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23章 后山腰23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23章 后山腰23

    柿子挂着了就不用怎么管它,计一舟跟宁元昭去把剩下的那些枸杞摘了回来。

    剩下的枸杞也没有太多,一人背了个背篓带着小宝就出发了。

    计一舟更想去找草药或者去把山核桃收回来,但是宁元昭心里总是想着剩下的枸杞,计一舟没办法只能跟他出来一趟。

    万一这一趟摘不完他之后还得来。

    “咱们今天把枸杞摘了之后就去收山核桃回来成吗?”计一舟走在前面头都没回问宁元昭。

    “好。”

    “那你要答应我,今天不管摘不摘得完,之后也不来了吧,再往后剩下的那些也不好了。”计一舟说。

    剩下一些在树上,说不定落下还能多长几棵树。

    “好。”

    去摘枸杞的路不太好走,两个人还带着小孩儿走得也不快,比平时他们一个人的时候要慢得多了。

    到那片枸杞树跟前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天上了。

    枸杞成熟后被风一吹就会掉到地上,宁元昭可惜那些地上的枸杞,但也没办法。

    枸杞不像板栗,落到地上了还能捡起来,它掉了过不了多久就会烂掉没用了。

    枝头还挂的有一些后面长起来的,宁元昭把小宝拴好后就跟计一舟开始把剩下的那些幸运儿摘下来。

    摘枸杞的时候计一舟觉得无聊,开始没话找话,“元昭,你们考科举都考一些什么啊?”

    “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宁元昭目光停留在眼前的枸杞上,手上动作一刻也没有慢下来。

    “这样啊,”计一舟又问:“那你们是不是要写八股文什么的?”

    “八股文?是什么东西?”宁元昭听到陌生的词汇才中原转移了目光,看向了计一舟,手上的动作依旧没有停下。

    “额……就是……你们不是要写文章吗?”计一舟弱弱开口,不敢多说。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但从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

    这四个部分当中每一股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正一反、一虚一实或者两相联合,总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

    考科举不都是写八股文的吗?

    合着现在这里还不写八股文了?

    也是,在后世的时候也是到了明朝才有八股文这一说法,这边可能……科举制度还没发展到那会儿?

    他这个破嘴啊……

    你说你没事问什么问,问就算了乱说什么东西。

    计一舟慌乱的挪开了双眼,假装十分忙碌的摘面前的枸杞。

    宁元昭什么也没问,就当自己没听到计一舟的话,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们考帖经、墨义、策论和诗赋,不过我再考就以策论和诗赋为主了。”

    看着计一舟迷茫的小眼神,宁元昭就更仔细地跟他讲解了一番,反正摘枸杞也不用嘴,就当无聊打发时间。

    帖经就是在四书五经中随意选择一本,遮盖全文后留下一行,遮住这一行当中的三五个字,让考生把被遮挡的字念出来就行。

    墨义就是按照书中的内容编几个问题出来,考生用书中原文作答。

    前两个考试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考生熟记书本上的内容就好,就像后世大家考试的时候遇到的填空和简答。

    策论和诗赋就相对来说要难一点,简单来说就是论述题和写作文。

    计一舟听完没啥感觉,他没考过科举但他经过高考啊,后世的孩子谁不是苦读十多年。

    就是高考完上了大学还不算完,工作之后说不定还要考这证件那证件的,几乎大半辈子都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他有点能共情科举的艰辛,但也不多。

    “那你……加油。”计一舟听完扯出这么四个字,除此之外,他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了。

    宁元昭功课很好,现在没办法去上学他自己也还是挺遗憾的。

    不过遗憾归遗憾,现下的首要目标还是先把日子过下去。

    宁元昭没有接话,气氛突然变得有些诡异,两人都突然安静下来,默默摘着枸杞。

    这片枸杞树多,所以就算有很多落在了地上,还是有不少可以用的。

    两人都加快了动作,今天不多摘一些的话后面这些枸杞就要过季了。

    中午两人还是馒头,这回连菜都没有了,干吃。

    小宝还好一点,宁元昭给他用小竹筒装了一些白米粥,只是吃的时候有些冷了。

    不过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粥也不算太冰,但愿小宝别拉肚子。

    计一舟心里一直都有个疑问,今天实在是憋不住了,“你为什么不把小宝放在你大伯家啊?”

    总不能说是怕打扰人家或者欠人情之类的吧。

    “爹娘刚走的时候,小宝很黏我,别人碰都不能碰,后来才稍微好了一些,”宁元昭沉默了一会儿,开口:“有一次我把她放到大伯家,当时我干完活去接小宝,在门口听到了有人牙子上门要把小宝买走。”

    这么小的小姑娘买走能干啥,不是去给人当童养媳就是从小就当人丫鬟,这都还好一些,就怕被卖到不干净的地方。

    大伯一家自然是没有同意的,把那个人牙子赶了出去。

    宁元昭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之后自己走哪里都得把小宝放身边自己才安心。

    还好大伯他们不是那种见钱眼开没良心的人家,不然他们作为宁元昭唯一还在世的亲人,是真的有可能会把小宝卖出去的。

    在现在这些人的眼里,女孩子本来就没什么用,卖了也就卖了,起码还能换些钱来用。

    计一舟听完又暗自“啧”了一声,自己这个破嘴哟……

    “没事没事,以后你要没空就把小宝送我这里来,”计一舟看了宁元昭一眼,底气不是很足,“你不都说了她叫计小宝嘛……”

    天!

    计一舟一你在说什么啊!

    人家连自己的大伯都不是很放心,你说这话就跟要抢人孩子似的。

    让计一舟没想到的是,宁元昭听完他这一番话之后居然笑了起来。

    计一舟总是给人一种很靠谱的感觉,这或许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愿意真正帮助他解决当下困境的人。

    不是说大伯他们以及村里的人没有帮他,平时大家对他们的好宁元昭不是不知道,这份恩情他都记在心里的。

    只是没有一个人教他接下来的生活应该要怎么过下去,所有的帮助和关心真的都敌不过计一舟那样自来熟的一句‘有空找我一起挖草药’。

    亲戚邻居可能会向宁元昭伸出援手,但是借给他的钱他也没办法收,收了不仅欠人情还欠帐。

    他不怕欠人情,反正他已经欠了这么多了,以后慢慢还就是了。

    但他没钱还给大家,村里人也没几个生活得很好的,他只抄书就连妹妹都要养不起了,再借钱他就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所以计一舟邀请他上山挖草药的时候,他心里的激动远比表面上看上去的要多得多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他非常放心没什么顾虑的就把小宝一起带到了这山里。

    最主要的原因就只有三个字——计一舟。

    他莫名的就是觉得跟这个人待在一起会很安心,尽管有时候他奇奇怪怪的。

    所以宁元昭笑过之后,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