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试用期码农,你让我拯救公司? > 第23章 友商的阴招

试用期码农,你让我拯救公司? 第23章 友商的阴招

    “夏云把附加需求藏起来了?”

    江耀辉得知情况,气得几乎掀桌子,脖子青筋冒出。

    按黄瀚飞了解的情况,4家竞标方,只有夏云一家对接了设备,其余3家都没有做,也不知道要做。

    原型演示需求是公开的,放在一个ftp上让4家下载。

    腾云下载的时候,只有2个目录——

    需求描述、

    前供应商代码包。

    需求描述里,除了整体需求、相关政策要求,就是本次演示需求。

    演示需求只有一个pdF文件,内容不包含设备的对接。

    而现在多了一个文件。

    《原型演示附加需求》

    这个文件,园区说一直都有。

    看时间戳,的确是3天前就有。

    但腾云就是没看到,科华软件、盘龙软件也没看到,没有丝毫印象。

    如果只有一家漏做,可能是个人粗心,没理由3家都漏做。

    黄瀚飞联合另外两家去跟园区提意见,园区说文件是存在的,没动过,说夏云都有,足以证明是存在的。

    这个局,太明显了。

    坑人!

    黄瀚飞哪能吃这个亏,立即找林主任反映情况。

    林主任让人彻查ftp的操作记录,却没有留下什么信息。

    因为园区管理水平普通,对一个临时的ftp并不上心,缺乏必要的访问和操作审计,找不到任何证据。

    建ftp、传文件的人都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违规操作。

    完全没法查。

    “林主任,情况特殊,我申请延后原型演示时间2天!”

    事到如今,黄瀚飞只能尽量拖延,再给项目组开发时间。

    林主任无奈摇头:“来不及了,早就报批了,明天区长都要来,这个软件园是关区长上任后的重头戏,他非常关注。”

    区长的行程,哪能随便改?

    即便改,也得有个合理解释。

    莫须有是不行的。

    何况,真要当做理由,被区长批的只能是林主任。

    这反映了园区管理存在重大漏洞,林主任必须要为此负责。

    出于交情,林主任只能提醒:“连接真实设备是特别附加的需求,整体打分占比非常高,你们抓紧时间吧!”

    黄瀚飞失望之极,只能回会议室。

    项目组已经做了评估。

    事发突然,高俊辉也临时赶了过来,跟江耀辉一起评估工作量。

    所谓真实设备,指的是园区采购的一批摄像头、门禁等。

    之前的供应商根本没对接,所以代码里没有相关内容,需要重新开发,demo用的是假数据,模拟效果。

    虽然demo对于园区管理是完整的,但却没有实际设备演示。

    按规定,要扣30分。

    前端效果整体也只有25分。

    王霁辛辛苦苦挣的分,不够扣的。

    经过评估,设备的ApI提供级别较低,需要重新封装。

    项目组缺乏设备对接经验,相关的通信协议,大家听都没听过。

    对接下来,至少要2天。

    明天上午就要演示……

    事发突然,大家很失落。

    半场开了香槟。

    却被友商给阴了。

    夏云这个名字,王霁是记住了。

    “我刚才去交流了下,盘龙软件已经放弃,撤组了。”黄瀚飞带来消息。

    不玩了,走了!

    用行动表示抗议。

    哪怕得罪林主任,也要亮明态度。

    让他跟区长解释去!

    为此,林主任特意来安抚黄瀚飞,让腾云不要撤。

    如果最后只剩下夏云一家,事情传出去,业界可就热闹了。

    “我们也走!”

    江耀辉打了一圈电话,确认公司没有人对接过这类设备。

    既然知道没戏,不如让他废标!

    黄瀚飞连忙拦住:“江总再等等。林主任答应我,回头给个项目补偿。咱们即便走,夏云也能临时找人陪标。”

    “那就让他们找!”江耀辉拍案而起。

    当场宣布:“下班回家!”

    率先走出了门。

    愤怒到了极点。

    高俊辉、黄瀚飞面面相觑,又没法阻拦Vp,只得叹口气。

    项目组听老板发话了,也开始收拾东西。

    连续封闭加班2天,早就想走了,再受这个窝囊气,谁能忍得了?

    曾亮也走了。

    项目组散了,他留着做啥?

    会议室里,只剩高俊辉、黄瀚飞和王霁3人。

    高俊辉拍拍王霁肩膀:“我知道你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但是现在也没办法……走吧,反正人都没了。”

    黄瀚飞掏出根烟,瞧了瞧房顶的烟雾报警,准备出门。

    被王霁一把拉住。

    王霁目光坚定:“飞总,有没有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有过类似对接经验的?”

    黄瀚飞一愣,眼里满是惊诧:“你还想对接?”

    王霁点头:“不还有一个晚上么?”

    黄瀚飞忙问:“一个晚上够?”

    王霁:“不试试怎么知道够不够?”

    黄瀚飞瞧瞧高俊辉,目光又转回来,将烟收了起来。

    已经涣散的眼神重新聚焦,对高俊辉道:“高总,咱们俩一起找,挨个打电话问,有没有合作过的人懂设备!”

    高俊辉的服务部有几个三级部门,其中有对接定制化开发的、给客户实施的、驻场的,合作过许多伙伴。

    听到俩人的对话,他咬咬牙:“好!老子也不服气!”

    转头重新打量王霁,哈哈一笑:“你不止技术好,还是个狠人!”

    黄、高俩人开始疯狂电话。

    一家又一家。

    20分钟下来,各打了至少30家。

    接下来,是等回电话的时间。

    有的说没有对接过相关品牌,有的说下班了没时间,有的干脆不回。

    终于,30分钟后。

    高俊辉找到了一位工程师。

    叫韦宇,家住市区偏南。

    距离这里35公里。

    高俊辉约定晚上8点见,三人当即打车过去,在一个茶吧等候。

    韦宇35岁,瘦瘦小小,脸上肉很少,颧骨深陷进去,头发卷曲,胡子看上去一周都没剃了,很是不修边幅。

    茶还没喝,一看设备型号、对接需求,扫了眼对面3个人:

    “是谁要问?问什么?”

    语气很生硬。

    王霁连忙摆低姿态:“宇哥,这趟来请教,麻烦……”

    韦宇直接打断:“废什么话,说问题!”

    高俊辉悄悄在王霁后背拍了拍,似乎早知道对方脾气。

    王霁搞技术的,并不在意,问题早已经准备了好几个:“这个协议是用二进制封装的,我不确定这里……”

    韦宇立即摆手。

    眼里满满的不屑。

    仿佛眼前是白痴:“你没做过单片机么?没做过驱动么?这都看不懂?”

    说完直接起身:“别对接了,就这样的人,搞不定的。”