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180章 叛乱平定之后
热门推荐:
妖兄,你的寿元跟我有缘!
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
综影视:从美过白月光的替身开始
求生游戏: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战争系统在末世
神豪:从收集人生词条开始暴富
盗墓:哑巴历险记
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三日后,马祥麟护送着朱燮元朝遵义城赶去。
还是与之前出遵义城一样,依然由马祥麟护送。
再两日后,当朱燮元来到回龙山南面的洛河桥时,这里已经有杨鹤带着许成名和李仕奇等一众文官武将等候在了这里。
“下官见过朱尚书!”
朱燮元笑着从马上下来,轻扶起杨鹤道:“诸位同僚快快请起!”
“谢朱尚书!”
等众人都直起身子后,朱燮元笑着朝杨鹤说道:“杨巡抚,这里距离遵义城不远,我们就步行入城吧,也让我好好看看众将士是如何击退奢安叛匪的!”
杨鹤笑着回道:“好,那可就需要李参将好好跟朱尚书讲解了!”
见自己被杨鹤点名,李仕奇赶忙向前一步,来到了朱燮元的跟前,躬身朝其行了一礼,“末将见过朱尚书!”
看着盔甲上已经有几处砍痕的李仕奇,朱燮元难得地朝李仕奇这个武将拱手回礼道:“辛苦李参将和诸位将士了!”
见朱燮元给自己回礼,李仕奇赶忙将自己的腰往下压了压道:“食君俸禄忠君之事,这都是末将的本分!”
虽然没有说自己英明,但大胜之下,朱燮元也就不跟李仕奇计较这个了。
“好,好,那就麻烦李参将跟我好好说说整个战事的经过!”
从洛河桥到遵义城,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有着三里多一点的距离(两公里)。
而李仕奇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这几天以来的战事经过,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朱燮元。
朱燮元并没有随意打断李仕奇的讲解,而是在需要了解他想知道的东西时,才会出口询问。
当走到回龙山东麓濒临湘江的狭窄豁口时,朱燮元驻足抬头看了看回龙山,以及湘江东岸仍在清理中的战场。
“此战不易啊,多亏了李参将你们拖住了安邦彦和奢崇明他们!”
“朱尚书将末将派来遵义,这才是神仙一样的布局,拖住他们,末将只不过在按朱尚书的军令行事!”
终于知道夸耀自己了,朱燮元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笑着说道:“既然朝廷任命我为西南四省总督,指挥调度乃是我的本分,剿灭叛匪,还需要诸位的实心用命!”
面对朱燮元扫来的眼神,众人一同笑着拱手致谢道:“谢朱尚书夸赞!”
“安邦彦和奢崇明的尸身可还安好?”
李仕奇躬身答道:“回朱尚书,一直陈放在您衙署的偏院!”
“好,等探望过受伤的将士后,再去看看他们!”
“是!”
等见过安邦彦与奢崇明的尸身后,朱燮元这才在四省总督的临时衙署大堂内,召见了一众主要的文官武将。
也没别的事情,就是如何叙功和追剿残寇的问题。
至于五个卫和二十五个千户所的一众将领人选,这个自然要等到将叙功文书送到京城后,由皇帝和兵部决定。
所以,相比追剿残寇,叙功才是他们目前最紧急重要的事情。
当然,因叙功平定肯定不是三两日就能决定的事情,朱燮元先给京城送去了剿灭奢安之乱的捷报。
至于叙功文书,得等到他们内部商定之后,再在后面呈上。
虽然短时间内还不能呈上完整的叙功文书,但还是能在报捷文书上给哪几位将领和军队做出高低评价。
与此同时,还可以附上他朱燮元对如何治理战后贵州的建议。
至于如何处理奢社辉和安位的问题,他就不能再多嘴了,只用将如何俘获他们的大致经过描述清楚就行。
