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第148章 成王世子
林柔摇了摇头:“我们都没事,是无意中救了一个人还打了一只大虫,赶紧进去吧,我给他瞧瞧。”
这里荒僻,又是天色将晚,去县城里请大夫已经来不及,不如她给看看。
虽然她的医术是个二把刀,但咱“见多识广”啊。
众人七手八脚的帮着楚长云把人抬进了客房。
青溪和红渠拿着陶盆和巾布上前,拂开那人脸上的乱发,打算给他清理一下。
突然,屋里响起了几声轻呼,青溪和红渠的手也顿住了。
两人互相对望了一眼,目光中都带着愕然和惊讶。
赵靖是第一个跳起来的,“怎么会是他?”
赵安皱眉问道:“你认识他?”
赵清差点没把自己的眼珠子瞪出来,听见赵安问才说道:“成王世子赵崝。”
赵安和林柔,这个……
青溪和红渠已经停了手,她们两个人心里明白,如今自己是太子妃娘娘的人,这成王世子……
屋里一时鸦雀无声,赵靖跳起来,“姐夫你不能救他,他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小妇养的,还想当太子,臭不要脸的。”
他没有注意到,床榻上的人手指动了动。
赵清看着赵崝这副惨样,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家伙可比自己当初惨多了。
想当年他们三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每天在一起读书练武,这赵崝事事争先,每一样都要压他和赵靖一头,可以说,三个人一见面没有不吵架的。
每一次赵崝都用一副高高在上,鄙夷的眼神望着他俩,就很让人气愤。
赵靖吵不过他,读书读不过他,打架也干不过,干脆就骂小妇养的,看着赵崝冰冷刺骨的眼神,赵靖和赵清很解气。
都是太祖的子孙,凭什么你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可如今赵崝奄奄一息的躺在榻上,赵清心中有点五味杂陈。
“大哥,你看?”他听大哥的。
赵安拍了拍赵清的肩膀,说道:“无论他是谁,既然我已经把他救了,这就是天意。”
林柔轻咳一声,上前抓过赵崝的手腕,感到手底下的手腕有一瞬间的僵硬,她装做不知,半晌才道:“失血过多,但应该没有伤到要害,好好调养吧。一会让柳风他们给处理一下伤口。再去厨房告诉沈大叔一声,按我的方子给熬点药。”
屋里头正乱着,门口有人说道:“到底怎么回事?”
众人一转头,就见汝王站在门口。
他的脸上不见了平日里的一团和气,带着一丝严肃,迈着方步过了门槛,看向床榻。
众人忙闪开一条道让他过去,汝王走到床前,眉头不经意的动了动。
心中暗自思量,这要是在几个月前,他大约会忍不住动点手脚一劳永逸。
现在么,没有这个必要。
太子殿下可还在青阳府衙呢,这个赵崝么,如今不重要。
他叹道:“这是怎么话说的,怎么就到了这步田地?”
汝王回头喊跟他来的护卫,“明天去县里头找个郎中过来,给他瞧瞧,再去打探一下成王府的人,告诉他们世子在这里。”
转身一拉赵靖,“兔崽子,也不加件衣裳就往外跑,冻死你个小王八蛋。”
赵靖气得跳脚,爷俩个吵吵闹闹的出去了。
众人退去,林柔和赵安回到房里。
“你怎么把他救回来了?”林柔好奇。
赵安拉着媳妇儿小声说道:“我哪知道是他?就是听见大虫的声音手痒,又想着给咱儿子做个虎皮褥子才去的,当时看他那身穿着打扮有点不一样,就顺手把他弄回来了。”
“那你现在不是知道了吗?还让我救他?”难道赵安就没有点想法?
“都弄回家来了,这么多人看着呢,能不救吗?”
这人多嘴杂的,他要是把赵崝弄回家又丢出去,得传成什么样啊?
