己情绪无法控制。
在脸上的神情反复变化了一阵后,黄台吉深呼一口道,笑着看向莽古尔泰道:“三贝勒说得没错,这次西征击败的虎墩兔大军的确不多,但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蒙古左翼,自此就多了一条向明狗进攻的线路选择,不用再死磕辽西那些王八壳子!”
黄台吉的话音刚落,豪格马上捧哏道:“不错,这次西征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事,占领蒙古左翼后,我们不仅多了左翼的蒙古军队,还多了千里之土!”
对于黄台吉父子给自己找台阶,莽古尔泰可并不领情,“豪格贝勒,蒙古左翼的军队可不是那么好召集的,没有好处给他们,他们为何要帮我们打仗?
你还是太嫩了,大人的事情,岂能如此简单,至于你说的所谓千里之土,对我们又有何益?”
莽古尔泰如此不顾脸面,给了双方台阶还如此咄咄逼人,气得黄台吉牙关紧咬,还出现了咯吱声。
至于与黄台吉并坐的代善与阿敏两人,他们乐见其成,当起了吃瓜群众。
“既然三贝勒如此看不起本汗此次西征的成果,那今冬不妨让你带军前去剿灭虎墩兔,不知你可敢立下军令状?”
军令状?
这玩意儿能随便立的吗?
他莽古尔泰是莽,但不是傻,到时候谁知黄台吉会给自己下什么套。
“虎墩兔要是如此轻易被剿灭,那老汗早就剿灭虎墩兔好多次了,我自知能力不及老汗,也就不立你这个劳什子的军令状了!”
接着,莽古尔泰补充道:“都没立下什么大功,这庆功宴啊,不喝也罢!”
说完,莽古尔泰自顾自地走出了大政殿。
李邦华作为两榜进士,对于袁可立不愿说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傻到打破砂锅问到底。
“甚好,阻力会比原先清除兵额小不少,孟暗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可要加快速度了!”
“是,下官尊令!”李邦华起身行了一礼后,这才退出了袁可立的值房。
困扰多时的困惑,一朝得解,压在李邦华心底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
接下来,李邦华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后,给皇帝写了一封《京营选将练兵疏》。
当朱由校看到李邦华递来的题本后,经过一番权衡,最终还是同意了李邦华的方法。
朱由校的心思被袁可立给基本猜透了,在现在局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他并不想在对文官下手后不久,又开始得罪整个勋贵集团。
现在的大明,一切以维稳为主,在成功阻止黄台吉明年可能入关劫掠京畿的己巳之变后,再凭声望与能足够腾出手的强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京营。
发生在明年十月份的己巳之变,建奴将京畿富庶之地劫掠一空,除了钱粮,还有大量的青壮人口。
正因为有了从京畿劫掠过去的几十万壮丁,建奴就很好地解决了没人耕种的问题,自此之后,建奴的八旗军队基本可以彻底摆脱需要农耕的烦恼,彻底成了一群职业兵。
不仅能随时发动战事,还能采用坚持长期围困坚城、围点打援的战术。
发生在天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场大凌河之战,不仅消耗了辽东甚至是九边的大量精锐,也彻底验证了围城打援战术的巨大效用,自此辽西的一众坚城险堡,便不再牢不可摧。
更要命的是,这场大凌河之战还直接诱发了李九成与孔有德等人因长期遭到打压排挤后的兵变,给建奴带去了大量的最先进火器,自此大明对建奴不再拥有火器优势,一座座坚城在红夷大炮的摧残下,彻底沦为灰烬。
而己巳之变,除了改变大明与建奴之间的实力对比,还因征集九边精锐无充足粮草供应,出现了一起起数之不尽的兵变与逃跑,最终成为农民起义军中的中坚力量。
有了丰富训练与作战经验的边军精锐加入农民军,之前不成气候的起义军,犹如在烈火中泼了一大盆燃油,以前官军轻易碾压农民军的局面,自此一去不复返。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成了直接推翻大明王朝的主因。
虽然朱由校将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弄到了身边当护卫,但谁知道会不会还出现刘自成与王自成。
尽管朱由校多了几百年的记忆,但他不是神,而是一个没有金手指的普通人。
让大明中兴,这是一个多么困难又难以实现的世纪难题。
贪腐成风、官僚机构效率低下、文恬武嬉、土地兼并极其严重、财政崩溃、小冰河带来的大面积减产、建奴的强势崛起等等,问题实在太多了。
此时的大明,已经处处显现出一个王朝处于末年、即将崩溃的迹象,岂能是朱由校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
他不会点石成金,也不会撒豆成兵,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一步一步让大明做出改变,让这个即将垮台的王朝重新焕发生机。
既然已经成了这个即将垮台王朝的皇帝,他不接下这项重任也不行。
到时候满清入关后,要么学崇祯上吊了事,要么成为下一个徽钦二帝,受尽满清的屈辱与历史的唾骂。
辽东,沈阳大政殿,德胜归来的黄台吉志得意满地大宴群臣。
此次西征,不仅打垮了虎墩兔留守的多罗特与浩奇特,还彻底收服了科尔沁、内喀尔喀与留下来的蒙古左翼察哈尔各部。
微醺的豪格举起手中的酒杯朝黄台吉祝贺道:“儿臣恭贺汗阿玛旗开得胜,彻底征服蒙古左翼各部!”
说完,豪格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紧接着,岳讬、多尔衮也纷纷跟着效仿,就连今年只有十三岁的多铎,也有样学样地给黄台吉祝酒。
看着黄台吉与四小贝勒的举动,憋屈的莽古尔泰出声讥讽道:“近十万大军才打赢虎墩兔留下的尾军,不知道洋洋得意什么!”
莽古尔泰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前排的众多贝勒额真基本都听到了。
很快,宴席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中,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莽古尔泰与黄台吉两人。
面对莽古尔泰的当众发难,黄台吉使命咬紧牙关,不让自己情绪无法控制。
在脸上的神情反复变化了一阵后,黄台吉深呼一口道,笑着看向莽古尔泰道:“三贝勒说得没错,这次西征击败的虎墩兔大军的确不多,但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蒙古左翼,自此就多了一条向明狗进攻的线路选择,不用再死磕辽西那些王八壳子!”
黄台吉的话音刚落,豪格马上捧哏道:“不错,这次西征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事,占领蒙古左翼后,我们不仅多了左翼的蒙古军队,还多了千里之土!”
对于黄台吉父子给自己找台阶,莽古尔泰可并不领情,“豪格贝勒,蒙古左翼的军队可不是那么好召集的,没有好处给他们,他们为何要帮我们打仗?
你还是太嫩了,大人的事情,岂能如此简单,至于你说的所谓千里之土,对我们又有何益?”
莽古尔泰如此不顾脸面,给了双方台阶还如此咄咄逼人,气得黄台吉牙关紧咬,还出现了咯吱声。
至于与黄台吉并坐的代善与阿敏两人,他们乐见其成,当起了吃瓜群众。
“既然三贝勒如此看不起本汗此次西征的成果,那今冬不妨让你带军前去剿灭虎墩兔,不知你可敢立下军令状?”
军令状?
这玩意儿能随便立的吗?
他莽古尔泰是莽,但不是傻,到时候谁知黄台吉会给自己下什么套。
“虎墩兔要是如此轻易被剿灭,那老汗早就剿灭虎墩兔好多次了,我自知能力不及老汗,也就不立你这个劳什子的军令状了!”
接着,莽古尔泰补充道:“都没立下什么大功,这庆功宴啊,不喝也罢!”
说完,莽古尔泰自顾自地走出了大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