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89章 虎墩兔临阵犯怂
已经有过长期担忧的马世龙,沉吟片刻后,说出了他认为合适的应对之法,“末将离开大同前,已经增派了一营兵马前往玉林卫镇守,有了这一营兵马,外加之前的玉林卫与杀虎口守军,起码能守住虎墩兔的突然袭击五到七天时间。
再考虑到蒙古人不擅长攻城,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都不用骑兵过去,步兵都能走过去了!”
对于马世龙的回答,孙承宗并没有给予答复,而是沉思着其它更好的应对之法。
马世龙的办法虽然奏效,但却会让大军疲于奔命,而且到头来,不仅不会立下什么像样的战功,还很可能会损兵折将。
几年前的柳河之败,虽然天子没有追究,但他孙承宗心里那道关却怎么也过不去。
这次好不容易能得天子再次重用,他必须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打完这一仗,要是身体状况不佳,只能辞官归乡了。
其他人见孙承宗一直皱着眉头没说话,便也很自觉地各自拿起千里镜,扫视四周的地形。
时间约莫过去了一刻钟后,孙承宗再次开口道:“继续多派夜不收前往西面虎墩兔的必经之路哨探,同时也增派北面集宁海的夜不收数量,要是发现了虎墩兔大军具体动向,战后记头功一件!”
马世龙回道:“是,孙阁老!”
“另外,再将永谢布的一万骑兵调去镇羌堡支援鄂尔多斯部,避免鄂尔多斯部溃败太快,也预防虎墩兔进攻杀虎口!”
“是!”马世龙再次答道。
“再让人去告知李嵩与张邦奇,让他们密切注意杀虎口与杀虎口外的敌情,要是谁敢轻慢,军法处置!”
“好,孙阁老!”
说完调兵之事后,孙承宗再次将话题回到了如何在饮马河应敌之事上,“马总兵,如何确保虎墩兔主动来攻打我们大军?”
战场经验丰富的马世龙回道:“孙阁老,我们在发现虎墩兔的大军后,可派一支军队前去引诱,边打边退,最终引导他来此地!”
“派哪支军队?”
“土默特是蒙古右翼的首领,可令顺义王派一支大军前去袭扰!”
孙承宗略作思考后,便同意了马世龙的建议:“可,中军扎好大营了吗?”
“营帐已经搭好,正在树立外围拒马与挖掘陷马坑!”
“好,我们下山吧!”
位于归化城内的林丹汗,在听说了鄂尔多斯与永谢布居然响应土默特卜失兔号召,准备一同来对付他,气得他破口大骂。
骂来骂去,差不多都是围绕着两部都是背信弃义与不要祖宗的叛徒,殊不知正是因为他的暴力兼并,这才逼着两部步土默特的后尘,投靠了大明。
至于未来与大明会如何,他们不管,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虎墩兔驱赶出蒙古右翼地盘,他们才好继续返回故地放牧。
大不了到时候赶跑虎墩兔之后,他们屁股一拍,带着族人和牛羊重新返回大草原,大明只能在大同干瞪眼。
也正是考虑到蒙古人的特性,孙承宗才坚持不让三部牧民进入边墙避难,而是放在了边墙之外。
宁可选择大同镇北作为主战场,也不要让三部兵马进入大同前往杀虎口。
两百多年的世仇,哪是那么容易说和好就和好的,说不定将虎墩兔一赶走,双方之间又恢复了往日仇敌关系。
在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聚拢部民后,虎墩兔带着四万骑兵风尘仆仆地朝大同镇而来。
得知消息的孙承宗,马上命令土默特顺义王卜失兔派出五千骑兵,前往下水海与杀虎口外引诱虎墩兔。
双方大军在兔毛川上游、杀虎口外三十多里的老玉林卫碰面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领军的卜失兔弟弟黄台吉二话不说,挥打着马屁股朝虎墩兔的大军冲去。
在双方距离不到五十步的距离时,纷纷张弓搭箭,朝对面射去。
