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149章 温体仁出使朝鲜6
“十万石,这是我们搜刮所有府库后的极限!”
“战马呢?”
“不知天使想要多少?”
“本官想要一万匹,你们有吗?”
金鎏尬笑道:“天使说笑了,就算杀了下官,朝鲜也拿不出来,我们一共能提供三百匹,其中还有三成杂马!”
深吸一口气后,温体仁说道:“这样好了,今年你们送十五万石粮草去东江镇,剩下的全部用食盐、海产、人参和战马替代,不过要送到天津!”
金鎏和崔鸣吉对了一眼后,问道:“不知粮草什么时候要?”
“就现在,我们自己船队押送十万石,你们的船队跟在后面送五万石!”
“天使,我们现在最多只能拿出十万石,剩下的五万石要等到秋收,剩下的食盐、海产和人参我们需要时间去凑集,至于战马,我们现在倒是可以努力提供!”
温体仁看向毛文龙,毛文龙轻点了下头后,这才同意了金鎏的要求,“可以!”
见温体仁终于答应了,金鎏心里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谢天使,我们这次还给天使和毛帅带了一点议程过来!”
说完,崔鸣吉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清单,小心地送到了温体仁旁边的茶几上。
温体仁拿起来打开看了眼,将其交给毕自肃道:“将其直接交给户部,就说是李倧送给大明的认罪礼!”
温体仁的做法不仅让金鎏看不懂,就连毕自肃和毛文龙也是一脸懵逼!
这温体仁清廉自洁,居然不是装的?!
毕自肃在懵逼中接过清单后,脸上充满了敬佩和震惊道:“好,少司马,只是朝鲜送到天津的东西,该如何处置?”
“你兄长不是正在天津为辽东筹措粮草嘛,到时候我们知会户部,他自然会知道怎么处理!”
“好,下官明白了!”
看着还跪在地上的金鎏等人,温体仁笑着说道:“起来吧!”
“谢天使!”
等金鎏等人坐下后,温体仁的语气和煦地说道:“天子和大明要你们朝鲜给东江镇提供粮草,并不会一直要求你们送下去,不久前天子御驾亲征辽东,除了毛帅打到了赫图阿拉,卢中丞的登莱军也一直打到了海州和三岔河。
除了东线,中线的朝廷大军更是收复了广宁,建奴现在不得不退守辽河。
西线由孙阁老带领的蒙古右翼和宣大二十万精锐,不仅将投靠建奴的左翼各部打得落花流水,更是将建奴现在的老巢沈阳搅得天翻地图。
相信要不了多久,大明就能重新收复辽东,剿灭犯上作乱的建奴!”
说完,温体仁眼神意有所指地看向了金鎏。
金鎏被温体仁看得浑身发毛,不得不用高呼万岁来掩盖他的尴尬,“天子万岁,大明万岁!”
“十万石粮草什么时候送过来?”
“我们朝鲜会想办法在半个月之内送来!”
“战马呢?”
“也是半个月!”
“好,那本官就给你半个月,要是送不来,或者少送了,毛帅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是,是,天使放心,我们一定送来!”
“好,那本官就不留你们了!”
金鎏等人赶忙站起来跪下道:“下官告退!”
等金鎏等人走后,毕自肃不解地问道:“少司马,朝鲜送的仪程,您为何不要?以前每次来出使朝鲜的使者,都能从朝鲜手上收到不少的仪程!”
温体仁一脸正色地道:“大明现在国事艰难,国库又空虚,我们身为臣子的,要是帮不了大忙,小忙能帮一点是一点!”
......
毛文龙与毕自肃一阵无语!
就你温体仁是好人,是大明的臣子?
既然你要做忠臣,干嘛要拉上我们?
你把仪程都上交了,我们还能继续拿?
奸贼!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对于毛文龙和毕自肃的吐槽,温体仁才懒得管,他又不缺这三瓜两枣。
金钱能有权力香吗?
