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82章 私掠证
热门推荐:
妖兄,你的寿元跟我有缘!
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
综影视:从美过白月光的替身开始
求生游戏: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战争系统在末世
神豪:从收集人生词条开始暴富
盗墓:哑巴历险记
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众人不敢置信地看向皇帝,这像是深居皇宫之人说出来的话吗?
“陛下,大海风高浪急,而且有不少的海盗与夷狄作祟,切不可让大明良民私自出海!”
“张爱卿,朕没记错的话,你家里也是大海商吧!”
张瑞图心里叫苦,脸上凝重地回道:“回陛下,臣家里不是什么大海商,只是替那些海商筹集茶叶和丝绸!”
“哦?要不朕让锦衣卫去查查?”
哪个人家经得住锦衣卫的盘查?
就算没有,锦衣卫也会想办法让它有!
吓得张瑞图连忙跪下自证决心道:“陛下,臣不敢欺君!”
“若你所说属实,那你们福建的大海商们是怎么前往倭国和南洋的?难道他们不知道什么你所说的风高浪急?还是不知道外海有海盗与夷狄作祟?”
很多事情压根经不起任何的推敲,就看老板要不要追究。
张瑞图被皇帝的几个灵魂发问,给问得彻底怕了,“臣知罪!”
朱由校也不是非要跟这些沿海的大海商家族过不去,而是他们的吃相实在太难看,吃独食也就罢了,居然连内陆老百姓的活命粮也要往死了压榨。
大明的崩溃,核心因素是财政的崩溃,而财政崩溃的背后则是利益分配的极度失衡。
“张晓!”
当了许久看客的户部左侍郎兼漕运总督张晓,赶忙出列答道:“禀陛下,臣在!”
“你也听了这么久的御前会议了,现在可知朕为何单独叫你过来参会了?”
“臣定当赴汤蹈火,为陛下管好市舶司,为朝廷征收更多的市舶税!”
“朕听说前宋市舶税年入千万,朕也不指望你在短时间内让大明的市舶税岁入千万,但也绝对不可能是现在的四万两,糊弄谁呢,一艘福船跑一趟倭国的利润都不止这四万两!”
岁入千万?
这里面站着的人绝对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此事,也不会不知道海贸的庞大利润,只不过他们不想将自己吃得盆满钵满的饕餮盛宴分一点给朝廷。
就算那些出身内陆的官员,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生事。
现在皇帝不仅知道了前宋市舶税年入千万的事情,还知道了一艘船跑一趟倭国的利润之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为何要诈尸?
“禀陛下,臣定当早日为朝廷实现年入千万的目标!”
“你也不用用这种大话诓朕,这样好了,朕要求也不高,今年先给户部收上来四百万两市舶税,明年六百万,五年之后,再实现年入千万的目标。
要是你能做到,朕绝对会让你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张晓深吸一口气后,毅然决然地回道:“禀陛下,臣定当赴汤蹈火,但臣需要军队!”
“你想要多少?”
“至少一个标兵营!”
“准,朕让泰宁侯随你南下,可优先从操江水师中抽调精锐!”
“谢陛下!”
“另外,以后的市舶司除了给朝廷征收市舶税,朕还赋予它另一项职责,那就是给出海经商的船队颁发许可证,有了市舶司颁发的许可证,这些船队除了不再视作走私,还被允许在南洋甚至是其它任何地方从事任何合法或非法的贸易。
但是,朝廷的许可证也不是免费的,那就是需要上缴船队的三成利润给市舶司!”
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再不出手就要晚了。
既然内陆已经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取,那干嘛不面向海洋,土着流血流泪,总好过汉人流血流泪。
而朱由校所说的许可证,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私掠证。
有了这张证书的船队,可随意劫掠海外的财富。
至于会不会出现东西印度公司,朱由校可管不了,先把原始财富积累起来再说。
还能这样?
以后家族的船队有了这张许可证,就可以明目张胆地走私了?
不对,是海贸!
但上缴三成利润是不是太黑了一点?
这不,施凤来出列说出了他内心的疑惑,“禀陛下,这个许可证审核,不知有什么条件?另外,海上风高浪急,经常会掀翻船只,顺带着将船上的货物也带入大海,三成的利润是不是太高了点?”