面对对方密集射过来的箭支,在两军靠近前黄台吉就已经分散了队伍。
因兔毛川的河谷不够宽广,虽然黄台吉的兵马远远少于虎墩兔的大军,但谁让狭窄的河谷地形根本无法让虎墩兔大军充分展开。
在双方距离剩下不到十步的时候,射完第三轮箭的黄台吉马上勒住缰绳,带着队伍快速朝来时方向逃去,一边逃还一边回头射击。
本就憋了一肚子气的虎墩兔,面对土默特赤裸裸的挑衅,他也不管前面有面有没有埋伏了,马上命令一万大军前去追赶,而他自己,也在后面紧追不放。
双双断断续续地向前奔跑了八十多里后,来到了地势开阔的下水海湖岸平原,
而这里,前来接应黄台吉的永谢布大军,已经早早等候多时。
以逸待劳的永谢布击退追赶的虎墩兔大军后,一直等到虎墩兔的后军到来后,他们才缓步朝饮马河营地撤去。
到达下水海之后,虎墩兔并没有继续追赶前面逃走的土默特与永谢布军队,而是不得不选择就地扎营。
下水海地势开阔,而且水源充足,现在又是夏季牧草丰盛的时候,非常适合大军停驻。
而且,南面不远处不足六十里的地方就是大同镇的边墙,他的到来肯定已经让明军知晓,他也就没必要追求行军速度了。
外加大军一路赶来,也急需休整,避免南面的明军突然趁他们疲累的时候来一场突袭,那就得不偿失了。
得知引诱计策已经奏效的孙承宗与所有饮马河两岸的大军将领们,纷纷开始披甲列阵,随时恭候虎墩兔大军的到来。
但连等了两日后,仍不见虎墩兔前来的孙承宗,便让鄂尔多斯再次派出五千先锋军前往下水海挑衅虎墩兔的神经。
虎墩兔没有继续往前进攻饮马河的联军,并不是他去了其它地方,而是他的内心又开始犯怂了。
据探子来报,饮马河两岸不仅有土默特、鄂尔多斯与永谢布三部联军,居然还有出边墙的四五万明军。
虽然他之前多次攻打过大明的边堡,但他从不敢去攻打大城,也不敢深入大明,因为他知道自己一直是在拉虎皮扯大旗。
天启元年他骗了王化贞的百万钱粮,却没有兑现共同出兵对付努尔哈赤的承诺,他知道大明对他肯定恨之入骨。
现在兵临大同边墙,面对前方十万联军,他又开始怂了,生怕打不过损失惨重,还影响他“蒙古大汗”的“威名。”
再考虑到蒙古人不擅长攻城,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都不用骑兵过去,步兵都能走过去了!”
对于马世龙的回答,孙承宗并没有给予答复,而是沉思着其它更好的应对之法。
马世龙的办法虽然奏效,但却会让大军疲于奔命,而且到头来,不仅不会立下什么像样的战功,还很可能会损兵折将。
几年前的柳河之败,虽然天子没有追究,但他孙承宗心里那道关却怎么也过不去。
这次好不容易能得天子再次重用,他必须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打完这一仗,要是身体状况不佳,只能辞官归乡了。
其他人见孙承宗一直皱着眉头没说话,便也很自觉地各自拿起千里镜,扫视四周的地形。
时间约莫过去了一刻钟后,孙承宗再次开口道:“继续多派夜不收前往西面虎墩兔的必经之路哨探,同时也增派北面集宁海的夜不收数量,要是发现了虎墩兔大军具体动向,战后记头功一件!”
马世龙回道:“是,孙阁老!”
“另外,再将永谢布的一万骑兵调去镇羌堡支援鄂尔多斯部,避免鄂尔多斯部溃败太快,也预防虎墩兔进攻杀虎口!”
“是!”马世龙再次答道。
“再让人去告知李嵩与张邦奇,让他们密切注意杀虎口与杀虎口外的敌情,要是谁敢轻慢,军法处置!”
“好,孙阁老!”
说完调兵之事后,孙承宗再次将话题回到了如何在饮马河应敌之事上,“马总兵,如何确保虎墩兔主动来攻打我们大军?”
战场经验丰富的马世龙回道:“孙阁老,我们在发现虎墩兔的大军后,可派一支军队前去引诱,边打边退,最终引导他来此地!”
“派哪支军队?”
“土默特是蒙古右翼的首领,可令顺义王派一支大军前去袭扰!”
孙承宗略作思考后,便同意了马世龙的建议:“可,中军扎好大营了吗?”