林柔摸着下巴一想也是。
半夜的时候,赵崝便清醒了。
他的眼睛盯着窗纸,似乎要透过这薄薄的窗纸望向未知之处。
可目光所及只有微弱的跳动的烛火,那烛火似乎已经燃到了尽头,垂死挣扎着,火光越来越弱,很像他自己,怎么挣扎都挣不脱命运。
他的鼻子一酸,一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烛光到底没摆熄灭的命运,室内陷入一片黑暗,隐隐的有抽泣声响起。
林柔跑山上去转了一天,十分疲惫,回到家里,先将山药都挪到事先预备好的屋子里,跟着赵安回了正屋。
两口子匆匆的吃了一顿饭,便回房安置下来,一夜好眠。
遥远的皇城里,皇后正呆呆的坐在凤榻上。
她想起白日里布口袋中突然出现的像小山一样多的带着泥土的东西,心中十分不安。
儿子儿媳妇在知府衙门里,跟他舅舅在一起,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再说孩子受伤了,更不可能到山间去,怎么里头又出现了几个月前充饥之物?
张嬷嬷见她有些坐立不安,不由得劝道:“主子有什么烦心事不如直接问问皇上?老奴瞧着皇上也未必不肯说的,只是您不问,他也不知如何开口。”
皇后摇头,她望着这金砖铺地雕梁画栋的宫殿,叹息道:“他,只是皇上。不是当年跟在我身后的小五子,有些话他不会说的。”
这些年两个人的矛盾日深,不只是因为大封后宫的事,还有李家的事。
她曾经隐隐约约察觉出若是成王世子入主东宫,只怕皇上就要对李家动手了。
灭了满门不至于,丢官罢爵是难免的,这便是皇上所谓的保全之策。
苍天有眼,儿子回来了。
皇后想到那一日母亲进宫,拉着她的袖子,哭得老泪纵横,一个劲的念叨着“这下好了,可好了。”
皇后目光有些模糊,不知何时,一方明黄色的丝帕轻轻的抚上她的脸颊,抬头望去,她有些怔忡。
这张脸从她记事起便时常陪伴着她,她见过这人目光中流露出的各种各样色彩。
羞涩,喜悦,欢欣,悲伤,愤恨,痛苦,还有情深似海,到如今的深沉难辨。
皇帝的声音低沉温柔,带着少年时的语调,“我说过,你流一滴泪,我就情愿挨一鞭子,这些年欠了好些,你怎的还不动手?”
这里荒僻,又是天色将晚,去县城里请大夫已经来不及,不如她给看看。
虽然她的医术是个二把刀,但咱“见多识广”啊。
众人七手八脚的帮着楚长云把人抬进了客房。
青溪和红渠拿着陶盆和巾布上前,拂开那人脸上的乱发,打算给他清理一下。
突然,屋里响起了几声轻呼,青溪和红渠的手也顿住了。
两人互相对望了一眼,目光中都带着愕然和惊讶。
赵靖是第一个跳起来的,“怎么会是他?”
赵安皱眉问道:“你认识他?”
赵清差点没把自己的眼珠子瞪出来,听见赵安问才说道:“成王世子赵崝。”
赵安和林柔,这个……
青溪和红渠已经停了手,她们两个人心里明白,如今自己是太子妃娘娘的人,这成王世子……
屋里一时鸦雀无声,赵靖跳起来,“姐夫你不能救他,他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小妇养的,还想当太子,臭不要脸的。”
他没有注意到,床榻上的人手指动了动。
赵清看着赵崝这副惨样,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家伙可比自己当初惨多了。
想当年他们三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每天在一起读书练武,这赵崝事事争先,每一样都要压他和赵靖一头,可以说,三个人一见面没有不吵架的。
每一次赵崝都用一副高高在上,鄙夷的眼神望着他俩,就很让人气愤。
赵靖吵不过他,读书读不过他,打架也干不过,干脆就骂小妇养的,看着赵崝冰冷刺骨的眼神,赵靖和赵清很解气。
都是太祖的子孙,凭什么你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可如今赵崝奄奄一息的躺在榻上,赵清心中有点五味杂陈。
“大哥,你看?”他听大哥的。
赵安拍了拍赵清的肩膀,说道:“无论他是谁,既然我已经把他救了,这就是天意。”
林柔轻咳一声,上前抓过赵崝的手腕,感到手底下的手腕有一瞬间的僵硬,她装做不知,半晌才道:“失血过多,但应该没有伤到要害,好好调养吧。一会让柳风他们给处理一下伤口。再去厨房告诉沈大叔一声,按我的方子给熬点药。”
屋里头正乱着,门口有人说道:“到底怎么回事?”
