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146章 温体仁出使朝鲜3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146章 温体仁出使朝鲜3

    得知温体仁和毛文龙已经出现在仁川城外的朝鲜国王李倧,赶忙召集了一众重臣,也就是在天启三年发起“癸亥反正”,也就是历史上“仁祖反正”的一众功臣。

    众人一一看过李敬中的来信后,李倧看向礼曹判书崔鸣吉道:“崔判书,这天朝的温侍郎和毛总兵怎么突然来我们朝鲜了?”

    崔鸣吉出列答道:“回大王,臣不知,臣也是才刚知道!”

    李倧无语,继续问道:“那你可知他们为何而来?”

    崔鸣吉哪里知道,“回大王,臣亦不知!”

    就算崔鸣吉猜测大明天使此行所为何事,他也不敢这么早说出来。

    李倧恼怒道:“一问三不知,退下!”

    等崔鸣吉退下后,李倧再次看向兵曹判书李曙道:“李判书,你来说!”

    李曙出列道:“回大王,李敬中信中什么都没有说,只说天使尽快让我们派使者过去商谈国事,以及让他准备清水和吃食,看来不会是什么好事!”

    心里本就有鬼的李倧,皱着眉头眉头问道:“那你以为会是什么坏事?”

    李曙权衡一二后,这才答道:“回大王,臣私以为可能有二,一是私下与建奴媾和,二是追缴粮草!”

    果然如此,李倧语气不愉地抱怨道:“他们以为是孤想跟建奴媾和吗?至于粮草,是孤不愿给吗?”

    等李倧抱怨完,李曙劝道:“大王,既然天使已经不请自来,我们总要想办法应付过去!”

    李倧坐直身子,出口问道:“你说大明天子亲征建奴,现在战果如何?”

    李曙回道:“从之前龙川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得知,毛总兵已经打到了赫图阿拉,还把建奴列祖列宗的尸骨给带回了皮岛,而他本人则亲自去了山海关面圣,据说战事进展颇顺!”

    “颇顺?为何现在才说?他们现在过来,肯定是战事结束,过来问责我们了!”李倧慌忙指责道。

    李曙跪下认罪道:“大王,臣也是刚得知此消息不久,还未来得及禀报大王!”

    李总没有搭理李曙,而是看向三位议政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大明忠实信徒李廷龟率先答道:“禀大王,我们当立即派遣使者前往仁川,免得怠慢天使,反而进一步误了大事!”

    “对,对,对,使者肯定是要赶紧派的,但如何应付他们?我们也需要好好议一议!”

    “大明乃天朝礼仪之邦,是我们朝鲜的宗主国,只要我们态度诚恳,肯定能顺利应付过去!”

    “那万一他们坚持要我们每年给二十万石粮草呢?给还是不给?”

    “可以给一部分,事后再立即派使者前往大明京师,向天子禀明我们朝鲜的难处!”

    见李倧犹豫,左议政金鎏赶忙主动请缨道:“大王,臣愿前往仁川会见大明天使!”

    见金鎏主动愿往仁川排忧解难,李倧的心里这才好受了一点,“好,左议政有心了!”

    接着,李倧看向李元翼这个声望很高的老臣道:“领议政,你以为如何?”

    李元翼从打盹中出列答道:“回大王,右议政的建议是老成谋国之论,老臣不必多做置喙,但就怕此次一同过来的毛总兵,不太好对付啊!”

    听李元翼如此说,李倧赶忙看向曾经去过皮岛拜会毛文龙的金鎏道:“左议政,毛总兵此次一同过来,可知所为何事?”

    金鎏皱了两皱眉头道:“恐非善事,这毛总兵虽然比较好相与,但有时候也是难以妥协之人!”

    听金鎏如此说,李倧心情又十分不好了,他看向户曹判书具宏道:“具判书,我们府库每年能给大明提供多少粮草?”

    具宏情绪低沉地答道:“回大王,勉强十万石!”

    才一半?

    李倧的心情也凉了一半,朝鲜也太贫瘠了。

    李倧神情复杂地看向金鎏道:“左议政,先按照十万石去谈吧,谈完辛苦再跑一趟大明京师,一定要向天子禀明我们朝鲜的难处!”

    “是,大王,臣听说天子今年也才二十五,可否让臣带翁主一同前往?”

    什么?

    这金鎏脑子是正常的吗?

    居然要将大王的女儿献给天子?

    要是当皇后,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反对,甚至还会举双手双脚赞成,但现在什么名分都没有,居然要直接送上门?

    一直未说话的汉城府判尹金自点激动地反对道:“大王,臣坚决反对,咱朝鲜虽然是大明的藩属国,但也不能将翁主献给天子,就算要献,也可以学太祖太宗,献上宗室或臣属女子即可!”

    被金自点怼,金鎏不客气地反驳道:“难不成金判尹要将自己女儿献给天子?”

    金自点十分光棍地回道:“要是大王不嫌小女粗鄙,下官自然愿意让其代替翁主!”

    屮!

    这金自点还真会钻空子,两头便宜都让他占尽了。

    代替翁主,不仅名声有了,还能得大王一个人情。

    而且,万一真被天子看中,纳入后宫成了有名号的妃子,今后他可不得在朝堂横着走?

    要是再生下一儿半女,那还得了?

    金鎏暗自后悔后,立马据理力争道:“不是本官看不起金判尹令嫒,而是分量无法与翁主相比,以后大王成了天子的岳家,或许会直接免掉这二十万石粮草,还可能会有额外的岁赐。

    要是万一翁主诞下龙子,那里面的好处,自不必说!”

    被金鎏这么一说,李倧还真有点心动了,要是能用一个女儿换来这么多好处,简直不要太划算。

    更为重要的是,以后自己成了天子的岳父,建奴再南下的时候,肯定会派大军前来救援。

    实在不济,还能跑到登州避避难!

    见大王心动,金自点急忙再次劝谏道:“大王,翁主事关朝鲜和大王体面,咱们不能轻易送出去啊!”

    金鎏顿时不乐意了,怎么,将翁主送给天子当妃子,还能亏待了她不成?

    “金判尹,你一再阻挠,是不是想让大王每年出这二十万石粮草?

    咱朝鲜山多地少,百姓只能勉强糊口,要是加征税收,万一引起他们揭竿而起,到时候,金判尹可承担得起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