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79章 帝王心术
热门推荐:
妖兄,你的寿元跟我有缘!
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
综影视:从美过白月光的替身开始
求生游戏: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战争系统在末世
神豪:从收集人生词条开始暴富
盗墓:哑巴历险记
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几天后,王命璿与陈扬美连续上了三次辞呈后,朱由校终于同意了他们的致仕。
时间又过去两天后,吏部就公布了新的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的人选。
至于廷推,自从将“东林群贤”赶出朝堂后,几乎就再也没有举行过,都是由魏忠贤为首的司礼监代为传话。
在送别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后,张瑞图大概是弄明白了两人为何会莫名其妙地丢了官。
说到底,还是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经受不住诱惑,跳进了别人挖的坑。
其实张瑞图不知道的是,就算没有这次高价卖粮的事情,皇帝也会想其它的法子罢黜六部九卿中福建籍的重臣。
现在朝中福建籍重臣有阁臣张瑞图,刑部尚书王命璿,工部尚书吴淳夫,大理寺卿陈扬美,势力太大,对朱由校即将要推行的开海政策十分不利。
经过这么一番调整,内阁中黄立极与李国普是北直隶人,施凤来浙江人,六部九卿中吏部尚书李长庚与礼部尚书李腾芳湖广人、户部尚书郭允厚山东人、兵部尚书袁可立与新任命的大理寺卿杨所修河南人、新刑部尚书崔呈秀与督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北直隶人、通政使赵绂山西人。
相比之前来说,北直隶的人依然很多,但起码会阻止朱由校开海的人立马变少了。
这不,在崔呈秀与杨所修两人刚赴任不久,朱由校就在昭和殿再次召开了由内阁与六部九卿参与的御前会议。
而列席会议的,还有户部左侍郎代理漕运总督的张晓。
事先已经得到通气的户部尚书郭允厚率先开口道:“启奏陛下,大明现在国事艰难,外加多处大旱,朝廷开支日益入不敷出,臣恳请陛下恢复永乐朝时广东、福建、浙江与太仓的市舶司建制,好为大明开源!”
郭允厚的话音刚落,在其他人震惊的同时,张瑞图也顿时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原来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的致仕,早就在眼前皇帝的算计之内,说不定其中还包含着自己。
这小皇帝的心思也太深沉了,要是自己没有坚守住底线,说不定也会落得跟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一样的下场。
“启奏陛下,臣反对!”
看着出列的吴淳夫,朱由校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问道:“为何反对?”
“臣反对有三,一是禁海乃太祖祖训,二是大明禁海的时候海防平靖,但当开海的时候,倭患频发,三是去年通过几次大的抄家,以及秋税完成,现在的国库并不缺钱粮!”
不用朱由校下场,自有郭允厚这个户部尚书帮他辩驳,“启奏陛下,大司空的反对简直是谬不可言,臣向陛下请求的是恢复永乐朝时的市舶司,难不成大司空想说太宗文皇帝带头违背太祖的祖训?
其二,海防的平靖与否,跟海禁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联,永乐朝时大开海禁,几乎就没有任何的倭患。
其三,去年抄家和秋税所得,国库虽然还有一点积蓄,但钱不足五百万两,粮不超一千万石,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又要给九边与文武百官发放军饷俸禄,国库很快便会见底,真不知大司空哪来的底气说国库不缺钱粮!”
朱由校真想给郭允厚竖一个大大的拇指,这反驳实在是太漂亮了。
被郭允厚反驳,吴淳夫自然不会就此认怂,“启奏陛下,大司徒只能用永乐朝来举例,永乐朝时国朝鼎盛,万国来朝,自然不会有什么倭患。
但现在的天启朝距离永乐朝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不管是国力还是海疆的变化,都跟永乐朝有很大的变化。
不说其它,单说现在的东南沿海,不仅有倭患,还有众多的海盗与新近来大明的泰西群盗,要是开海,臣担忧这些人会借此机会上岸劫掠沿海百姓!”