“高?那施爱卿以为多少合适?”
“回陛下,一成足矣,而且那些近海贸易的船队,已经缴纳了市舶税,不应该再缴纳利润!”
朱由校看向户部尚书道:“郭爱卿,你以为呢?”
“禀陛下,臣以为施阁老的算法有问题,他没有将陛下的原话听进去,按照陛下的意思,不管是拥有许可证的船队是否损失,都只用上缴船队三成利润,而这其中也包含了市舶司的风险共担。
至于近海贸易,船队在大海上航行,市舶司怎么才能知晓它们有没有出外海,所以,臣以为不管是否是近海还是远海,都应该上缴三成利润!”
“陛下,若如此,那绝大部分船队都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办理许可证,走私依然还会十分肆虐?”
“郭爱卿,朝廷每年市舶税岁入千万,甚至更多,几支水师能解决走私与海盗问题吗?”
“回陛下,水师要是有充足的钱粮,别说沿海的海盗与走私,就算让他们下南洋围剿泰西人,依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朱由校笑眯眯地看向施凤来道:“施爱卿,可还有问题?”
“陛下,对于外海贸易臣没有异议,但近海的利润十分稀薄,很多还是短途贸易,若朝廷强行催缴三成利润,臣担心近海贸易会因此绝迹!”
张瑞图也出来附和道:“禀陛下,施阁老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近海贸易多是粮食等利润稀薄的货物,市舶司要是催缴三成,那这些海商可就真的没有利润可言了,很快,他们便会彻底放弃近海贸易!”
听完施凤来与张瑞图两人的据理力争,朱由校开始反思自己的决定是否太狠了点。
“那你们以为,如何保证他们的确是在做近海贸易?”
施凤来答道:“回陛下,市舶司可根据船只属性来确定是否是近海贸易,近海与外海贸易的船只有很大的不同!”
张瑞图也附和道:“臣附议!”
“张晓,你以为呢?”
张晓这个旱鸭子有点懵逼地回道:“回陛下,臣以为可以先参照两位阁老的建议施行一段时间,要是不行,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朱由校略作权衡后,便同意了张晓的见解,“准,许可证的审核条件中,必须要有对应的抵押物,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金银船只,其它的条件你尽快拟一份条陈上来!”
“臣遵旨!”
“陛下,大海风高浪急,而且有不少的海盗与夷狄作祟,切不可让大明良民私自出海!”
“张爱卿,朕没记错的话,你家里也是大海商吧!”
张瑞图心里叫苦,脸上凝重地回道:“回陛下,臣家里不是什么大海商,只是替那些海商筹集茶叶和丝绸!”
“哦?要不朕让锦衣卫去查查?”
哪个人家经得住锦衣卫的盘查?
就算没有,锦衣卫也会想办法让它有!
吓得张瑞图连忙跪下自证决心道:“陛下,臣不敢欺君!”
“若你所说属实,那你们福建的大海商们是怎么前往倭国和南洋的?难道他们不知道什么你所说的风高浪急?还是不知道外海有海盗与夷狄作祟?”
很多事情压根经不起任何的推敲,就看老板要不要追究。
张瑞图被皇帝的几个灵魂发问,给问得彻底怕了,“臣知罪!”
朱由校也不是非要跟这些沿海的大海商家族过不去,而是他们的吃相实在太难看,吃独食也就罢了,居然连内陆老百姓的活命粮也要往死了压榨。
大明的崩溃,核心因素是财政的崩溃,而财政崩溃的背后则是利益分配的极度失衡。
“张晓!”
当了许久看客的户部左侍郎兼漕运总督张晓,赶忙出列答道:“禀陛下,臣在!”
“你也听了这么久的御前会议了,现在可知朕为何单独叫你过来参会了?”
“臣定当赴汤蹈火,为陛下管好市舶司,为朝廷征收更多的市舶税!”
“朕听说前宋市舶税年入千万,朕也不指望你在短时间内让大明的市舶税岁入千万,但也绝对不可能是现在的四万两,糊弄谁呢,一艘福船跑一趟倭国的利润都不止这四万两!”
岁入千万?