众人一转头,就见汝王站在门口。
他的脸上不见了平日里的一团和气,带着一丝严肃,迈着方步过了门槛,看向床榻。
众人忙闪开一条道让他过去,汝王走到床前,眉头不经意的动了动。
心中暗自思量,这要是在几个月前,他大约会忍不住动点手脚一劳永逸。
现在么,没有这个必要。
太子殿下可还在青阳府衙呢,这个赵崝么,如今不重要。
他叹道:“这是怎么话说的,怎么就到了这步田地?”
汝王回头喊跟他来的护卫,“明天去县里头找个郎中过来,给他瞧瞧,再去打探一下成王府的人,告诉他们世子在这里。”
转身一拉赵靖,“兔崽子,也不加件衣裳就往外跑,冻死你个小王八蛋。”
赵靖气得跳脚,爷俩个吵吵闹闹的出去了。
众人退去,林柔和赵安回到房里。
“你怎么把他救回来了?”林柔好奇。
赵安拉着媳妇儿小声说道:“我哪知道是他?就是听见大虫的声音手痒,又想着给咱儿子做个虎皮褥子才去的,当时看他那身穿着打扮有点不一样,就顺手把他弄回来了。”
“那你现在不是知道了吗?还让我救他?”难道赵安就没有点想法?
“都弄回家来了,这么多人看着呢,能不救吗?”
这人多嘴杂的,他要是把赵崝弄回家又丢出去,得传成什么样啊?
林柔摸着下巴一想也是。
半夜的时候,赵崝便清醒了。
他的眼睛盯着窗纸,似乎要透过这薄薄的窗纸望向未知之处。
可目光所及只有微弱的跳动的烛火,那烛火似乎已经燃到了尽头,垂死挣扎着,火光越来越弱,很像他自己,怎么挣扎都挣不脱命运。
他的鼻子一酸,一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烛光到底没摆熄灭的命运,室内陷入一片黑暗,隐隐的有抽泣声响起。
林柔跑山上去转了一天,十分疲惫,回到家里,先将山药都挪到事先预备好的屋子里,跟着赵安回了正屋。
两口子匆匆的吃了一顿饭,便回房安置下来,一夜好眠。
遥远的皇城里,皇后正呆呆的坐在凤榻上。
她想起白日里布口袋中突然出现的像小山一样多的带着泥土的东西,心中十分不安。
儿子儿媳妇在知府衙门里,跟他舅舅在一起,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再说孩子受伤了,更不可能到山间去,怎么里头又出现了几个月前充饥之物?
张嬷嬷见她有些坐立不安,不由得劝道:“主子有什么烦心事不如直接问问皇上?老奴瞧着皇上也未必不肯说的,只是您不问,他也不知如何开口。”
皇后摇头,她望着这金砖铺地雕梁画栋的宫殿,叹息道:“他,只是皇上。不是当年跟在我身后的小五子,有些话他不会说的。”
这些年两个人的矛盾日深,不只是因为大封后宫的事,还有李家的事。
她曾经隐隐约约察觉出若是成王世子入主东宫,只怕皇上就要对李家动手了。
灭了满门不至于,丢官罢爵是难免的,这便是皇上所谓的保全之策。
苍天有眼,儿子回来了。
皇后想到那一日母亲进宫,拉着她的袖子,哭得老泪纵横,一个劲的念叨着“这下好了,可好了。”
皇后目光有些模糊,不知何时,一方明黄色的丝帕轻轻的抚上她的脸颊,抬头望去,她有些怔忡。
这张脸从她记事起便时常陪伴着她,她见过这人目光中流露出的各种各样色彩。
羞涩,喜悦,欢欣,悲伤,愤恨,痛苦,还有情深似海,到如今的深沉难辨。
皇帝的声音低沉温柔,带着少年时的语调,“我说过,你流一滴泪,我就情愿挨一鞭子,这些年欠了好些,你怎的还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