“营帐已经搭好,正在树立外围拒马与挖掘陷马坑!”
“好,我们下山吧!”
位于归化城内的林丹汗,在听说了鄂尔多斯与永谢布居然响应土默特卜失兔号召,准备一同来对付他,气得他破口大骂。
骂来骂去,差不多都是围绕着两部都是背信弃义与不要祖宗的叛徒,殊不知正是因为他的暴力兼并,这才逼着两部步土默特的后尘,投靠了大明。
至于未来与大明会如何,他们不管,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虎墩兔驱赶出蒙古右翼地盘,他们才好继续返回故地放牧。
大不了到时候赶跑虎墩兔之后,他们屁股一拍,带着族人和牛羊重新返回大草原,大明只能在大同干瞪眼。
也正是考虑到蒙古人的特性,孙承宗才坚持不让三部牧民进入边墙避难,而是放在了边墙之外。
宁可选择大同镇北作为主战场,也不要让三部兵马进入大同前往杀虎口。
两百多年的世仇,哪是那么容易说和好就和好的,说不定将虎墩兔一赶走,双方之间又恢复了往日仇敌关系。
在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聚拢部民后,虎墩兔带着四万骑兵风尘仆仆地朝大同镇而来。
得知消息的孙承宗,马上命令土默特顺义王卜失兔派出五千骑兵,前往下水海与杀虎口外引诱虎墩兔。
双方大军在兔毛川上游、杀虎口外三十多里的老玉林卫碰面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领军的卜失兔弟弟黄台吉二话不说,挥打着马屁股朝虎墩兔的大军冲去。
在双方距离不到五十步的距离时,纷纷张弓搭箭,朝对面射去。
面对对方密集射过来的箭支,在两军靠近前黄台吉就已经分散了队伍。
因兔毛川的河谷不够宽广,虽然黄台吉的兵马远远少于虎墩兔的大军,但谁让狭窄的河谷地形根本无法让虎墩兔大军充分展开。
在双方距离剩下不到十步的时候,射完第三轮箭的黄台吉马上勒住缰绳,带着队伍快速朝来时方向逃去,一边逃还一边回头射击。
本就憋了一肚子气的虎墩兔,面对土默特赤裸裸的挑衅,他也不管前面有面有没有埋伏了,马上命令一万大军前去追赶,而他自己,也在后面紧追不放。
双双断断续续地向前奔跑了八十多里后,来到了地势开阔的下水海湖岸平原,
而这里,前来接应黄台吉的永谢布大军,已经早早等候多时。
以逸待劳的永谢布击退追赶的虎墩兔大军后,一直等到虎墩兔的后军到来后,他们才缓步朝饮马河营地撤去。
到达下水海之后,虎墩兔并没有继续追赶前面逃走的土默特与永谢布军队,而是不得不选择就地扎营。
下水海地势开阔,而且水源充足,现在又是夏季牧草丰盛的时候,非常适合大军停驻。
而且,南面不远处不足六十里的地方就是大同镇的边墙,他的到来肯定已经让明军知晓,他也就没必要追求行军速度了。
外加大军一路赶来,也急需休整,避免南面的明军突然趁他们疲累的时候来一场突袭,那就得不偿失了。
得知引诱计策已经奏效的孙承宗与所有饮马河两岸的大军将领们,纷纷开始披甲列阵,随时恭候虎墩兔大军的到来。
但连等了两日后,仍不见虎墩兔前来的孙承宗,便让鄂尔多斯再次派出五千先锋军前往下水海挑衅虎墩兔的神经。
虎墩兔没有继续往前进攻饮马河的联军,并不是他去了其它地方,而是他的内心又开始犯怂了。
据探子来报,饮马河两岸不仅有土默特、鄂尔多斯与永谢布三部联军,居然还有出边墙的四五万明军。
虽然他之前多次攻打过大明的边堡,但他从不敢去攻打大城,也不敢深入大明,因为他知道自己一直是在拉虎皮扯大旗。
天启元年他骗了王化贞的百万钱粮,却没有兑现共同出兵对付努尔哈赤的承诺,他知道大明对他肯定恨之入骨。
现在兵临大同边墙,面对前方十万联军,他又开始怂了,生怕打不过损失惨重,还影响他“蒙古大汗”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