这里面站着的人绝对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此事,也不会不知道海贸的庞大利润,只不过他们不想将自己吃得盆满钵满的饕餮盛宴分一点给朝廷。
就算那些出身内陆的官员,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生事。
现在皇帝不仅知道了前宋市舶税年入千万的事情,还知道了一艘船跑一趟倭国的利润之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为何要诈尸?
“禀陛下,臣定当早日为朝廷实现年入千万的目标!”
“你也不用用这种大话诓朕,这样好了,朕要求也不高,今年先给户部收上来四百万两市舶税,明年六百万,五年之后,再实现年入千万的目标。
要是你能做到,朕绝对会让你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张晓深吸一口气后,毅然决然地回道:“禀陛下,臣定当赴汤蹈火,但臣需要军队!”
“你想要多少?”
“至少一个标兵营!”
“准,朕让泰宁侯随你南下,可优先从操江水师中抽调精锐!”
“谢陛下!”
“另外,以后的市舶司除了给朝廷征收市舶税,朕还赋予它另一项职责,那就是给出海经商的船队颁发许可证,有了市舶司颁发的许可证,这些船队除了不再视作走私,还被允许在南洋甚至是其它任何地方从事任何合法或非法的贸易。
但是,朝廷的许可证也不是免费的,那就是需要上缴船队的三成利润给市舶司!”
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再不出手就要晚了。
既然内陆已经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取,那干嘛不面向海洋,土着流血流泪,总好过汉人流血流泪。
而朱由校所说的许可证,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私掠证。
有了这张证书的船队,可随意劫掠海外的财富。
至于会不会出现东西印度公司,朱由校可管不了,先把原始财富积累起来再说。
还能这样?
以后家族的船队有了这张许可证,就可以明目张胆地走私了?
不对,是海贸!
但上缴三成利润是不是太黑了一点?
这不,施凤来出列说出了他内心的疑惑,“禀陛下,这个许可证审核,不知有什么条件?另外,海上风高浪急,经常会掀翻船只,顺带着将船上的货物也带入大海,三成的利润是不是太高了点?”
“高?那施爱卿以为多少合适?”
“回陛下,一成足矣,而且那些近海贸易的船队,已经缴纳了市舶税,不应该再缴纳利润!”
朱由校看向户部尚书道:“郭爱卿,你以为呢?”
“禀陛下,臣以为施阁老的算法有问题,他没有将陛下的原话听进去,按照陛下的意思,不管是拥有许可证的船队是否损失,都只用上缴船队三成利润,而这其中也包含了市舶司的风险共担。
至于近海贸易,船队在大海上航行,市舶司怎么才能知晓它们有没有出外海,所以,臣以为不管是否是近海还是远海,都应该上缴三成利润!”
“陛下,若如此,那绝大部分船队都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办理许可证,走私依然还会十分肆虐?”
“郭爱卿,朝廷每年市舶税岁入千万,甚至更多,几支水师能解决走私与海盗问题吗?”
“回陛下,水师要是有充足的钱粮,别说沿海的海盗与走私,就算让他们下南洋围剿泰西人,依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朱由校笑眯眯地看向施凤来道:“施爱卿,可还有问题?”
“陛下,对于外海贸易臣没有异议,但近海的利润十分稀薄,很多还是短途贸易,若朝廷强行催缴三成利润,臣担心近海贸易会因此绝迹!”
张瑞图也出来附和道:“禀陛下,施阁老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近海贸易多是粮食等利润稀薄的货物,市舶司要是催缴三成,那这些海商可就真的没有利润可言了,很快,他们便会彻底放弃近海贸易!”
听完施凤来与张瑞图两人的据理力争,朱由校开始反思自己的决定是否太狠了点。
“那你们以为,如何保证他们的确是在做近海贸易?”
施凤来答道:“回陛下,市舶司可根据船只属性来确定是否是近海贸易,近海与外海贸易的船只有很大的不同!”
张瑞图也附和道:“臣附议!”
“张晓,你以为呢?”
张晓这个旱鸭子有点懵逼地回道:“回陛下,臣以为可以先参照两位阁老的建议施行一段时间,要是不行,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朱由校略作权衡后,便同意了张晓的见解,“准,许可证的审核条件中,必须要有对应的抵押物,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金银船只,其它的条件你尽快拟一份条陈上来!”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