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第55章 路遇
好不容易轮到几个人进了城,与前些天劫后余生不同,城里的人个个愁眉苦脸,都是行色匆匆。
赵安径直将马车赶到县衙门口,门口的衙役面露不善的看着他,“衙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停留。”
“麻烦这位差大哥,我们找马师爷,同他约好的,您就说是一位姓赵的小哥儿便是。”
那衙役皱着眉打量了一下马车,冷声说道:“等着。”转身进了衙门。
马师爷出来的倒是不慢,他心里也有疑惑,刚刚禀报的人说来的是一辆马车,这可跟那小两口的情形有出入。
不料出来一看,还真就是赵安两口子。
马师爷的面上一缓,做了一个手势,“那边说话。”
到了角落里,他同赵安说道:“最近没事,不要进城,城里有些不安定,什么话你就长话短说吧。”
“想麻烦您给寻摸两个小庄子,不过这事也不着急。”
马师爷点点头:“行,若是有合适的,我就给你留意一下。”
林柔却从马车上下来,掏出一张纸递给了马师爷。
“这是我写的一个药方子,您照着单子熬药,便是我给老太太开的那个药膏子。”
马师爷心下一惊,这给送两副药跟给方子可不一样,方子是可以传家的。
“这……?”这人情可就欠大了。
“老太太的病情只是稍有缓解,最近我们不便来县城,若是断了药,恐怕立时就会反复。”
听她这么一说,马师爷没有犹豫,伸手接过药方,正色的说道:“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你们叫我马大哥就行,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能办的事我绝对不会推辞。”
林柔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笑着同他道了别,几个人坐着马车一路往杂货铺去。
杂货铺子里掌柜的正在打瞌睡,他心里烦闷的不行。
眼瞅着灾情过去,他这铺子里的生意刚好一些,又赶上了疫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耳听得有马蹄声停在铺子门口,他抬眼一看,来人很眼熟,这么高的个子可不常见,只是一时蒙住了,有点想不起来。
马车的帘子一掀,出来一位小娘子,掌柜的一看就乐了,这位小娘子他记得。
“哎呦,二位客官,可有日子不见了。”
赵靖从里头弯腰下车,闻言笑着说道:“咱们昨儿个可还见了呢。”
掌柜的一拍大腿,“原来您几位是一家的?快快里头请。”
林柔拿了一张单子出来,“掌柜的,帮我们瞧瞧。”说着便递了过去。
那掌柜的瞧了半晌,说道:“其余的东西我这都有,就是这白石灰,我店里是没有的。不过,我认识一位伙计,他家里就是当瓦匠的,好像还存了不少。”
他说着就叫过一个小伙计,让他赶紧去找人过来。
如今生意艰难,遇着个大主顾可不容易。
众人等人的功夫,便听见街上乱哄哄的,有人边跑边喊:“往哪里跑。”
只见几个人在前头跑,后面有一些人在后头追,赵靖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刚说出一个字,便立刻用手捂住了嘴。
“你认识?”林柔奇怪的看着他。
赵靖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认识,不认识。”
“哦。”
将几大袋的石灰和各种杂货都搬到车里,又到布庄去买了一些布料,几个人便打算赶紧出城。
马车一路紧赶慢赶,出城的时候见县城里又戒严了好几成。
马车走出了老远,赵靖还是伸着脖子往后看,也不知道看什么,目光中有着一丝焦虑。
林柔拍拍他的肩膀,“看什么呢?”
“我看后头树上有只蚂蚁,爬的还挺快的。”赵靖信口胡邹。
“你这眼神不错,这么远都能看到树上的蚂蚁?”
赵靖闻言转过身来,拽了拽自己的衣服,郁闷的说道:“我要是真能看见就好了。”
林柔懒得跟这臭小子打哑迷,掀开车帘子坐到外头。
赵安见她出来,连忙放缓了车速,伸手扶着她坐下。
马车在乡间土道上跑着,道路两旁本来应该是绿油油的田地,如今,一场洪水过后,都变得灰突突。
可怜了这些庄稼,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打饥荒。
赵安也看着直皱眉,新来的钦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县城里的粮价至今都没有太过平稳下来,这些日子总是忽高忽低的。
好在他们两口子囤的粮食多,今年是不必着急了。
“要是今年能把庄子买下来,就可以提前收拾收拾地,明年多种些粮食,秋天就不用打饥荒了。”
林柔思量着说道:“我想在地里种上一些山药。”
赵安有些纳闷:“山上多的很,不必种了吧?”
在家里种植山上有的东西,不是在浪费土地吗?
林柔摇摇头:“别看山上的山药多,产量并不高,如果我们在家里种植,产量会提高好几倍,到时候都做成粉条,也可以卖出去。”
赵靖掀开帘子说道:“这个肯定能行,那玩意儿还挺好吃的。”
滑溜溜的,放在汤里还很入味,一定能卖得出去。
几个人一路闲聊着,马车跑得飞快,刚一进村子,就看见老族长站在村口。
还不等马车停稳,他便焦急的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不太好,县城里又加强了戒严,听说得疫病的村子又多了两个,不过离我们这里还有一段距离。”
老族长叹一声:“哎,都是命,认命吧。”
他转身往家走,背脊不自觉的佝偻起来,脚步越发的蹒跚。
看着他的背影,赵安有些沉默。
有几个村里人也听见了他们说话,都低下头不吱声。
老天爷不给人活路,他们都是凡夫俗子,还能有什么法子?
