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第170章 疑云
傍晚的时候,楚长云悄悄的潜进了封先生的房间。
封先生双目如电的看向来人,他想一跃而起,却发现身上没有半点的力道,顿时,双目中的光芒,一点一点的熄灭了。
他合上眼不再看楚长云,而楚长云也不废话,迅速的在他的身上翻找起来。
不过片刻的功夫便翻出一只小小的锦囊,他将锦囊捏在手里,一跃而出。
他来到正房的时候,林柔和赵安正打算吃饭。
沈冲正在同林柔说着那碗野鸡汤。
“我加了一些温性的滋补之物,有了身子的人用着是极好的,倘若夫人用着还可以,下次我再多做一些。”
沈冲如今在这里待着很安心。
夫人是朝廷的三品诰命,能服侍夫人也算是他的运道。
青溪帮林柔挽起袖口,红渠将汤盛在小碗里,摸着温度正好,方才递到林柔手里。
林柔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笑道:“真不错。”
入口极鲜,一丝油光都不见,还有些回甘的味道。
听林柔吃得满意,沈冲也笑了。
做厨子的就喜欢别人夸自己手艺好,一声“好吃”,便胜过千言万语。
正在此时,楚长云脚步匆匆的进来,他的眼神瞄了一眼屋子里的人,似乎有些犹豫。
赵安却一摆手说道:“无妨,你直说吧。”
这屋子里,除了他们两口子,就是沈冲,赵安以为无碍。
沈冲也是久经江湖的人,已经看出来楚长云的犹豫是针对自己。
他心里明白,人家要说的是机密的事,他站在这里不合适。
他刚要跟东家说两句场面话,告辞出去,猛然目光一扫,不经意间看见楚长云倒出来的锦囊里掉出来一样东西。
这东西是一只指环,乌黑油亮,上头还刻有一个红色的印记,十分特别。
只是这一眼,沈冲便不由得浑身颤抖,他哆哆嗦嗦的指着这只指环说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林柔和赵安见他脸色大变,面上流露出极其痛苦的神色。
林柔不由得温声道:“沈大叔坐吧,您缓缓,有什么话慢慢说。”
沈冲却依然浑身抖得不成样子,牙关咬的咯咯作响,眼睛只死死的盯在那只指环上,似乎并没有听见林柔的话。
他上前一步,将指环抢在手里,反反复复的看着,口中不停的说道:“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没有错。”
他抖着手,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那小布包一打开,所有的人顿时一愣。
只见布包里是一只跟这个一模一样的东西,两只指环从外表上看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一个上面刻着“阴”字,另一只上面刻着“阳”字。
林柔和赵安对视了一眼,赵安开口问道:“你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赵安猜的不错,楚长云拿来的这只锦囊,应该是那个受伤的人的。
虽然那天在千钧一发之际,赵安隐隐约约也有一种危险的感觉。
这种感觉之前还没有那么强烈,直到事过境迁的时候回忆起来,竟然一次比一次清晰。
他索性打发楚长云去看看,查看一下那人的随身之物。
倘若真是他误会了,那就从这些东西上找一找人家家里人的线索,不管怎么样,人家是为了救自己受伤的,总该通知家里人。
倘若……
正巧楚长云也有此意,他本来就是个谨慎的性子,既然当时就对封先生起了疑心,自然不肯就此罢休。
他本来的打算也是想等稳定之后,再慢慢查探这人的出身来历。
没想到他和赵安的想法不谋而合,既然赵安当时也有那种危险的感觉,楚云就不会傻乎乎的以为是错觉。
如今见了沈冲的异样,楚长云自然是想究根问底。
只是还没等他追问,沈冲便急切的问道:“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到底是谁的?”
说到最后,他不由得有些咬牙切齿。
“那你先告诉我们,你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赵安的声音平静,目光中又带着一丝锐利。
沈冲被他的眼神看的一怔,他从来没见过东家有这样的目光,待回过神来,急切的说道:“这黑色指环的主人是我家灭门的仇人,还望东家告诉我实情。”
“灭门?”林柔声音一抖,这是说?
沈冲说道:“当年我带着侄儿去走亲戚,回来的时候发现一家老小都被人杀了个干干净净。我前去报官,可至今都没有结果。这只指环便是我从我娘身上捡到的,这绝对不是我娘的东西,一定是那个杀人凶手的。”
楚长云沉吟着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二十年前,清河府,悦来客栈。”
楚长云身体一震,一把抓住了沈冲的手臂,“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你是张家的人??你不是姓沈吗?”
他们追查了张家人这么多年,恨不得把族谱都背下来了,他怎么不知道还有沈冲这么个人?
突然,楚长云像是想到了什么,“你不叫沈冲?你是谁?张博文还是张博轩?你没死?”
沈冲听到了那个久违的名字,一时间怔怔的立在那里,两行泪滚滚而下,哽咽着说道:“我是张博轩,张博文是我大哥。”
楚长云后退了两步,目光惊疑不定的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沈冲,他问道:“当时你们叔侄两个不是遇到山贼被害了吗?尸体都被找到了,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沈冲不明白楚长云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他喃喃道:“死的人不是我们,是偶遇的一家三口。本来我们是打算去报官,后来发现是有人要杀我们,只得隐姓埋名,远远的逃了。”
楚长云忽然想起来,有一天他听沈冲说过那个宫里的嬷嬷。
他问道:“我问你,你之前有一回说你母亲有个宫里的故人,你家出事之前曾经来过,这个人姓什么?”
这件事沈冲知道,并且回答的很痛快,“姓钟。”
林柔和赵安互相对望了一眼,难道这个钟嬷嬷就是当年抱走赵安的人?