离开毛文龙旗舰,在返回仁川的船上,崔鸣吉拱手致意道:“左议政不愧是左议政,这么艰难的事情都能让您轻易化解了!”
金鎏笑着回道:“也不算化解,我们每年还是要送十万石粮草和同等价值的东西,虽然不用全是粮草了,但其它的东西也是我们朝鲜要给出的财物!”
“虽然总东西没少,但不用全部送粮草,我们压力就少了大半,这老天爷也是怪,哪有每年都大旱的!”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是少抱怨两句的好,我们现在可还在船上!”
崔鸣吉一怔,赶忙赔罪道:“是,是,下官这张嘴,老是管不住!”
说完,崔鸣吉还佯装用手拍了两下嘴巴。
过了一会儿后,崔鸣吉继续问道:“左议政,我们还要继续送翁主去京师吗?”
金鎏没有直接回道,而是笑着反问道:“你以为呢?”
“下官以为可以不送了,我们能给的东西都已经给出去了,哪还能继续送翁主去伺候天子!”
金鎏摇头道:“看来你还没把天使最后说的话听进心里,大明收复辽东后,会不会继续对我们用兵?”
崔鸣吉不太确定地回道:“不会吧?壬寅倭乱的时候大明不但没有让我们割让领土,而且还没有驻军,应该不可能会对我们用兵!”
“要是万一呢?神宗陛下仁慈,不对我们朝鲜要求什么,但当今天子能够御驾亲征山海关,而且一举扭转辽东颓势,这种事情可说不准,提前做点准备,总不会错的!”
崔鸣吉被金鎏这话给顿时警醒了,“那我们送翁主入宫伺候天子,就能避免天子对我们继续用兵?”
“虽然无法保证,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做的好!”
“可我们朝鲜山多地少,又没有什么像样的矿产,天子为何要对我们用兵呢?”崔鸣吉还是无法理解大明会出兵。
“你别忘了,我们东面还有个倭国!”
崔鸣吉像是被金鎏用针戳了一下,立马惊讶道:“这,这,左议政,您这看得可真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作为朝鲜重臣,不仅要想君王之所想,也要想君王之未想!”
“战马呢?”
“不知天使想要多少?”
“本官想要一万匹,你们有吗?”
金鎏尬笑道:“天使说笑了,就算杀了下官,朝鲜也拿不出来,我们一共能提供三百匹,其中还有三成杂马!”
深吸一口气后,温体仁说道:“这样好了,今年你们送十五万石粮草去东江镇,剩下的全部用食盐、海产、人参和战马替代,不过要送到天津!”
金鎏和崔鸣吉对了一眼后,问道:“不知粮草什么时候要?”
“就现在,我们自己船队押送十万石,你们的船队跟在后面送五万石!”
“天使,我们现在最多只能拿出十万石,剩下的五万石要等到秋收,剩下的食盐、海产和人参我们需要时间去凑集,至于战马,我们现在倒是可以努力提供!”
温体仁看向毛文龙,毛文龙轻点了下头后,这才同意了金鎏的要求,“可以!”
见温体仁终于答应了,金鎏心里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谢天使,我们这次还给天使和毛帅带了一点议程过来!”
说完,崔鸣吉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清单,小心地送到了温体仁旁边的茶几上。
温体仁拿起来打开看了眼,将其交给毕自肃道:“将其直接交给户部,就说是李倧送给大明的认罪礼!”
温体仁的做法不仅让金鎏看不懂,就连毕自肃和毛文龙也是一脸懵逼!
这温体仁清廉自洁,居然不是装的?!
毕自肃在懵逼中接过清单后,脸上充满了敬佩和震惊道:“好,少司马,只是朝鲜送到天津的东西,该如何处置?”
“你兄长不是正在天津为辽东筹措粮草嘛,到时候我们知会户部,他自然会知道怎么处理!”
“好,下官明白了!”
看着还跪在地上的金鎏等人,温体仁笑着说道:“起来吧!”
“谢天使!”
