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第23章 父子
村民们目送两个衙差骑着马走了,方才此起彼伏的叫起撞天的委屈来。
“朝廷是有规制的,收税要在割地以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月份,谁家有余粮啊?”
“谁说不是呢?俺们家最近一天只煮一顿饭,连粝米都不敢多放,哪有余钱交税呀?”
“就是啊,就是现在割地,也来不及换成钱啊。”
原来的县太爷还好,体谅民生不易,允许大伙用粮食顶税。
可如今的县太爷怕麻烦,自从去岁上任以来,便重新定了规矩,只收铜钱。
更奇怪的是,有的时候连银子都不收。
百姓也不知道为什么,通常也不在意,都是庄户人家,哪来的银子?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林柔已经听明白了,就是今年的税收提前收了。
她的眉头一皱,如今这个朝代跟她从前生活的地方可不一样。
县太爷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加赋税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官老爷一句话的事。
提前收税不怕,就怕这一次交完了,过些日子又来收。
花嫂子也抱怨着,拉着林柔往回走。
她家里有别的进项,在村子里生活上相对富裕。
这些银子对于成子叔家来讲不算太大的负担。
“这县老爷一张口就要钱,这个月份,咱们村肯定有好几户人家都交不起。”
花嫂子说完,又看了一眼林柔,她可惜的说:“你们家如今跟老屋分家了,这税就得单独交,要是还没分家,也不用你操这个心。”
这年月收税都是按户头收的,无论一家有几口人,都交一份钱。
所以庄户人家平常磕磕绊绊的,有的甚至都打在了一起,也是咬紧牙关不分家。
只要不分家,都算作一户,无论交税还是征摇役,都只出一份。
林柔只是笑笑不说话,她宁可多拿一份钱,也不愿意跟老屋搅和在一起。
更何况就算是不分家,到了拿钱的时候,人家也便宜不了他们。
走到家门口,看见院门打开了,这是赵安回来了。
林柔跟花嫂子打了一声招呼,推开院门回了家。
一进屋,果然看见赵安正在炕沿底下铺青石板。
他扛回来两块大青板,足足有几百斤重,赵安正在地上抄平。
青石板有薄有厚,不可能那么均匀,得在地上垫一层沙土,借着沙土来找平衡。
两块青石板就铺了大半个屋地,赵安头也不抬的说:“我一进村子就听见他们议论衙差来了,啥事啊?”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这些吃公家饭的,到他们村子里来,一准没好事儿。
“收税,明天一早就得交。”
“怎么交这么早?”赵安直起腰皱着眉头问。
林柔摇摇头,她也不知道。
赵安蹲下身去接着干活,“早晚都得交,交就交吧。”反正现在他们家也不差钱。
林柔踌躇着说:“就怕这回交完了,下回还要。”
“下回?下回就是明年春天了,一年两次税,今年的都交完了。”
林柔:“那可不一定。”
赵安对媳妇还是信服的,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他也听说了钦差的事儿,明明是来赈灾的,却到处搜刮奇珍异宝,说是要献给皇帝,简直莫名其妙。
下头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这皇帝还要什么奇珍异宝?想必也不是个好东西。
远在万里之遥的皇城,正被赵安念叨的皇帝打了个喷嚏,他心里美滋滋的想,肯定是儿子想他了。
皇帝陛下琢磨着,一会儿回御书房先不看折子,得给儿子写一封信,要写的情真意切,让儿子能深切的体会到他这一颗老父的拳拳爱子之心。
并且一定要先递到儿子手里,不能让皇后占了先。
这关系到以后他在儿子心里的地位,绝对不能马虎。
文武百官站在大殿上,看着神情凝重的皇帝,心里头直打鼓。
暗暗反思着自己最近闯祸了没有?怎么皇上的脸色那么郑重?
看着渐渐变得鸦雀无声的金殿,皇帝不耐烦的摆摆手,旁边的贴身太监连忙高喊道:“退朝!”