“大司空简直是强词夺理,这些贼人是否上岸劫掠沿海百姓,还会看大明是否开海吗?
若真如大司空所言,这些贼人专逮开海的港口上岸劫掠,那应该正好方便大明天兵集中兵力剿灭他们!”
“本官老家就是朝廷现在唯一的开海港口附近,从小就遭受贼人上岸劫掠,用亲身经历还不能说明其害吗?”
“照你的意思,是要朝廷将泉州这最后一个开放的港口也要关闭吗?”
“若是能关闭自然最好,但朝廷也不能没有接受海外诸国朝贡的港口!”
“简直是一派胡言,现在还有几个海外小国在向朝廷纳贡?就算有,它们也不是从泉州登陆,反而多是在定海与太仓登陆!”
漂亮啊,看着郭允厚与吴淳夫两人的互驳,这才是朱由校想要的效果嘛。
不用他像朱厚照那样亲自下场,拉一派打一派,最终也能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还能分散文官集团的火力。
等被自己所拉的一派不利于继续推行新的政策了,立马又起用另一派来取代他们。
朱由校越来越喜欢采用道君皇帝的帝王心术了,用起来简直不要太爽。
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几省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田地。
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不过,在朱由校眼里,哪有什么长江的清水和黄河的浊水,都是水罢了。
不管是清流也好,还是贪官也罢,在他看来,都是差不多的货色,有的人追名,有的人追利,都逃不脱一个“贪”字。
更何况被清流们恨不得打入阿鼻地狱的大贪官严嵩,跟清流领袖徐阶比起来,贪污所得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两人不同之处,在于严嵩彻底倒向皇帝,徐阶代表了一众表里不一、中饱私囊的虚伪文官集团。
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更喜欢严嵩这种听话、肯办事、能办事的“自己人”。
所以,面对朝堂中的各党派,朱由校不会只重用其中的一派,而是谁能帮他做事,便重用谁。
就算是魏忠贤,朱由校也不会再偏听偏信,要适时将他头上的紧箍咒念一念,或者培养“猪八戒”与“沙悟净”们,能够随时取代魏忠贤这个善战的“孙悟空”。
时间又过去两天后,吏部就公布了新的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的人选。
至于廷推,自从将“东林群贤”赶出朝堂后,几乎就再也没有举行过,都是由魏忠贤为首的司礼监代为传话。
在送别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后,张瑞图大概是弄明白了两人为何会莫名其妙地丢了官。
说到底,还是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经受不住诱惑,跳进了别人挖的坑。
其实张瑞图不知道的是,就算没有这次高价卖粮的事情,皇帝也会想其它的法子罢黜六部九卿中福建籍的重臣。
现在朝中福建籍重臣有阁臣张瑞图,刑部尚书王命璿,工部尚书吴淳夫,大理寺卿陈扬美,势力太大,对朱由校即将要推行的开海政策十分不利。
经过这么一番调整,内阁中黄立极与李国普是北直隶人,施凤来浙江人,六部九卿中吏部尚书李长庚与礼部尚书李腾芳湖广人、户部尚书郭允厚山东人、兵部尚书袁可立与新任命的大理寺卿杨所修河南人、新刑部尚书崔呈秀与督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北直隶人、通政使赵绂山西人。
相比之前来说,北直隶的人依然很多,但起码会阻止朱由校开海的人立马变少了。
这不,在崔呈秀与杨所修两人刚赴任不久,朱由校就在昭和殿再次召开了由内阁与六部九卿参与的御前会议。
而列席会议的,还有户部左侍郎代理漕运总督的张晓。
事先已经得到通气的户部尚书郭允厚率先开口道:“启奏陛下,大明现在国事艰难,外加多处大旱,朝廷开支日益入不敷出,臣恳请陛下恢复永乐朝时广东、福建、浙江与太仓的市舶司建制,好为大明开源!”
