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253章 李定国出征、卫时春的战术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第253章 李定国出征、卫时春的战术

    卫时春所部已然抵达嘉峪关之时。

    而李定国他们还在艰难的出川途中。

    此时时节已至深秋,天气渐冷,寒意料峭。然而,崎岖难行的山路却让将士们赶路赶得额头满是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浸湿了衣领。

    每至夜晚休息,情况则截然不同。体温急速下降,加之气温也跟着骤降,这种温差的急剧变化,极易让人染病。

    好在李定国早有准备,他之前有进入吐蕃高原的经验,深知此般气候状况,故而提前筹备了大量厚棉衣。

    此刻,这些棉衣正好派上用场,将士们人手一件。

    赶路时大家纷纷将棉衣脱下扛在肩膀上,以减轻负重,保持行动灵活。

    到了休息时,便迅速把棉衣穿上,抵御那阵阵寒意。

    队伍当中有不少川蜀子弟,他们对辣椒情有独钟,因此携带了不少辣椒。

    在这个时代,辣椒早已传入大明,尤其是四川人,已然深深爱上了这种辛辣之物,尽管其种植规模相对还不算大。

    每到晚上休息,每人都会喝上一碗加了辣椒的热汤。滚烫的热汤混着辣椒的辛辣,顺着喉咙流下,浑身瞬间涌起一股暖意,有效起到了驱寒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在行军途中的这几日,病倒的人只是极少数。

    此外他们所带物资并不繁杂,这使得行军速度相对较快。

    按照朝廷下达的命令,李定国率领的这五万大军,只需携带出川所需的口粮。

    待离开四川盆地,朝着兰州方向行进,朝廷已在天水、定西和兰州等地,为他们精心准备好了粮草,以及出战所需的各种武器装备。

    不仅有常见的刀枪弓箭,还有颇具威力的火药枪与轰天雷。

    如此一来,将士们无需背负过多物资,轻装上阵,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

    在离开兰州继续西进之前,第十六兵团的将士们深切体会到了归顺朝廷的诸多好处。朝廷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李定国只需率领部队迅速赶赴战场,奋勇杀敌即可。

    回想以前打仗,哪有这般轻松便利?李定国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在当今陛下的带领下,朝廷的办事效率实在是高!

    不仅李定国有此感慨,跟在他身边时间较长的那些将士们,同样感同身受。因此,大家对于前往遥远的嘉峪关之外作战,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自他们归顺朝廷后,该发的粮饷从未有过拖欠,按时足额发放。李定国此刻总算明白

    为何朝廷大军战斗力如此之强了……

    ……

    当李定国他们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嘉峪关时

    卫时春那边已然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

    集结到嘉峪关附近的蒙古骑兵将近十万,再加上卫时春手下的蒙古仆从军,光是蒙古骑兵的数量就达到了十一二万之多。

    卫时春召集所有将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商议后,决定选派蒙古骑兵的将领去执行他精心策划的计划。

    卫时春的计划是从众多骑兵中抽调出四五万兵力,并将其分成各有一万多兵力的三支队伍。

    为确保行动迅速,这些被抽调出来的队伍,有的一人配备双马,有的甚至一人三马。

    他们携带好必要的物资和锋利的兵器,准备西出嘉峪关,一路势如破竹地杀过玉门,随后再分兵直逼哈密、瓜州以及敦煌等地。

    这些队伍出击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速战速决,以牙还牙,反向洗劫敌人。

    同时,他们还要实地了解西边的地形地势、敌人的兵力部署、国力状况以及生产力等各种关键信息,从而逼迫敌人的大部队现身。

    最好是能将敌人的大部队引诱到嘉峪关这边,届时再集中兵力,想办法将其一举歼灭。

    倘若敌人的大部队始终不现身。

    卫时春便打算不断派出部队去袭扰洗劫敌人。

    反正嘉峪关坐拥十几万大军,正好借此机会让部队轮番出去进行实战训练。

    长此以往,敌人的大部队必定会按捺不住,主动跳出来。

    否则他们必将被折腾得国力耗尽,甚至面临亡国的危机。

    卫时春这一招,可谓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巧妙地运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

    ……

    卫时春等人将一切安排妥当后。

    三支队伍如离弦之箭般一同出发。

    他们先是以雷霆万钧之势迅猛杀到玉门,所到之处,当地的驻军、地方官吏以及那些有钱有势、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地方豪强,通通被他们一举歼灭。

    卫时春特意派了一支部队接手玉门地区,将其作为后续行动的重要桥头堡。

    负责出击的三支大军随即分头行动,如猛虎下山般在敌人的地盘上纵横驰骋。

    他们所过之处,将粮食物资、金银财宝以及马匹牛羊等,源源不断地送回玉门。

    再由玉门转运回嘉峪关。

    大明朝廷此次行动动静极大,且毫无隐瞒之意,公然向敌人展示着自己的力量。

    这一次率兵侵犯大明疆土的阿不伦·穆罕默德,没过多久便收到了消息。

    东察合台汗国所统治的地域,本就地广人稀,许多地方皆是戈壁沙漠,环境恶劣。

    平日里,阿不伦·穆罕默德对底层民众的死活并不在意。

    可如今在明朝大军的凌厉兵锋之下,所有敢于反抗或是不听从指挥的人,几乎都被斩杀殆尽。

    而剩下的人为求活命,只能对明朝大军低头俯首,甚至跪地臣服。

    这种情况对阿不伦·穆罕默德的统治极为不利。

    他深知自己必须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否则不等明朝大军杀到他的老巢,他手下的人恐怕就会因不堪压迫而造反。

    于是乎。

    阿不伦·穆罕默德急忙调集大部队。

    亲自率领着他们朝着嘉峪关方向快速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