他的话音未落,皇帝已经拂袖而去,脚步匆匆,像是有什么大事急待处理。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最近没发生什么大事啊?
互相打着眼色,神情凝重的往殿外走,得回去开个碰头会,大伙一起交换一下消息,看看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大事。
皇上的神情不对头,非常不对头。
这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万万不能小觑。
皇帝急匆匆的赶到书房,伸手挥退了太监宫女,刚拿起御笔,忽然想起什么。
连忙将笔放下,自己跑到柜子里翻天覆地的开始找。
这是第一次给儿子写信,笔墨纸砚自然都要用最好的,他儿子身份贵重着呢,跟那些总找他麻烦的老家伙可不一样。
将数十方宝砚排成一排,皇帝纠结着,儿子到底能喜欢哪一个啊?
哦,对了,还有笔,笔也很重要,纸更重要,第一次给儿子写信的皇帝,拿不定主意,继续纠结着。
赵安可没工夫纠结,他将起大早从山上扛下来的青石板铺好,对媳妇说:“这屋地刚铺了一半,出来进去的,你小心点,别绊倒了。”
林柔一边答应着,一边招呼他拿饭,“赶紧端饭吃,一会儿还得出去割地呢。”
两口子吃完饭,赵安跑到院子里,拿着上次从杂货铺买来的镰刀去了成子叔家的地里。
这里林柔将碗筷收拾妥当,从布口袋里抱出一坛子朱果。
轻轻的掀开密封的盖子,摸了一颗果子出来,放嘴里咬了一口,她的眼睛就是一亮,非常不错,看来只要密封一下,放在布口袋里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名贵的容器。
她吃了几颗果子,试探性的往神仙那里扔了几个,结果还是放不上去,看来这玩意不能天天弄。
林柔也没有多失望,这么抠门的神仙,能换就换,不能换拉倒。
皇后娘娘却很失望,她眼巴巴的等着,旁边的桌子上金的玉的放了一堆的东西,结果一个都送不进去。
皇后很忧伤。
“朝廷是有规制的,收税要在割地以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月份,谁家有余粮啊?”
“谁说不是呢?俺们家最近一天只煮一顿饭,连粝米都不敢多放,哪有余钱交税呀?”
“就是啊,就是现在割地,也来不及换成钱啊。”
原来的县太爷还好,体谅民生不易,允许大伙用粮食顶税。
可如今的县太爷怕麻烦,自从去岁上任以来,便重新定了规矩,只收铜钱。
更奇怪的是,有的时候连银子都不收。
百姓也不知道为什么,通常也不在意,都是庄户人家,哪来的银子?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林柔已经听明白了,就是今年的税收提前收了。
她的眉头一皱,如今这个朝代跟她从前生活的地方可不一样。
县太爷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加赋税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官老爷一句话的事。
提前收税不怕,就怕这一次交完了,过些日子又来收。
花嫂子也抱怨着,拉着林柔往回走。
她家里有别的进项,在村子里生活上相对富裕。
这些银子对于成子叔家来讲不算太大的负担。
“这县老爷一张口就要钱,这个月份,咱们村肯定有好几户人家都交不起。”
花嫂子说完,又看了一眼林柔,她可惜的说:“你们家如今跟老屋分家了,这税就得单独交,要是还没分家,也不用你操这个心。”
这年月收税都是按户头收的,无论一家有几口人,都交一份钱。
所以庄户人家平常磕磕绊绊的,有的甚至都打在了一起,也是咬紧牙关不分家。
只要不分家,都算作一户,无论交税还是征摇役,都只出一份。
林柔只是笑笑不说话,她宁可多拿一份钱,也不愿意跟老屋搅和在一起。
更何况就算是不分家,到了拿钱的时候,人家也便宜不了他们。
走到家门口,看见院门打开了,这是赵安回来了。
林柔跟花嫂子打了一声招呼,推开院门回了家。
