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248章 教育部的官吏任命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第248章 教育部的官吏任命

    其他文官听闻孟兆祥此言。

    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如果皇家军事学院真的归教育部管。

    那对于文官集团而言,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军方事务的大门。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仿佛看到了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在权力的棋局中,又多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于是这些文官在心里纷纷暗自给刑部尚书孟兆祥点了个赞。

    觉得他这一问实在是妙了。

    随后他们都满怀期待地将目光投向朱慈烺。

    只要朱慈烺给出肯定的答复。

    那么成立一个教育部似乎也并非不可接受,说不定还能成为文官集团壮大的契机。

    朱慈烺微微皱眉。

    神色严肃地说道:“既然是大明皇家军事学院,那当然是归皇家来管。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朕就是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

    听到这话。

    众人心中不禁“哎哟,我去!”。

    顿时感觉自己白激动了一场。

    而且还似乎一不小心把朱慈烺给得罪了。

    毕竟朱慈烺身为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却有人想把皇家军事学院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

    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想要染指兵权吗?

    简直就像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孟兆祥脸色瞬间煞白,心中暗叫不好。

    赶忙躬身,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恕罪,老臣绝对不是这个意思。皇家军事学院成立的时间不长,老臣对其具体情况了解实在有限,都是老臣糊涂,考虑不周,请陛下恕罪……”

    范景文见势不妙。

    赶紧出来帮忙打圆场:“陛下,孟大人的意思是,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是否会由其他人来担任院长?然后再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

    毕竟陛下您日理万机,要操劳的事情太多了,孟大人也是出于好心,想着能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邦华则以退为进。

    给出了一个处理方案:“孟尚书一时嘴快,考虑事情不够周全,虽然是无心之失,但是也不能不处罚。

    要不就罚他一个月的俸禄,陛下您看是否恰当?如此既能让孟尚书吸取教训,也不至于处罚过重。”

    大理寺卿马世奇也跟着说道:“君前失仪,言辞不当,依臣看当罚俸三月才对,如此方能以儆效尤。”

    朱慈烺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点头,心想这帮家伙还挺团结。

    不过也能看出他们内心的恐惧。

    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其一是怕孟兆祥像之前的施邦耀一样,被朱慈烺罢官削职,而且不任命新的尚书。

    就让刑部尚书的职位先空缺着,然后再成立一个部门来分走刑部的职权。

    其二是如今武勋集团的势力日益强大,文官们深感压力,只能相互抱团取暖。

    只是这抱团的举动实在是太明显了。

    所以朱慈烺心里多少有些不爽。

    但他也明白,在武将们的权势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文官抱团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朱慈烺心中的不快一闪而过。

    但是并没有打算跟他们过多计较。

    主要是现在实在没有合适的人员来替换这些老家伙。

    那就先将就着用吧!

    等到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

    ……

    范景文他们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忽然发现朱慈烺却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听着看着,脸上表情莫测。

    这帮家伙心里顿时又是一凛,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在心头。

    范景文赶忙说道:“陛下恕罪,老臣不该多嘴,一切还是由陛下定夺。”

    孟兆祥也紧跟着说道:“陛下治罪,老臣绝无怨言,一切全凭陛下处置……”

    朱慈烺沉吟片刻。

    才缓缓说道:“那就罚俸一年。接着还是说教育部的事情,各位爱卿觉得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孟兆祥赶忙说道:“谢陛下宽恕……”

    众人心里都明白,如果朱慈烺真的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其他大臣基本上只能配合。

    给他们提建议的机会,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有能力阻止事情落实下去。

    更何况刚刚才因为说错话搞出了问题。

    朱慈烺没有当场发火,只是对孟兆祥罚俸一年,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

    所以范景文他们知道现在阻止是没用的,他们也根本阻止不了。

    那么这个教育部尚书的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还是范景文先开口,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高瞻远瞩,明鉴万里,臣等没有意见。只是这教育部尚书的位置,应该由谁来担任才合适呢?”

    之前范景文他们报上来的礼部尚书的人选。

    分别是崇祯朝的监察御史陈良谟,太常少卿吴麟征,考功员外郎许直,兵部员外郎金铉等人。

    这些官员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是以身殉国的忠义之士。

    所以朱慈烺才特意将他们留了下来。

    当然了,在朱慈烺登基为帝之后,这些人的职位都已经有了调整。

    并且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升迁。

    我就已经不是原先的职位了。

    朱慈烺看了众人一眼:“由陈良谟担任礼部侍郎,吴麟征出任礼部尚书,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范景文他们一听,心里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

    之前礼部尚书和侍郎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

    而现在明明讨论的是教育部的事情,朱慈烺却先提及了礼部尚书和侍郎的任命。

    这就意味着,在教育部的重要职位上,朱慈烺肯定会任用一些出乎他们意料的人选。

    现在先确定礼部的人事安排,不过是给他们一点甜头罢了。

    但是面对朱慈烺这样一位掌握兵权、头脑清晰、目光敏锐又强势的皇帝。

    范景文也只能无奈地开口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朱慈烺点点头:“至于教育部,就由许直担任尚书,朱舜水暂代侍郎之职,各位爱卿可有不同意见?”

    在场的文臣们一听。

    心中不约而同地想到: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