郭允厚的话音刚落,在其他人震惊的同时,张瑞图也顿时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原来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的致仕,早就在眼前皇帝的算计之内,说不定其中还包含着自己。
这小皇帝的心思也太深沉了,要是自己没有坚守住底线,说不定也会落得跟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一样的下场。
“启奏陛下,臣反对!”
看着出列的吴淳夫,朱由校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问道:“为何反对?”
“臣反对有三,一是禁海乃太祖祖训,二是大明禁海的时候海防平靖,但当开海的时候,倭患频发,三是去年通过几次大的抄家,以及秋税完成,现在的国库并不缺钱粮!”
不用朱由校下场,自有郭允厚这个户部尚书帮他辩驳,“启奏陛下,大司空的反对简直是谬不可言,臣向陛下请求的是恢复永乐朝时的市舶司,难不成大司空想说太宗文皇帝带头违背太祖的祖训?
其二,海防的平靖与否,跟海禁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联,永乐朝时大开海禁,几乎就没有任何的倭患。
其三,去年抄家和秋税所得,国库虽然还有一点积蓄,但钱不足五百万两,粮不超一千万石,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又要给九边与文武百官发放军饷俸禄,国库很快便会见底,真不知大司空哪来的底气说国库不缺钱粮!”
朱由校真想给郭允厚竖一个大大的拇指,这反驳实在是太漂亮了。
被郭允厚反驳,吴淳夫自然不会就此认怂,“启奏陛下,大司徒只能用永乐朝来举例,永乐朝时国朝鼎盛,万国来朝,自然不会有什么倭患。
但现在的天启朝距离永乐朝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不管是国力还是海疆的变化,都跟永乐朝有很大的变化。
不说其它,单说现在的东南沿海,不仅有倭患,还有众多的海盗与新近来大明的泰西群盗,要是开海,臣担忧这些人会借此机会上岸劫掠沿海百姓!”
“大司空简直是强词夺理,这些贼人是否上岸劫掠沿海百姓,还会看大明是否开海吗?
若真如大司空所言,这些贼人专逮开海的港口上岸劫掠,那应该正好方便大明天兵集中兵力剿灭他们!”
“本官老家就是朝廷现在唯一的开海港口附近,从小就遭受贼人上岸劫掠,用亲身经历还不能说明其害吗?”
“照你的意思,是要朝廷将泉州这最后一个开放的港口也要关闭吗?”
“若是能关闭自然最好,但朝廷也不能没有接受海外诸国朝贡的港口!”
“简直是一派胡言,现在还有几个海外小国在向朝廷纳贡?就算有,它们也不是从泉州登陆,反而多是在定海与太仓登陆!”
漂亮啊,看着郭允厚与吴淳夫两人的互驳,这才是朱由校想要的效果嘛。
不用他像朱厚照那样亲自下场,拉一派打一派,最终也能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还能分散文官集团的火力。
等被自己所拉的一派不利于继续推行新的政策了,立马又起用另一派来取代他们。
朱由校越来越喜欢采用道君皇帝的帝王心术了,用起来简直不要太爽。
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几省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田地。
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不过,在朱由校眼里,哪有什么长江的清水和黄河的浊水,都是水罢了。
不管是清流也好,还是贪官也罢,在他看来,都是差不多的货色,有的人追名,有的人追利,都逃不脱一个“贪”字。
更何况被清流们恨不得打入阿鼻地狱的大贪官严嵩,跟清流领袖徐阶比起来,贪污所得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两人不同之处,在于严嵩彻底倒向皇帝,徐阶代表了一众表里不一、中饱私囊的虚伪文官集团。
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更喜欢严嵩这种听话、肯办事、能办事的“自己人”。
所以,面对朝堂中的各党派,朱由校不会只重用其中的一派,而是谁能帮他做事,便重用谁。
就算是魏忠贤,朱由校也不会再偏听偏信,要适时将他头上的紧箍咒念一念,或者培养“猪八戒”与“沙悟净”们,能够随时取代魏忠贤这个善战的“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