一进屋,果然看见赵安正在炕沿底下铺青石板。
他扛回来两块大青板,足足有几百斤重,赵安正在地上抄平。
青石板有薄有厚,不可能那么均匀,得在地上垫一层沙土,借着沙土来找平衡。
两块青石板就铺了大半个屋地,赵安头也不抬的说:“我一进村子就听见他们议论衙差来了,啥事啊?”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这些吃公家饭的,到他们村子里来,一准没好事儿。
“收税,明天一早就得交。”
“怎么交这么早?”赵安直起腰皱着眉头问。
林柔摇摇头,她也不知道。
赵安蹲下身去接着干活,“早晚都得交,交就交吧。”反正现在他们家也不差钱。
林柔踌躇着说:“就怕这回交完了,下回还要。”
“下回?下回就是明年春天了,一年两次税,今年的都交完了。”
林柔:“那可不一定。”
赵安对媳妇还是信服的,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他也听说了钦差的事儿,明明是来赈灾的,却到处搜刮奇珍异宝,说是要献给皇帝,简直莫名其妙。
下头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这皇帝还要什么奇珍异宝?想必也不是个好东西。
远在万里之遥的皇城,正被赵安念叨的皇帝打了个喷嚏,他心里美滋滋的想,肯定是儿子想他了。
皇帝陛下琢磨着,一会儿回御书房先不看折子,得给儿子写一封信,要写的情真意切,让儿子能深切的体会到他这一颗老父的拳拳爱子之心。
并且一定要先递到儿子手里,不能让皇后占了先。
这关系到以后他在儿子心里的地位,绝对不能马虎。
文武百官站在大殿上,看着神情凝重的皇帝,心里头直打鼓。
暗暗反思着自己最近闯祸了没有?怎么皇上的脸色那么郑重?
看着渐渐变得鸦雀无声的金殿,皇帝不耐烦的摆摆手,旁边的贴身太监连忙高喊道:“退朝!”
他的话音未落,皇帝已经拂袖而去,脚步匆匆,像是有什么大事急待处理。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最近没发生什么大事啊?
互相打着眼色,神情凝重的往殿外走,得回去开个碰头会,大伙一起交换一下消息,看看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大事。
皇上的神情不对头,非常不对头。
这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万万不能小觑。
皇帝急匆匆的赶到书房,伸手挥退了太监宫女,刚拿起御笔,忽然想起什么。
连忙将笔放下,自己跑到柜子里翻天覆地的开始找。
这是第一次给儿子写信,笔墨纸砚自然都要用最好的,他儿子身份贵重着呢,跟那些总找他麻烦的老家伙可不一样。
将数十方宝砚排成一排,皇帝纠结着,儿子到底能喜欢哪一个啊?
哦,对了,还有笔,笔也很重要,纸更重要,第一次给儿子写信的皇帝,拿不定主意,继续纠结着。
赵安可没工夫纠结,他将起大早从山上扛下来的青石板铺好,对媳妇说:“这屋地刚铺了一半,出来进去的,你小心点,别绊倒了。”
林柔一边答应着,一边招呼他拿饭,“赶紧端饭吃,一会儿还得出去割地呢。”
两口子吃完饭,赵安跑到院子里,拿着上次从杂货铺买来的镰刀去了成子叔家的地里。
这里林柔将碗筷收拾妥当,从布口袋里抱出一坛子朱果。
轻轻的掀开密封的盖子,摸了一颗果子出来,放嘴里咬了一口,她的眼睛就是一亮,非常不错,看来只要密封一下,放在布口袋里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名贵的容器。
她吃了几颗果子,试探性的往神仙那里扔了几个,结果还是放不上去,看来这玩意不能天天弄。
林柔也没有多失望,这么抠门的神仙,能换就换,不能换拉倒。
皇后娘娘却很失望,她眼巴巴的等着,旁边的桌子上金的玉的放了一堆的东西,结果一个都送不进去。
皇后很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