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第167章 供品
热门推荐:
觉醒了异能,怎么战斗更烧脑了?
兮灵传说之凤天游
因为太害怕所以全加生命值了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第三者沉默
我的每个分身都是最强异能者
崩坏:给卡牌世界一点小震撼
我是精神念师,夺舍太古神虫
我都成僵尸王了,丧尸末日才爆发
却说林柔在盼着李家表妹过来,皇城中的慈安宫里太后正满面怒容的看着皇帝。
“李家二丫头是什么样,你也不是不知道。你还想把她嫁给我孙子?我白白净净的孙子能扛得住这么糟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看我饶了你们哪个?”
皇帝听见“白白净净”四个字,不由自主的抽了抽自己的嘴角。
想起画册上人高马大的儿子,再想起刚刚亲娘说的“遭蹋”两个字,皇帝很想不顾形象的翻翻眼皮。
他虽然还没有真正的见过亲生儿子的面儿,单从各路情报来看,他儿子绝对是个粗糙的,跟斯文白净四个字不搭边。
“李家二丫头也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那孩子是个纯善的,朕虽然没见过太子妃的面儿,也知道太子妃是个好的,三个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总比弄那些不着调的强。”
这道理太后认同,但说起李家二丫头,她不同意。
“那也不行。那孩子的脾气就是太直了,万一……。”
不行不行。
她大孙子还在青阳府衙里养伤呢,昨天她还接到了来喜送回来的信儿,说太子殿下脸色苍白,还有些孱弱。
就她孙子这个样,还能扛得住李家二丫头的折腾?
太后想到这里,冷声说道:“哀家把丑话说在前头,谁敢祸害我孙子,哀家就跟他没完。”
话音刚落,太后就忍不住瞪了亲生儿子一眼,意思不要太明显。
皇帝看着亲娘的眼神感慨着,有了孙子,他就不值钱了。
李嬷嬷站在一旁,见此连忙笑道:“您老人家疼孙子是实心实意的,那是皇上的亲生儿子,他也心疼着呢。”
太后将头一扭,她不想听,反正谁难为她孙子,她就跟谁没完。
皇帝目光一闪,转移着话题说道:“上一回皇后着人送来的红茶蜜枣糕,母后吃着怎么样?”
太后还在生气,但提起孙子送回来的吃食,还是缓和了面色。
“哀家吃着好,心里很熨贴,只是你告诉孩子不必折腾,再者也得让太子妃好生的养着。依哀家说就让孩子们回来罢,总在那穷乡僻壤的待着,也不妥当。”
李嬷嬷立在太后身后笑道:“老奴以为很是,二位殿下回来也能阖家团圆了,没准今年还能过个团圆年。”
皇帝摇头说道:“如今已是初冬时节,太子妃又怀着身子,这么冷的天,长途跋涉的,恐怕遭受不住。”
太后不停的点头,这话说的有理。
太子妃的身子也重要。
李嬷嬷笑着说道:“您老人家要做曾祖母了,这是天大的喜事。
不过您也不必惦记,太子妃娘娘虽然在僻静之处养胎,但身边的人想来也是得用的。
就说那个红茶糕,做的就很有几分地道。等太子妃娘娘回了宫,我倒要请教一二。”
她对那个做红茶蜜枣糕的人很感兴趣。并且也很疑惑。
按她得到的消息来说,太子殿下身边是没有这样的人的。
太后笑着说道:“你这个老货,如今就惦记着偷师了?”
“老奴平生就这点爱好,想来太子妃娘娘也能舍得给老奴这一点点薄面。”
皇帝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您老人家在母后身边多年,当年那样凶险,多亏了您好几次救母后的性命,就是朕也记得您的救命之恩呢,朕同皇后待您跟家里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李嬷嬷慌忙摆手:“这都是老奴分内的事儿,皇上再说老奴可受不住了。”
皇帝含笑说道:“当得的。”
当年要是没有李嬷嬷在身边帮衬着,他们母子俩很难走到最后。
皇帝起身要走的时候,太后还是没有忘记李家二丫头的话。
“不许你逼我孙子。李家二丫头的事,等他们回来再说。”
亲娘和媳妇都不同意,皇帝只能无奈的答应了。
而林柔这边一大早的就有了惊喜。
“主子,您快去外头瞧瞧吧。”红渠风风火火的跑进来,还不待林柔说话,便急声说道。
青溪沉下了脸,“做什么这么毛毛躁躁的?”