而且,随着战事基本结束,朱燮元深知他这个临时设立的西南四省总督很可能将会取消,而他也将会很快调离西南。
至于去处,要么回京担任一部尚书,要么继续出任边关总督。
当然,还有一种更可能的去处,那就是去南京担任兵部尚书。
他是在施凤来的劝说下夺情起复西南四省总督的,施凤来已经被罢官归家,他在内阁之中也就没有了奥援。
但他又刚替朝廷立下了大功,他最好的去处就剩下了这个南京兵部尚书。
也不知道当今天子怎么想的,内阁之中居然没有一个是来自东南几个布政司的大学士。
现在的内阁虽然有四位大学士,但孙承宗只是挂个虚名,实际官职却是宣大总督。
剩下的黄立极、张懋修和袁可立三人,黄立极是唯皇帝旨意是从的应声虫,张懋修年纪太大,之前又被贬为庶人四十多年,朝中根基太浅。
至于兼任兵部尚书的袁可立,虽然最后入阁,但目前看来,倒是现在内阁四人中,那个真正握有实权的人。
半个多月后,朱燮元发往京城的报捷文书,终于送到了兵部。
而随报捷文书一同过来的,还有安邦彦和奢崇明两人的头颅。
朱由校在看完袁可立送来的报捷信后,心情自然是格外的高兴。
至于安邦彦和奢崇明两人的头颅,朱由校就没有兴趣过目了,“对于奢崇明和安邦彦这两个匪首的首级,还是让桂王替朕出面,去太庙祭拜吧!”
代管礼部事务的张懋修站出来答道:“是,陛下,不知祭拜完后,两匪首的首级该如何处置?”
朱由校想了一下道:“跟之前的老奴先祖尸骨一样,将他们的头颅埋在正阳门外,遭受世代践踏,同时彰显大明国威不容侵犯!”
也不知道皇帝为何会有这种恶趣味,动不动就将仇敌的尸骨埋在城门口。
虽然内心不解,但张懋修还是得一五一十地应答道:“是,陛下!”
“既然西南战事基本平定,诸位以为接下来当如何?”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袁可立,毕竟他现在还兼任着兵部尚书,这种大胜后出风头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不会跟袁可立争夺。
面对其他人投来的目光,袁可立轻咳一声吼,出列答道:“回陛下,臣以为当及时派出钦差,核验军功的同时,也兑现朝廷当初对平叛大军的奖赏!”
“这是自然,只是这个钦差当派谁过去合适?”
还是与之前出遵义城一样,依然由马祥麟护送。
再两日后,当朱燮元来到回龙山南面的洛河桥时,这里已经有杨鹤带着许成名和李仕奇等一众文官武将等候在了这里。
“下官见过朱尚书!”
朱燮元笑着从马上下来,轻扶起杨鹤道:“诸位同僚快快请起!”
“谢朱尚书!”
等众人都直起身子后,朱燮元笑着朝杨鹤说道:“杨巡抚,这里距离遵义城不远,我们就步行入城吧,也让我好好看看众将士是如何击退奢安叛匪的!”
杨鹤笑着回道:“好,那可就需要李参将好好跟朱尚书讲解了!”
见自己被杨鹤点名,李仕奇赶忙向前一步,来到了朱燮元的跟前,躬身朝其行了一礼,“末将见过朱尚书!”
看着盔甲上已经有几处砍痕的李仕奇,朱燮元难得地朝李仕奇这个武将拱手回礼道:“辛苦李参将和诸位将士了!”
见朱燮元给自己回礼,李仕奇赶忙将自己的腰往下压了压道:“食君俸禄忠君之事,这都是末将的本分!”
虽然没有说自己英明,但大胜之下,朱燮元也就不跟李仕奇计较这个了。
“好,好,那就麻烦李参将跟我好好说说整个战事的经过!”
从洛河桥到遵义城,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有着三里多一点的距离(两公里)。
而李仕奇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这几天以来的战事经过,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朱燮元。
朱燮元并没有随意打断李仕奇的讲解,而是在需要了解他想知道的东西时,才会出口询问。
当走到回龙山东麓濒临湘江的狭窄豁口时,朱燮元驻足抬头看了看回龙山,以及湘江东岸仍在清理中的战场。
“此战不易啊,多亏了李参将你们拖住了安邦彦和奢崇明他们!”
