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136章 宁家村85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136章 宁家村85

    计一舟他们这次回来在村子里搞得动静还挺大的,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了他们要在村子里边盖一个什么作坊。

    私下里想来打听的人还不少,偏偏这俩最近又都忙得很。

    他们回家后也没想着休息,而是立马分头行动去忙各自的活了。

    忙着带着村长去县里登记。

    他再来买地村长是能想到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这段时间他手上又空出来几亩地,还想着找个时间去跟计一舟说一声呢,人就找上门了。

    计一舟拎着一篮子从地里刚摘回来的稀罕菜给村长,二话不说上来就要舆图,着急忙慌选了他们提前就看好的那一大片空地。

    村长跟他说了大概面积,计一舟一寻思,要做就做一个大一点的工坊,免得以后生意好了再来扩建。

    干脆一步到位得好。

    刚好他手上现在也有些小钱,一片荒地直接拿下。

    还顺手把村长跟他说的六亩地买了。

    这六亩地其实计一舟不是特别喜欢,毕竟有五亩都是水田,种不了辣椒土豆太可惜了。

    种出来的米又没有他空间的好吃,难搞哦。

    计一舟摇摇头,这才多久,怎么就开始嫌弃米饭不好吃了?

    这种危险想法不能有。

    他其实还想买下一个小山头的,但是小山头面积太大,他没那么多钱,等以后再说吧。

    等以后手里闲钱多了,看能不能在山头种满果树,在果树林里还能散养大肥鸡……

    “你这是又想到什么挣钱的路子啦?”村长坐在计一舟身边问他。

    “嗨呀,那是什么挣钱的路子哦,就是给县里一个有钱的员外老爷打工,帮他做做事跑跑腿什么的,顺便捡点汤喝。”计一舟说。

    “那你还自己买地做什么?”村长不解。

    “这不是想着地皮到什么地方都能买,为啥不买咱们村的,让村子里也有些余钱嘛,”计一舟笑嘻嘻,“而且地皮在咱手上,员外老爷就是想把我换了,也会稍微看看地皮份上,不让我们太难看嘛。”

    对不起啦徐大老员外!

    “有钱人家就是不好伺候,你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干,多挣点钱,多去外面看一看,别像我们,没用了一辈子,什么见识也没有……”

    村长说,计一舟就安静地听着,应着。

    他也算得上是县衙的常客了,拉着村长直奔办事处。

    还好村长是个帅大叔,这要是个小老头,估计这会儿腿脚都要出问题了。

    办完了事儿两人都不想多留,急急忙忙吃了顿饭又开始往家里赶,争取在天黑前回到家里。

    不光徐修同急,他们两个其实也很急的,每过一天流逝的呃呃都不是时间,鹅鹅鹅饿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他们本来是每个月底清算一次利润的,只是计一舟穷的坦坦荡荡,还是让徐修同给了他一半的香皂定金。

    加上他手里存着的,在村子里雇人建一个香皂工坊还是绰绰有余的。

    签订了协议之后,他们四人商议,以后普通香皂就不要定价那么贵了。

    在能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一块普通香皂最后被压到一百文一块,最大程度能让所有人能用得起。

    他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是什么白莲花,他只想在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让众多跟以前的他一样的人过上稍微好一点的日子。

    哪怕这点改变微不足道。

    哪怕这一百文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依旧很贵。

    计一舟大致算了一下,一斤猪板油能出大约三百毫升的猪油,十斤猪板油五百文,能做一百八十块香皂。

    他们还是能赚挺多的,现在的人工又不贵,一个人一天就能做好多块香皂。

    这样他也能安慰安慰自己,这也算是变相地做了件好事,还能挣钱,多好!

    算是好事吧,毕竟方便了大家。

    艾草薄荷香皂估计也就夏天会比较好卖,等入了秋,他就把薄荷去掉,换成茯苓艾草香皂。

    这个香皂的价格不变,还是按照计一舟他们最开始的定价,五百文一块的售卖价格。

    至于中药皂,它们的目标客户本来就是爱美的富婆们,贵一点才有格调。

    至于之前买贵了的那些客人,拿着香皂盒子可以去徐家胭脂铺八折买东西一次。

    宁元昭刚把计一舟和村长送出村子外往回走,就被村里的婶子们围上了。

    “小昭啊,你早上说招工是什么意思啊?要招什么工?多少钱一天啊?”

    其中还有几个半大小姑娘,虽然人家没有想要往前凑的意思,他也还是飞快地挤出了包围圈。

    人姑娘还小,万一传出点什么不好听的,他一个男人倒是无所谓,人家就不好过了。

    人是挤出去了,但他也不能就这么跑了。

    真跑了先不说礼不礼貌的问题,明儿村里人就不知道要把他说成啥了。

    不敢想。

    好在宁元昭块头大,往人跟前这么一站,双手稍稍往下压了压,一些婶婶看见了就帮着让现场安静了下来。

    “一舟跟村长去县里登记去了,就后山前边儿那一大片空地,到时候还请各位叔叔婶婶家里有空闲的过来搭把手,帮忙盖一个工坊。”

    “现在地还没到手里没办法动工,大家可以先去割一些艾草和薄荷回来,我们现在也收,湿的一文钱两斤,干的两文钱一斤,干的就最好了。”

    “家里有空闲着的弟弟妹妹可以去附近找找,不过要注意安全啊大家。”

    “至于工坊里面做什么,到时候建好了大家就知道了。”

    宁元昭这一通喊啊,嗓子都快破了,大家还是在窸窸窣窣讲话,但声音最起码不大。

    等宁元昭喊完,才有个大姨仰着脖子问:“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哟,那艾草你们还花钱收?”

    这本来就是长在山上的野草,不值什么钱的。

    宁元昭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站在原地点点头,看起来乖得不行,“是真的,我们要得多,就我跟一舟两个人肯定弄不了多少,还不如请大家帮帮忙,还能给弟弟妹妹们换点糖果子吃吃。”

    “那我得赶紧去弄一些回来,刚好家里娃子都在,吆着一起去还能弄不少哩。”

    “那我也先回去了,小昭啊,有啥事在村头坝坝里吱一声哈。”

    宁元昭跟着喊,“哎,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