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114章 土木堡之战
热门推荐:
妖兄,你的寿元跟我有缘!
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
综影视:从美过白月光的替身开始
求生游戏: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战争系统在末世
神豪:从收集人生词条开始暴富
盗墓:哑巴历险记
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主子,我们快撤!”在多尔衮身边的护卫喀克笃礼高声喊道。
多尔衮看了眼正前方被打得四散而逃的阿济格后,赶忙朝喀克笃礼吼道:“马上吹海螺号,全军撤回万全左卫大营!”
“嗻!”
喀克笃礼答完,立马让号手吹响撤退的海螺号,之后护卫着多尔衮退出混乱的战阵。
作为战场老油条的左良玉岂能放过捉拿多尔衮的机会,他看到正在准备逃离的多尔衮,立马从附近组织了一支五百多人的小股骑兵,朝多尔衮逃离的方向飞奔杀去。
而那些与明军正在缠斗的建奴,在听到海螺号撤军消息后,立马快速朝多尔衮的中军聚拢。
当左良玉带着小股骑兵靠近多尔衮中军的时候,他前面的建奴骑兵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建奴撤退,勇士第二营的其它骑兵自然不会待在原地发呆,而是紧跟在逃跑的建奴骑兵后面追杀。
所以,左良玉身边的骑兵数量也越来越多。
当左良玉带着勇士第二营大军快冲到怀安卫盆地的山口时,听到了身后的鸣金声。
左良玉无法,只得刹住了准备冲入山谷继续追杀的军队,调转码头,朝身后的大营返回。
但当看到正在向怀安卫后所北面山岭逃去的阿济格大军,左良玉又马上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之中。
当孙承宗带着大同援军与建奴正白旗在怀安卫盆地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与建奴镶蓝旗对峙于清水河两岸的京营第一团营,也几乎在同时发动了对清水河北岸的建奴镶蓝旗的作战当中。
相比于勇士第二营只有一个千户所装配燧发枪不同,京营第一团营是每一个人都给配备了两把燧发骑枪,与两把燧发手枪。
当然,传统的骑弓、腰刀与长矛这些冷兵器,他们也一样不少。
自从上次饮马河之战结束之后,朱由校便对京营第一团营进行了彻底的整改。
不仅保留了全员骑兵的编制,还按照勇士营的标准进行配备武器。
有了优良的武器之后,军队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往精良的方向发展,不再追求数量,而是在精不在多。
当第一团营穿过几乎干涸的清水河河床,与从建在清水河北岸的怀来卫军队汇合后,开始缓步朝驻扎在怀来卫城西面十五里外的土木堡建奴镶蓝旗大军前进。
杨崇猷之所以下定决心向土木堡的建奴镶蓝旗大军发起进攻,因为他终于收到了来自坐镇宣府城的宣府巡抚陈奇瑜来信。
杨崇猷从信中得知,建奴已经将入寇宣府的军队分成了四支,正白旗向西去攻打怀安卫,镶蓝旗向南扫荡保安州与怀来卫,黄台吉亲率的正黄旗坐镇万全左卫,困住万全左卫城内的杨麒大军。
至于剩下的镶黄旗,此时正游荡在宣府城外,避免城内大军支援各处。
而奈曼、敖汉与科尔沁等蒙古军队,则分散在各旗之中。
这不,杨崇猷的正前方敌军,除了阿敏的镶蓝旗,还有随行的敖汉蒙古人。
所以,阿敏这支南下的建奴大军中,后面暂时将不会有援军前来,杨崇猷可以放心攻打。
阿敏那边,自从看到京营援军,撤到临时营地土木堡之后,便没有急着撤军,而是在想着先击败京营这支援军,之后再继续抢掠一番后,再退回万全左卫大本营。
所以,当杨崇猷带着大军向他的大军发起攻打时,他不但没有仓皇撤退,反而兴奋地列队迎战。
此时的建奴可以说是百战百胜,难求一败,对任何军队不仅不会犯怵,反而渴望与他们交战。
杀人的快感实在是太爽了!