“朱尚书将末将派来遵义,这才是神仙一样的布局,拖住他们,末将只不过在按朱尚书的军令行事!”
终于知道夸耀自己了,朱燮元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笑着说道:“既然朝廷任命我为西南四省总督,指挥调度乃是我的本分,剿灭叛匪,还需要诸位的实心用命!”
面对朱燮元扫来的眼神,众人一同笑着拱手致谢道:“谢朱尚书夸赞!”
“安邦彦和奢崇明的尸身可还安好?”
李仕奇躬身答道:“回朱尚书,一直陈放在您衙署的偏院!”
“好,等探望过受伤的将士后,再去看看他们!”
“是!”
等见过安邦彦与奢崇明的尸身后,朱燮元这才在四省总督的临时衙署大堂内,召见了一众主要的文官武将。
也没别的事情,就是如何叙功和追剿残寇的问题。
至于五个卫和二十五个千户所的一众将领人选,这个自然要等到将叙功文书送到京城后,由皇帝和兵部决定。
所以,相比追剿残寇,叙功才是他们目前最紧急重要的事情。
当然,因叙功平定肯定不是三两日就能决定的事情,朱燮元先给京城送去了剿灭奢安之乱的捷报。
至于叙功文书,得等到他们内部商定之后,再在后面呈上。
虽然短时间内还不能呈上完整的叙功文书,但还是能在报捷文书上给哪几位将领和军队做出高低评价。
与此同时,还可以附上他朱燮元对如何治理战后贵州的建议。
至于如何处理奢社辉和安位的问题,他就不能再多嘴了,只用将如何俘获他们的大致经过描述清楚就行。
而且,随着战事基本结束,朱燮元深知他这个临时设立的西南四省总督很可能将会取消,而他也将会很快调离西南。
至于去处,要么回京担任一部尚书,要么继续出任边关总督。
当然,还有一种更可能的去处,那就是去南京担任兵部尚书。
他是在施凤来的劝说下夺情起复西南四省总督的,施凤来已经被罢官归家,他在内阁之中也就没有了奥援。
但他又刚替朝廷立下了大功,他最好的去处就剩下了这个南京兵部尚书。
也不知道当今天子怎么想的,内阁之中居然没有一个是来自东南几个布政司的大学士。
现在的内阁虽然有四位大学士,但孙承宗只是挂个虚名,实际官职却是宣大总督。
剩下的黄立极、张懋修和袁可立三人,黄立极是唯皇帝旨意是从的应声虫,张懋修年纪太大,之前又被贬为庶人四十多年,朝中根基太浅。
至于兼任兵部尚书的袁可立,虽然最后入阁,但目前看来,倒是现在内阁四人中,那个真正握有实权的人。
半个多月后,朱燮元发往京城的报捷文书,终于送到了兵部。
而随报捷文书一同过来的,还有安邦彦和奢崇明两人的头颅。
朱由校在看完袁可立送来的报捷信后,心情自然是格外的高兴。
至于安邦彦和奢崇明两人的头颅,朱由校就没有兴趣过目了,“对于奢崇明和安邦彦这两个匪首的首级,还是让桂王替朕出面,去太庙祭拜吧!”
代管礼部事务的张懋修站出来答道:“是,陛下,不知祭拜完后,两匪首的首级该如何处置?”
朱由校想了一下道:“跟之前的老奴先祖尸骨一样,将他们的头颅埋在正阳门外,遭受世代践踏,同时彰显大明国威不容侵犯!”
也不知道皇帝为何会有这种恶趣味,动不动就将仇敌的尸骨埋在城门口。
虽然内心不解,但张懋修还是得一五一十地应答道:“是,陛下!”
“既然西南战事基本平定,诸位以为接下来当如何?”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袁可立,毕竟他现在还兼任着兵部尚书,这种大胜后出风头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不会跟袁可立争夺。
面对其他人投来的目光,袁可立轻咳一声吼,出列答道:“回陛下,臣以为当及时派出钦差,核验军功的同时,也兑现朝廷当初对平叛大军的奖赏!”
“这是自然,只是这个钦差当派谁过去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