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街道主任 > 第29章 闫家搬离四合院

四合院:我街道主任 第29章 闫家搬离四合院

    瞅到躲在人群后面的贾东旭。

    心思一动。

    “尤其是你贾东旭,更应该借着这件事好好受受教育,好好的四合院,就因为你们贾家,一天到晚的闹幺蛾子,脸都被丢尽了。”

    院内的街坊。

    周围的邻居。

    都知道小李办事员言语中的那个意思。

    黑五类贾家。

    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当初小李办事员来四合院进行寡妇改嫁宣传工作的时候,贾张氏可算出尽了风头,愣是将小李办事员给活生生骂走,王红梅又习惯性捂盖子,这口气也就无处发泄。

    今天总算逮住了机会。

    贾东旭脸色大变,被气破防的他,身体原地晃了几晃。

    易中海眼瞅着贾东旭被破防,赶紧小声叮嘱了几句,贾东旭这才没闹出笑话。

    一干众人各怀鬼胎中,时间缓缓流逝,很快来到了八点十分,派出所的同志押着闫阜贵回到了四合院。

    王建设带着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伴随左右。

    闫解娣迎了上去,抱着闫阜贵的腿哭,闫解旷也在抹着眼泪,闫解放和闫解城年纪大点,红着眼睛,看着一身落魄的闫阜贵,百感交集。

    三大妈将一些吃食之类的东西,交给了派出所的同志,徐有利检查了一下,跟三大妈帮闫阜贵收拾的换洗衣物堆放在一块。

    看着手表开始计时,十分钟的说话时间,到点,人家就拉着闫阜贵走了。

    “孩他妈。”

    闫阜贵看着三大妈,眼神中充满了诸多不舍,多年的两口子,他清楚三大妈,三大妈也清楚闫阜贵。

    看着三大妈眼神中流露的含义。

    闫阜贵的心,便也彻底踏实了。

    拿到钱就行。

    他口风一转,说了一些对家庭安排的话。

    “我不在,家里都靠你了,老大和老二.....\"

    让三大妈照顾好孩子,给老大、老二娶媳妇,让老三和老四读书写字,说自己会好好的,等着跟他们团聚。

    把老大闫解城招呼了过来,说了几句。

    “老大,你身为闫家长子,爹不在,你就要撑起闫家的门户,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老二,老三,老四,长兄为父,要听你哥的话,别惹你妈、你哥生气。\"

    傻柱难得的被闫阜贵当成了激励闫解城的案例,让闫解城像当初傻柱护何家祖产及照顾雨水那样,照顾妈妈,照顾弟弟妹妹。

    “当年何大清跟着寡妇跑了,傻柱才十六岁,何雨水六岁,街坊都怀疑他养不活雨水,十年过去,何雨水都上了高中......。”

    跟李秀芝站在一块的傻柱,得意的扬了扬头,朝着身旁的小娇妻李秀芝显摆了一下。

    瞧瞧,我像个老爷们吧。

    闫解城心道了一句,就算你不叮嘱,闫家的门户,他也会顶起来。

    别的不说,最起码亲妈手中捏着一万两千多块,其中一万块是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给的堵口费,剩余的两千多块,是两口子结婚这么些年,通过闫阜贵工资积攒和三大妈接街道零活一点一点存起来的积蓄。

    抠门也有抠门的好处。

    易中海的心,在滴血,这钱,可是他的血汗钱啊,心里盘算着怎么跟聋老太太合谋,将这笔钱弄出来。

    盯着闫解城稚嫩的脸颊,居然想到了办法,准备从闫解城的婚事入手。

    当年能借着仙人跳逼走何大清,现如今也能算计闫家的钱财,这叫物归原主。

    看到易中海在打量自家老大,闫阜贵心里冷哼了一声,骂了易中海的八辈祖宗,嘴上却笑着招呼了一句易中海。

    “老易,你也好好的。”

    外人听着闫阜贵这话,怎么有点盼着易中海不好的意思呀。

    没理会一脸凝重的刘海忠,在闫阜贵心中,刘海忠纯粹一个棒槌,给贾家捐款,掏的却是自己的老本。

    十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

    派出所的同志,将闫阜贵押到了吉普车上,三大妈收拾的换洗衣服和食物,放在了车的后大座上。

    一阵轰鸣声中。

    吉普车驶离了南锣鼓巷。

    街坊们没走,都看着王建设。

    王建设也看着大家伙。

    “说几句,贾家的事情,闫家的事情,我不希望今后在出现这样的事情,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先进文明的荣誉称呼,现在被收回,易中海,刘海忠,贾东旭,千万别在闹幺蛾子,这一次是有轧钢厂出面,保了你们,我不相信轧钢厂下一次还保你们,好自为之。”

    讲完话,王建设带着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返回了街道办。

    留在门口的三大妈,看了看易中海,瞅了瞅贾东旭,目光落在了聋老太太的身上。

    闫阜贵被遣送大西北的热闹,这位大院祖宗也难得的出来凑了热闹。

    猜测跟易中海持着一模一样的心思,担心闫阜贵反水,将他们给攀咬出来。

    才不会做这么没谱的事情,三大妈拉着老四和老三,跟在了王建设的屁股后面,向着街道办走去。

    闫解城和闫解放两人紧随其后。

    街坊们没往闫家要搬离四合院这上面琢磨,一门心思的以为王建设还要给闫家人做训面吃。

    闫解旷和闫解娣两人都背着书包。

    换做有心人,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两人的书包,今天分外的沉重,里面装着一些白面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像棒子面之类的粗粮,因为数量不多,而且担心打草惊蛇,闫家人难得的大方了一次,没拿,都留在了闫家。

    要赶在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反应过来之前,搬离四合院。

    甚至为了一劳永逸,还要到别的城市生活。

    ......

    “你们确定要这么做?”

    王建设在办公室内,看着面前的闫家一众老小。

    心里也是感叹闫家人的果断,晓得留在四合院内,声名狼藉,还会被人指指点点,打起了搬离的主意。

    人挪活。

    树挪死。

    到一个不认识闫家人底细,不清楚闫阜贵被遣返大西北的地方生活,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更让王建设倍感惊讶的事情,是闫家人要把他们在四合院的私房,无偿捐赠给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