当双方大军前进到距离不足一里时,纷纷停了下来重新整队。
建奴那边,阿敏还是按照过往无往不胜的排兵布阵策略,散兵在前,重骑兵在中,轻骑兵在两侧,而最精锐的白甲巴牙剌则是留在了阿敏的中军,随时应对一举击溃敌军的战机出现。
反观明军这边,杨崇猷让怀来卫的步兵推着战车在一旁打掩护,而他们的骑兵,则被充作预备队。
至于京营的一万大军,则按照三段式的排列方式,分成了一个个的军阵。
重建第一团营后的几个月以来,杨崇猷的精力全都忙活在如何让骑兵排好队列上面了。
因他的第一团营不仅是全骑兵,而且还是全火器营,所以就结合了步兵的三段式射击之法,演化出了骑兵的三段式射击。
而且与步兵相同的是,他的骑兵也分成了全军大阵与以营为单位单独作战方阵,以及以千户和百户为单位的灵活小阵。
而对面的阿敏,看着明军排得整整齐齐的前后两个大阵,他一时实在不明白明军为何要这样摆阵。
在他的印象中,明军的骑兵阵型借鉴了蒙古人阵法后,因各军头各自为战,往往都是混乱不堪。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排整齐的方阵,他反而有点看不懂了。
虽然看不懂,但他还是按照既有的作战策略派出了散兵去骚扰明军的大阵。
对于建奴派来骚扰自己军阵的几百个散兵,杨崇猷针对性地派出了一千以小旗为单位的微型方阵。
既然单挑打不过你,那我就以局部数量取胜,十一支燧发枪对一人齐射,就算铅弹再怎么乱飞,总有一两枚是能击中对方的。
看着己方散兵完全讨不到任何便宜,阿敏不得不下令将他们撤了回来。
面对步步逼近的明军大阵,阿敏开始了第二步,那就是让将士下马,开始列队朝明军大阵用步弓抛射轻箭。
对于建奴的抛射,明军依然有对应的应对办法,那就是纷纷从马鞍上拿起圆形盾牌,遮挡迎面而来的轻箭。
与此同时,杨崇猷也加快了方阵前行的速度,避免出现更多无谓的伤亡。
当两军距离来到只有一百步后,建奴步射的弓箭手纷纷退后重新上马,准备在马上与明军进行互射。
但是,明军可不会傻傻地与建奴进行短距离的骑射,而是在距离还有六十步时,开始了朝对面射出漫天飞舞的铅弹。
多尔衮看了眼正前方被打得四散而逃的阿济格后,赶忙朝喀克笃礼吼道:“马上吹海螺号,全军撤回万全左卫大营!”
“嗻!”
喀克笃礼答完,立马让号手吹响撤退的海螺号,之后护卫着多尔衮退出混乱的战阵。
作为战场老油条的左良玉岂能放过捉拿多尔衮的机会,他看到正在准备逃离的多尔衮,立马从附近组织了一支五百多人的小股骑兵,朝多尔衮逃离的方向飞奔杀去。
而那些与明军正在缠斗的建奴,在听到海螺号撤军消息后,立马快速朝多尔衮的中军聚拢。
当左良玉带着小股骑兵靠近多尔衮中军的时候,他前面的建奴骑兵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建奴撤退,勇士第二营的其它骑兵自然不会待在原地发呆,而是紧跟在逃跑的建奴骑兵后面追杀。
所以,左良玉身边的骑兵数量也越来越多。
当左良玉带着勇士第二营大军快冲到怀安卫盆地的山口时,听到了身后的鸣金声。
左良玉无法,只得刹住了准备冲入山谷继续追杀的军队,调转码头,朝身后的大营返回。
但当看到正在向怀安卫后所北面山岭逃去的阿济格大军,左良玉又马上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之中。
当孙承宗带着大同援军与建奴正白旗在怀安卫盆地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与建奴镶蓝旗对峙于清水河两岸的京营第一团营,也几乎在同时发动了对清水河北岸的建奴镶蓝旗的作战当中。
相比于勇士第二营只有一个千户所装配燧发枪不同,京营第一团营是每一个人都给配备了两把燧发骑枪,与两把燧发手枪。
当然,传统的骑弓、腰刀与长矛这些冷兵器,他们也一样不少。