等金鎏等人坐下后,温体仁的语气和煦地说道:“天子和大明要你们朝鲜给东江镇提供粮草,并不会一直要求你们送下去,不久前天子御驾亲征辽东,除了毛帅打到了赫图阿拉,卢中丞的登莱军也一直打到了海州和三岔河。
除了东线,中线的朝廷大军更是收复了广宁,建奴现在不得不退守辽河。
西线由孙阁老带领的蒙古右翼和宣大二十万精锐,不仅将投靠建奴的左翼各部打得落花流水,更是将建奴现在的老巢沈阳搅得天翻地图。
相信要不了多久,大明就能重新收复辽东,剿灭犯上作乱的建奴!”
说完,温体仁眼神意有所指地看向了金鎏。
金鎏被温体仁看得浑身发毛,不得不用高呼万岁来掩盖他的尴尬,“天子万岁,大明万岁!”
“十万石粮草什么时候送过来?”
“我们朝鲜会想办法在半个月之内送来!”
“战马呢?”
“也是半个月!”
“好,那本官就给你半个月,要是送不来,或者少送了,毛帅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是,是,天使放心,我们一定送来!”
“好,那本官就不留你们了!”
金鎏等人赶忙站起来跪下道:“下官告退!”
等金鎏等人走后,毕自肃不解地问道:“少司马,朝鲜送的仪程,您为何不要?以前每次来出使朝鲜的使者,都能从朝鲜手上收到不少的仪程!”
温体仁一脸正色地道:“大明现在国事艰难,国库又空虚,我们身为臣子的,要是帮不了大忙,小忙能帮一点是一点!”
......
毛文龙与毕自肃一阵无语!
就你温体仁是好人,是大明的臣子?
既然你要做忠臣,干嘛要拉上我们?
你把仪程都上交了,我们还能继续拿?
奸贼!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对于毛文龙和毕自肃的吐槽,温体仁才懒得管,他又不缺这三瓜两枣。
金钱能有权力香吗?
离开毛文龙旗舰,在返回仁川的船上,崔鸣吉拱手致意道:“左议政不愧是左议政,这么艰难的事情都能让您轻易化解了!”
金鎏笑着回道:“也不算化解,我们每年还是要送十万石粮草和同等价值的东西,虽然不用全是粮草了,但其它的东西也是我们朝鲜要给出的财物!”
“虽然总东西没少,但不用全部送粮草,我们压力就少了大半,这老天爷也是怪,哪有每年都大旱的!”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是少抱怨两句的好,我们现在可还在船上!”
崔鸣吉一怔,赶忙赔罪道:“是,是,下官这张嘴,老是管不住!”
说完,崔鸣吉还佯装用手拍了两下嘴巴。
过了一会儿后,崔鸣吉继续问道:“左议政,我们还要继续送翁主去京师吗?”
金鎏没有直接回道,而是笑着反问道:“你以为呢?”
“下官以为可以不送了,我们能给的东西都已经给出去了,哪还能继续送翁主去伺候天子!”
金鎏摇头道:“看来你还没把天使最后说的话听进心里,大明收复辽东后,会不会继续对我们用兵?”
崔鸣吉不太确定地回道:“不会吧?壬寅倭乱的时候大明不但没有让我们割让领土,而且还没有驻军,应该不可能会对我们用兵!”
“要是万一呢?神宗陛下仁慈,不对我们朝鲜要求什么,但当今天子能够御驾亲征山海关,而且一举扭转辽东颓势,这种事情可说不准,提前做点准备,总不会错的!”
崔鸣吉被金鎏这话给顿时警醒了,“那我们送翁主入宫伺候天子,就能避免天子对我们继续用兵?”
“虽然无法保证,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做的好!”
“可我们朝鲜山多地少,又没有什么像样的矿产,天子为何要对我们用兵呢?”崔鸣吉还是无法理解大明会出兵。
“你别忘了,我们东面还有个倭国!”
崔鸣吉像是被金鎏用针戳了一下,立马惊讶道:“这,这,左议政,您这看得可真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作为朝鲜重臣,不仅要想君王之所想,也要想君王之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