二人不约而同的又想起了赵老汉的话。
封先生双目如电的看向来人,他想一跃而起,却发现身上没有半点的力道,顿时,双目中的光芒,一点一点的熄灭了。
他合上眼不再看楚长云,而楚长云也不废话,迅速的在他的身上翻找起来。
不过片刻的功夫便翻出一只小小的锦囊,他将锦囊捏在手里,一跃而出。
他来到正房的时候,林柔和赵安正打算吃饭。
沈冲正在同林柔说着那碗野鸡汤。
“我加了一些温性的滋补之物,有了身子的人用着是极好的,倘若夫人用着还可以,下次我再多做一些。”
沈冲如今在这里待着很安心。
夫人是朝廷的三品诰命,能服侍夫人也算是他的运道。
青溪帮林柔挽起袖口,红渠将汤盛在小碗里,摸着温度正好,方才递到林柔手里。
林柔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笑道:“真不错。”
入口极鲜,一丝油光都不见,还有些回甘的味道。
听林柔吃得满意,沈冲也笑了。
做厨子的就喜欢别人夸自己手艺好,一声“好吃”,便胜过千言万语。
正在此时,楚长云脚步匆匆的进来,他的眼神瞄了一眼屋子里的人,似乎有些犹豫。
赵安却一摆手说道:“无妨,你直说吧。”
这屋子里,除了他们两口子,就是沈冲,赵安以为无碍。
沈冲也是久经江湖的人,已经看出来楚长云的犹豫是针对自己。
他心里明白,人家要说的是机密的事,他站在这里不合适。
他刚要跟东家说两句场面话,告辞出去,猛然目光一扫,不经意间看见楚长云倒出来的锦囊里掉出来一样东西。
这东西是一只指环,乌黑油亮,上头还刻有一个红色的印记,十分特别。
只是这一眼,沈冲便不由得浑身颤抖,他哆哆嗦嗦的指着这只指环说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林柔和赵安见他脸色大变,面上流露出极其痛苦的神色。
林柔不由得温声道:“沈大叔坐吧,您缓缓,有什么话慢慢说。”
沈冲却依然浑身抖得不成样子,牙关咬的咯咯作响,眼睛只死死的盯在那只指环上,似乎并没有听见林柔的话。
他上前一步,将指环抢在手里,反反复复的看着,口中不停的说道:“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没有错。”
他抖着手,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那小布包一打开,所有的人顿时一愣。
只见布包里是一只跟这个一模一样的东西,两只指环从外表上看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一个上面刻着“阴”字,另一只上面刻着“阳”字。
林柔和赵安对视了一眼,赵安开口问道:“你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赵安猜的不错,楚长云拿来的这只锦囊,应该是那个受伤的人的。
虽然那天在千钧一发之际,赵安隐隐约约也有一种危险的感觉。
这种感觉之前还没有那么强烈,直到事过境迁的时候回忆起来,竟然一次比一次清晰。
他索性打发楚长云去看看,查看一下那人的随身之物。
倘若真是他误会了,那就从这些东西上找一找人家家里人的线索,不管怎么样,人家是为了救自己受伤的,总该通知家里人。
倘若……
正巧楚长云也有此意,他本来就是个谨慎的性子,既然当时就对封先生起了疑心,自然不肯就此罢休。
他本来的打算也是想等稳定之后,再慢慢查探这人的出身来历。
没想到他和赵安的想法不谋而合,既然赵安当时也有那种危险的感觉,楚云就不会傻乎乎的以为是错觉。
如今见了沈冲的异样,楚长云自然是想究根问底。
只是还没等他追问,沈冲便急切的问道:“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到底是谁的?”
说到最后,他不由得有些咬牙切齿。
“那你先告诉我们,你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赵安的声音平静,目光中又带着一丝锐利。
沈冲被他的眼神看的一怔,他从来没见过东家有这样的目光,待回过神来,急切的说道:“这黑色指环的主人是我家灭门的仇人,还望东家告诉我实情。”
“灭门?”林柔声音一抖,这是说?
沈冲说道:“当年我带着侄儿去走亲戚,回来的时候发现一家老小都被人杀了个干干净净。我前去报官,可至今都没有结果。这只指环便是我从我娘身上捡到的,这绝对不是我娘的东西,一定是那个杀人凶手的。”
楚长云沉吟着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二十年前,清河府,悦来客栈。”
楚长云身体一震,一把抓住了沈冲的手臂,“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你是张家的人??你不是姓沈吗?”
他们追查了张家人这么多年,恨不得把族谱都背下来了,他怎么不知道还有沈冲这么个人?
突然,楚长云像是想到了什么,“你不叫沈冲?你是谁?张博文还是张博轩?你没死?”
沈冲听到了那个久违的名字,一时间怔怔的立在那里,两行泪滚滚而下,哽咽着说道:“我是张博轩,张博文是我大哥。”
楚长云后退了两步,目光惊疑不定的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沈冲,他问道:“当时你们叔侄两个不是遇到山贼被害了吗?尸体都被找到了,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沈冲不明白楚长云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他喃喃道:“死的人不是我们,是偶遇的一家三口。本来我们是打算去报官,后来发现是有人要杀我们,只得隐姓埋名,远远的逃了。”
楚长云忽然想起来,有一天他听沈冲说过那个宫里的嬷嬷。
他问道:“我问你,你之前有一回说你母亲有个宫里的故人,你家出事之前曾经来过,这个人姓什么?”
这件事沈冲知道,并且回答的很痛快,“姓钟。”
林柔和赵安互相对望了一眼,难道这个钟嬷嬷就是当年抱走赵安的人?
二人不约而同的又想起了赵老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