马车一路回家,卸车的时候,林柔招呼两个人,“那白石灰不能直接撂在地上,会返潮的,底下得垫上木头,上头再铺上一层草。”
赵安答应着,拉着赵靖一起卸车,先将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搬进屋里去,再搭上架子卸石灰。
赵靖一边卸着车,一边望着村口的方向,目光里都是担忧。
赵安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问。
赵安径直将马车赶到县衙门口,门口的衙役面露不善的看着他,“衙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停留。”
“麻烦这位差大哥,我们找马师爷,同他约好的,您就说是一位姓赵的小哥儿便是。”
那衙役皱着眉打量了一下马车,冷声说道:“等着。”转身进了衙门。
马师爷出来的倒是不慢,他心里也有疑惑,刚刚禀报的人说来的是一辆马车,这可跟那小两口的情形有出入。
不料出来一看,还真就是赵安两口子。
马师爷的面上一缓,做了一个手势,“那边说话。”
到了角落里,他同赵安说道:“最近没事,不要进城,城里有些不安定,什么话你就长话短说吧。”
“想麻烦您给寻摸两个小庄子,不过这事也不着急。”
马师爷点点头:“行,若是有合适的,我就给你留意一下。”
林柔却从马车上下来,掏出一张纸递给了马师爷。
“这是我写的一个药方子,您照着单子熬药,便是我给老太太开的那个药膏子。”
马师爷心下一惊,这给送两副药跟给方子可不一样,方子是可以传家的。
“这……?”这人情可就欠大了。
“老太太的病情只是稍有缓解,最近我们不便来县城,若是断了药,恐怕立时就会反复。”
听她这么一说,马师爷没有犹豫,伸手接过药方,正色的说道:“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你们叫我马大哥就行,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能办的事我绝对不会推辞。”
林柔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笑着同他道了别,几个人坐着马车一路往杂货铺去。
杂货铺子里掌柜的正在打瞌睡,他心里烦闷的不行。
眼瞅着灾情过去,他这铺子里的生意刚好一些,又赶上了疫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耳听得有马蹄声停在铺子门口,他抬眼一看,来人很眼熟,这么高的个子可不常见,只是一时蒙住了,有点想不起来。
马车的帘子一掀,出来一位小娘子,掌柜的一看就乐了,这位小娘子他记得。
“哎呦,二位客官,可有日子不见了。”
赵靖从里头弯腰下车,闻言笑着说道:“咱们昨儿个可还见了呢。”
掌柜的一拍大腿,“原来您几位是一家的?快快里头请。”
林柔拿了一张单子出来,“掌柜的,帮我们瞧瞧。”说着便递了过去。
那掌柜的瞧了半晌,说道:“其余的东西我这都有,就是这白石灰,我店里是没有的。不过,我认识一位伙计,他家里就是当瓦匠的,好像还存了不少。”
他说着就叫过一个小伙计,让他赶紧去找人过来。
如今生意艰难,遇着个大主顾可不容易。
众人等人的功夫,便听见街上乱哄哄的,有人边跑边喊:“往哪里跑。”
只见几个人在前头跑,后面有一些人在后头追,赵靖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刚说出一个字,便立刻用手捂住了嘴。
“你认识?”林柔奇怪的看着他。
赵靖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认识,不认识。”
“哦。”
将几大袋的石灰和各种杂货都搬到车里,又到布庄去买了一些布料,几个人便打算赶紧出城。
马车一路紧赶慢赶,出城的时候见县城里又戒严了好几成。
马车走出了老远,赵靖还是伸着脖子往后看,也不知道看什么,目光中有着一丝焦虑。
林柔拍拍他的肩膀,“看什么呢?”
“我看后头树上有只蚂蚁,爬的还挺快的。”赵靖信口胡邹。
“你这眼神不错,这么远都能看到树上的蚂蚁?”
赵靖闻言转过身来,拽了拽自己的衣服,郁闷的说道:“我要是真能看见就好了。”
林柔懒得跟这臭小子打哑迷,掀开车帘子坐到外头。
赵安见她出来,连忙放缓了车速,伸手扶着她坐下。
马车在乡间土道上跑着,道路两旁本来应该是绿油油的田地,如今,一场洪水过后,都变得灰突突。
可怜了这些庄稼,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打饥荒。
赵安也看着直皱眉,新来的钦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县城里的粮价至今都没有太过平稳下来,这些日子总是忽高忽低的。
好在他们两口子囤的粮食多,今年是不必着急了。
“要是今年能把庄子买下来,就可以提前收拾收拾地,明年多种些粮食,秋天就不用打饥荒了。”
林柔思量着说道:“我想在地里种上一些山药。”
赵安有些纳闷:“山上多的很,不必种了吧?”
在家里种植山上有的东西,不是在浪费土地吗?
林柔摇摇头:“别看山上的山药多,产量并不高,如果我们在家里种植,产量会提高好几倍,到时候都做成粉条,也可以卖出去。”
赵靖掀开帘子说道:“这个肯定能行,那玩意儿还挺好吃的。”
滑溜溜的,放在汤里还很入味,一定能卖得出去。
几个人一路闲聊着,马车跑得飞快,刚一进村子,就看见老族长站在村口。
还不等马车停稳,他便焦急的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不太好,县城里又加强了戒严,听说得疫病的村子又多了两个,不过离我们这里还有一段距离。”
老族长叹一声:“哎,都是命,认命吧。”
他转身往家走,背脊不自觉的佝偻起来,脚步越发的蹒跚。
看着他的背影,赵安有些沉默。
有几个村里人也听见了他们说话,都低下头不吱声。
老天爷不给人活路,他们都是凡夫俗子,还能有什么法子?
马车一路回家,卸车的时候,林柔招呼两个人,“那白石灰不能直接撂在地上,会返潮的,底下得垫上木头,上头再铺上一层草。”
赵安答应着,拉着赵靖一起卸车,先将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搬进屋里去,再搭上架子卸石灰。
赵靖一边卸着车,一边望着村口的方向,目光里都是担忧。
赵安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