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 第188章 面条

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第188章 面条

    李静娴说道:“边关乃苦寒之地,夏日勉强过得,冬日里滴水成冰,更兼之朝廷国库空虚,士兵们勉强御寒而已,想要吃顿热食,都是很难得的。”

    赵安和林柔听得很入神。

    两个人从来没听说过这些事,也无人跟他们提起这些。

    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当两个人是孩子一般对待关爱有加,一片慈父慈母心肠。

    太后娘娘就更是了,对孙子和孙媳妇还有未来的重孙子,都是极爱重的。

    几位长辈都想着两个孩子在外头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如今还没享过一天福,怎么忍心将这些烦心的事,说给两个人听?

    这还是赵安和林柔第一次听人提起边关之事。

    “那将士们日常都吃什么?”

    林柔很好奇。

    在她生活的年代,物资很丰富,部队里的伙食是出了名的好,战士们都是衣食无忧的。

    她不太了解这个朝代的将士是怎么生活的?

    不过林柔可以想象得到,大约是好不了太多。

    她刚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天灾,就是这一次灾难,让她了解了很多。

    在她看来普通百姓的生活说一句水深火热都不为过。

    当然有些人不这么认为。

    林柔想起了街边的流民,想起了缺衣少食。

    她虽然不知道军队里的情形,想来也不会优渥。

    果然,便听李静娴叹息了一声:“哎,朝廷不拖延粮饷的时候,将士们尚能得一两个杂面馒头,倘若粮食输送不上来,那只得用野菜糊糊了。杂面馒头都吃不饱。”

    “野菜糊糊?”

    李静娴沉重的点了点头:“将夏日里的野菜晒干,加一些盐巴煮一煮,便是野菜汤了。”

    特别如今两军正在开战,即使粮草运送的及时,也只得温饱而已。

    所以,李明毅见了女儿送来的粉条,顿时欣喜若狂。

    这样的干粉没有多少重量,运输起来方便,加水一煮便可以食用,当真是十分便宜。

    林柔没说话。

    她自然不会傻乎乎的问,为什么不把肉晒干了,做成肉干汤。

    这个朝代肉食是很难得的。

    家养的猪不多,耕牛更是家家的宝贝,肥鸡肥鸭虽然易得,也不是普通百姓人家日常能吃得起的。

    更不可能提供给普通将士享用。

    林柔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小猪,倘若一切顺利,三个月之后便可以出栏了。

    到时候红薯也该收获了,可以用红薯藤继续的养猪,如此循环下来,必见成效。

    如今,李静娴既然提起粉条,林柔沉吟道:“我手里的山药是有限的,只怕不能做出那么多的粉条。”

    李静娴闻言十分失望,她从小便在军中长大,对边关的将士很有感情,只要能略微改善一下将士们的吃食,她都十分愿意去做。

    只听林柔说道:“虽然这个粉条我不能大批的去做,但我可以做一些面条。”

    “面条?”李静娴有些疑惑,“什么是面条?”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林柔打算明天就跟云娘说,做一点面条出来,到时候请大伙都尝尝。

    如果有可能,现在也不是种地的时节,附近的人手有的是,她打算多召集一些人,多做一些面条送到边关上去。

    这样冷的季节,用砂锅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对将士们来说也是难得享受了。

    李静娴的眼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她重重的点点头:“好,我等着。”

    正经的事说完了,她抬头看了一眼赵安,将要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郁闷的告辞离开,走的时候颇有几分踌躇。

    看着李静娴一步三回头的走了,林柔有些纳闷的说道:“她这是想干什么?好像是有什么话没说,怎么这样吞吞吐吐的?”

    只要人走了就行。赵安不在意的说:“该说的时候她就说了,你别管她。”

    他凑到媳妇身边,低声的跟媳妇商量:“人得吃饱饭才能有力气干活。如今,边关正在打仗,将士们缺衣少食的可不行。你说我爹怎么想的?这皇帝当着也太憋屈了,儿子丢了找不回来吧,也就算了。一个当皇帝的居然缺钱缺到这样,这日子让他过的。”

    林柔闻言笑了,这就是老话说的,当家人恶水缸。

    她好笑的看了赵安一眼:“等以后你就知道了,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赵安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你说那些王爷郡王拿那么多银子不干活,我上次说让他们去种地,你又说不行。那让他们去养猪,怎么样?”

    林柔差点一个趔趄倒在地上,她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老天啊,这傻大个居然想让那些王爷去养猪?

    赵安不乐意了,“媳妇你上次还跟我说那什么工作没有贵贱。”

    林柔眨了眨眼,心说我那不是哄你玩呢吗?

    工作怎么可能没有贵贱?

    赵安可不管这些,他在认真的思量着让这些王爷去养猪的可能性,并且付诸了行动。

    当天晚上,他就给亲爹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想法认认真真的说了一遍,末了,说道,这日子不能这么过,把家里过的啥啥都没有,还穷大方个啥?

    接到了这封信的皇帝陛下:……

    这倒霉儿子到底怎么回事?上一次嫌弃他不够聪明,这一次又嫌弃他不会过日子,这小子还没回来呢,就开始对他指手画脚了?

    再一想,这是自己唯一的亲儿子,行了,自己就别跟孩子计较了。

    皇帝陛下点灯熬油的给儿子写了厚厚的几页信纸。

    这一次,他在信里认认真真的,把朝廷里的一些大事小事都跟儿子说了一遍。

    最后又讲了一遍自己的万般不得已。

    以此来告诉儿子,不是自己不想干,而是没有那么容易。

    他本意是想让儿子了解一下现状,没想到又证实了儿子的想法。

    赵安几天后拿着书信,在跟媳妇吐槽。

    “你说我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听听他在里边说的什么?这个不好干,那个不能这么干。有啥不能干的?面子值几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