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192章 阿济格东征朝鲜5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第192章 阿济格东征朝鲜5

    金鎏的话音刚落,与其不对付的金自点马上出声反驳道:“禀大王,若任由建奴肆虐京畿之地,那我们朝鲜就要完了!”

    面对金自点这个竞争对手的挑战,金鎏自然不客气,“大王,壬寅倭乱的时候,我们朝鲜都没有完,更何况只是这几千的建奴骑兵,金判尹还真是畏建奴如虎!”

    面对金鎏的诋毁,金自点自然不客气,“若下官畏建奴如虎,那领议政大人为何现在出现在这里?”

    “你,金自点,都说城在人在,你为何不在汉城?”

    自从金鎏从京城返回汉城后,年纪太大的领议政李元翼再次提请骸骨,这次李倧没有再选择拒绝,而是在三辞三让后,批准了李元翼的辞官。

    李元翼致仕归乡后,李倧将在与大明要粮中立下大功且成功说服大明天子派遣大军来平壤驻军的左议政金鎏,接任了领议政。

    现在金自点反复挑战他的威信,金鎏自然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

    而正因为有了金鎏和金自点的争吵,这才给了李倧情绪稳定的时间,开始思考这次建奴突袭的来龙去脉与应对之策。

    见两人还在争吵不休,李倧高声喝止道:“大敌当前,两位爱卿还在阵前争吵不休,成何体统!”

    被李倧呵斥,争吵的金鎏与金自点马上跪趴认罪道:“臣知罪,请大王责罚!”

    “好了,大敌当前,责罚你们又有何用,还是想想如何退敌才是上策!”

    李倧话音刚落,金自点主动请缨道:“大王,臣愿下山出使建奴,打探他们此行的目的!”

    见心软的李倧迟疑,金鎏马上反驳道:“大王,不可,我们不用下山都知道建奴此次前来肯定没有什么好事,不是让我们提供粮草,就是逼迫我们同大明断交,我们有南汉山城的坚固城墙,几千建奴根本不能将我们奈何。

    而且,平壤还有杨国栋的两营登莱大军,我们当尽快派人前往平壤,进一步了解那边的情况后,再下定决心也不迟!”

    对于金鎏的反驳,金自点自然也不客气,“大王,若平壤挡住了建奴大军,建奴就不会出现在我们南汉山脚下,臣还是请求出使建奴,早点了解他们的目的,才能早点退敌!”

    “早点退敌?是满足建奴的一切条件吗?金自点,你可别忘了,建奴可是欲求不满的胡虏,我们是大明的藩属,要是首鼠两端,有没有考虑过后果?”

    “会有什么后果下官不清楚,但要是不早日退敌,我们朝鲜现在的后果就会很糟糕。领议政也别忘了,我们能够凭借南汉山城的险固挡住建奴的进攻,而那些没有坚固城池的百姓呢?我们就这样任由建奴肆虐不管吗?”

    “你少给我戴高帽,你什么德行,还用本官揭露吗?你以为满足了建奴,就能避免他们不迫害我们的平民百姓吗?”

    两人又吵起来,李倧懒得搭理他们,气得他直接朝一旁走去。

    等远离两人后,李倧朝跟上来的兵曹判书李曙问道:“李判书,你以为当如何退敌?”

    李曙躬身答道:“禀大王,若想尽快退敌,金判尹的法子虽然快,但也的确是在资敌,可能会遭到大明的训斥甚至是惩罚。

    大王可别忘了,现在的大明可不是两年前的大明,今年上半年他们才刚在辽东击溃了建奴,而这次建奴的突袭,而且兵力明显要比天启七年正月时要少,说明他们现在被大明压得已经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了。

    但现在却又是海面封冻的时候,解冻最快也要到明年三月份,这可是有着三四个月的事件,臣担心大明这个时候很难派出援军!”

    “这些道理孤都明白,有没有既不用得罪大明也不用损失太多我们朝鲜百姓的法子?”

    李曙作为兵曹判书,这两天一直都在想如何退敌的事情,现在被李倧询问,他虽然依然没想出太好的办法,但笨办法还是有一两个的,“回大王,可派出信使通知各地百姓,让他们想办法寻求自救,与此同时,也派人尽快去了解平壤那边的情况。

    要看杨国栋他们在平壤有没有与建奴交过战,战果如何!

    此外,建奴人少,我们先观望一段时间,要是他们敢分兵去四处劫掠乡野,我们当及时将他们剿灭。

    久而久之,在我们朝鲜得不到便宜且损失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他们将不得不退军。

    大王可别忘了,皮岛上面可还有毛文龙的好几千大军的,这几千建奴也不敢在我们朝鲜多待太长的时间!”

    对于李曙的建议,李倧还是觉得不太满意,自从他发动政变推翻亲叔叔光海君坐上朝鲜王位后,他的屁股就一直没有安稳过。

    先是有李适的造反,接着有建奴在天启七年正月的入寇,再就是温体仁的敲诈勒索,现在更是再次遭到建奴的二次入寇。

    他的运气还真是够倒霉的!

    “左议政,你以为呢?”

    面对李倧的问询,轮序升上左议政的前右议政李廷龟躬身答道:“回大王,臣以为李判书的分析颇有道理,平壤与皮岛即建奴的后路都有大明的强军,这支人数不多的入寇建奴,肯定顾虑颇多,不敢在我们朝鲜多待。

    只要我们守住了南汉山城与江华岛,以及告知臣民坚壁清野,他们将不得不退兵!”

    炒剩饭,李倧再次看向右议政李贵道:“右议政,你以为呢?”

    李贵虽然是反正时的主心骨,但面对这种没有太好应对办法的两难困局,他也没有比李曙更好的办法,“回大王,李判书和左议政皆是肺腑之言,建奴退军时间并不会太久,我们当考虑下次建奴入寇的应对办法!”

    见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应对之法,李倧丧气地回道:“怎么应对?难不成让杨国栋来替我们守卫汉城吗?”

    虽然他们很想说这是最好的应对办法,但面对丧气的李倧,他们又不得不纷纷跪下认罪,“臣等无能,请大王责罚!”

    李倧摆摆手道:“李曙,就按照你的办法尽快通知朝鲜臣民,让他们自己躲好,再派人去一趟平壤,看下那边到底怎样了!”

    “是,大王!”李曙高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