主子娘娘怀了身孕,倘若被冲撞了,就不是小事。
红渠想要辩解 ,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只得嘀咕着说道:“反正您快瞧瞧去吧。”
青溪将一口钟围到林柔的身上,又拿了一个小手炉,放在她的怀里。
昨夜下了一场清雪,外头有些冷,往外走的时候青溪不停的说着:“主子注意脚下。”
如今,他们在外头,不比在宫里人手齐全,红渠又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青溪只得自己多费些心思。
林柔最近也感觉身子有些笨重,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朝代,她也不敢大意。
迈下台阶来到前院,一眼就看到地上堆着满地的东西。
倒是不算贵重,种类却很繁多。
有农家晒干的野菜,也有地里种的煮饭的豆子。有山上抓的野鸡,还有活蹦乱跳的野兔。
如此种种,杂七杂八的堆了一整个院子。
“这东西哪来的?”
总不会是采买回来的吃食,刻意找她来看吧?
吴琪等人正在收拾着东西,闻言回头笑道:“咱们山庄外头来了好多的村民,都是县城附近的人,还有几个居然是府城来的。”
“来干什么?”林柔好奇了,难道是想跟她做买卖?
“他们说您是天上的仙子下凡,慈悲为怀来普度众生的,这是他们刻意送来的东西。”
“啊?”林柔惊讶的张大了嘴,什么意思?供品啊?还是给她的供品?天啊,谁这么有才,跑来供她?
楚长云也忍着笑说道:“刚刚还见到几个人在咱们山庄外点香烛呢。”
林柔彻底愣住了,“这到底为什么?”
“感激您呗。”这个红渠知道。
但是她想的没有吴琪想的深。
吴琪笑着叹道:“您大概不知道,百姓们很容易满足,只要能度过天灾人祸,能够吃饱穿,就已经很知足了。
您帮他们度过了天灾,又教他们挖山药救命,还做出了曲辕犁让他们能种出更多的地以后不饿肚子,您不是菩萨是什么?”
“李家二丫头是什么样,你也不是不知道。你还想把她嫁给我孙子?我白白净净的孙子能扛得住这么糟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看我饶了你们哪个?”
皇帝听见“白白净净”四个字,不由自主的抽了抽自己的嘴角。
想起画册上人高马大的儿子,再想起刚刚亲娘说的“遭蹋”两个字,皇帝很想不顾形象的翻翻眼皮。
他虽然还没有真正的见过亲生儿子的面儿,单从各路情报来看,他儿子绝对是个粗糙的,跟斯文白净四个字不搭边。
“李家二丫头也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那孩子是个纯善的,朕虽然没见过太子妃的面儿,也知道太子妃是个好的,三个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总比弄那些不着调的强。”
这道理太后认同,但说起李家二丫头,她不同意。
“那也不行。那孩子的脾气就是太直了,万一……。”
不行不行。
她大孙子还在青阳府衙里养伤呢,昨天她还接到了来喜送回来的信儿,说太子殿下脸色苍白,还有些孱弱。
就她孙子这个样,还能扛得住李家二丫头的折腾?
太后想到这里,冷声说道:“哀家把丑话说在前头,谁敢祸害我孙子,哀家就跟他没完。”
话音刚落,太后就忍不住瞪了亲生儿子一眼,意思不要太明显。
皇帝看着亲娘的眼神感慨着,有了孙子,他就不值钱了。
李嬷嬷站在一旁,见此连忙笑道:“您老人家疼孙子是实心实意的,那是皇上的亲生儿子,他也心疼着呢。”
太后将头一扭,她不想听,反正谁难为她孙子,她就跟谁没完。
皇帝目光一闪,转移着话题说道:“上一回皇后着人送来的红茶蜜枣糕,母后吃着怎么样?”
