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92章 爵位再现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92章 爵位再现

    在大同休整两日后,曹文诏仍然带着来时的勇士营与京营骑兵,按照来时的道路,押着虎墩兔等一众俘虏班师回朝。

    与大军一同前行的,还有孙承宗这个宣大总督兼战场主帅。

    至于战后战场打扫与追逐察哈尔逃兵的事情,则全部交给了陈奇瑜这个监军。

    在孙承宗离开大同后没多久,陈奇瑜接过方山大营的指挥权,在祖大寿的护送下,随几部联军与大同骑兵一同朝虎墩兔的老巢归化城进发。

    等他们来到归化城外的时候,作为奇兵的喀喇沁蒙古人,正在围攻归化城。

    当初安排喀喇沁蒙古人从背后抄袭归化城,是为了预防不敌虎墩兔后,逼迫虎墩兔不得不撤军救援老巢,上演一出围魏救赵的戏码。

    此时坐守归化城的是虎墩兔大福晋娜木钟,她手上兵马除了虎墩兔离开时留下的守城军队外,还有饮马河之战后陆续逃回来的败军。

    陈奇瑜到达归化城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差不多三万察哈尔大军。

    面对这种困兽犹斗的局势,陈奇瑜自然不会选择强攻,而是派人到城外劝降。

    娜木钟等虎墩兔八大福晋听说虎墩兔已经被明军俘虏,他们之前内心虽有不好的猜测,但当听到事实后,还是一时无法接受。

    在陈奇瑜派人劝降了三天后,娜木钟终于给了一个尚算积极的答复:放回虎墩兔,他们愿意接受大明的敕封,放弃“蒙古大汗”称号,做大明臣子。

    对于察哈尔给出的答复,陈奇瑜自然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是察哈尔必须献城投降,具体双方今后如何相处,由朝廷派来的钦差决定。

    但手握大军的娜木钟可不会如此简单地献城投降,他必须等到虎墩兔的答复后,再做出下一步的打算。

    就这样,双方在归化城一直这么僵持着,以大明为首的联军不攻城,察哈尔大军也不出城攻打围城的联军。

    孙承宗大军来到宣府城的时候,秦士文的身体实在熬不住了,他选择一同返京,亲自向吏部再次请骸骨。

    他真担心自己身体已经熬不到返回家乡了,就算死在返乡的路上,也不想死在宣府任上。

    落叶归根,是所有汉人的最终追求。

    对于秦士文的请求,已经年逾六甲的孙承宗,他自然十分理解自己的这个同科进士。

    而大军因有了风烛残年的秦士文,行军速度也就慢了不少。

    京城这边,在孙承宗刚离开大同城的时候,朝堂与朱由校就收到了他发来的捷报。

    对此,朱由校的心情是格外畅快的,连着几天,他每晚都在宠幸皇后张嫣。

    自从天启八年到来后,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的朱由校,又开始了重新宠幸妃子。

    除了皇后张嫣,还有皇贵妃范慧妃、成妃李氏与荣妃任氏等妃子。

    因多了后世关于女性生理期的知识,朱由校宠幸妃子的时候,就有了刻意的目的性,不再是盲目乱播种。

    这不,范慧妃与成妃又再次怀上了龙胎。

    而皇后张嫣,虽然被宠幸的次数最多,但偏偏就是没有受孕。

    对于已经受孕的范慧妃与成妃,朱由校不想自己子嗣再次胎死腹中或早夭,不仅对她们受孕之事严格保密,还把她们单独安排到了西苑内居住,远离紫禁城那个是非之地。

    迟迟无法怀孕的张嫣,她心里着急,朱由校就遭殃了。

    每次侍寝的时候,不仅格外的主动,还反复多要,这让朱由校那不太强壮的身体实在有点吃不消。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忍着腰部酸胀,笑着回道:“同贺同贺,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此次大明能一举击溃虎墩兔大军,实乃诸位爱卿上下一心,将士实心用命,这才擒拿了虎墩兔,并缴获了前元传国玉玺,兵部?”

    袁可立出列高声答道:“臣在!”

    “此次为大明征战的将士,要认真核实战功,该如何奖赏就如何奖赏,另外,孙阁老他们正押着虎墩兔班师回朝,要联合礼部做好出城迎接与献俘阙下之事!”

    “陛下放心,此等大功,臣定当办得风风光光!”

    “好,从孙阁老传回的书信中,此次擒拿虎墩兔和缴获前元传国玉玺之人皆是由曹文诏率领的勇士营,以及为曹文诏掩护的京营,所以,朕以为曹文诏和京营副将彰武伯杨崇猷,皆该评为奇功,不知袁爱卿以为如何?”

    对于这种天大的战功,秉直的袁可立自然无不可厚非,“回陛下,臣以为甚妥!”

    “嗯,既如此,朕以为敕封曹文诏为侯爵,加封彰武伯为彰武侯,才能凸显大明的赏罚分明!”

    掌管封爵之事的吏部尚书李长庚立刻跳出来反对道:“禀陛下,能俘获虎墩兔与前元传国玉玺的确是大功一件,但勇士营与京营的功劳获得未免太简单了些,而且伤敌人数不多,不该给予如此高的赏赐!”

    李长庚的话音刚落,英国公张维贤就坐不住了,“禀陛下,曹文诏与杨崇猷立下的可是百年不遇之天功,虽然臣的举例不当,但蓝玉在捕鱼尔海一战,虽然让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子天保奴逃脱,但太祖他老人家还是将他的爵位从侯爵升到了公爵。

    现在勇士营与京营一战擒拿蒙古大汗,并且俘获了大明两百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的前元传国玉玺,臣私以为一个侯爵已经偏低了!”

    张维贤的话音刚落,朱纯臣与徐允祯等武勋立马跟着附和道:“臣等附议!”

    李腾芳这个礼部尚书站出来继续反驳道:“禀陛下,现在已经不是国朝初期了,自从靖难之后,大明对于爵位赏赐都是慎之又慎,臣恳请陛下三思!”

    其他文官也跟着附和道:“臣请陛下三思!”

    长期以来的重文轻武,将大明的武将和军队已经削弱得不成样子了,现在朱由校只是想封个爵位,却遭到了全体文官的抵制。

    朱由校嗤笑道:“朕三思?朕问你们,他李成梁的宁远伯是为大明开疆拓土了,还是擒获了所谓的‘蒙古大汗’,亦或是为大明缴获了前元传国玉玺?

    莫不是你们看朕年轻好说话,还是说朕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