自从上次饮马河之战结束之后,朱由校便对京营第一团营进行了彻底的整改。
不仅保留了全员骑兵的编制,还按照勇士营的标准进行配备武器。
有了优良的武器之后,军队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往精良的方向发展,不再追求数量,而是在精不在多。
当第一团营穿过几乎干涸的清水河河床,与从建在清水河北岸的怀来卫军队汇合后,开始缓步朝驻扎在怀来卫城西面十五里外的土木堡建奴镶蓝旗大军前进。
杨崇猷之所以下定决心向土木堡的建奴镶蓝旗大军发起进攻,因为他终于收到了来自坐镇宣府城的宣府巡抚陈奇瑜来信。
杨崇猷从信中得知,建奴已经将入寇宣府的军队分成了四支,正白旗向西去攻打怀安卫,镶蓝旗向南扫荡保安州与怀来卫,黄台吉亲率的正黄旗坐镇万全左卫,困住万全左卫城内的杨麒大军。
至于剩下的镶黄旗,此时正游荡在宣府城外,避免城内大军支援各处。
而奈曼、敖汉与科尔沁等蒙古军队,则分散在各旗之中。
这不,杨崇猷的正前方敌军,除了阿敏的镶蓝旗,还有随行的敖汉蒙古人。
所以,阿敏这支南下的建奴大军中,后面暂时将不会有援军前来,杨崇猷可以放心攻打。
阿敏那边,自从看到京营援军,撤到临时营地土木堡之后,便没有急着撤军,而是在想着先击败京营这支援军,之后再继续抢掠一番后,再退回万全左卫大本营。
所以,当杨崇猷带着大军向他的大军发起攻打时,他不但没有仓皇撤退,反而兴奋地列队迎战。
此时的建奴可以说是百战百胜,难求一败,对任何军队不仅不会犯怵,反而渴望与他们交战。
杀人的快感实在是太爽了!
当双方大军前进到距离不足一里时,纷纷停了下来重新整队。
建奴那边,阿敏还是按照过往无往不胜的排兵布阵策略,散兵在前,重骑兵在中,轻骑兵在两侧,而最精锐的白甲巴牙剌则是留在了阿敏的中军,随时应对一举击溃敌军的战机出现。
反观明军这边,杨崇猷让怀来卫的步兵推着战车在一旁打掩护,而他们的骑兵,则被充作预备队。
至于京营的一万大军,则按照三段式的排列方式,分成了一个个的军阵。
重建第一团营后的几个月以来,杨崇猷的精力全都忙活在如何让骑兵排好队列上面了。
因他的第一团营不仅是全骑兵,而且还是全火器营,所以就结合了步兵的三段式射击之法,演化出了骑兵的三段式射击。
而且与步兵相同的是,他的骑兵也分成了全军大阵与以营为单位单独作战方阵,以及以千户和百户为单位的灵活小阵。
而对面的阿敏,看着明军排得整整齐齐的前后两个大阵,他一时实在不明白明军为何要这样摆阵。
在他的印象中,明军的骑兵阵型借鉴了蒙古人阵法后,因各军头各自为战,往往都是混乱不堪。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排整齐的方阵,他反而有点看不懂了。
虽然看不懂,但他还是按照既有的作战策略派出了散兵去骚扰明军的大阵。
对于建奴派来骚扰自己军阵的几百个散兵,杨崇猷针对性地派出了一千以小旗为单位的微型方阵。
既然单挑打不过你,那我就以局部数量取胜,十一支燧发枪对一人齐射,就算铅弹再怎么乱飞,总有一两枚是能击中对方的。
看着己方散兵完全讨不到任何便宜,阿敏不得不下令将他们撤了回来。
面对步步逼近的明军大阵,阿敏开始了第二步,那就是让将士下马,开始列队朝明军大阵用步弓抛射轻箭。
对于建奴的抛射,明军依然有对应的应对办法,那就是纷纷从马鞍上拿起圆形盾牌,遮挡迎面而来的轻箭。
与此同时,杨崇猷也加快了方阵前行的速度,避免出现更多无谓的伤亡。
当两军距离来到只有一百步后,建奴步射的弓箭手纷纷退后重新上马,准备在马上与明军进行互射。
但是,明军可不会傻傻地与建奴进行短距离的骑射,而是在距离还有六十步时,开始了朝对面射出漫天飞舞的铅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