太后还在生气,但提起孙子送回来的吃食,还是缓和了面色。
“哀家吃着好,心里很熨贴,只是你告诉孩子不必折腾,再者也得让太子妃好生的养着。依哀家说就让孩子们回来罢,总在那穷乡僻壤的待着,也不妥当。”
李嬷嬷立在太后身后笑道:“老奴以为很是,二位殿下回来也能阖家团圆了,没准今年还能过个团圆年。”
皇帝摇头说道:“如今已是初冬时节,太子妃又怀着身子,这么冷的天,长途跋涉的,恐怕遭受不住。”
太后不停的点头,这话说的有理。
太子妃的身子也重要。
李嬷嬷笑着说道:“您老人家要做曾祖母了,这是天大的喜事。
不过您也不必惦记,太子妃娘娘虽然在僻静之处养胎,但身边的人想来也是得用的。
就说那个红茶糕,做的就很有几分地道。等太子妃娘娘回了宫,我倒要请教一二。”
她对那个做红茶蜜枣糕的人很感兴趣。并且也很疑惑。
按她得到的消息来说,太子殿下身边是没有这样的人的。
太后笑着说道:“你这个老货,如今就惦记着偷师了?”
“老奴平生就这点爱好,想来太子妃娘娘也能舍得给老奴这一点点薄面。”
皇帝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您老人家在母后身边多年,当年那样凶险,多亏了您好几次救母后的性命,就是朕也记得您的救命之恩呢,朕同皇后待您跟家里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李嬷嬷慌忙摆手:“这都是老奴分内的事儿,皇上再说老奴可受不住了。”
皇帝含笑说道:“当得的。”
当年要是没有李嬷嬷在身边帮衬着,他们母子俩很难走到最后。
皇帝起身要走的时候,太后还是没有忘记李家二丫头的话。
“不许你逼我孙子。李家二丫头的事,等他们回来再说。”
亲娘和媳妇都不同意,皇帝只能无奈的答应了。
而林柔这边一大早的就有了惊喜。
“主子,您快去外头瞧瞧吧。”红渠风风火火的跑进来,还不待林柔说话,便急声说道。
青溪沉下了脸,“做什么这么毛毛躁躁的?”
主子娘娘怀了身孕,倘若被冲撞了,就不是小事。
红渠想要辩解 ,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只得嘀咕着说道:“反正您快瞧瞧去吧。”
青溪将一口钟围到林柔的身上,又拿了一个小手炉,放在她的怀里。
昨夜下了一场清雪,外头有些冷,往外走的时候青溪不停的说着:“主子注意脚下。”
如今,他们在外头,不比在宫里人手齐全,红渠又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青溪只得自己多费些心思。
林柔最近也感觉身子有些笨重,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朝代,她也不敢大意。
迈下台阶来到前院,一眼就看到地上堆着满地的东西。
倒是不算贵重,种类却很繁多。
有农家晒干的野菜,也有地里种的煮饭的豆子。有山上抓的野鸡,还有活蹦乱跳的野兔。
如此种种,杂七杂八的堆了一整个院子。
“这东西哪来的?”
总不会是采买回来的吃食,刻意找她来看吧?
吴琪等人正在收拾着东西,闻言回头笑道:“咱们山庄外头来了好多的村民,都是县城附近的人,还有几个居然是府城来的。”
“来干什么?”林柔好奇了,难道是想跟她做买卖?
“他们说您是天上的仙子下凡,慈悲为怀来普度众生的,这是他们刻意送来的东西。”
“啊?”林柔惊讶的张大了嘴,什么意思?供品啊?还是给她的供品?天啊,谁这么有才,跑来供她?
楚长云也忍着笑说道:“刚刚还见到几个人在咱们山庄外点香烛呢。”
林柔彻底愣住了,“这到底为什么?”
“感激您呗。”这个红渠知道。
但是她想的没有吴琪想的深。
吴琪笑着叹道:“您大概不知道,百姓们很容易满足,只要能度过天灾人祸,能够吃饱穿,就已经很知足了。
您帮他们度过了天灾,又教他们挖山药救命,还做出了曲辕犁让他们能种出更多的地以后不饿肚子,您不是菩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